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都市言情 > 女村长 > 二十五

二十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春播之后,天气从清爽变得暖和,渐而有了热度。到六月初,人们换上单衣,有些年轻人甚至穿上了短袖衣裳,露出强壮结实的臂膀;爱美的女孩子也穿起红绿的衫子或长裙,成为夏天里一道靓丽风景。野外青草葱荣,林木茂盛,叶片儿由黄绿渐变到深绿,显出了蓬勃生机。在娇蓝的天空下,燕雀穿行在高空,身形敏捷而轻巧;由于高兴或者只是卖弄飞行技巧,它们时而就会在行人的面前来一个俯冲,箭一般快。

    庄稼地里,花生和玉米等春作物长势喜人,这一段时间雨水并不充沛,它们积蓄力量,正在为迈腿走进旺长期的盛夏时节做着准备。将要成熟的麦子因地质、肥水条件的不同,有的地片儿已经开始泛黄,有的却还浓绿,一眼望去,大片的麦田颜色不同却又界线分明,哪怕最擅长调色的画家也未尝能描绘出如此美妙神奇的画卷;微风吹拂,麦浪滚滚,胖起来的麦穗显得格外招摇而醒目。

    果园里的活计也忙起来,大家在为苹果树做最后一次疏果,开始预备给果实套袋。有早熟的桃子和樱桃也开始陆续上市,这是一年里村民们最早的一笔收入。因为这一段时间农田的花销挺多,——要购买套苹果的纸袋,还有苹果树二次追肥所需的化肥等等,——这些早熟果实的收入可谓来的正是时候。

    在草帽村,人们的心情跟随季节变化,变得热情豪迈。大家见面愿意互打招呼,有时间的话就会聊几句,言语上有一点分歧也能够做到相互谅解。因为换届选举的日期一拖再拖,大家见面有许多话说。某些话题已经重复无数遍,大家还是津津有味地说起,在心里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急着看看最后的赢家会是谁。

    心情好是真的,还不到最热时候,就是那让人想起来就心情烦躁、大汗淋漓、腰酸背痛的麦收季节。但是彼此亲近友好,却让大多数人感到别扭,大家心知肚明却不能点破,仿佛这是一场戏,自己身不由己地已经成为其中的一名演员。但是大家又很兴奋,看着许多平时根本不可能和自己说话的人突然和自己热情地打起招呼,甚至登门拜访,递烟点火显得那么亲近,受宠若惊之后仿佛又觉得那实在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尊敬。

    表面上是客套、友好、亲近,心里却知道这其实是一种交易。连最老实巴交的人此时也自抬身价,敢于和某场面人物当面啰里啰嗦说上几句话,甚至提一些建议出来。听话的人心里有数,脸上是温和、从容、谦逊的笑;讲话的人心里也有数:选举一结束,你还认得我是谁!

    那一张沉甸甸的选票啊!

    这一段时间,于爱军经常被于海招去。几番来去,于爱军对于海略有不满,比如说选举的日子,包括党支部的选举日期,于海从五月底说到六月初,如今又说了六月十几号。不过他更不满意于嘉平,他有什么权利把选举的日期一拖再拖(于海是这样认为的,说一切都被于嘉平操纵着),视别人的意见,或者说祈盼的心情于不顾。

    于爱军心存不满,却又无比激动着。谁都知道,不论是于嘉平、还是镇政府的原因,那选举的日子总是在一天天被靠近。六月十二号这天,村里某些地方的墙皮上张贴出了“告全体村民书”,内容从村财务说起,到各项建设以及费用安排,针对性的就村里的一些对外承包项目提出了许多问号?于嘉平作为书记,于海作为副书记,于廷之作为委员都名列其中,遭到指责和质问。

    告示贴出不久,读到其中内容的只是少数村民,于勘便带领两个治安队员把村前村后所有告示揭了去。傍晚于嘉平发表了一个广播讲话,就告示所提出的问题做了解释,并表明他这届村领导是怎样克己奉公,认真踏实地为草帽村全体村民服务的。

