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乡村纯爱 > 回到村里种地去 > 第141章 高粱红了

第141章 高粱红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141章高粱红了

    畜牧站这边连林副站长也跟着一起来了,兽医也来了四个,基本骨干全都到了。作为清水衙门,站里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白吃白喝的机会。

    黄老板的养鸡场是和政府谈的承包山林,自然受到政府的支持,这一来,畜牧站帮忙就不算是私事,而是公务,这是没有额外的钱财可拿的。

    当然,如果黄老板会来事,这请客吃饭,偶尔给个红包这是必须的。

    众人落座后,杨站长开口道:“黄老板,这位是我们站里的副站长方,你以前也见过,以后养鸡场的事情就由他负责,正好,方站长大部分时间都村里,到也方便。”

    话一落,林副站长也结巴的说道:“有,有,方,站长,,大可,放心”

    几个兽医也出声附和,周会计到是没来,他一个人基本干了畜牧站全部的琐事。

    黄老板见此,不由得有些诧异,心想次来这小伙还是一个临时工,怎么忽然就混成副站长,而且看这情形,畜牧站的地位可不低啊,想到这儿,黄老板就热情的说道:“以后养鸡场的事还要多麻烦方站长了。”

    方自然客气了几句,没办法,他本来就打算偷学点养鸡场的技术,包括大量孵化小鸡等等技术。

    畜牧站这边寒暄完,黄老板又热情和几个公社干部打招呼,相比之下这些村干部也是相当重要,如果得罪了总是不好,生意人就讲究个和气生财。

    其实这种和当地官吏打好关系也是不成的规矩,现官不如现管啊,如果换外面城市郊区遇到这种事情,求都要求着村干部担任个虚职。

    公社干部们都以杨支为,这时候杨支出声道:“黄老板客气了,以后有什么事只管招呼。”

    这眼看也快到饭点了,如果黄老板承包山林之前自然是大爷,现承包合同也签了,小鸡也孵化出来了,现情况就反过来了,这些干部们才是大爷。

    自然是先吃饭才继续开工,而且这钱还得黄老板出。

    黄老板见大伙丝毫不提去养鸡场的事情,一下就明白了,连忙叫老板过来点菜,一问之下才搞清楚原来这鱼庄是方和杨支两人合伙办的,心是诧异了一下。

    很快李大厨就来了,报了一溜的菜名,不说用,价格都不便宜,而且菜还没,一人就了一包软云,这是明着宰客了。

    酒足饭饱之后,大伙仿佛都忽然想起来了一般,嚷嚷着时间不早了,赶快去养鸡场去。

    两桌连带酒水,一共消费一千三多,已经算高消费了,鱼庄能赚对半,恩,估计晚还得来吃一顿。镇一桌酒席的价格450左右,如果是全包给人办坝坝席一桌的价格是350左右。

    村里的土鸡其实不是特指某个品种,因为正宗的土鸡非常少见了,其正宗的土鸡能飞纵两三米高,从三楼高的地方都能扑腾着飞下来,当然个头也比较小。到了现只要是不喂饲料,无论什么品种,散养的其实都可以叫土鸡。

    而沿海一带又把土鸡叫走地鸡,意为地走着长大的鸡,因为饲料鸡有可能成了盘餐都没下过地,都是关小笼子里喂养,活动范围相当之小,伸头出来吃了饲料就呆笼子里安心长肉。

    鸡蛋敲出来后,蛋黄橙黄坚而挺,蛋白分清楚两层,这就算品质比较好了。

    至于虫草鸡,貌似鸡是不吃草的,而种植的蔬菜里面又只有莲花白,卷心菜寥寥几种容易长虫子,农药一打,虫子全杀,呵呵。之所以见到鸡草地里扒拉,其实是寻些草籽蚂蚱来吃,有鸡需要吃些沙石进胃里,这样才能促进消化食物。所以这虫草鸡只是广告出来的称呼而已,并不是这鸡只是吃草和虫长大的,鸡要长肉,关键还是要喂粮食,如玉米,谷子,红薯等等。

