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48 章节

第 48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帝下怀。    昆仑使臣也是满意的,来之前长老便交待过他们,无论如何最后要让大梁赢,保住朝廷的面子。他们也没指望能减了以后的贡赋,这只是个幌子,方便他们讲价,最后能减了今年的便好。只是要如何让朝廷同意减免他们一年的贡赋又不让其他部落效仿也很艰难。想郡主想了这么个折中的法子,既保住了天朝的颜面,又减免了他们的贡赋,还说的这样冠冕堂皇,让其他部落说不出不满来,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皇帝和昆仑使节都满意,本来事情就可以这样定下来的,偏朝中有些老顽固,认为天朝威仪不可侵犯,昆仑挑战天朝权威还妄想减免贡赋,这怎么可以。    郡主也有话说:“昆仑也是为族内生计所迫才出此下策,若不是朝中一开始就有人反对,他们何至于行此出格之事?”    昆仑使臣忙不迭点头:“正是,族内实在艰难,朝中又诸多反对,臣等也是被逼急了才出此昏招,还请陛下原谅我们此次之过。”    皇帝自是大度道“无妨”。    朝中还是有那么些自认为忠君爱国深恨番邦蛮夷的大臣,“你们部落里出了问题,就来向朝中出难题,难道是我们让你们遭灾的?若是其他部落也学你们,出了点问题就来讹朝中,对天朝不敬还能得到奖赏,这不是鼓励大家都向你们效仿吗?”    昆仑使臣正想辩驳,被郡主截了话头:“陈大人一心忠君爱国我们是知道的,只是昆仑部落也是大梁的子民,往日里其他州县遭灾朝中必是送银送粮,怎的就对昆仑如此苛刻呢。至于你说的其他部落要效仿,他们效仿又如何,天朝不惧他们挑战。”    “郡主莫要大放厥词,国家领土争端大事,可不是郡主能置喙的。若是其他部落也效仿他们,陛下怕是又要多几根白发了。”    “我确实不懂什么国家大事,只是太傅往常教我,治大国如烹小鲜,我也看过陛下治国和我娘管家,私心认为其间有些相同之处。国家国家,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这些部落于大梁,就像我家的庄子。庄子由庄头管理,每年年底交租给我家,若是今年遭了天灾收成不好,我家自然会减免几分租子。若是其他的庄上也想效仿----部落的头领就相当于庄子的庄头,庄头不听话换一个就是了,还怕他们挑事?向来君弱则臣强,君强则臣弱,只有懦弱无能的君主才怕臣下有异心,陛下乃明君英主,还压制不住几个部落吗?”    这下朝中噤声了,再说下去就是质疑陛下的能力了,你再忠心也不能没个眼色呀!    看着郡主舌战群臣如凤凰展翅祥光四射,皇帝满心慰籍,外孙女长大了,能帮他分忧了,不枉他百般疼爱精心培养,果然不负所望。    “郡主说得有理,朕虽然上了年纪,收拾几个部落还是可以的,若是有人见朕老迈生了异心,尽管来挑衅,天朝不惧他们!”    皇帝声音浑厚气度威仪,哪有丝毫老态,殿中众人齐齐下跪高呼万岁,郡主自然也跟着。昆仑使臣趁机表忠心:“陛下正当风华龙精虎猛,哪里说得上老,昆仑对天朝忠心耿耿视如父母,天朝也对昆仑慈爱呵护百般扶持,昆仑子民永记陛下仁心,永感天朝恩德。”    场面话说得这样漂亮,皇帝自然也要应酬几句:“朕知道你们的心意,朝廷和昆仑向来友好,这次带些礼物回去,代朕慰问你们的首领。”    昆仑使臣自是千恩万谢,此行不仅完成了谈判,也没有破坏和天朝的友好关系,他们回去也有脸,而这一切的最大功臣,就是眼前这位聪明识大体的郡主。    特蒙尔亲自向郡主表达了谢意,并送了好些昆仑特产给她。昆仑盛产玉石,特蒙尔送的礼物里有不少和田玉,这可喜了郡主,拿来做头面做摆件都好。另外他们送的羊毛毯和干果也不错,最让郡主心水的是他们送了一匹小马驹给她,这可不是一般的马,乃是他们从西域用大量钱粮换来的汗血宝马,当年就换了两匹,一公一母,乃是他们首领的坐骑,这匹小马就是那两匹马爱情的结晶。    这次进京本来是要献给皇帝的,谁知它进了京有些水土不服又吐又拉的,昆仑使臣哪敢把小病马献上去。偏偏到他们要走的时候它又好了,特蒙尔感念郡主的恩情,又听说她爱骑射,便把马送给了她,反正皇帝疼郡主,也不会怪他们逾越。    