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江山不及美人俏 > 第133章 仁者见仁

第133章 仁者见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几日后的勤政殿内依旧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因天气的变化而备了些香料于炉火中烧。    “陛下, 并州传来一封书信!”朱雀门外从各路驿站奔忙而来的信使将一个竹筒交给正好巡逻的谢叔安。居元接过后拿着进殿来交给那个穿明黄色衣服的人。    天无痕并没有要打开的意思, 居元看了看那落款又继续说道:“是江南容安郡主送来的。”    天无痕这才正视了一眼信, 拆开信封,上面的字是穆菱柔写的, 盖的章也是穆菱柔的,可是里面是一篇文章, 却不是穆菱柔写的, 还有一封字数不多的小信才是穆菱柔写的。    这是一篇荐人信, 写的就是让天无痕征用这篇文章的建议,更多的意思是征用写文章的人。    文章写的是民间疾苦, 还有提及了一些国家治理弊端, 很俗套的话。    “祖始建国,分封宗室有功之臣,入主长安, 天子以勤政爱民,除奸, 任贤, 开万世之盛世, 然圣主居皇城,远尘埃,民间疾苦未能亲眼所见。国之富,在于民,国富而民穷, 焉能久之,观今之计国富于贵族,穷于民,而根本在于赋税徭役,今知圣力平四方,但臣之仍旧有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国强者,在于民,在于民智,一人之智尚不足以强国,而智生于教,众人之智,集思广益,谋天下事,万论而总有其一用,故国之智乃教育者,圣求贤纳士,不分等次,知教育之重,重于教,但东都之望不足矣,郡县有私塾民之不起也,而根本在于赋税,温饱尚有虑,愿陛下轻摇赋税,重生产,重教育,内安才有外定,天下之争,止戈为武。”    十分直白的话,写这篇文章的人难道没有想到过这是给皇帝看的?非也非也,正因为知道,也是惧怕,所以才敢直言不讳。    书信是半月前从并州送来的,很有才华,见识也不浅,先贤之道很是明白。    苏沚心和穆菱柔一起到了城外的庄家地里,今天天气好,所以大部分趁没有太阳都过来收割,这一大片地都是苏家的,苏沚心下马,跑到收割过的田地里。    “城外的空气就是好,土地的气息!”没有人会讨厌自然,生于自然,当然也要喜于。    苏不喜欢并州城里的那些礼俗,更不喜欢里面的乌烟瘴气。    穆菱柔跟着走过来,被太阳晒过的土地是僵硬的,因为成熟的稻子就不需要水了,所以在收割前都要干地。    “今年不是受灾了吗?”    “嗯,但这里地势好,不严重,又或许是我们苏家福气好。”苏家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主以粮食为主,这方圆几十里都是苏家的土地。    农民们劳作着,苏沚心是常客,已经习惯,但出于是东家大小姐,都十分尊敬。    今日多了位不寻常的女子,普通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上都没什么机会到很远的地方,更别说见什么人。    穆菱柔过来就吸引了不少眼光,地里做事的都是男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若有好看的女子从旁而过,岂能有男子会不看的?    苏沚心因常来,和许多人都已经认识,特别是有些随着父母一起到地里玩的孩童。    收割过的田地是穷苦人家孩子天然的乐园,嘻戏,奔跑。    “这个年龄,不应该是上学的年纪吗?”    穆菱柔看着几个年龄稍大的男孩子对苏沚心说道。    苏沚心沉下脸,她知道穆菱柔这种王侯之女平日里出来的少,就算外出也不会知晓穷苦人家的困境。    “上学是富贵人家的事,穷苦孩子哪能上得起,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圣上自亲政就重视教育,兴办学堂。”穆菱柔所知道的是天无痕从亲征就很关心教育。    “重视教育又如何,那是在东都,几个学馆却也只限制贵族,州府外的教育可有落实过?”    苏沚心将马栓在一颗田边的桑树上,将那些干粮取下来,随后就围着好些个孩子。    有些是她认识的,还有些是孩子的伙伴好奇跟着过来的。    其中有个孩子生的十分魁梧,穆菱柔一眼就看到了,于是走过来问了问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穆菱柔只是觉得这个孩子五官极好,识人断物一直都是她极其擅长的。    “郭震!”小孩也没有畏惧生人的问,因为别人看着穆菱柔都是避而远之。    苏沚心觉得奇怪穆菱柔对这个孩子的多言,因为她向来知道穆菱柔是不怎么喜欢孩子的,于是递了一块饼给那孩子。    “谢谢!”    “怎么之前我没有见过你?”