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都市言情 > 电子重生 > 第六十八章 科研计划

第六十八章 科研计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为什么!”周福林惊讶的问道:“难道合同有问题?”    屠斌摇摇头说道:“合同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不过……”    “不过什么?”周福林紧张的问道。    屠斌缓缓合上合同文本,叹道:“不过x架构键盘的专利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技术,而是一套技术专利形成的。”    说着,屠斌将合同放在桌子上说道:“你只拿到了x架构键盘本身的专利,但是x架构键盘超薄键帽的专利呢?x支撑脚的专利呢?胶碗的专利呢?薄膜pcb的专利呢?绝缘触点专利呢?键盘托专利呢?”    说着,他摊了摊手,接着说道:“整个x架构键盘是由13项专利支撑起来的,你只拿到x架构键盘的专利是不够的……”    周福林听到这里目瞪口呆,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    他说着,突然站起来将专利合同撕了个粉碎,怒道:“混蛋,周硕你个王八蛋竟然敢骗我,我饶不了你!”    “周校长,恭喜恭喜啊!”黄石抱着拳,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呵呵,黄所长同喜同喜!”周硕将手里的文件放在桌子上,微笑着说道:“既然咱们委托开发的要求得到同意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讨论一下具体事项了?”    “没问题,你说。”黄石把文件小心翼翼的装到一个牛皮纸封里,恭谨的摆入文件柜。    “黄所长知道调制解调器的运行原理吗?”周硕谨慎的问道。    黄石心里暗道一声,来了!当初周硕说调制数字信号的设备,他就怀疑是要做调制解调器,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他呵呵笑道:“这个我当然知道,没什么难的嘛。就是把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或者再把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信号。这些功能我们在实验室里都做过,只不过做不来美国人那么好而已。”    黄石眨了眨眼睛,得意的说道:“周校长就是想委托我们六十四所开发调制解调器技术?”说着他拍了拍胸脯道:“你放心,以我们六十四所的能力,复制一个28.9kbps的modem还是没问题的。”    周硕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我希望六十四所开发的是一款宽带modem,传输速度至少要在2mbps以上。”    “什么?”黄石傻眼道:“2mbps的modem有什么用?电话网络传输的终端速率就是64kbps,再高线路也容纳不了啊。”    “这款modem不是用在电话网络上的。”周硕呵呵笑着说道。    黄石楞道:“那是用在哪的……”    周硕摊了摊手说道:“道理不是明摆着,普及型的网络又不是只有电话网一家。“    黄石扶着头道:“周校长还是直说,我这个实在跟不上你的思路啊。”    周硕微笑着摇了摇头,无奈道:“好,我就直说了。这款modem是需要使用在有线电视网上的。”    “有线电视网!”黄石一拍脑袋,恍然道:“对啊,有线电视网络的带宽资源可比电话网络大多了!嗨,我真笨!”    周硕连忙摆手道:“黄所长要是笨的话,天底下就没有聪明人了。都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也就那么回事儿。”    他见黄石瞪着眼睛看自己,只好接着说道:“和电话网络的双绞线调制解调器相对的,我叫它电缆调制解调器。它应该利用5到42mhz频带作为上行通道,650到750mhz频带作为下行通道。上下行速度应该在2mbps以上,具备一定的路由功能,局域网速度达到10m。”    “这个指标也太高了?”黄石有些为难的说道。    如果是28.9kbps的电话网调制解调器,因为设计和系统都是成熟的,他抄起来倒也没什么风险。但如果新开发一种最低传输速度都在2mbps的电缆调制解调器,哪里有什么现成的例子可循?    “这样,我给黄所长两个选择。”周硕伸出两根手指说道:“第一个,五十万开发费用,六十四所的网络实验室由我带领一年时间进行开发。