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45 章节

第 45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为了争衣服就差打起来了。太傅家里的几个儿媳孙女也去凑了热闹,不过她们是书香门第的女子,不能做这等斗富浮夸之事,也只得看在眼里羡慕几句罢了。天衣阁的衣裳比其他成衣店里的衣服贵了几倍不止,又把姿态摆的极高,倒让顾客求着他们,不过谁让人家布料好做工精名声大又有皇帝赐的金字招牌,哪家店敢跟它争。顾客有捧着郡主的意思,但衣裳好也是事实。    郡主听了太傅的话回过神来,忙告罪道:“太傅恕罪,是家中有些事烦心,我这便收了心,还请太傅再赐教。”    太傅让郡主随他到外头转转,园子里花木葱茏,太傅    也不说话,在一株大榕树底下坐着纳凉。郡主看着太傅清矍的面貌,突然就想问问这个睿智的老人,他活了一辈子,总比自己有见识。    “太傅,您有这样多儿孙,可您为什么不教他们上学,而让他们去书院上学呢,您就是极好的夫子呀!”郡主跟着太傅学习,府中许多孩子都想跟着旁听,太傅却是一个都不收,这让郡主非常不解。    太傅闭着眼睛道:“医人者不自医,我是先生,却不教自家的孩子,也是这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到底,也就是理性和感性之分,你是别人家的孩子,我看你自然理性,若是自家子孙,夹杂了感情在其间,还怎么理性对待呢!”    太傅说的很有道理,却不是郡主想要的答案,真正的问题在后头呢!“太傅,如果您有一个孙子,天资卓越灵慧绝伦,却不喜欢学习,您为了让他成才,便打算亲自教导他,可那孩子很孝顺您,不想让您一把年纪还为他操劳,便说自己去书院上学,您会怎么做呢?”    太傅沉思一阵:“我若真有这么个孙子,定是极高兴的。既我们都为对方着想,便满足对方的心意,他想去书院读书,我便让他去,他见我为他妥协,心里必定愧疚,以后定会更孝顺我,说不定也会满足我的心愿,闲时跟着我学习,这样,我们俩的心愿都满足了,不好吗?”    郡主思虑了一阵,觉得很有道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她认为对公主娘好的事,公主娘不一定喜欢,她深爱着母亲,既然公主娘不愿再嫁,自己也满足她,说不定公主娘见她这样孝顺,也想着满足她的心意,就找了一个呢!    好,她还是没死心,就想着以退为进呢。    郡主想通了便心绪开朗起来,下午上课人都精神了,对太傅提的问题也积极应对,那叫一个神采飞扬。放学时太傅便说让她放暑假,萧艺都已经放暑假了,郡主这边没有标准上课时间,太傅觉着舒缓便上着,不舒服便早点放学,毕竟年纪大了,身体状况在那摆着呢。皇帝也不说什么,只是回宫加紧督促,好在郡主也自觉,许多东西自学的也不错。    公主对此却是有些不满,她倒不敢说太傅什么,只是之前皇帝让郡主跟着太傅学习她就不太乐意,她一心想让女儿做名媛贵女,在宫里接受教导便好,说出去也有面子。这跟着太傅算什么呀,哪有女孩子学什么治国之道的,好在太傅对外都说只教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要不然女儿婚事都难。    皇帝常说郡主天资聪颖非池中之物,说什么假以时日必定不让须眉,公主从没什么雄心壮志,就希望女儿做池中之物呢,这世道,女孩子太出挑哪里好。而且郡主在太傅府上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儿放假明儿早退的,真正上学的日子一年有四个月就不错了,都不知道学了些什么。眼看着女儿大了,大家闺秀该学的管家女红人情往来她是一点不懂,琴棋书画也没多出挑,脑子里一天到晚想些乱七八糟的,常在御书房藏书阁泡着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公主自己是个才女,便想让女儿继承衣钵,可郡主这个样子,着实让她头疼。京里一直有郡主早慧的名声,可是这两年郡主进了太傅府学习,却也没传出来哪方面很精,偶尔参加大家闺秀的聚会表演才艺也是中规中矩,在一群或琴艺超群或诗句精巧的姑娘里并不出挑,便有人背后说郡主是“仲永”,纵得了名师教导,也“泯然众人矣”。    这次天衣阁倒是让郡主火了一把,能设计出这么精巧的衣裳来,绘画定是不错的。