郡主得了宝马喜不自胜,见它通体赤红,便给它取了个名字----赤兔。三国时期的名马,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郡主希望她的马像赤兔一样日行千里忠心耿耿。    昆仑使者圆满完成了任务,也没有在京城多做逗留,皇帝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宴,宴上还颁布了一道圣旨:    康悦郡主萧氏家宝,深谋远虑敏慧豁达心系苍生,为国献计救昆仑子民于水火之中,朕心甚慰,今晋封康悦郡主为从一品惠国郡主,食邑两千户,望其不负朕望再接再励。    钦此。    宴上众人眼红的彻底,又升职,郡主才多大,这都升了多少次了,每次屁大点事就说得惊天动地,不就是皇帝偏心嘛!这么小的孩子,给她这么高的身份也不怕她折了福,还惠国呢,先惠她自己,一个没有父族的孤女。    郡主也是惊喜,皇帝事后问过她那番言论,她只说是太傅教过些,再加上她多年来在皇帝身边耳濡目染,和她自己思考得来的,皇帝倒挺欣赏,说她说得有道理,却只字没提升职之事。    众人嫉妒过后都满脸堆笑向公主母女道喜奉承,郡主谦虚推辞,眼里的喜色却是藏不住。    公主看着众星捧月的女儿忧大过喜,孩子还这样小,皇帝却把她捧的这样高,若是摔下来了,她真怕以后护不住女儿。    风光    郡主三战昆仑使臣再次升职,年纪轻轻便做了从一品,着实风光。又有她在朝堂上的一番国家君臣论,朝中许多大臣都极为赞赏,说她不愧太傅授学皇帝教导,只可惜身为女儿身。    又适值新年,郡主去各家拜年少不了被大家围着夸赞,天衣阁也因郡主之故生意更加火爆,郡主骑着赤兔马飞驰过巷,看着朋友们艳羡的目光,忍不住飘飘然起来。    公主也看出了女儿心性不定,在她又要和萧艺等人出门打猎时拉了她训话:“你最近挺得意呀!日日出门应酬玩乐,比我都忙。别人夸你几句就不知道姓什么了不是?别人说你是神童你就真以为自己是神童了?世上比你聪明的孩子多的是,只不过人家没你命好,有个皇帝外公。你给我老实点,今日回来便别出门了,呆家里静静心,等太傅通知去上学。”    郡主被母亲说的有点委屈,她觉的自己算不错的,小时候公主常夸她聪明,她越大,越得圣宠,公主就对她越严厉,常告诫她不能狂妄。郡主也知母亲是为她好,倒不会跟他顶嘴,只低头应是。    公主看女儿委屈的模样也有些不忍,别家都是严父慈母,郡主没有父亲,公主只能父母兼任,皇帝和郡主隔辈亲,无限纵容宠爱,她要是不严起来,女儿长歪了怎么好。    郡主今日出门便有些蔫蔫的,萧蓁打趣她道:“哎哟!我们的大郡主怎么了?这正该得意的时候呢的,哪个没眼色的敢煞你风景?”    郡主白了她一眼:“我娘最煞风景了,她说我近日有些浮躁,让我在家里静静心呢,开学前是不能出来了。”    萧蒙道:“确实该静静心,你幼年得志,大家都捧着你,姑母不放心也正常,在家里多练练字弹弹琴,以后多的是机会出来玩。”    萧艺却是心头一喜:“宝宝,你不能出来,能不能把赤兔借我骑两天?我保证不弄坏它。”    郡主立刻炸毛:“萧艺,你这个没良心的,我禁足你不说来陪我,就想骑着马出门溜达,重马轻友的,不理你了!”    郡主一夹马肚子跑远了,萧艺立刻追上去,汗血马就是这点好,就算是匹小马也跑得贼快,把身后人甩的远远的。    郡主回去后果真静下心来,每日写字作画弹琴下棋,就连琛哥儿兄弟俩过来也不见。公主见她表现优异,便下帖子把林雅清请了来。    林雅清人如其名,清秀雅致人淡如菊又才情横溢,立刻把俗气又聒噪的郡主衬得爆发户家的丫头一般。公主见了她喜得不行,拉着嘘寒问暖,又是给首饰又是做衣裳的,还把珍藏已久的古琴都送了她。    郡主眼红道:“娘,不知道的以为雅清姐姐才是您的女儿呢,您对我都没这样好。”公主只在郡主小的时候对她无限温柔呵护,郡主越大公主就越凶,有时候都怀疑公主是不是更年期提前了。    公主立刻就虎了脸:“你还有脸说,你还在我肚子里时我就开始给你攒嫁妆,琴棋书画都早早给你准备好了,你偏偏要去学筝,这古琴不给雅清难道放着落灰?你要不是这张脸像着我,我都要怀疑是不是我肚子里出来的!”    郡主被娘亲训得找不着北,讪笑着道:“我不是您生的是谁生的呀!也就您这样高贵美丽温柔贤惠的娘才生得出我这样聪明伶俐漂亮可爱的女儿呀!”    