成不成功,这五十万都是你的。第二个,我给与一定的技术支持,在1996年以前每提前一个月开发成功,我支付20万的开发费用给你。你看怎么样?”    黄石这下可就纠结了,第一个选择稳妥,不论成不成功都有五十万落袋。可第二个实在太诱人了啊,如果提前俩仨月开发成功,岂不是立刻就追平了方案一?这叫人怎么选啊!    想了半天,黄石一咬牙、一跺脚,憋足了劲儿说道:“我选——选——方案一!”    说出这句话,黄石心里顿时泪流满面,仿佛看到一捆捆的小钱钱长了翅膀一样的灰啊灰的灰走了……    “好。”周硕心里叹了口气。    黄石确实不算是一个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不过这也是他能把六十四所维持到二十一世纪的原因。至少守成的能力他还是有的,一个组织也只有活下来,才能再奢谈其他。    周硕看黄石垂头丧气的样子,试探的问道:“那咱们就签合同?”    说时迟那时快,谈到签合同,黄石立刻就又精神百倍了起来,咬牙切齿的说道:“签,立刻就签!”    和周硕同时签署合同的,还有正在一职高的十二个年轻的六十四所软件室的研究员,他们的神情有的激动、有的忐忑、似乎也有漠然,一个个的坐在会议室的长桌前,唰唰的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合同上。    邵世明站在会议室正前方,见他们都签好了名字,啪啪啪的拍起手来。说道:“我代表六耳软件公司欢迎大家的加入,我相信诸位有一天会非常庆幸自己做了这么一个选择。”    大概是刚刚做下了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众人都有些无精打采。邵世明摇了摇头,笑道:“为了体现公司的优越性,公司向大家保证,每年都加薪15%!这个政策保证20年不动摇!”    嚯!这一下可就点燃了众人的热情了,工资年增加15%,这要是连续二十年……    很快就有人算了出来:“三万两千七百三十三?天啊,一个月就赚三个万元户!”    “这不可能?”    “快掐我一下,我是不是在做梦?”    邵世明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心里也在连连苦笑。在周硕向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可也是吓得不轻。两千块的工资在1994年都已经是难找了,还保持年增长率15%,外企也没有这个说法啊。    这还是周硕强行要求,他才不得不接受了下来。邵世明哪里知道,如果二十年后能请到一个有二十年编程经验的程序员。等等,任何一个程序员只要长脑子了,都不可能干了二十年还是个程序员而已。    总之这么一群人,以二十年后的成就来说,如果月收入只有三万三千块钱,肯定是不好意思和同期的同学、同事、朋友们打招呼的……    邵世明拍了拍手,将众人的注意力集中过来,说道:“好了,咱们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的工作重点将是这个项目。”    说着,他打开投影仪,幕布上一幅结构图显现出来。    “基于对等网络的即时通信软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基础性的程序,接下来必须在两个月时间内拿出商业化的成品。”    “网络通信不是有电子邮件吗?这个软件有什么实用性?如果需要即时沟通,打电话不就行了。”一个研究员举手问道。    以这些研究员的角度来说这个说法还真不算错,在1996年瀛海威开始在中国推广互联网以前,互联网的用户多数都是科研人员和少量的商业用户。以这两类用户的使用需求来说,电子邮件确实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了。    邵世明摇了摇头说道:“我们不是给中国互联网开发的,这款软件涉及到的专利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注册。等开发完毕之后将会首先投放到美国运营,必须以美国的情况来考虑使用需求。当然并不是说软件只开发英文版本,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我们后续将会开发大多数国家的适用版本。”    说起来这也算是历史教训了,最先开发出网络通信软件的三个以色列人,竟然没有一个记起来要申请专利,或者开发国际版本。当然,软件本身是无法授予专利权的,只能是著作权。但是实现功能的方法,却是可以申请专利的。    比如说icq程序的代码,它是受著作权保护的,但是如果有人对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改或者优化,只要超过著作权保护的范围,那么就不会构成侵权。    