    当天晚上,张贴告示的事便被传得家喻户晓,告示的内容被忽略,告示是由谁撰写又由谁张贴的,却是大家热心猜测、讨论的焦点。

    于爱军夫妻均被于海叫去,简单地布置了工作,于爱军夫妻就回家去了。因为大友他们晚饭后要到于爱军家商议事情。

    于嘉平晚饭后在家里抽烟,客厅里靠墙一溜枣红色带软靠垫的联邦椅子,他独自一头,另一头并排坐着于海山和于廷之。他们面前有一张长的棕色茶几,并排放着三只盛着热茶水的茶杯,还有一只烫着金色兰花图案的粉红色瓷茶壶,一盒烟、一个玻璃烟灰缸、一块火机。

    “党支部的选举工作就在这几天…………镇党委刘书记会亲自过来。”于嘉平边抽烟边说话,脸上神色淡定,眼睛看着斜对面墙上一幅山水画。“具体日期要刘书记定,看他哪天有时间。”

    “刘书记能亲自来最好。”确信于嘉平讲完话,于廷之说道,“看起来镇上是重视我们的这次选举,也重视我们现在的这套领导班子。”他看一眼于海山,“我不知劝过于海华多少回,让他歇手,他就是不听。我如今也想明白了,那始终不是自己亲生亲养的,人家凭什么听咱的?就让他去闹腾吧,不到最后一刻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于海呢,我就不说什么了,我连自己的侄子都管不住,还能说别人什么?我只能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我是要和于书记好好走下去,这点决心我是有的。”于廷之再次表态。

    “年轻人,经历经历也是好的。”于嘉平脸上带着久经风雨的干练神色说道,“于海也是受了某些人的怂恿。人啊,有时候在自己家门前就能迷了路,”于嘉平一扭身子,冲着旁边两个人微微一笑,“你们说稀奇不稀奇?”不待对面两个人说话,他接着说,“你们有机会就拿话点拨点拨他,相信于海是能够回心转意的。我们一起共事多年,何曾吵吵闹闹过?”

    “不容易。迷了心窍了。”于海山做了几十年大队会计,职业使他的话不多却有说服力。他五十几岁,半秃的大脑壳,身材魁梧,偏胖,可是脸上肥肉真是不少,局部都有些耷拉。他的眼睛许是由于长年做帐、读帐养成习惯,目光总是下视,沉重的眼皮耷拉着,仿佛眼睛的一张门帘。他的脸膛宽阔,肤色红润,正如上面我们所说肥肉很多,给人的感觉却是非健康的“虚胖”。他外出办事,包括走亲访友,手上乐意提着一只正面印着两只麦穗下边一红色奖字的那种提手很短的黑色人造革的老式小提包。那是他多年做会计工作收到的唯一一件来自上级的奖品,那事情若由他说出来会显得轻描淡写却又源远流长。他的走路如同他的工作一般认真仔细,松垮垮、颤巍巍、慢腾腾像是在小心寻找着什么,一个踉跄似乎要跌倒,但是他又会很从容地站定。他整个人往那里一站,虽然体态肥胖高大,似乎一幢高塔,给人的感觉却是浑身稀松无力,仿佛就要瘫倒似的。他的说话可能由于舌头的肥胖如脑中风病人一般显得含糊不清(有时候,比如焦急和非常尊敬对方,也会清楚,嗓门也高),由于职业关系又显得慢条斯理。

