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12 章节

第 12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立刻就泪流满面了,母妃是个很美好的女人,可是这样美好的女人还是淹没在这后宫里了,高位嫔妃斗法,她母妃成了替罪羊,那是强权的压制,她母妃再聪明也脱不了身。连她都知道的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可是皇帝默许了,她母妃就这样病逝了,那些始作佣者却还在宫里享着尊荣,所以她谁都不信,她就信她自己,女儿只能靠她!她何尝不想肆意妄为,可若是她逞一时之快得罪了人,将来还是要报应到女儿身上的!    县主见娘流泪也跟着哭嚎起来,皇帝手忙脚乱地哄着,却没什么效果,公主忙收了眼泪把女儿接过来,县主一到娘怀里就不哭了,看得皇帝也有些心酸:“你瞧宝宝多体贴你,你就是为了她也得强硬起来。朕知晓你心里有怨,你母妃确实死得冤枉,可这世上哪有那么多清白那么多公平,这世界从来都是弱肉强食的,她们为什么推你母妃做替罪羊,宫里有那么多低位妃嫔为什么偏偏是她?因为她得宠又懦弱,被别人冤枉又找不到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所以她牺牲了!她但凡平日里表现得强势一点儿,别人想攀咬她也要考虑后果呀!你和你母妃有什么区别?国公府的人明知道朕宠幸你们母女还敢这么欺负你们,不就是打量你好性儿吗?因为她们知道就算惹毛了你也只是受点小惩罚,所以她们一次比一次蹦哒的高!你们总是有那么多顾虑,你母妃当年就是因为顾虑自己出身卑微不敢和别人争,怕给你惹麻烦,所以落得那个下场。你现在也顾虑着自己没有兄弟扶持怕日后宝宝受欺负,忍着国公府那帮子人。谁会没有顾虑,晋国是中宫嫡女,可她也没有同胞兄弟,日后其他兄弟登基她的日子肯定没现在好过,她软弱了吗?永寿也是一样,你瞧她那嚣张跋扈的样子得罪了多少人,她顾忌什么了吗?你为什么就不能学学她们?”    皇帝难得这样语重心长地教导子女,对于永宁他是有些愧疚的,当年芳嫔之死也有他的责任,永宁七岁就搬到公主所一个人生活,也没人教导她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公主,她就只继承了芳嫔的处事原则,为人谨小慎微,胸怀开阔极能隐忍,皇帝以前对她多有忽视,现在难得正视了就要把她的性子扳过来。    县主也很赞同皇帝外公的话,她娘的聪慧机智让她佩服,可她娘那凡事忍让的态度也很让她抓狂,她可是公主啊,公主不就应该嚣张跋扈蛮横霸道吗?对付一个梅姨娘直接打死或发卖就好了,干嘛还要借老太君的手送到庄子上去,这么弯弯绕绕的她瞧着都憋屈。    公主第一次受到这种教导,一时还有些难消化,她的母妃从小就教她权谋心术,教她怎么在宫里生存,教她怎样为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却从没教她该怎么做公主。或许,自己也可以像大皇姐那样?    皇帝没再搭理公主,抱着外孙女去御花园逛逛,留公主一个人在御书房思考人生。公主想了很久,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她还是做不到像大皇姐她们那样,她缺少安全感。晋国公主有皇后做后盾,永寿公主有赵贵妃以及外家镇国将军府的护持,可她什么都没有。父皇现在瞧着挺宠她们母女,可圣宠是最靠不住的东西,她母妃当年也算得宠,还不是说牺牲就牺牲了吗?天家无真情,皇帝给不了她安全感,所以她只能战战兢兢的过日子,她母妃当年也是这样的想法!    公主那套想法存在了二十几年,早就根深蒂固了,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皇帝也没奢望她立刻就能开窍,留公主母女用了午膳就让她们回去了,说了这么多,也该让她冷静一下。    公主心里有事,回到府里还是恹恹的,县主也没有闹腾,坐在一边咬手指玩,以前她看别人家的小宝宝总喜欢边咬手指边流口水,觉得那样有点傻,现在自己也这副傻样,实在是腮帮子痒想咬东西,她嫌磨牙棒太脏了,还是自己的小手干净一点。    晚上睡觉是公主带着她睡的,宝宝会爬之后就不喜欢睡在摇篮床里了,喜欢睡公主娘的大床,可以到处乱滚。公主抱着宝宝喂奶,拍着她的身子轻声细语说话:“宝宝,你是不是也觉的娘很没用,不能帮你报仇?