可是又有人在背后嚼舌根,说郡主身为皇室贵女行商贾之事与民争利,太傅教她画画她便拿来画衣裳,太傅家的书香她半点没沾上,倒是沾上了满身铜臭。    公主每每听到这些言论都气得不行,郡主却是半点不在意,她们也就敢背后说说酸话,有本事当着她的面说呀!会说酸话的都是嫉妒她又比不上她的,郡主高兴着呢!    郡主放了暑假,在家里料理了些琐事,把天衣阁的事情都送上正规,又参加了几家宴席,便和公主回了宫里。郡主向公主说清了意思,再不管她再嫁之事,公主高兴就好。公主满心感动,又为女儿的懂事心疼,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能退一步,满足女儿的心愿才好。但人选还在张望之中,白霆伙同郡主算计她公主还没消气呢,郡主是她的女儿,母女之间哪有隔夜仇,这气可不就得撒到白霆身上嘛。    皇帝在宫里也知道郡主和白霆闹出的事,永安之前已找他说明心意,皇帝只说这事由静妃做主,静妃不同意,永安公主也没办法,双方还死磕着呢。至于公主母女嘛,皇帝自然也不干涉,出嫁由父母,再嫁由自己,他已经给女儿挑错了一次,哪里还敢再管,就算郡主求到他跟前也不松口。    至于白霆,公主母女回了宫里,没一两个月是不会出宫的,他又恢复了每天早出晚归去公主府守门的日子,每日对着公主府的红墙白瓦,想着这或许就是自己这辈子的宿命了。    郡主事后又问过白霆可愿调到别的地方去,公主府给不了他想要的,又何必再磋磨他的年华。白老夫人也想让他另谋高就,公主府的亲卫都成型了,难道白霆还一辈子困在那深宅大院不成,白家的未来就靠着白霆撑起呢。陈燿知道好友的心事,却也不愿看见好友为了一个女人消磨斗志,劝他去军中打拼。    白霆默不作声扛住各方压力,说他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也罢,他就是不愿离开,就算公主拒绝了他,他也想多看她几眼,一辈子做她的护卫,也挺好的。    交友    时至深秋,霜花凝地落叶满庭,郡主早起在御花园跑了几圈,身上出了些细汗,清晨清冷的空气钻进肺里凉进心里,呼出来却成了白蒙蒙的热气。    郡主回玲珑阁陪公主用了早膳,母女俩便盛装打扮出了宫。今儿是隆庆长公主的六十大寿,京中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要去贺寿,郡主特地请了一日假陪着公主去。    公主这回在宫里住得久了些,荷花盛绽时进的宫,如今出宫已是落菊满地,白霆看着心心念念的女子,不过几月不见,倒有恍如隔世之感。    公主未加辞色上了马车,郡主看着这对痴男怨女,只能叹一声月老弄人。    到隆庆公主府时已是宾客盈门,公主府门前停满了车马,宁国公主母女在门口下了车,隆庆长公主的长媳张氏忙迎上来:“长公主一直念叨着郡主呢,快随表舅母进去。”边说边携着郡主往里走,宁国公主一把夺过郡主:“姑母就念叨着她,怎么不念叨着我呢!”张氏笑道:“咱们这不老不小的年纪,正是讨嫌的时候,谁还会念叨咱们,倒是咱们郡主呀,各家长辈哪有不喜欢的!”    张氏为人泼辣张扬,倒和温婉和煦的宁国公主说得上话,今上的兄弟姐妹就剩隆庆长公主和寿王,两家在京里都有体面,公主和隆庆长公主府关系也不错,郡主却是更喜欢去寿王府。    张氏一路领着宁国公主母女去了隆庆长公主的和煦堂,隆庆长公主夫家姓方,和已逝的驸马育有二子一女,方家也是书香门第,这次大寿子孙都回来了,堂里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宁国公主母女进门先给长公主磕头祝寿,又送上了一樽祖母绿翡翠观音坐像,隆庆长公主笑着叫起,招手叫郡主过去:“来,坐姑祖母身边来。”其实郡主该管隆庆长公主叫姑外祖母,不过她如今姓萧,叫姑祖母也不算错。    隆庆长公主身边原坐了一对男女孩子,男的是长公主的小孙子,女孩子郡主没见过。郡主过去,长公主便把那女孩松开了,那女孩子还赖着不愿起身,旁边一个秀丽少妇过去拉走了她,那女孩子走时还瞪了郡主一眼。    郡主无语问天,她哪里稀罕坐长公主身边,倒平白无故的又惹人白眼。    隆庆长公主搂着郡主说话,又拿了块绿豆糕喂她:“我记得你最爱吃这个,来,吃一块儿。”郡主微笑着接在手里,却没往嘴里送,隆庆长公主疑惑道:“这是怎地,换口味了?是了,你如今大了,不那么爱甜了!想吃什么,姑祖母让人给你做。”郡主微笑着摇摇头,公主在一旁接话:“她哪里不爱吃甜,不过如今换牙了,整日嚷着牙疼,太医说让禁甜呢,而且吃多了甜食易发胖,瞧她如今这样圆滚,我还愁一直这样胖下去可怎么好呢!”    