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33 章节

第 33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也是云王夫妇乐于看到的。    宴席散后各人都回家守岁,云王夫妇临走时要接萧艺回去,郡主拉着萧艺袖子不让走,皇帝便说让萧艺在宫里住一夜,明儿拜年时再让云王领回去。    公主母女既住在宫里自然是和皇帝一道守岁的,往年除夕夜都是帝后一道在坤宁宫守岁,今年便改到皇帝的乾元殿,郡主和萧艺早早在皇帝偏殿睡下了,帝后和宁国公主在正殿夜话,子时一到公主向帝后拜年,便各自离去,皇后回坤宁宫去,公主回玲珑阁。    初一早上郡主和萧艺起床便向皇帝拜年,两人都得了个大荷包,郡主当即就打开看,郡主的荷包里装了一把拇指盖大小的红宝石,约莫有二三十颗,萧艺的荷包里是二三十个金锞子,比郡主的薄了不少。郡主早就习以为常,每年皇帝给她的压岁钱都较其他人要厚一些,而萧艺认为红宝石是女孩子用的,自然不会眼红,倒让皇帝高看他一眼。    早膳时诸王和后妃都来向皇帝拜年,郡主口齿伶俐机灵风趣,依旧是和萧艺一般打扮,两人金童玉女一般向诸位长辈拜年说吉祥话又赢了不少压岁钱,郡主每年收的压岁钱并见面礼等都交给公主保管,左右公主就她一个女儿,母女两个不分彼此。    用过早膳后皇帝带着儿孙在乾元殿叙事,皇后则带着女眷到坤宁宫叙话,郡主不耐烦这些女人家的勾心斗角,不厚道地撇下公主娘随着皇帝去了乾元殿。萧艺自是随着郡主一道的,萧艺今儿还是梳的包包头,绑两根金色发带,一身大红绣金箭袖长袍,脖子上挂着赤金璎珞项圈,倒有些贾宝玉的模样,风仪出众灵秀逼人,将郡主都比下去了,好在是个男孩子,这要是个女孩,郡主才不和他站在一处。    云王见不得自家儿子做这副姑娘打扮,萧艺本就生的殊丽,又打扮的这样娘气,哪有男子气概,瞅着皇帝在和吴王说话,云王悄悄拉过萧艺来训斥:“你这是什么打扮!昨儿就有人说你像姑娘,今儿还这样,还嫌不够丢脸!”萧艺极怵云王,本又是个不爱说话的,此时只将头埋的低低的任凭云王训话。郡主一直注意着萧艺,见状忙过来解围:“舅舅,是我让阿艺这样穿的,您不觉的阿艺这样打扮比梳羊角辫好看吗?大家都说瞧着像天上的童子呢!”云王沉下脸道:“男子当以阳刚为美,这样女气哪里好看!”云王文武兼修,外表冷酷刚毅,极厌那些手无缚鸡之力涂脂抹粉簪花戴柳的文弱书生,这点倒是与郡主的审美不谋而合,不过萧艺还小,以他想当大将军的理想,以后定然不是娘气之人。    皇帝听到他们这边的动静,问他们在说什么,郡主先一步道:“八舅舅嫌阿艺打扮女气呢,我觉得他这样很好看,您说是不是?”皇帝自然无不应她:“他还小,谈什么女气,小孩子就是要这样宝气才好看呢!”郡主闻言得意的瞟了一眼云王,气得云王虎目怒睁。    习武    新年无非是去各家拜年,郡主初二时去了国公府,接下来便是去各家走动,元宵是她的生日,又是和宫宴一道办的,平白得了许多生辰礼。    过了十五诸王便要回封地,郡主极不舍得萧艺,萧艺也不舍她,皇帝见两人依依惜别便让萧艺留在京里和公主母女一道住。此旨意一出各人心里都炸了锅,云王夫妇自然是满心欣喜,这么多皇孙里就萧艺得了这个恩典,纵然萧艺脑子不聪明,常在皇帝跟前晃悠总也有几分情分,皇帝见了他便会想到云王,便如宁国公主母凭女贵,云王未必不能因儿子得皇帝几分青眼,云王本就有谋略有手段,只是一直不讨皇帝喜欢,有了萧艺在皇帝跟前替云王争宠,这个缺点就不是问题了。众人心中也是这种想法,皇帝唯独留了云王之子在京,由不得他们多想,不会是要立储了,朝臣都思索着重新站队的问题。    郡主却不管他们怎么想,她还能和萧艺一道愉快的玩耍就行。萧艺已经六岁了,在云州时便和兄弟们一块学习,如今到了京里也该上学,皇帝的意思是让他去宗学里,宗学里都是一些皇室宗亲的孩子,皆是有皇室血脉的,外戚家的孩子都不能进,还有一些学业极好自己考进去的,其他勋贵大臣之家的孩子若没有真材实料怎么托关系都进不去,可见宗学的教学质量。郡主却觉的萧艺性子不太合群,人又不太聪明,去宗学里怕会被人欺负,兼萧艺喜武厌文,偏偏时下重文轻武,学堂里多是习文,武功只略有涉猎,宗学里好些,但依旧文比武吃香,郡主希望皇帝能专门给萧艺请一个教他武艺的师傅。    皇帝思及这段日子萧艺常跟着郡主在他跟前转悠,虽然不太聪明不爱说话,但心思却是不错,习武方面也有些天赋,便让萧艺去陈太师府上习武。    