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乡村纯爱 > 我们属于你和我的故事 > 十二 插叙,一段残存的青春印记

十二 插叙,一段残存的青春印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易的家乡在遥远的东北,靠近长白山的小镇。那里的土地很柔软,冬天的雪总是厚到没过脚腕,他喜欢听脚踩在雪上咯吱咯吱的声音,他习惯了呼吸那种寒冷湿润的空气。不似这里最温柔的风也卷着灰尘,最洁净的雨也混杂着土腥味,大地干燥坚硬的长不出一棵像样的草,人工培育的树木上叶片因为缺水干瘪脆弱。更别说人了。他一直有种错觉,自己肌肉里,血管里乃至心里的水份早已经被抽的干干净净。终有一日,自己也会变成薄薄脆脆的一片,落在地上即为尘土。苏易想不通这种可怕的幻象从何而来,他觉得自己理应觉得满足,而幻想里也应该是一些繁花似锦的景象。

    他是普通人家出来的孩子,他很努力的上学,考大学,幸运的找到工作,一切都是圆满的。他每月工资不菲,远远超出自己预想,也让许多在外飘荡的同学眼睛充血。眼下工作辛苦却是暂时的,等实习期一过,他会有更好的待遇。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苏易只需要安分守己,就已经完成了“立业”这项人生大事。即使到了30岁,35岁,与他相仿的绝大部分同龄人也无法到达这样的高度。是的,他是幸运的!他刚来时只消看看自己工资卡上的数字便能做一夜好梦。可是为什么呢?他的兴奋仅仅维持到第三个月领工资时就消失殆尽了。现在每每拿起那张工资卡他都忍不住会想,“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吧。”

    他也有快乐的时候,当他看到新闻里浩浩荡荡挤在就业中心的人群时,当他听到某个同学或朋友现在依旧待业在家或者工资只够活命时,当他买新款的手机和高配置的笔记本时,当他寄钱给家里时……最快乐的是一遍又一遍的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的时侯,心里的满足感膨胀到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可他的快乐却仅限于这些短暂时刻,仅限于这种毫无意义的零星片段。而且过后除了觉得自己肤浅,他什么都感受不到。

    他终于厌倦了这样的快乐,他觉得这是真正的堕落。

    苏易今年不过23岁过半。

    他曾有无数的梦想,哪一个年轻人又不曾有过对生活深切的希望。

    他上学喜欢数学,想上和财会金融有关的专业,但新闻上节节高升的失业率逼着他选择了更保险的“技术性”专业;他填志愿时想上离家很远且有初恋女友在的s大,但为了节约开支和方便找工作,还是选择了离家很近且有可能兼顾退路的c大;他毕业前曾兴冲冲和几个朋友搞创业,最后却以失败收场,家里的状况不允许他二次东山再起;他找工作时一心想去发展前景很好的a企,但人山人海的招聘1现场里,他被挤得人都走了形,更别提其他;他退而求其次之,但依旧执着的按自己的喜好去找事,毕竟自己在大学选修了金融方面的科目。简历2投出去,偶尔有些回应也都是些很尴尬的位置,更多的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在屡次求职碰壁后苏易并没有死心。事实上他是一个很有耐性的男孩子,对人生也颇有些见地和想法。他希望能回到家乡,他以为家乡的寒冷会吓坏一些人,但很快他知道自己有多么天真,因为家乡也早已人满为患。人人怀里都揣着个大学毕业证东奔西走,有个应景的笑话说一劫匪路遇一女,劫持后发现其口袋空空如己,一问才知是同校师妹,放人后又嘱咐道前面抢劫的也是师兄,你过去了就说自己人,放心走。这个笑话其实讲起来蛮好笑,但苏易看了不仅笑不出来,反而有种想哭的冲动。大学生不值钱这是人所共知的现状,但只有现在这些怀揣毕业证的人们才能体会其中的无奈和辛酸,比如路上偶遇一高中同学(当然不是搞抢劫的),两人都挺高兴。

    苏易问:“最近怎样,工作落实了吗?”

    对方答:“正找呢,哎……”

    苏易问:“你好像上的xx大学,挺不错啊,来招聘的人肯定多吧?”

    对方一脸愧色:“哎,也就那个样,你上的xx大听说老多国企来招人了,机会肯定多啊。”

    苏易也一脸愧色:“噢,还不都是瞎扯……”

    两个人给人的第一感觉不是上的大学,而是入了传销组织4或黑社会5,所以提起来难免藏着掖着。要是去找工作,这证更是拿不出手。招聘的人无论公司有2000人还是2人,无论是开发高科技芯片的大企业还是卖肉的小作坊一概的趾高气昂。见人就是,“填个表吧!”填到学历“本科”一栏时,苏易的手都有些哆嗦。

    他在大学时恋爱的女友情况则好的多。她和他一样都是东北人,但她来自城市,家境颇好,父母早早开始帮女儿铺路。在苏易坐上火车背井离乡去往遥远的西北戈壁,她则阴差阳错去了苏易的家乡,在镇上的某个机关里谋到差事。离苏易家不过一小时车程。后来这个开朗大胆的女孩甚至自己跑到苏易家里去,以朋友的身份拜会了他的父母,现在和苏易的姐姐关系好的不得了,每个星期有一两天都是在家里度过。苏易的父母先是乐呵呵把她当做未来的儿媳,久而久之也断了念头,干脆认她做了干闺女,女朋友转型为妹妹其实也是蛮喜气的一种结局,至于苏易,还能接受!

