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38 章节

第 38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成器的被打死打残我都不说什么。”    郡主没想到赵王这么厚脸皮,萧艺已经吃过一次亏了,还要让他家的儿子来以大欺小,正要反驳萧艺先开了口:“好,等我伤好了和他们单挑,谁也不准耍赖!”赵王一口应了,郡主和萧荣面上焦急,事已成定局也由不得他们更改了。    接下来又去了赵王府和永福公主府,赵王知道两个庶子惹了事也是恼怒,当着郡主等人的面抽了两人一顿鞭子,听说要和萧艺单挑还不同意,直说让萧荣揍他们一顿,倒是比赵王做的周到,难怪能成为云王的竞争对手呢!永福公主心里不愿意,姜阁比萧艺大一岁多,瞧着却没萧艺壮实,也没习武,肯定打不过萧艺,不过两位皇兄都同意了,她不同意还显得自家儿子比不上人家,也答应郡主到时会去,想着到时让自家儿子最后出场,萧艺打了前面四个,哪还有力气再打,若是前面就被打的半死最好,姜阁都不用上场了。    回宫的路上郡主问萧艺道:“阿艺,你打得过他们吗?他们都比你大呢!”萧艺揉揉还在隐隐作痛的手肘:“打得过,你放心,我自己的仇自己报。”那几人动手时只会拳打脚踢,没什么章法路数,一看就于武艺上不精,萧艺在太师府一年可不是白呆的,还能干不过他们!    郡主知萧艺不会说大话,才放下心来。赵王钻郡主话里的漏洞也是郡主刻意而为,她原想着叫萧荣把他们几个打一顿给萧艺出气,云王也同意的,可萧荣顾忌自己的面子不太乐意动手,郡主若是强求只怕他也只是做做样子,还不如等萧艺伤好了自己报仇呢。也有给萧艺立威的意思,别以为他脑子不灵光就能任人欺负,也要看看吃不吃的起他的拳头。    打斗    玲珑阁里公主正担忧两个孩子,听说萧艺挨了打,也不知伤的如何,自家那个胆大包天的又说要出宫帮萧艺报仇,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皇帝倒是端了杯茶悠哉喝着,还让公主稍安勿躁,他是一点不担心郡主会吃亏,至于萧艺,如果伤的重郡主就不会带他出宫了。    郡主和萧艺回来时外头已是一片漆黑,两人还没用晚膳,一进门就嚷着饿了。公主见萧艺的猪头脸吓得捂了嘴,惊恐过后把他搂进怀里细看,问他哪里疼,又轻轻给他吹脸上的伤口。    郡主看了有些心酸,她带萧艺去云王府,云王见到萧艺脸上的伤更多的是愤怒,气自己失了面子,倒没怎么关心萧艺,只让萧荣去找回场子。萧荣也是,顾忌着体面不肯动手,难道面子比弟弟还重要?要是有人敢打她弟弟,她二话不说冲上去!虽说她是把萧艺当亲兄弟,可他爹妈大哥都在呢,哪轮得到郡主出头,叫上萧荣也是为了师出有名。结果他们对上赵王时萧荣愣是一声不吭,让郡主出头,还平白让她担上个不敬长辈嚣张跋扈的名声,想想都心寒,难怪萧艺在家里住了几天又往宫里跑,那个家里有谁真心待他。    两人劳累了一下午都饿惨了,用了两碗饭一碗汤才算饱,公主迫不及待询问事情经过,知道之后也是恼怒:“都是一家兄弟,何苦下这样重的手,几个人打阿艺一个,还真有脸!”又说郡主:“你也是胆大妄为,阿艺受了委屈自有我们出头,哪要你一个小娃娃去叫嚣!五皇兄是你的长辈,哪能让你出言不逊!还定下什么比武,那几个都比阿艺大,难道要让阿艺再受一次!”    萧艺忙道:“姑姑,我打得过他们,下次肯定是他们受伤。”皇帝也觉此法不错:“自己的仇自己报,他们这事没做错。”不过赵王行事就不太好了,身为长辈包庇自家孩子,还仗着身份欺负几个小辈,着实没品!    睡前公主让萧艺脱了衣裳仔细验看伤处,只见腰背和大腿上有大片淤青,萧艺挨打时蜷成一团,主要护住脑袋和肚子,其他地方就顾不得了。公主又给他擦了一遍药,让他安心睡,明天不用早起,她会帮他去太师府请假。郡主也安慰了一通,问他怕不怕,要不要留下来陪他一道睡。郡主和萧艺是分房睡的,不过有时两人玩的晚便睡在一起,公主见两个孩子还小便不说什么,以前公主未和离时也常接了琛哥儿兄弟俩到公主府住,郡主也会同他们睡在一道,都是自家兄妹,也不拘这些。萧艺已是七岁了,再和郡主睡在一道可不方便,不过他今儿受了伤,正是心里脆弱的时候,公主也就不反对,只说让郡主不要乱滚乱踢,别碰着萧艺伤处,郡主满口答应,她睡相好着呢。    