    后一合计,还是跑山鸡这个名字比较切,黄老板这个场地的招牌也叫:金堂乡跑山鸡场。

    黄老板敢花大钱办鸡场自然也请了技术人员过来,几个兽医前和技术员们讨论防疫工作去了,等一个月后畜牧站阉割万只鸡也是一笔大收入。

    这边众人到是一起参观起来,鸡场建成后黄老板也是第一次来,所有的负责工作其实是交给了杨支,当然图纸是事先规划好了的,虽然杨支肯定会赚点好处,不过也不伤大雅,只要把事情办好了就成。

    场地修得很大,主要分了五块,工人的办公区,仓库区,孵化区,煮食区,还有就是鸡的住宿区。

    村民一般煮猪食的多煮一些红薯,然后把红薯捣烂,混玉米粉,谷糠等等喂养鸡,既方便也让鸡容易消化。

    “不错,麻烦各位了。”黄老板参观完后满意的点头道。

    方看着也有些眼热,黄老板这鸡场的地段真的不错,靠进公路,交通方便,旁边又是河流,对面就是承包的几座山林。

    小万只小鸡仔,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关键还是一但病,大片死亡后就会亏惨了,防疫是重之重,好畜牧站的兽医虽然都是不是科班出生,但经验可是几十代人沉淀下来的,一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小鸡还需要等一个月左右才放到山林去,现也只是商量个章程出来,到也没方什么事。

    没多久,这参观也差不多了,具体的事情自有下面人合计,大伙又转战到了旁边的公社,这是讨论招工人的问题了。

    如果公社可谓变了些模样,墙壁修了几个大黑板,大坝子里的草也锄干净了,因为每日聚集来的村民数量大增,有眼光的又一楼开了杂货铺,还有小茶馆,生意到也不错,关键是人气很高。

    杨站长一看这情况,就笑道:“难怪方你现这么出名,原来动静搞得这么大啊。”

    可不是吗,现虽然还是午,但公社却聚集了几十号人,男女老少都有,小孩子特别多,都是来出售采来的野果,几个大黑板全是方收购货物的清单,价值都是透明的。

    方一到,村民们都热情的向他打招呼,不时感叹又买了多少钱云云,小孩子换了钱大多会旁边买些零食吃嘴里,也嚷嚷着明天还要去采野果,解决了龙珠的问题,方现心情是说不出爽快,心想干脆散财,顿时大叫道:“感谢大伙的支持,今日的茶水我全包了,小孩们都可以去拿两块钱的零食算我帐。”

    话一落,大伙都欣然叫好,小孩们是蜂拥进杂货铺,嚷着要:猪宝贝、一根葱、牛板筋等等零食。

    而公社的几个干部反到被晾到了一边,无人招呼,却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

    黄老板看着这情况也有些意外,这才多久啊,也就一个多月,怎么现村里人气高的就变成这小伙子了?

    接着公社干部陪着黄老板进去商量事情去了,方到是没跟着进去,他又不打算安排亲戚进去,也就没啥兴趣了解。

    性自己也看起黑板来,因为有些价格他定了之后连自己都给忘了,关键是种类太多了。

    每日公社这边收购的东西都由蔬菜铺子结算,而火锅店收购的鸡鸭等等也是由店里自行结算,各管各的帐目,月底的时候才汇报到底赚了多少,平时方是不过问钱财的,只有用来酿造猴儿酒的野果才是他自己出钱。

    平时村里,光是畜牧站两千多的工资他都花不出去,而村里平时还真没花钱的地方,所以村里人才能数十年如一日的积攒微薄的收入,积少成多,一辈子下来,等娃子考大学,这钱凑合凑合还是足够学费了。不过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负担不起孩子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关键还是平时的收入太少了。

    就这时候,方的电话忽然响了。

    “叶娟有什么事吗?”。他前日才刚回来,应该没什么事。

    “恩,是这样的,好多客人都问怎么这几天没有高粱甘蔗了。”

    方笑道:“村里应该没有多少了,之前种的高粱一般是当小孩子的零嘴,或是用来编制扫帚,很少大面积种植的。”

    “那现能不能种点,好多顾客都要求店里出售呢。”

    “行,我现去问问。”

    “那赶紧啊,回头给我打个电话。”

    “恩”挂了电话,方忽然现其实种高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因为种植高粱真的很方便,一株高粱种子能撒满一块地,而且这种子不需要专门培育,胡乱撒地里就成,也用不了什么肥料,偶尔把杂草锄掉就可以了。