郡主一向嗜甜,又喜欢吃肉,每顿都要吃两碗饭,平时又要吃零食,除了当年被拐的那阵子,她是从小胖到大。    小孩子一到五岁是最可爱的时候,那时候胖些叫憨态可掬,过了五岁要还胖着,那就叫痴肥了,好在郡主活泼好动,眼珠子也灵活,肥是肥了些,倒和痴沾不上边。不过这样也叫公主发愁了,别人家的姑娘都苗条纤细,就郡主胖成那样,她和林四爷都是外貌出挑之人,到了郡主,就只能称声圆润可爱了。    好在郡主如今开始换牙,太医叮嘱了不能吃糖,公主就顺便把郡主的肉也禁了些,每日的饭食都以素菜居多,点心什么的更是没了影。郡主满心不忿,又不敢忤逆老娘,好在每日中午是在太师府用膳,晚上便去皇帝那里吃,只和公主吃个早餐,公主的减肥计划却是没派上什么用场。    所以郡主手里捏着这块绿豆糕,嘴里那叫一个口水泛滥,偏碍于娘亲在场,只能干看着。另外她如今掉了门牙说话漏风,便不好意思在外人面前张嘴,只得安安静静扮小淑女。    隆庆长公主看着郡主紧闭双唇的模样,笑道:“换牙了?换了哪颗?张嘴给我看看?”郡主飞快的眦了牙给长公主看,立刻又紧闭了,长公主笑道:“宝姐儿大了,知道爱美了呀!”又朝公主说道:“小孩子就是要胖些才好呢,有福气。”    堂里众人又说笑了一阵,陆陆续续又有人来给长公主祝寿,宁国公主和堂中的夫人们去了亭子里看戏,郡主则随着长公主的几个孙女去了园子里玩。方才瞪郡主的小姑娘也跟着去了,方家三姑娘向郡主介绍她:“这是我姑母的女儿孙怡,怡姐儿,这是宁国公主的女儿康悦郡主。”    郡主礼貌性的问了声好,孙怡随着父母外放,这是头回进京,对京中人物还不是很熟,便道:“我娘也是公主的女儿,为什么我娘是县主,她是郡主呢?”孙怡的母亲是隆庆长公主的嫡女,封的永乐县主,当初榜下捉婿嫁了个新科进士,婚后不久便谋了外放。孙怡是家中幼女,孙家又是普通人家,一家子都捧着永乐县主,自然也捧着孙怡,也就养成了她唯我独尊的性子。    方家三姑娘一阵尴尬,京里虽有郡主早慧的名声,但大家背地里都说皇帝偏爱公主母女俩,才破格晋封,这话却是不能当面说的,只道:“郡主有功社稷,捐了很多钱救济灾民,皇上才破格晋封呢!”这话也没说错,不过在孙怡耳朵里听来就很有问题:“给了很多钱就能当郡主?就像别人给我爹很多钱,就能当官吗?那我也叫我娘给我买个郡主来当。”孙怡满脸倨傲,方家几个姑娘却是白了脸,一把捂住孙怡的嘴:“表妹别胡说,郡主怎么能买呢,我带你去园子里扑蝶。”方四姑娘拉着孙怡走了,旁边便有那经年的仆妇退下,方三姑娘不自然的笑笑:“我表妹还小,口无遮拦的,诸位姐妹见笑了。”又对郡主福了一礼,“表妹无意冒犯郡主,我代她向郡主道歉,还请郡主多担待。”    郡主淡笑道:“无妨。”这样坑爹的丫头还真是第一次见。    到了姑娘们聚会的园子里,郡主瞅见林家几个姑娘也在,便想去找林妙珏说话。林家几个姑娘见她来了,嫡出的不待见,庶出的太巴结,郡主不理她们,只问林妙珏,林妙玥幸灾乐祸道:“她昨儿把今天出门作客的衣裳弄坏了,我们姐妹几个都是一样的衣裳,她不好意思,便没来。”    郡主一听就知道又是后宅的勾心斗角,说不定就是三房这几个,郡主瞅了一眼林妙玥,也不管门牙漏风了:“八姐姐也是,衣裳坏了也不知道去公主府说一声,天衣阁里衣裳多的是,随便挑一件不能穿出来见客?”又回头交待桂圆:“待会儿回宫时咱们去天衣阁走一遭,你带件衣裳去给八姐姐,就当赔偿她那件坏了的衣裳。你叮嘱下她身边的丫鬟,别毛手毛脚的,下回我可是要看八姐姐穿出来的,若是又弄坏了,把她们卖了也赔不起。”    林妙玥心头火起,她母亲向萧家宝讨两件衣裳,脸皮子被对方放在地下踩,倒是巴巴地给林妙珏送去。“九妹妹怎么就送给八姐姐呢,一家子姐妹,你也太厚此薄彼了!”郡主得意笑道:“谁让林家这么多姑娘就八姐姐合我意呢,我不给她给谁。”林妙玥脸上红白交接,到底也不敢再说,就怕郡主说出更直白的话来。    郡主和林家几个口角一阵便自己找了个僻静角落呆着,她可不耐烦跟她们唇枪舌剑。郡主坐在一块假山石上晒太阳,迷蒙中看见一个淡青色身影凭栏倚立,素手微扬朝水中有一拨没一拨喂鱼食。郡主揉了揉被阳光照花的眼睛,这才看清是个**岁的姑娘,穿着一身淡青色素罗长裙,上身一件蜜合色兔毛小袄,头上只寥寥几支细银珠钗,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间是有些寒酸,难怪一人独处呢。不过她身上那股淡淡的哀愁倒是极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