可“一种监控谁在网络上的系统,如果你想和其他人沟通,你可以与他们取得联系。”这种实现功能的方法,却是可以授予专利权的。    当然,如果他们当年真的这么干了。    嗯,微软会拼着赔专利费,也继续开发msn的……    六十九章 打前站    帝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在这座厚重的大楼里回响,秘书捧着一摞报纸、杂志敲响了一道办公室的大门。    “进来。”    秘书推动大门,咯吱——的声音响起。宽敞的办公室里,一位儒雅健硕的老者正在伏案疾书。他轻手轻脚的走过去,静静的等待着老者写完最后一个字,恭敬的说道。    “首长,今天的报纸和内参。”    “哦,拿来我看看。”    老者带上老旧的黑色半框眼镜,拿起上面的一份报纸静静的读了起来。    翻过两份报纸,老者突然“咦”了一声,摇头笑道:“这个刘海鹏,为了争取预算,连我的火炬计划也不放过哟。嗯——”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着,老者还是沉吟着读了下去。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眼神也渐渐锐利了起来。他在报纸上用笔画了一个圈,交给秘书说道:“你去看看这个事情有没有什么具体资料,查到了就马上拿过来。”    “是。”秘书连忙双手将报纸接了过来,偷眼看去,见一道蓝色笔迹将一则新闻圈了起来。新闻的标题赫然是:火炬计划科技兴贸新篇章,渤海省实现对美高科技出口零突破!    随着老者一声令下,原本有些沉寂的大楼里,陡然紧张了起来。所有人的脚步不再惬意,坐姿也不再闲适,一道道讯息从各个办公室汇总起来,一份份文件被从柜子里翻找出来,一通通电话连接向所有的有关部门。    一九九四年的国家科委,和下面的科委是不同的。    虽然它正经历着诞生以来的最后一个低潮,但是它的掌舵人却非同凡响。坐在最顶层办公室里的那个老人,科委主任的身份只是兼职,更是后来更名为国家科学技术部的历任部长所比拟不了的“国务委员”。    只要他一声令下,可不光是科委要领略他的威严。    相关的资料很快就整理好了,秘书再次敲响了大门,等待里面的召唤后,推门走了进去。    老者从秘书手里接过文件,细致的翻阅起来。    “哦,三个月,两百三十万美元的出口额。好,好啊!”    看到这里,老者拿起笔来,在资料空白的地方写道:请有关同志深入调查,确定这种外贸模式是否有推广的可能——宋。    “拿去。”老者淡淡的说道。    “是。”    三发动机的图154民航客机缓缓的在跑道上停住,吴浩拎着手提箱打着哈欠从飞机上下来。他走出出站口,很快就看到有人举着牌子在等待他。    吴浩1979年调任到国家科委工作,89年到94年一直在科委外事局从事科技外事工作,尤其是对香港的科技和经济运作非常了解。照他的想法来说,这次渤海省科委不过是抓住了大领导的痒痒肉,搔到了位置。内里究竟有多少水平?这恐怕就不好说了,多半还是为了二月份的预算多喊两声罢了。    接机的人大概是早就看过了他的照片,远远的就跑了过来,嘘寒问暖道:“吴处长好,我是渤海省科委的办公室主任,您叫我小黄就行了。咱们是先去科委,还是先休息一下?”    吴浩见这人四十多岁顶了个半秃的脑袋,却不伦不类的让自己叫他“小黄”,真是好不恶俗。连忙摆手说道:“先去省科委,工作要紧。”    “那好,您这边走,咱们外边有车等着呢。”黄主任主动的帮吴浩把皮箱拎了过来。    俩人走到机场接机楼外面,一辆奥迪公务车连忙开了过来。司机机灵的跳下驾驶座,跑过来给吴浩打开了后车门,还殷切的帮他扶住了车门口。    黄主任自己钻进了副驾驶位上,等司机开了车,还不住的赞叹道:“要说吴处长的面子就是大,这可是我们科委刘主任的座机。听说您今天到,特意派过来接您的。”    吴浩闻言笑了笑,虽然有迎来送往的嫌疑。不过地方上这样做也是表示个重视,他又不是来找茬的不至于鸡蛋里面挑骨头。    刘海鹏坐在办公桌前,端着一份文件却有些看不进去。他当然不可能等周硕真的实现了年出口一千万美元的成绩之后才开始运作,要知道这年头不仅会做还得会说,做的再好传不到领导的耳朵里不也是白做工?    对于他来说,只要有实现年高科技出口一千万美元的预期,就足够了。如果真的等周硕自己就把成绩完成了,那还怎么表现衙门,尤其是科委的有力支持?    虽然科委没钱,但是喊的声音大一点还是做得到的。省科委没有,不代表国家科委没有。    如今来的这个吴浩虽然只是打个前站,却被他寄予了厚望。    奥迪汽车在科委大院里稳稳停住,吴浩跟在黄主任的身后,到了刘海鹏的办公室。    刘海鹏早就得了秘书的通报,见到吴浩进来,连忙热情洋溢的站起身来迎了上去。    