萧艺在宫里养了半月的伤,郡主想多陪陪他便延迟了去太傅府上学的日子,诸王原是出了正月就该回封地的,为了几个孩子的比试也在京滞留了些时日。萧艺伤好全了便通知了那几家送孩子进宫来,虽然萧艺胜算满满,郡主还是以防万一叫人给他缝制了护膝护腕胸甲头盔等物,多是藤条所制,结实又轻便,萧艺全副武装,俨然一个小战士。    比武是在御花园举行,几个孩子的家长肯定要出席,亲戚家也来凑热闹,皇帝也想看看孙子辈的雄风,后宫妃嫔见皇帝去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如此一来原只是几个孩子间的玩闹倒正式起来,各家父母都事先对自家孩子进行特训,千万不能输了,赢了在皇帝跟前露个脸才好。    那几个孩子也是各个盛装出席,萧艺也不跟他们客套,先就点了萧节开战。萧节原先轻薄萧艺给他留下了阴影,打他的时候萧艺是下了死手,其他地方有护甲保护,萧艺就全往他脸上招呼,萧节毫无还手之力,被打的鼻血横流门牙都掉了一颗,赵王妃哭喊着冲上去,萧艺才算停了手。    太医早在一旁候着,见状忙上前诊治,赵王妃伤心欲绝涕泗横流,大骂萧艺黑心肝,萧艺只站在一旁不说话,郡主自然是他的扬声器:“说好了单打独斗的,节表哥比阿艺大两岁呢,只能怪他技不如人。”宁国公主适时制止她:“宝宝别胡说!你节表哥是让着阿艺呢,上回打了阿艺他也知错了,这回特意不还手让阿艺出气呢,这样你打我一次我打你一次也扯平了,以后还是好兄弟。”    宁国公主话说的漂亮,赵王妃也不好再哭闹,郡主则想着到底姜是老的辣,她娘历经风雨,这说话艺术就比她强,她现在还小没什么,以后大些说话还这样直可就讨人嫌了,有时间向娘请教一番才好。    接下来是赵王家的庶子萧芦,他纯属是池鱼之殃。萧芦只是赵王府的庶子,在善妒的赵王妃压制之下,向来是夹着尾巴做人,平日里就是萧节的小跟班,嫡兄要生事,他拦不住也不敢拦,只能跟着去,不过他比萧节聪明些,知道萧艺是养在皇帝跟前,也不敢太得罪了他,打架时也只是在一旁虚晃,没用大力气。萧艺也知道这点,待他便比萧节温和的多,把人撂倒就算完事了。这可气坏了赵王妃,对自己的亲儿子下狠手,对这个庶出的倒是手下留情,看她回家怎么收拾这个小白眼狼!    接下来就是吴王家的两个庶子萧苍和萧苞,吴王没有嫡子,府上三个庶子都是当嫡子教养,也就养成了他们骄傲霸道的性子,听说云王府的小傻子养在宫里,他们就嫉妒了。云王和吴王是竞争对手,吴王的儿子也看不惯云王的儿子,萧艺一个呆子都能得皇上亲眼去太师府学习,他们难道不行?不过是和康悦郡主交好,皇上爱屋及乌也给他几分颜色罢了,还真当自己是皇孙中第一人,也因此两人敢对萧艺下手,在他们看来萧艺只是沾了郡主的光罢了。谁知郡主这样护短,带着萧艺找上门来,害他们挨了吴王一顿鞭子,如今还要在大庭广众下比武,萧艺这般凶狠,万一他们打不赢和萧节一般下场可怎么好,这也太丢脸了!不由把郡主也怨上了,云王一家都没出面,她做什么多管闲事,同样是姑舅表兄妹,怎么她就偏帮萧艺!    说起来也是众人见萧艺养在宫里有些眼红,原本几位藩王平时进京都只带嫡出子女的,这次却是把家中的庶出子女也带来了,想着有没有哪个讨喜的能入了皇帝的眼,也给自家加点筹码,毕竟住在宫里的孩子分外受优待,看萧艺和郡主就知道。因此今年过年很是热闹,孩子多了就喜欢闹腾,也是云王见萧艺在宫里便没这个心思,再说他家孩子多带着上路也不方便,要不然更有饥荒打。    萧艺并不理会他们怨毒的眼神,先点了萧苍上场。赵王注重儿子的培养,几个儿子也是文武兼修,到底是重文轻武,不像萧艺专研武艺,不过萧苍比萧艺大两岁,两年的饭不是白吃的,两人很是战了几个回合,最终还是萧苍败下阵来,被萧艺一个过肩摔撂在地上,压在他身上狠狠打了几拳。萧苍是几个人里对萧艺下手最重的,萧艺如今还手也不差,宁愿自己再挨几下,也要对方伤重。    至于萧苞比萧艺还小几个月,更不是萧艺的对手,萧艺打了他一顿觉的没意思便放过了。吴王见自家两个儿子这样不成器,只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他文治武功逊云王一筹,他儿子也比不上云王的儿子,父皇会怎么想,还能放心把江山交给他吗?    最后一个轮到姜阁,永福公主见萧艺的狠劲儿和几个侄子的惨状,哪还敢让儿子下场,忙说她儿子身子不舒服,今天先不比了,让萧艺也休息一下,姜阁更是吓得大哭,实在不成体统。