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22 章节

第 22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会想自己花钱给永宁公主做面子呢!如今听翁主的说辞这拍卖会倒像是皇帝授意让公主举办的,大家心思就开始活络起来,穷些的想着出点钱向皇帝表示表示,富贵些的想着多出点钱赢到皇帝的奖赏,如此气氛就热闹起来,大家面上都多了几分积极。有些大胆的直接问皇帝给的什么奖赏,翁主神秘兮兮地说道:“这个得到最后揭晓,诸位放心,总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这般说辞更是激得大家心里痒痒,有些财大气粗的迫不及待催着翁主开场。    第一件拍品是一座三尺高的红玉珊瑚树摆件,起拍价是五万两,价钱还算合理,也有几个叫价的,最终以七万两的价格被寿王世子妃收入囊中。珊瑚树虽然贵重,可也不是多罕见的,大家也犯不着为它争红了眼。开场不算热络,翁主也是焦急,这和她预想中的热火朝天的景象不太一致啊,翁主想了想,把原本的压轴之宝玉白菜摆上来了,先把气氛炒热再说。    果然压轴之宝一出场就闪瞎了满堂宾客的钛合金狗眼,不愧是皇帝私库里的东西,果然世所罕见。玉白菜的起拍价是二十万两,这个价定的算高了,不过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成色这样好的玉是可遇不可求的,京里土豪多,晋国公主一开口就是二十五万两,果然是财大气粗。敢和晋国公主争锋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镇国公夫人立刻叫价二十八万两,看来这两人都抱着必胜的决心。隆庆长公主极爱翡翠,她的长媳此次代表婆母而来,见到水头这样好的玉自然不会放过,直接叫三十万两,誓要将这白菜带回去讨婆母欢心。三人都是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谁也不甘示弱,叫价一个比一个高。高手过招,那些小虾小蟹只有在旁边呐喊助威的份儿,喝彩声比叫价声都响亮,三家更不愿弱了势头,最终晋国公主喊价五十万两,才算彻底堵了那两家的嘴。    翁主兴奋地敲桌子:“晋国公主出价五十万两,果然是财大气粗,还有比这更高的价吗?没有的话这白菜今天就让晋国公主带走了,五十万两一次,五十万两两次,五十万两三次,成交!”翁主一锤定音,杜鹃将白菜包好送到晋国公主桌上,赢得满堂喝彩。输了的两家面上都不好看,想着待会儿再有什么好东西非得抢到手。    氛围果然热络起来,翁主趁机推出了不太值钱的第三件拍品,一盒香膏。当然这不是普通的香膏,翁主是这么说的:“各位,我要推出的第三件拍品是我娘的独家秘制美容圣品――玉容膏。我娘白皙水嫩吹弹可破的肌肤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全都归功于我娘十年如一日的使用这玉容膏。大家可以看到这玉容膏晶莹剔透的质感,温润滑腻的触感以及幽香扑鼻的嗅感,诸位夫人是否还在为肌肤松弛面色暗沉而苦恼?诸位姑娘是否还在为皮肤粗糙满脸痘痘而困惑?你们的救星来了,只需一盒玉容膏,祛痘美白嫩肤三合一,还你紧致水嫩肌肤!我们拍卖的是玉容膏的配方,起拍价五千两,只需五千两,你就能得到这美容圣品,你们还在犹豫什么?”翁主说得口干舌燥嗓子都哑了,众人被翁主的热情澎湃所感染都积极叫价,场面那叫一个热火朝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人的钱最好赚,尤其京中这些贵妇平日里无事就喜欢聚在一块儿讨论些华服首饰胭脂水粉,五官是天定的,肌肤可是能后天养成的,都说一白遮三丑,谁不想拥有一身如雪肌肤。    永寿公主是其中最热情的,她继承了母亲陈贵妃明艳的五官,却偏偏也继承了母亲蜜色的皮肤,说好听点是蜜色,难听点就是黝黑,而且从头黑到脚,用多少脂膏都养不白。她极羡慕永宁那身冰肌玉肤,如今能拿到永宁的养颜秘方,花多少钱都愿意,因此叫价叫得最响。和永寿公主一样心思的妇人有很多,翁主低估了这些女人对美的狂热追求,场面一度不能控制。“两万两,我今天一定要拿下这个”,这个尖利的声音是永寿公主的。“我出三万两,永寿公主年轻貌美的何苦和我们这些半老徐娘争什么养颜秘方呢!”这是受丈夫冷落的深闺怨妇说的。“我出三万五,我女儿都快出嫁了脸上还一脸包呢!你们就别跟我争了!”这是疼爱女儿的好母亲。    