陈太师是两朝元老,年轻时是战无不胜的沙场猛将,陈家是武学世家,从前朝便开始发迹,历经改朝换代而屹立不倒,可谓家学渊源。太师乃是武官的最高职位,虽无实权却也受人尊敬,陈太师如今年纪大了致仕在家荣养,皇帝只说让萧艺去太师府习武,却没说让谁教他,因此萧艺去拜师的第一天是郡主跟着他去的,就怕他碰了钉子回来。    郡主挑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和萧艺打扮一新去了太师府,陈太师年纪大了,近年都深居简出只在家里含饴弄孙。陈家可谓枝繁叶茂,陈太师有四个儿子,战死了两个,另两个在沿海镇守,几个成年的孙子也在军中效力,只长房长孙在京城禁卫军里任副统领,也是在家尽孝的意思。郡主和萧艺早下了拜帖,太师府老早就有管家在仪门处等候,两人一下轿就被迎了进去,到得垂花门处便有后院管事来接郡主去见府上大夫人,郡主是来给萧艺撑腰的,自然不会跟他分开,只说要随萧艺一道。管家无法,只得带了两人去陈家子弟练武的演武场。    陈家的演武场极大,大概有七八亩地的样子,场上有十几个陈家的孩子在练武,最大的有十二三岁,最小的和郡主差不多大,有扎马步打基础的,有跑马骑射的,也有舞枪弄棒切磋武艺的,萧艺看的目不暇接,脸上的兴奋掩都掩不住。    郡主四下瞅了瞅,除了这些练武的孩子,就只有几个端茶递水的小厮,没见着教练,不由感叹陈家真是教子有方,这么小的孩子没人督促都能勤学苦练,见郡主他们来了也只是往这边看两眼,没一个放下手头事过来搭讪。管家把他们带到这里就走了,只说让萧艺跟着练,郡主寻了个小厮打听:“怎么没有师傅教导?我们初来乍到的,可怎么练呢!”郡主不由怀疑是不是为了考验萧艺特地没让师傅来。那小厮笑得讨喜,说的话就不怎么讨喜了:“师傅都是不定期来抽查,并不会天天盯着,不巧,今儿师傅就没来,郡主和小公子随便练练?”说了等于没说,郡主撇撇嘴。    萧艺也不知该如何下手,只在旁边干看着,郡主问他:“你以前在云州时武术师父都教了你什么?”萧艺皱着眉头想了半晌才道:“什么都教,骑射武功,舞刀弄剑都有。”看来云王府是博学式的教育,郡主也不知道云王府的教学方式,见场上和萧艺差不多年岁的孩子大多是在练基础,便道:“这儿也没师傅教导,那些刀枪剑戟的你也不精,别瞎比划伤着自己了,干脆扎马步,扎累了就去走一会儿梅花桩,或是跑跑步,你看那些和你差不多大的孩子干嘛你也跟着干嘛!”萧艺一向听郡主的话,便寻了个向阳处开始扎马步,郡主想着自己也要学点拳脚功夫,便随着萧艺一块儿扎。不到一盏茶时间郡主就受不住了,腿一软跌坐在地上,旁边伺候的桂圆忙把她抱起来,问她有没有伤着,萧艺也凑过来关怀,郡主笑着拍了拍身上说没事,让萧艺继续扎,至于她嘛,果然不是练武的料,还是寄希望于护卫身上。    萧艺果然又回去扎马步,坚持了一炷香的时间,直至双腿颤抖额头冒汗才瘫软下来,身边的小太监早在旁边准备着,适时接住了他。小太监扶萧艺在旁边草地上坐下,递了杯茶给他,郡主正在不远处观摩兵器,见状跑过来同萧艺闲话。萧艺休息了片刻又去扎,这般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染了郡主,她觉得自己就算是个陪练的也太不合格了,遂去另一边的空地上跑步,不练武功锻炼身体也是极有必要的。    萧艺扎了将近一个时辰便去走梅花桩,梅花桩乃是插在沙地里,约四尺左右,便是从桩上掉下去也不会摔坏。郡主觉着好玩也跟着走,白霜怕郡主摔坏了在桩下护着,郡主过了个年又圆了一圈,好在白霜是习武之人,要换了那些娇滴滴的丫鬟可扛不住她。郡主什么都是兴一会儿,梅花桩走了几圈便觉乏味,又去找同龄的小孩子说话,有几个玩心重的孩子奈不过郡主歪缠便跟着聊了起来,一上午便这样过了。    中午吃饭时孩子们都是回自家吃饭,陈太师府上早分了家,只是分产不分居,都住在一处,孩子们劳累了一上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萧艺和郡主便成了没人要的孩子。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见他们可怜便让他们跟他回去,郡主和萧艺乐颠颠的跟着去了,随行的还有一个上午和郡主聊得很嗨的小男孩。这小男孩叫陈枫,是陈太师府上的长房重孙,那少年叫陈煜,是陈枫的叔叔,陈家嫡长孙陈燿的嫡亲弟弟。    