    “还是自己有那个心思。”于廷之嗓音不同于一般男人,细巧匀称能使人想到一件小巧玲珑而做工精致细腻的工艺品,由于喘气不匀或者却是肺活量不够又使得话音里抑扬顿挫的声调格外明显,仿佛一首清歌而别具韵味。他中等个头,散白头发,一张细瘦的尖下巴的长脸通过一截细筒的脖子架在一对后影看很平直的瘦削肩膀上,配着细瘦到似乎衰弱的腰身,仿佛电影里晚清的落魄书生一样,又似乎黑夜里钻出墓穴四处游荡的鬼魂。这时他扭着身子,隔着于海山照列把脸尽量靠向他的声音所要发散出去的方向,好像肺活量不够用,也或者他的话足够机密似的细声说道,“被人怂恿,迷了心窍,那都是于书记和海山老弟在替他开脱。事实是他在怂恿别人……哎,哎,他要是知道于书记这样念叨他,不知该怎样惭愧。”

    “他在党员和群众中间是有影响力的。我们既然不能点拨他,使他回心转意,那么……”于嘉平不无惋惜地叹一口气。

    “怎样做于书记无须说。我们自然知道。”于海山咕噜道。

    “就这几天的功夫,我们的腿要勤快点。”于廷之对于海山说,“于海和于爱军绑在一起,在支部里他就是光杆一个。光杆司令能干什么?”

    “不是这样的。”于嘉平冲于廷之一摆手。“他不过没有左膀右臂罢了,喽啰是不缺的。”

    “于书记一句话切中主题。”于海山点头佩服说。他眼睛不近视,却眯缝着似乎不能够看清楚眼前的一切。

    于廷之咋咋嘴。

    “于海,我是不担心的。”于嘉平侧身冲旁边两人微微一笑。“相反,我还是欢迎他的。”这句话使对面两人迷惑不解,惊讶不已。“没有对立就不会有进步,是不是?”

    于海山和于廷之恍然似的点头。于廷之用右手擦一下干瘦而多纹的额头。

    “于海这个人还是比较能安分守己的。他做我的副手多年,你看他闹过什么乱子?”于嘉平接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机会来了总是要搏一把。一旦失败了,于海也还会是以前的于海。倒是于爱军,他要是进了村委,是能掀起风浪的,这时候,只怕于海也不能安分。于爱军是个发酵剂,是个**包。”

    于海山和于廷之若有所思地点头。

    “那么我们的工作……”于海山脸上表情由佩服转到迷惑。

    “他们两个最多只能有一个人……”于廷之以为得计,抢先说,声音也响亮起来。“于书记高明。”

    “于海不是问题,关键是于爱军。你们心里要有数。”于嘉平严肃起来。

    “可是,他是在和你竞选书记哩。我们要首先保住你才行。”于海山啰嗦道。

    于嘉平盯着于海山有十秒钟,他想不到多年的会计会这样糊涂,自己的话多么明了,他竟然不明白到说出如此多余的话来。

    “你们要努力干工作,胜败要时刻做到心中有数。”他勉励于海山,“你这人做会计工作是不错……”

    “看起来于书记已经是胸有成竹。”于廷之待说几句溜须拍马的话,于嘉平却没有给他机会。

    “这次的选举,无论成败,支部人员不会有大变动。”他看一眼于海山和于廷之,“这是肯定的。一向支持我们的丁镇长快要升到大镇长了,”于嘉平突然改变话题,“下一步他就是党委书记。听说他和县人大徐主任是亲戚……在官场上,处处少不了关系。”于嘉平感叹说。

    “岂止是在官场上,现在的社会,哪里能缺少了关系。关系就是一贴人心冷暖的润滑剂……你看,你到医院里看病去,不认识的时候医生说话是冷冰冰的,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要是你托了人过来,或者就是内部人的一个电话,对面的医生马上就笑逐颜开,嘘寒问暖的。当然,这关系……也好也不好。你到某个地方办事,要是能运用上关系那有关系就是好;可是到了一个地方你打眼一看一个熟人没有,看人家有关系的进进出出,轻松自在,你不恼火?这时就觉得还是没有关系好,什么事都公事公办,按规矩来。”于廷之明白于嘉平不想再谈选举,于是接着书记的话发感慨似的说下去。这时他咂一下嘴,吞口唾沫,拿手背摸一下两边嘴角,看看听自己说话或者只是在沉思的另两位村干部继续说道,“我就看不惯这个社会,你说这讲关系讲到何时是个头?现代的年轻人,包括小学生,在学校里就钻研起关系,他们那还有精力学习。到了社会上更厉害,为了钻研关系能忘了自己的本职。要我说,还是一切照规矩来好,就像人人必须遵守法律一样……”