    再说苏易的父母,他们原本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政府占了地才搬到镇上。对这些安排,苏易父母有着说不出的难受。没了土地,他们一下子被推进了城市快节奏的紧张生活之中。手里的钱花一分少一分,只得打工的打工,开店的开店,拿到手里的钱明显比以前厚许多,但花出去的更多,最主要是心理上空荡荡的无从落脚,尤其是苏易的父母这一辈人,因为年龄比较尴尬,愈发显得无所适从。一家人从早到晚为生计奔波,无法顾及苏易工作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又岂是他们所能解决的?他们唯有远远躲开,去关注另一个更重要的事,既他的婚姻,只盼他早早回家找份事结婚生子,但找来找去去不能如愿。苏易也想过求女友帮忙,但从女友躲闪的语气和无奈的表情看,为她的工作,她父母已尽了全力。

    离毕业很近的时候,陆续有一些和学校专业对口的大企业或者传说中的国企来学校招聘。这些企业有的是每个人耳熟能详,有的却连网上的简介也只寥寥几笔。那时候的学校变成了战场,如果用武侠小说的场面来表述,基本上就是有人吆五喝六提刀见人就砍,有人怀揣袖箭背后杀一个算一个。有人做独行侠,手持一把倚天剑6勇往直前,有人学百晓生专门搞收集情报的活,有人做文丑丑,跟在雄霸之类的后面,从中捞些好处。小情侣们成了雌雄双煞,某些企业最爱“夫妻档”,雌雄双煞的威力不可小觑。也有玲珑姐妹花或南海三霸西域四怪之类的在其间横冲直撞。这其中自然不乏许多来凑热闹的市井之徒和白面书生a、铁掌堂主b、峨眉神女c。真可谓是江湖风起云涌一波未平一波起,说血流成河真的有些夸张,但尸横遍野是肯定的,别人若不倒下,自己又如何前进。

    苏易以无名小辈的身份挤在人群中间,规规矩矩的一个单位接一个单位,一个流程接一个流程走下去。他不像某些底气十足的大侠还挑拣着来做这些事,毕竟凡事都有一流二流三流之分,哪怕是国企也在所难免。处于末流的国企在百晓生的排名榜上仅处于小作坊的前面,某些稍有规模的私企之后,地位如此尴尬又如何入得了“大侠”的眼。只是这些还轮不到苏易一众小辈说三道四,连生存都岌岌可危的人,有什么资格谈论生活品质问题?再者苏易一直尊崇“一切皆不可信,除非自己亲身体验”的信条。他从未接触过任何一个企业,了解到的东西自然只能称之为道听途,其中轻重薄厚,背后是好是坏从何而知。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今天真的不怎么样,但这个“不怎么样”的总结也是针对昨天,今天好不好尚要等过完才知,就更别说明天了!他这个言论很多人觉得偏激,但也不过是快节奏生活的衍生物罢了。

    世界的转动不知不觉变的越来越快,现在的人们早已抛弃了过去安稳平和的生活。今天还在的树木明日就成了电线杆,今日还翠绿的草地不久就堆满瓦砾,去几月前还在的巷子里找朋友却连人去楼空都没赶上,只看到废墟一片。今天还在电视上大谈廉政的官员没过几日变成阶下囚,社区里有口皆碑相敬如宾的小夫妻突然被暴出女的外遇男的暴力,春风得意的大老板昨日开着奔驰,今天灰头土脸换成了奔奔。电视上的男女第一集分手,第二集和好,第三集曝出已怀上第三人的孩子。同宿舍的兄弟大一女友是学物流的,大二成了中文系高材生,大三是化工专业的社团积极分子,大四是校门口书店老板的女儿……今天还在的,明天未必留存,这一刻还拥有的,下一刻未必属于自己,怎么说呢?苏易也算是个审时度势的青年,自知渺小的自己无力控制世界的运转,只有擦亮眼睛加快脚步紧随其后。一句话,抓住一个是一个!

    注释:

    招聘:一个关于招聘的小笑话。一个公司想招聘一名新职员,于是就在临街的橱窗里贴出广告:“招聘文职职员,需会打字、懂电脑、精通两种语言。符合条件者机会均等。”

    令经理惊奇的是,第一个来应聘的竟然是一条狗。“对不起,我不能雇用一条狗在公司里做事。”经理说。狗不服气,抬起前爪指着广告上“机会均等”字样叫了两声表示抗议。经理没有办法,叹了口气问道:“你会打字吗?”那条狗默默地走到打字机前,正确地打了一封信。“你懂得怎样用电脑吗?”经理又问。那条狗又坐在一台电脑前,迅速地编了个程序,操作的非常熟练。经理有点儿气急败坏:“我真的不能雇一条狗工作,就算你会打字、懂电脑,但是我需要的雇员要能说两种语言。”经理一下子想起了此事,以为这条狗应该知难而退了。那条狗抬头看着经理说:“喵…喵…”

    强烈谴责种族歧视!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