只怪娘没有亲兄弟,也没给你生个兄弟,宝宝别怕,娘会保护好你的!”县主闭着眼睛吃奶,她明白娘的顾虑,不就是没靠山嘛!等她长大了,她就是娘的靠山。不过宝宝长的好慢啊,都这么久了还不会说话,不能吃饭,唉!县主有点小郁闷。    不过在公主眼里,自家宝宝是一天一个模样,四个月抬头,六个月开始长牙,七个月会爬,九个多月的时候宝宝就每天张大嘴巴冲自己啊啊呜呜的,估计是想说话了,公主每天教她喊娘,宝宝还是只会啊呜。县主也想早点开口,可这个娘字太难念了,如果是现代叫妈妈就好了。县主十个多月的时候终于喊了公主,虽然是不怎么标准的“昂”字音,也足够公主开心一整天了!十一个月大县主就断奶了,每天吃些米粉糊糊和蛋羹肉糜粥之类的,公主想让宝宝奶和辅食混着吃,县主尝到了五谷杂粮的味道,再也不愿喝奶了,公主倒是有些不舍。    天气越来越冷了,眼看着进了腊月,马上就要过年了,梅姨娘却还在庄子上熬着。她的伤养了这几个月也好的差不多了,庄子上的仆妇都说她命硬,梅姨娘笑容微讽,她当然得活着,她还要回国公府抢回自己的孩子呢!这么长的时间驸马都没来看她,她已经死心了,她只能靠自己。庄子上要送年货去国公府,梅姨娘买通了庄头,让秋菊混在里边跟去了国公府。秋菊成功见到了驸马,声泪俱下地诉说着梅姨娘在庄子上的艰辛以及对驸马的思念,驸马忆及往昔情意,再思及这段日子自己和钟姨娘神仙眷侣,深觉对不起梅姨娘。第二日就冒着寒风赶到了庄子上,见昔日爱人憔悴模样,心头酸楚难耐,二人相对垂泪互诉衷肠,驸马必须在宵禁之前赶回公主府,临别前承诺一定接梅姨娘回府过年,梅姨娘含泪目送驸马远去,希望驸马真的能履行承诺。    除夕    梅姨娘还是回来了,赶在除夕到的,不是驸马真这么强硬力排众议将她接回了,而是她有了身孕,还不到一个月,只是隐隐有些脉象,小日子也没来,碰巧驸马月初去了一趟庄子上,算日子倒是对得上的。大户人家最重血统,不可能让自家子嗣流落在外,不过梅姨娘在外怀胎毕竟不好听,若是孩子生下来长得像驸马也罢了,要不然就很难说清了!    公主正在梳妆打扮,为了晚上的宫宴,听到这事也没什么表情,眼皮都没抬。县主扶着桌子在走路,她马上就要满一岁了,不扶东西也走的稳当,不过这大冬天的她穿得多,走得很艰难,扶着桌子要安全一点。今儿的宫宴比平时要热闹,皇上的几个儿子都从封地赶回来过年了,县主也在琢磨着怎么和下任金大腿打好关系。    据外界传闻,皇上最疼爱的儿子是九皇子蜀王,他是幼子,母妃又得宠,皇帝总是要多疼他一点的;不过又听说最有能力的是八皇子云王,他生母位卑,外家是罪官,自己也不得宠,分到的封地也比较贫瘠混乱,但他手段了得,就藩八年把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赋税都翻了一番,对于藩王来说,封地就像一个小国,皇帝从他治理封地便可以看出他的治国之才,所以云王的机会应该挺大的;但是据说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是四皇子吴王,这是从各个方面综合考量的,他母妃尊贵,外家得力,本人能力也不逊,皇帝也还看重他,唯一不好的就是没有嫡子,不过他还年轻,这个也算不得什么。所以朝中吴王的呼声最高,云王也不逊,另外景王居长,蜀王得宠,赵王就有点平庸了,不过谁知道他是不是扮猪吃老虎呢?总之这么看着好像每个人都有机会,县主决定谁都不得罪,反正都是她舅舅嘛!    公主母女下午就进了宫,陪皇帝坐坐也好,驸马那么早去也没什么事,就晚上和国公府众人一道去。大过年的皇帝也放假,所以公主母女直奔皇帝寝宫,却扑了个空,皇帝是个勤政爱民的,放假都在御书房工作呢。    公主母女到御书房时,皇帝正和几个儿子在聊天呢,问问他们封地的状况以及日常生活,几个王爷知道自己身边定然有皇帝的眼线,也不敢虚报什么。大梁开国以来的藩王不多,一般在有太子的情况下皇帝其他儿子都封亲王,亲王是要留在京里孝顺皇帝的,也方便太子更好的压制兄弟。像今上就是太子登基,他的兄弟都封的亲王,当然现在就剩一个幼弟寿王还在。当今圣上自从荣宪太子甍逝便悬空储位,为了考验几个儿子的能力给他们每人一块封地让他们自己治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公主和这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不熟,各自请安问好便坐在一旁喝茶,县主一进门就大叫“爱公”,刚才还一脸严肃的皇帝立刻眉开眼笑,抱过她亲了一口,“宝宝都会说话了呀,再叫一声!”