    “你呀,知不知道,这就叫‘关系学’,是一门标准学科。社会上,什么时候都要讲关系,如同讲究法律一样。”于海山把脸背向于廷之,去看着书记于嘉平笑着说道。他的脸上一反常态,显得兴奋而自豪,布满嘲笑神色。

    于嘉平也是想不到于廷之竟如此幼稚,说出这番话。他脸上带笑,和于海山对视一眼。

    “这几年让你老跑关系跑出感慨来了。”于嘉平瞥一眼于廷之,粗着嗓子说,“你也不想想,社会上要是没有这跑关系的,会有多少人要失业?人与人之间会多冷淡?你不需要敬我,我不需要敬你,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行。”

    “那不成了机器人了?”于海山一只手遮在一张大嘴上看着于嘉平嗤嗤地笑,宽肩膀一抖一抖的,耷拉着的沉重的厚眼皮也破例抖上去一会儿。

    “我就是说那个意思。对呀,人与人之间怎能不讲个关系呢?”于廷之自我解嘲似的说,“夫妻之间还讲究个感情哩,要是没有了这份感情,还不早离开了。”说着话,他自己也嘻嘻地笑。

    “丁镇长对我还是不错的……”于嘉平悠悠地说,“县里一个局长快要退休了,刘书记会去补那个缺;丁镇长马上就会是镇党委书记。”于嘉平伸一个懒腰,“你看镇上的换届选举多平稳,咱们呢,还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呵,闹的鸡飞狗跳的。”他的宽脸上布满讥讽的神色,从中又透出少许向往。

    “你们怎么不喝茶水呢?”崔丽从洗澡间过来,一边拿一条花手巾擦手,一边甩着一头乌黑的湿发问于嘉平。“这是好茶叶哩……”她提醒道。

    于嘉平冲才洗了澡,显得干净、漂亮、体面而落落大方的妻子点点头。崔丽这头黑发是他喜欢的,也就是这个原因,黑头发有幸没有被染成异色。为了响应崔丽的号召,坐在椅子上忙于谈事的三个人先后喝了一口茶水。

    “于海这次闹得太过分了。”于嘉平放下茶杯,忽然改变话题直接说,“下套沙场对外承包的事本来都谈妥了,结果让他生生给搅和散了。也不知这是谁走漏了风声。”

    “这不会是我。”于廷之分辨说,“要不是于海,我还不知道这么回事……”

    于嘉平一翻眼皮,于廷之急忙住口。

    “我怎么会怀疑你呢。”于嘉平说道。“我是说难道于海……”于嘉平不往下说了。

    “于海方方面面关系也是不少,我们不能低估他呀。”于廷之感叹说,把他难得发出的重音落在“我们”两个字上。

    “我知道,不然,这回我不会让他揪着我的小辫子走。”于嘉平阴沉着脸,“也是因为选举在即,我不想闹出太多事端。”

    “于海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才敢和你公开叫阵。”于海山分析说,“如果在平时,他怎敢?”

    “不对,我总感觉于海是有人在背后给他撑腰。”于嘉平下断语说,“他有些反常,胆子很大。”

    崔丽拿过一小盒夹心巧克力放到茶几上。

    “对了,听说昨天上午于元生和他哥哥于明生去下河套拉沙跟建筑公司看沙场的人打起来了。”于廷之忽然说,声音也高出老些。

    于嘉平又翻一下眼皮,没言语。

    “于书记,选举就在这几天?”于海山问于嘉平。

    “是的,不能再拖了。”于嘉平点头,“还要再去做做工作。”于嘉平看一眼于廷之,“你也去,要挨家挨户地走到。”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