正所谓省厅的一条狗比市局的人都金贵,同样中央的一个处级调研员,刘海鹏这个厅级多走几步是不丢人的。    “欢迎吴处来到渤海省,一路辛苦了。”刘海鹏紧紧的握着他的手说道。    “刘主任客气了,都是为了工作嘛。”吴浩表面看起来似乎对刘海鹏的礼遇非常激动,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起来。这渤海省科委真是穷疯了,为了争预算连大领导都亲自下了场。    松开刘海鹏的手,吴浩说道:“刘主任,首长还在等消息,要不咱们赶快开始工作?”    严格来说,科委也是尚书省办公厅的的组成部分,中央清要之地。吴浩在外出差久了,如果因此错过什么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他是不太愿意耽搁太多时间的。    刘海鹏哈哈笑道:“没问题,小黄啊,把资料整理一下,给吴处长送过来。”    黄主任连忙退出门去,过不一会儿,就端着一摞资料走了进来。    刘海鹏指着他说道:“这里是我们今年大力推行火炬计划科技兴贸项目的相关文件,还有一部分是实现高科技出口的新科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和贸易资料,吴处长先看看。”    吴浩接过资料来,一目三行的开始翻阅起这些文件来。文件里大多数都是套路的官话,而且相关的文件资料他在帝都都已经看过一遍了,他只要关注有哪里不同就可以了。    “这个x架构键盘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吴浩指着文件突然问道。    “没错,已经在国际上申请了专利保护,整个产品涉及到13项专利,全都是在科委的大力支持下,由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刘海鹏骄傲的说道。    “那这个erp软件呢?科委也做过研究?国内有做这方面研究的土壤吗?”吴浩紧接着又问。    “这个……”刘海鹏语塞,连美国都是新鲜事物的erp软件,科委当然没条件搞这个研究。    刘海鹏尴尬的说道:“我们的六十四所软件室为新科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了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支持,这种管理模式是他们自己搞的。”    吴浩漠然的点了点头,点到即止。这并不是为了让渤海省科委下不来台,只不过是给他们提个醒,自己不是随便就能糊弄过去的人。相比接下来他们的工作能做的更细致点。    就吴浩本身来说,渤海省科委打的什么主意无关紧要。只要能把工作做的周全,他是愿意配合省科委动作的。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没必要在没有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去挡别人的路。    吴浩很快就看完了黄主任送来的一摞资料,合上文件夹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够尽快见一见新科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还请刘主任帮我安排一下。”    “好,那我通知相关人员到省城来?”    “不,还是我去绣城,请他们能够接待一下。”    “没问题,我一定帮你通知过去。”    绣城,一职高校长办公室。    “校长,有教育局的领导来学校视察了。”刘桂芳敲开周硕的办公室门说道。    “没接到通知啊,教育局的领导?是谁?”周硕诧异道。    刘桂芳面露难色说道:“是教育局的办公室王主任和财务科李科长。”    “他们来干嘛的?都还有谁?”周硕拿起衣服边穿边往外走。    “就他们两个人,来了东瞧西看的,我看准没好事儿。”刘桂芳愤愤的说道。    刘桂芳说着,却不等他俩走出去,办公室的大门自己就被推开了,一个声音从外面说道。    “周校长,你好你好,呵呵好久不见哪!”    王主任从门外走了进来,半年不见他似乎憔悴了不少。脸色蜡黄、眼窝深陷、头发乱的好像鸟巢,如同刚刚大病初愈一般。    “王主任好,黄科长好。二位今天来是?”周硕和他们握了握手,疑惑的问道。    “咳嗯——”王主任硬咳嗽了一下,靠近周硕的耳朵说道:“这个,能不能和周校长单独谈谈?”    周硕左右看看,在自家学校里倒也不怕他刷什么花招,于是点点头说道:“好,刘姐你先出去一下。”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