    生长也非常快,关键是现正是种植的季节,高粱的季节和玉米差不多,而到了十月份都还可以种植迟高粱。

    正统的高粱只是取面结的穗,主要用来生产高粱米面,高粱酒,秆子可以用来当饲料用,但是却不能作为甘蔗来吃。

    这里的高粱甘蔗是指的二代高粱,也叫甜高粱,村里的称呼是高粱秆秆,而形状就如缩小版的玉米秆子。不过这种甜高粱的水分并不多,含糖率也比不大甘蔗,但是吃起来又别有一番风味。

    其实玉米秆子也是可以吃的,选那种里面没有的,指的就是空心了,咬着全是渣子,没有水分。没的玉米秆子却有一些甜味,千万不要多吃,就算吃也要选老秆子吃,村里的说法就是吃多了要拉肠子,也就是会引起肠道疾病,大号的时候肠子都会拉得掉出来,可谓相当恐怖。

    这山沟里的气候不适合种植大甘蔗,村里人又怕自家孩子贪嘴去吃玉米秆子,所以这才寻一块烂地撒甜高粱种子,给孩子们解搀。

    高粱其实跟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不说高粱米面,高粱酒,高粱糖等等,常见的就是用高粱穗编制成的扫帚,就是那种面全是红色小颗粒的扫帚,这是往些年每个家庭的必备品。

    高粱穗就如玉米秆子面的抽出来的天花,不过高粱的颗粒饱满,刚长出来是白色,等下面的秆子老了后会变成红色,这时候才可以当种子用,村民用手搓下来,晒干后,来年撒地就k了。

    方虽然这个月忘了收集高粱种子光,但是却不影响让村民们种植,如果确实有销路,到时候把种子光散布出去,即使买不完,也可以榨成甘蔗汁慢慢出售。

    “想什么呢?”

    方回头一看,是黄铭艳,笑道:“没想什么,你呢,事情谈完了吗?”。

    “还没呢,我也帮不什么忙。”女人笑了笑。

    这时候小孩思钥跟着跑了出来,“叔叔,你的鸽子呢。”

    方笑道:“叔叔过会就回家拿给你。”

    这时候见有这多村民,方性自己拿起粉笔黑板的关注一栏写:“大量收购甜高粱,一块钱一斤有多少收多少。”

    之前的高粱甘蔗的收购价格只有毛,店里是买两块一斤,现提价到一块钱,店里仍然有赚头,关键是能给村民带来点额外的收入。

    “一块钱一斤这么高?”方刚一写完,就有村民惊呼道。

    川内的传统大甘蔗品种,批价格还不到五毛,秋季到年底就会有外面来的人开着卡车来村里批大甘蔗,早些年价格低,低的时候才一两毛一斤,一捆才十几块钱。

    外面来人批的时候,每户村民家里都会买一两捆,作为家里孩子的零嘴,又或许当成水果来招待客人,性价比太高了。

    之前高粱甘蔗毛的收购价村民都喊着太高了,现忽然涨到了一块钱,不由得场的村民动心了,现村里的情况都是些老人孩童,或是年人,年轻一代或读或外出打工,基本都没村里。所以村里的荒地至少占了三分之一,现这个月份已经错过了种植高产农作物的季节,但是用来种高粱简直太合适了。

    “方站长,真的给一块钱,有多少收多少?那要是现点高粱,回头还收吗?”。一个老农出声问道。

    方自然知道老农指的是什么,这是怕到时候大家都种出来,他就收不了那么多了,或是价格就低了,话说村民时常被生猪价格忽悠,心里都有阴影了。

    想到这儿就笑道:“收,都收,只要种出来都按一块钱一斤收购。”

    种高粱又不用打农药,方收得也放心,而且高粱甘蔗越老其实越有味道,特别是那种秆子壳半红的时候,吃起来分水就全出来了,相当爽口,当然等全老了就不能吃了。

    “太好了,我这就回去把种子撒。”

    “我家没种子,怎么办啊。”

    “没事,我家里种子多分点给你。”

    :感谢乡亲们的订阅,打赏,月票,推荐票……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