县主又连声叫了三句,公主在一旁解说:“儿臣原是教她叫外祖父的,宝宝还小口齿不清,祖父两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倒是听我身边的杜姑姑说了一次外公便学会了,天天叫唤着!”说到这个公主就有点小郁闷了,宝宝现在还不会叫爹,叫娘还是“狼”,叫外公倒是一口就学会了,虽则杜姑姑说外公两个字好念,不比爹娘拗口,公主还是有点吃味儿,总觉的女儿很喜欢皇帝。    皇帝倒是挺满意的:“叫外公好啊,比外祖父还亲近些!宝宝就快满周岁了,上元节生的,正好那日宫里有宴会,直接把她的抓周礼放到宫里办!你应该老早就在准备了,这事就由你来操持,有什么不懂的问问皇后。”公主原本还愁着十五宫里有宴席,只能把宝宝的抓周礼推后一天,却没料到皇帝竟然给宝宝这份体面,这在皇帝孙辈中可是头一份儿的,忙福礼谢恩。几位王爷进京之后也听说了永宁母女近来颇受帝宠,原以为只是些小恩小惠,如今看来皇帝分明是打心底里疼爱那孩子,都重新盘算起这对母女的价值来。    蜀王惯是个会钻营的,对皇帝也没有几个兄长那样畏惧,当即扯下腰上的玉佩去逗小娃娃,他的嫡长子和县主差不多大,哄孩子经验丰富着呢:“你叫宝宝呀,我是你小舅舅,你叫我一声,就把这玉佩给你好不好?”蜀王瞧着也就二十左右的样子,还是个大男孩的模样,说这样幼稚语言倒也没什么违和感,宝宝伸手去抓玉佩,蜀王却是吊着引她,每次她快要够到了他又拿开,气得宝宝大叫:“坏!”,皇帝一把将玉佩抢过来训道:“多大的人了,还欺负小娃娃,越活越回去了不是?”蜀王嬉笑不答。其他几个王爷都是成熟稳重的,做不来这等小儿行径,规规矩矩地给了见面礼也就是了。    县主是个坐不住的,在皇帝怀里待了一会儿就挣扎着要下地,公主说她自己能走,皇帝也就没扶着她,交待了宫女在一边看着。县主摇摇晃晃的走到几位王爷身边,拉一拉这个的袖子,抠一抠那个的腰带,没有人能拒绝小孩子这样软萌的生物,就连最冷酷的云王都握了握她的小手,孩子气的蜀王直接把她抱起来亲了亲她的小脸,县主伸手去拿桌子上的绿豆糕,蜀王问公主道:“她能吃这个吗?”公主道:“吃是能吃的,搅碎了就行,我怕她吃坏了牙,倒不敢让她多吃。”蜀王闻言捡了一块绿豆糕在手里捻碎了喂给她,却是没什么技巧,喂得满脸都是,好好一个白嫩嫩的孩子成了一只小花猫,公主瞧不得女儿这幅脏兮兮的样子,忙让人带她下去收拾。    晚上的宫宴除了多了几位王爷王妃,倒也没什么稀奇的,县主前世还是千金小姐的时候也经常参加各种酒会,她那时就不喜欢这种应酬,如今做了小孩子更不喜欢,瞧着她娘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模样,不由想到以后她长大了是不是也要这样,一群戴着面具的人聚在一块儿谈笑风生,多怪异呀!县主拉着她娘要走,因为宫宴是在室内举行的,人多味杂,公主以为她闷了,顾虑到外头天冷就带她到附近空置的阁楼里待了一会儿,待到宴席结束之际才回去。皇帝舍不得外孙女走,想着宝宝已经断了奶,可以把孩子留在宫里让公主回去,不过瞧着公主对女儿的紧张劲儿估计不太乐意,皇帝也不好强行拆散她们,只交待公主初二那日早点进宫。    古代除夕是要守岁的,也不用守一整晚,正子时一到放鞭炮焰火迎新年之后就可以歇息了。县主还是小娃娃,早早就睡了,公主和驸马一道守岁,公主不耐烦应付驸马,拿了本书在独自看着,驸马也觉无趣,心里惦记着今日刚回来的梅姨娘,但也知道守岁是要陪正妻一道的,要不然又有人弹劾他不敬公主了。公主不搭理他,他又不能走,这长夜漫漫总要找点事情来做,想起他很久没和公主下棋了,便问公主:“公主,我们许久未下棋,守岁难熬,可要和为夫手谈一局?”公主也觉两人同处一室不说话有些尴尬,欣然应允,两人下了几局各有输赢,新年一到放过鞭炮二人互道一声新年好也就各自安置不提。驸马原想和公主一道歇息,公主却说宝宝离不得她把驸马赶到了书房睡,驸马满腹憋屈睡下了。    国公府留香居里,梅姨娘也是满心苦涩,她在庄子上时心中最是记挂两个孩子,今儿好不容易回府见到两个孩子,却是喜忧参半。几个月不见两个孩子长高了些,也胖了些,尤其一向不爱吃饭的璇姐儿如今都不用人喂了,自己吃得欢实,她着实高兴,夸春兰照顾得好。只是两孩子见了她虽知道是姨娘,却没有以前那样黏她,相处了一个下午才亲近了些,晚上吃过晚饭后钟姨娘就来接人了,梅姨娘当然不让,说道:“多谢妹妹这段日子照顾琢哥儿璇姐儿,你照顾的很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