郡主一行人到了陈家大房的院子,陈家大老爷早年战死沙场,只留下陈家大夫人带着两个儿子守寡,陈煜是遗腹子,陈燿几年前娶妻生了陈枫,府上是陈大夫人管家,陈燿继承宗祧,平日人情往来大多是大房出面,因此早上管家要接郡主去见陈大夫人。    陈大夫人是个挺和蔼的妇人,对郡主和萧艺很温和,郡主很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午膳是大夫人并陈煜陈枫招待郡主二人,陈燿在宫里当差中午不回来,大奶奶不好和陈煜叔嫂同席便在自己房里用。陈家虽然是武官门第,府上规矩却是极好,没有书香门第的故作清高,也没有勋贵之家的豪奢之气,食不言寝不语,午膳七菜一汤,郡主和萧艺活动了一上午,胃口大开吃的虎虎生风,好在陈煜陈枫都饭量大,倒不会显得郡主很突兀。午膳过后便是午睡,萧艺跟着陈枫一道,郡主便留在大夫人的厢房里睡。    下午依旧是跟着陈家子弟上学,陈家孩子上午习武下午学文,这倒是有专门的先生教导,郡主也跟着去旁听。陈家的先生乃是原来陈大老爷军中的幕僚,陈大老爷逝后便从军中退下来,到陈家教小孩子读书,不仅教四书五经,还教兵法史记,郡主听的津津有味,萧艺却是直打瞌睡,又不得强打精神听课,实在艰难。    郡主和萧艺下了学陈太师也没见他们,两人只得略带遗憾回宫,也不知道萧艺过没过,就算皇帝开了口,陈太师是当朝老将,皇帝也要给三分薄面,若是太师不收,皇帝也不好勉强,所以主要是靠萧艺自己,毕竟到陈太师府上学艺的体面不是人人都有的。    萧艺如今还是跟着公主母女住,公主一早送了两个孩子去便提着心,见两人披着夕阳归来忙命人摆饭,叫人服侍他们洗漱,边问他们今儿事宜。郡主只说太师府上极好,若不是自己是女孩又吃不了习武的苦,她都想去上学,只遗憾没见到陈太师。公主安慰孩子们来日方长,又问他们有没有伤着,晚上洗浴时瞧见萧艺身上有些青紫,便让人取了活血化瘀的药给他涂抹,萧艺倒不怕吃苦,他也觉得陈太师府上极好,只怕人家嫌他笨不肯收他,藏着满腹心事睡下了。    入门    第二日一早萧艺又去了太师府,太师府上没传消息来,便是还在考核之意,郡主还是跟着去,左右她在宫里也没什么事,太师府上有不少同龄人,自己帮衬萧艺同时还能娱乐一番。    上午依旧没有师傅教导,萧艺还是跟着众人勤学苦练,郡主则在一旁插科打诨,或跑跑跳跳抠抠挖挖,日子倒也过得。下午的文学课是萧艺的短板,郡主听的仔细,又记了些笔记,回宫便和萧艺一道温习,不懂的便一起去向皇帝讨教,皇帝乐得给他们讲解,无形间又加深了祖孙情谊。    待萧艺在太师府学习了半月,陈太师方接见了他,郡主也当了半月的伴读,自是随着萧艺一道去请安。    陈太师年近八旬须发皆白,却是满面红光精神矍硕,瞧着很是硬朗。郡主和萧艺恭恭敬敬行礼,陈太师早听了下人回报这两人虽是龙子凤孙却无骄衿之气,尤其萧艺学武很是刻苦,郡主古灵精怪却聪敏慧达,文学课只是旁听都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且二人待人接物都是不错,这些日子与府上子弟相处甚睦,不是惹事生非之人,如今瞧着二人都是粉雕玉琢灵秀之质,心中甚是满意。    陈太师知道郡主只是陪读的,因此只问萧艺:“你为何习武?”萧艺抬头挺胸气势昂扬道:“我想当大将军。”陈太师笑道:“大将军可不是只武艺好就能当的,还要精兵法通地势晓历史,据我所知,你文学课可不怎么好。”萧艺立刻就蔫了:“我会努力的!”郡主也帮腔:“阿艺是要当将军,又不是当元帅,将军是兵之将,元帅是将之将,阿艺便是当了将军也是要听元帅指挥的,再配几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他自己又肯努力钻研,总会成功的,太师您就收下他!”郡主是个急性子,萧艺又说不清楚,急得她恨不得自己帮他说了。陈太师被郡主的连珠炮轰的心头震震,细思一阵严肃起来:“行军打仗可是生死攸关的,身为将领不仅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要对底下兵士负责,郡主此等想法可是要不得的,哪能都靠着别人。”郡主两世都是生在太平盛世,对战争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书上和电视上,没切身体会过故有大方厥词之嫌,再者郡主为萧艺着急,倒有些口不择言,平白招了一顿训斥。不过郡主是尊师重道虚心求教之人,挨了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