翁主见场面有些混乱,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大家都静静,先听我说!一个美容方子而已,哪值当大家伤了和气,不如大家都退一步,我给这方子定个价,三万两,想要的都能买,怎么样?”这法子最赚钱的绝对是拍卖方,蛮横的永寿公主第一个反对:“不行!我出五万两买断这个方子,你们不许卖给别人!”户部尚书夫人立刻接口:“我出六万两,既然说了价高者得怎么还能卖给几个人呢!这样不行!”“我出十万两,你们谁敢跟我争!”永寿公主是豁出去了,大家见她这样疯狂也不敢再争,在心里安慰自己花十万两买个破方子也太亏了,就让永寿公主犯傻去!    最终这个方子以十万两的高价卖给了永寿公主,翁主突然很心疼她娘的珊瑚树。    第四件拍品是翁主请她二伯画的一副荷塘月色图,林二爷的书画造诣很高,在士林中很受追捧。物以稀为贵,二爷不缺钱,他的画作很少流到市面上,偶尔一副可以卖到千两银子。不说那些文人墨客喜欢收集名家字画,这些豪门贵族怕别人说自己满身铜臭也喜欢在家中挂几幅字画附庸风雅彰显品位,因此这件拍品还是挺受欢迎的。翁主定的起拍价是两千两,比市面上的要高一点儿,毕竟是打着慈善捐款的旗号嘛,价钱不定高点儿怎么赚钱?叫价到了五千两就戛然而止了,这让原本打算将二伯的画作炒到上万两的翁主很不高兴。翁主又发挥了她利索的嘴皮子:“怎么才五千两呀?不是我吹嘘,我二伯的画可不比那些名家大作差,只是那些名家都去世了他们留在世上的作品就显得特别珍贵,过个百来年我二伯的画也能变成名家画作,到时铁定要升值的,大家要抓紧机会噢!”被翁主这样一说众人也觉的有些道理,想想自家夫君对林二爷的评价,他的画确实值当收藏。又有几位夫人加了价,最终这副画被长宁侯夫人以一万五千两的价钱买走了。    接下来还有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也都卖出了高于市面上几倍的价钱,其中一个珍珠贝囊卖了五千两。其实就是翁主前世很多小摊上都有卖的义乌出产的用渔线把塑料珠子穿起来的饰品,只不过把塑料珠子换成了细碎的小米珠。大户人家都用硕大圆润的东珠,这种小米珠都是些小户人家的姑娘们玩的,一两银子能买几斛,翁主用渔线将这些小米珠串起来编成一个灯笼模样,盖子可以打开,中间镂空能装东西,底端缀了个流苏络子,顶端系了根很长的珠链能系在腰上当腰带,最适合腰肢纤细的女子用。这珠囊成本低廉但造型精巧别致,也卖出了个不差的价钱。    由于玉白菜摆到了前头卖,翁主的红宝石项圈就作了压轴之物,那样大而完整的红宝石很罕见,翁主定价五万两,和公主的那株珊瑚树一样价钱。    京中很多夫人都爱红宝石,本朝嫡庶分明,只有正室夫人能用大红色,妾室连红宝石都不能用,因此红宝石就成了夫人们最爱的饰品。晋国公主母女继承了皇后的思想,对一切能显示自己正室嫡女身份的物品都非常热衷,尤其丹阳县主以前见过翁主戴这个项圈很是眼红,如今有机会把它收入囊中自然不愿放过,缠着晋国公主买给她,晋国公主好面子,自然不会当着众人拒绝女儿,也就由着丹阳县主叫价了。    丹阳县主叫到十万两之时就没人和她争了,翁主记恨前事,打定主意要宰她一笔,突然耍起赖来:“我不卖了,这项圈是我的,我不舍得,不卖了!”说完就要拿着东西走,永宁公主走过来训斥道:“不许胡闹!之前不是说好了的,如何现在又反悔?”丹阳县主也是得意洋洋:“就是!拿出来卖的东西哪有收回去的,我出十万两,现在就要,你给我拿过来!”翁主抱着项圈不撒手:“我……那我出十二万两把它买回来!才不给你呢!”丹阳县主哪甘心让她压着:“我出十五万两!怎么样?”翁主面有难色,吞吞吐吐道:“我……我出十七万两,丹阳姐姐我求求你了,你别买它好不好,我真的很喜欢它!”丹阳县主就是要夺人所爱:“我也很喜欢,我出二十万两!”翁主抬眼觑公主娘锅底般的面色,依依不舍的放手,其实心底乐翻了:“好,那就给你了,你可千万别弄坏了!”杜鹃将项圈送到丹阳县主手里,晋国公主瞧见自家女儿喜滋滋的模样,只觉脑上青筋将爆,她花五十万两买那颗白菜事后就有些后悔了,女儿竟然还花二十万两买一颗别人用过的宝石?悦阳翁主明摆着坑她呢,她被人卖了还那副洋洋自得模样,晋国公主买这两样东西家底都要掏空了,她已经可以预见回家之后丈夫目瞪口呆的样子。    不过好在还有皇帝的奖赏作安慰,晋国公主总算心情稍霁,但是当她看到公主府下人抬上来的一块金光闪闪写着积善之家四个大字的御赐牌匾时,她觉的世界都黑暗了,大家好像都在嘲笑她,她还得忍者怒火微笑示人,心里将这份耻辱都记到了永宁公主母女头上。    升职    这次拍卖会共筹集到善款九十八万七千五百两,公主掏了点自己的私房凑了个整数一百万两交给皇帝。