没办法,姜家是文官家庭,子孙以科举读书为上,姜阁平日里走个路都要人背的主,对上萧艺这蛮犊子,怕是要丢半条命。    皇帝很是瞧不过眼外孙这副怂包软蛋样,哪有世家公子的气度,遂开口道:“现在知道怕了,当初打人的那股嚣张劲哪去了?还没打就认输,可有半分男儿气概!”皇帝开了口,永福公主再不愿也没办法,只得忍痛送儿子上场。如妃不敢给女儿外孙求情,心里则恨死了宁国公主母女俩,要不是这两个搅屎棍多管闲事,她两个孙子一个外孙哪能如此!    姜阁被人抱到场上更加害怕,哭的更大声,抱着奶娘腰身不肯撒手,萧艺见状也没了兴趣,他原是想叫这些人瞧瞧颜色,姜阁吓成这个样子,还用的着他动手嘛,说不定自个儿就吓病了。遂向皇帝请求道:“不打了,他这样胆小,打他有什么意思。”这是**裸的鄙视,不过永福公主此时顾不得这些,儿子可以免受皮肉之苦便好,哪还计较这些。    萧艺却是一战成名,京城众人提起萧艺哪个不赞一声少年英才,这也是郡主喜闻乐见的,萧艺于文化上比不过别人,就一定要在其他方面出类拔萃,要不然他怎么在水深的王府皇宫立足。    学习    打架风波过后萧艺便回了太师府上学,诸王也出了京,郡主也没了在家逗留的借口,背上公主娘亲手给她缝制的书包去上学了。    太傅年事已高,早已致仕荣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养花逗鸟含饴弄孙,这次若非皇帝亲托,又有郡主聪慧绝伦,太傅也不肯出山。不过太傅事先说明只让郡主跟在他身边,要教什么别人不能置喙,且也不论师徒,毕竟太傅是帝师,若郡主也拜他为师,岂非和皇帝同辈,这可乱套了。皇帝也不在意这些,郡主能学到东西便可。年初皇帝便给郡主开了蒙,每日让她写大字,再去太傅府上学,同萧艺一样每七日休息一日,算是正式步入学习生涯了。    郡主第一天上学,便没整多大阵势,给先生留下个张扬跋扈的印象可不好,因此只带了白霜和桂圆两人去。    郡主和太傅原就见过的,太傅府也去拜过年,因此郡主给府中夫人们请过安便熟门熟路的往太傅养老的陶然居去了。    季太傅已近耄耋之年,观其形貌却是仙风道骨鹤发童颜,不比陈太师的龙精虎猛,季太傅更添几分闲云野鹤之态,郡主倒是挺喜欢这个睿智和蔼的老人。    郡主到陶然居时太傅正在弹琴,郡主每日睡前都要听一首古琴曲入睡,虽说不会弹,鉴赏水平却是不错,却也听不出太傅弹的什么曲子,只觉配上早春清冷的空气稀疏的鸟雀声并抽芽的植物是极舒爽的。    郡主在一旁坐定,待太傅一曲终了才上前请安。太傅问她弹的如何,郡主道:“自然是极好的,声音清幽空远,意境清微雅正,听了很是舒缓愉悦呢!”太傅捋了捋美髯道:“你不是说想学筝不学琴,怎么瞧着对琴也挺欣赏?”郡主笑道:“古筝听音,古琴听韵,我是个俗人,倒更喜古筝声音清越灵动,琴道高深,我学乐器不过为陶冶情操,何苦深究?闲时赏赏便极好。”太傅抚抚她的包包头:“你倒看得开。”    接下来的一天郡主就跟在太傅身边,看他养花种草钓鱼逗鸟,只下午让郡主陪着他下了盘棋。郡主原就打算精修棋道,她平日里就常陪公主皇帝下棋,皇帝时常指导她,又有她前世三十年的生活经验,棋艺远超同龄人,说句神童降世都不为过。不过郡主只在皇帝和公主面前显露真实水平,其他人是不知道的。    太傅是今上尊师,皇帝的棋艺还是他教的,郡主又是皇帝教的,棋路和皇帝如出一辙。太傅是这样点评的:“我观你棋路,以攻为主,守护也还算严实,只是难以双方兼顾,常常顾了前头落了后头,虽杀招凌厉,到底布局不严谨,你年纪还小,这般手法已是难得,多练几年该是有所成。另外,棋局如人生,你下棋有些冒进,求胜之心太重,丝毫不肯落人一步,别人吃你一子,你势必要寻回来,眼下是快活了,最终却满盘皆输。我听说过你的事,很是有些骄纵跋扈的名声,女孩儿家处世不易,更要爱惜名声。”    太傅说的很有道理,点出了郡主的不足之处,郡主也不是不听劝的,只是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知道我有缺陷,人无完人,谁又没几个缺点呢?我也不求完美无瑕,瑕不掩瑜便可,白璧微瑕未尝不是一种美。至于您说的名声之事,嘴长在别人身上,我还管得了他们说什么?他们说我嚣张跋扈,可也有人说我率性爽利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