很显然这个很懂礼貌的孩子是苏沚心也没有见过的。    “我是魏州人,不久前才搬过来的,姐姐不与其他人说话,单问我做什么?”    苏沚心一笑:“小小年纪这么会说话,你想读书吗!”    “当然,我长大了还要去考科举,当大将军。”    “当将军可是不止需要会读书哦!”    “自然知晓!”    “士者文,武者将,非战乱之时靠的就是智与才华,你这个年纪得多读书方能考取功名,为何在此?”穆菱柔出口的话,总是那样寒冷,即使对孩子也是如此。    “就是因为平穷才搬到这里来的,我家里…”小孩有些委屈。    苏沚心摸了摸他的头:“你比我们有志气,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求学的事我帮你解决。”    “真的?”那孩子本就渴望读书,对于苏沚心的话格外高兴。因为他知道这两个姐姐身份肯定不凡。    人数过多,带来的粮食没过多久就分完了,苏沚心带着穆菱柔随处走了走。    昌顺城内的瓦房豪宅数不胜数,街道繁华到有时容不了人,可是城外,因为上次的天灾,倒塌了大部分房屋,百姓们没有钱财再去盖,只好就在旁边搭起草棚。    穆菱柔看到这些有些心寒,这就是自己兄长一心想要的天下,太平盛世不过如此罢了。    “我数次来都会帮助他们,可是凭我一己之力,能救一些人,可是救不了天下人,就如同那个想求学的孩子,我帮了他,那还有千千万的人又如何,不过是杯水车薪。”    “一己之力有限,倘若举国之力呢?”    苏沚心思考了她的话:“何以来举国之力,为政者不思民,都只为保全自己,从政也不会容女子去,况且爹爹还不允许。”    穆菱柔摇了摇头,因为只有她知道,天子尚且都是女的,而臣子迟早有一天也会可以是。    “你若真的想帮,那就写一篇文章,诉民间之苦与治国之论”    “你要干什么?”    “我帮你交给当政者!”    “哪有什么用,人微言轻,皇帝又怎么会听我的话。”    “那可未必,你要知道送信的人是谁!”    苏沚心幡然醒悟:“对了,你是他的妹妹,我把这点忘了。”    苏沚心敲了敲自己的脑袋:“那我今晚就回去写。”    穆菱柔点了下头,苏沚心以为穆菱柔想帮她,确实是想帮她,但是更想让皇帝看到她的才华,若是天无痕看中了文章,想必依皇帝爱才之心,一定会招入朝中,到时候圣旨到苏家,苏离就是不愿意也没有办法了。    这一点苏没有想到,朝堂很凶险,对于自己她是不喜欢的。    苏沚心还十分高兴,急着出来又急着回去了。    天无痕是在中宫的连同那信一起带来了。    “写的什么呢?你这般愁苦!”    “朕蜗居在这宫墙,不知这民间还有如此苦之人,朕素来以仁孝,爱民,不曾想会这样,写的好,写的好!”由衷的赞赏,女子有这种超乎寻常的见解已是意外。    “谁写的?”    “并州行首苏离的女儿,容安让朕征用这个女子!”    某种意义上来说,苏家还是皇亲国戚,只是除了当权者,没人知道罢了。    “女子不是不能为政?而且并州那个苏家,不是…几朝一直提防的。”    “还有什么提防不提防,若要是男儿就好,朕定当让他入朝为官。”    “你不是一心想变法,这时又怎么怕了?”他的想法,她永远琢磨不透。    “此一时非彼一时,容朕平定了四海,一定要开这千古未有的奇功。”    “这文章的字写的着实好看,看的出字正,心也正!”    “是啊,出身贵族能为穷苦人着想,不一般啊。”    “你准备采纳?”白沐雪边看文章边问着。    他点头    “可是减了赋税,如何供应军需?”    “民穷,国富,民困,君财,若是这样朕要那些贵族干嘛!”    以前天无痕很仁,但那个仁是真的心仁,与如今的不同,“我还是喜欢你以前的样子,现在你还是小心点为好,太过霸道,怕有不满!”    白沐雪还是白沐雪,从一开始的温柔,知书达理的大家小姐,到了成为皇后之后的贤惠,治理后宫,都十分周到,但天无痕不一样了。    小时候聪慧但是表现得胆怯,好强,是因为他是太子,稍有不慎就落人口舌,先帝的严厉也让他胆怯,登基后也是不爱说话,因为太后垂帘听政,他只需要听从。亲政后也十分听从郑太后的言语,一直留着朝中两大祸患,以仁孝治国,一直很平和,让苟延残喘的江山有了转机。    随着渐渐长大,看懂人心,加之明白了了权利的好处,**便膨胀,唯一不变的就是那颗心,那颗对女子的爱,以及孝道。    他在如何独断,郑太后的话他总会听,白沐雪的话也会,但更多是听自己的,白沐雪知道天无痕想要的不是之前的那种安定了,而是名垂千古的声誉,达道他想要的国度,但是遥遥无期。    “是,我是变了,但是请你明白,我对你,从来都没有变过。”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是没有离开女子的,很坚定,望穿人心。    “我只要你好好的就够了!”    “好,我答应你。”    作者有话要说: 晚了点!江南与东都牵连很大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