皇帝原以为只是外孙女的小打小闹也没放到心上,谁知那丫头说不用皇帝的私房自己却将压箱底的东西都捐了出去,还给他筹了这么大一笔钱,将皇帝感动得热泪盈眶。    “你把朕给你的项圈和白菜都捐出去了?你不是极爱那项圈吗?让你到朕私库里拿东西你不肯,倒拿自己的私房去卖!”翁主笑嘻嘻地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就说那颗玉白菜,卖了五十万两,够那些灾民买多少颗真白菜吃。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何苦动脑,我不希望外公为银钱发愁!”皇帝将她抱到膝上亲了一口,直说没白疼她。    有了这笔钱赈灾事宜就好办了,皇帝将永宁公主母女的壮举在朝上大肆褒奖一番,然后就说要给这母女两升职,当然遭到了朝臣的强烈反对。有人说悦阳翁主拍卖的玉白菜和红宝石项圈都是皇帝赏赐,拿了皇上赏赐的东西去卖钱筹了善款,应该算是皇帝的功劳,怎能记在她二人身上。悦阳翁主这次拍卖会让很多人都出了血,卖的每样东西都物超所值,这些大臣们回家后得知自己妻女的壮举气得直呼败家娘们,尤其威远侯气得最惨,可自家老婆是公主又不敢骂,只得喝两瓶陈年花雕消火。此时听皇帝要拿自家的血汗钱给永宁公主母女升职当然跳脚反对,明明出钱最多的是自家,结果自家就得了块牌匾,永宁公主母女借花献佛倒要加官进爵了,他怎么能同意,威远侯是反对最激烈的一个。    皇帝还能不知晓这些臣子的尿性吗,早准备好了说辞应付他们:“你们说悦阳翁主卖的是御赐之物,那朕问你们,你们谁没得过朕的赏赐,谁家里没几件御赐之物,怎么没见你们将御赐之物镇家之宝拿出来卖钱筹善款呢?那玉白菜和项圈可是朕留给悦阳翁主做嫁妆的,那红珊瑚树也是永宁公主出嫁时的嫁妆,她们这些深闺妇孺尚且明白国难当前牺牲小家,你们这些号称是朝廷栋梁之材的都干了些什么?”一番话说得满朝文武哑口无言,给永宁公主母女升职的事就这么定了。    七月初三,晴,皇帝的圣旨在这一天降临了永宁公主府。“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永宁公主萧倩及其女悦阳翁主林妙珂,聪敏颖达,淳仁宽厚,胸怀大义,募捐善款为国赈灾,救万千灾民于水火之中,晋封永宁公主为宁国公主,食邑增至三千户,悦阳翁主改封康悦郡主,食邑一千户,以兹鼓励。’”    公主早听说了皇帝要给自己升职之事,此时真接到了圣旨虽心里欢喜面上却还是平静的,打赏了传旨公公一个大荷包,府中所有下人都赏一个月月钱,公主府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的。国公府众人笑盈盈向公主母女道喜,公主自天花之事后便和国公府划清了界限,这次若不是要接圣旨公主都不会放他们进来,此时也懒得和他们应酬,一句自便打发了他们。众人见公主态度冷淡,又来和郡主拉家常,老太君满脸慈爱说道:“珂姐儿随祖母去国公府住几天好不好?你经常去宫里陪皇上,也来陪陪祖母好不好?”郡主对国公府除二房之外的人没任何好感,歪着脑袋说道:“娘住哪儿我就住哪儿?”郡主从来不单独住宫里,都是和公主一道住的,公主不住国公府,郡主自然也不住。老太君对这个难缠的孙女着实喜欢不起来,但眼下公主母女正得宠,公主再好也和他们没关系,郡主可是他们林家女,不管实际关系如何,面上总得让人觉得郡主和他们家亲,只得耐着性子哄她:“你爹也住在国公府呢,你和你爹一块儿住好不好?要不然你去二房和瑞哥儿一块住也行啊!”不管老太君怎么说,郡主就是咬死了她要和娘一块儿住,娘不在身边她就睡不着,气得老太君面色郁郁。    郡主拒绝了国公府要为她摆宴席庆祝的提议,河南等地还在发大水呢,他们若大摆筵席庆祝又要引得御史口诛笔伐了。这样欢喜的时刻郡主当然要和公主娘一起度过,晚上在华清院摆了一桌,公主母女和杜姑姑并四个大丫鬟坐了一桌吃酒庆祝,今儿开心也就不顾什么主仆之别了,既是要庆祝,人多才开心,比起国公府那些名义上的家人,公主更愿意和几个忠仆一道庆祝。    永宁公主憋屈了这么多年,今儿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时开心多喝了几杯,杜姑姑和几个大丫鬟都知道公主的不易,又是心疼又是高兴,都陪着主子干杯醉倒在桌上。郡主突然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悲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