公主指着女儿额头笑骂一句:“没皮没脸的丫头。”    郡主嬉笑着赖进娘亲怀里。林雅清在一旁看得羡慕不已,若她娘还在,她也有这样幸福。    林雅清是标准的大家闺秀,没有勋贵之女的高傲跋扈,也没有小家碧玉的怯懦卑鄙,甚至没有其他书香世家之女的规矩刻板。她眉目清淡,远没有萧蓁的明媚艳丽,郡主的灵慧可爱,甚至不如林妙珏的楚楚可怜,可那通身的温雅恬淡气质,让人感觉非常舒缓。    郡主和她相处,感觉整个人都安静文艺起来。纤纤素手轻执紫砂茶壶,兰花指微翘间一股莹润热流轻泻而下,袅袅白雾间萦绕着淡淡茶香,佳人一手执杯,一手以素色广袖轻掩朱唇,只留一双剪水双瞳迷蒙半掩,青丝半绾间一段如玉脖颈微弯,宛如一幅水墨画。    看林雅清泡茶是一种享受,郡主爱茶也懂茶,却实在没有泡茶的天赋,太傅都常说她是个俗人。    林雅清的书法很出挑,一手梅花小楷精致利落,郡主一开始也想学,写了一段日子实在写不出梅花小楷的秀致玲珑,便改学柳体,潇洒清瘦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英气逼人,郡主勤习弓马手劲挺大,倒写的不错。    相比之下林雅清的琴艺便不那么好了,弹不了太难的曲子,但意境不错,郡主还挺喜欢听她弹琴。两人每日琴棋书画诗舞花茶很是和谐。    林妙珏听琛哥儿兄弟说他们去看郡主吃了闭门羹,原还担心郡主在家里闷着,过几天却听说公主府接了林雅清过来,她心里立刻就不平静了。    她知道自己比不上萧蓁,也从没想过和她争锋,可林雅清哪里比她好?郡主为什么舍近求远接了林雅清过来,她就在隔壁,为什么不接她去呢?想到之前他们天天跑马也没叫过她,心里更加落寞,就算她不会,她也可以跟着去说说话呀。    林雅清在公主府住了八天,去时不过几个包裹,回家时带了一大车东西,大多是公主母女送的。林侍郎看着这些东西喜得合不拢嘴,宁国公主母女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女儿得了她们的亲眼,若是在皇帝跟前说句好话,不说加官进爵,得皇帝一句好话也能顺遂许多。    其他人却是笑不出来,小曹氏母女看着那一车的首饰华服古玩玉器很是眼红,若不是林侍郎在,就要据为己有了。彭氏对这个前头正妻留下的嫡长女无甚好感,但看死对头小曹氏这副样子她就解气,不愧是小门小户出来的,眼皮子这样浅。曹氏虽然遗憾不是林雅彤得了公主母女青眼,到底林雅清也是她孙女,倒也为她高兴。    林雅清深知这些人的脾性,从中挑了些布料首饰给她们,送了一个碧玉笔筒给林侍郎,“倒不是雅清小气,只是剩下的都是郡主送的,说是下回要看我穿戴出来,我倒不好送人了。”    林侍郎捋捋胡须笑道:“那是自然,你们小姑娘家的感情最是纯粹,要好好相处。”有了林侍郎这话,林雅彤就是再眼红也不能从她这儿抢东西了。    郡主开学后太傅见她就是一顿夸,说她朝上表现不错,而后又告诫她不能张狂,无论她以后有何成就,都不能骄傲狂妄,保持平常心态最好。    郡主谨遵教导,而后又投入了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朝中依旧为立太子打得火热,皇帝也没表现出对谁特别器重的样子,御前个个是人精,不是轻易能收买的,诸王便把主意打到公主母女头上。    这两个更是人精,公主对谁都温和,永远是一副和风细雨模样,只说自己守在深闺不问世事。郡主对谁都亲热,嘴里舅舅舅母叫的甜,问起正事来却是装傻充愣,就凭她在朝堂上那副机变急智模样,谁会相信她不懂这些。    静妃更狠,直接以郡主的终身大事做筹码,如果蜀王做了皇帝,就让萧藉娶郡主做太子妃。这可惹恼了宁国公主,别说蜀王登基还没影儿呢,便是萧藉做了太子,她也不稀罕女儿嫁进宫里,她就是宫里长大的,后宫争斗有多残酷,她难道不知道,还会把女儿送进去!    “静母妃说笑了,宝宝是萧家女,同姓不婚,她哪能嫁给萧家子弟呢。”公主嘴角噙着淡淡笑意,眼角却无丝毫波动。    静妃吃了冷板凳,面色便不太好,没坐多久便走了,想着等她以后做了太后,第一个就要收拾这母女俩。    公主看着静妃窈窕的背影,面上挂着嘲讽的笑,蜀王登基的机会微乎其微,她压根就不怕得罪静妃。还想效仿汉武帝,也不看看她孙子是什么资质,陈阿娇最后可没什么好下场,她也不是卖女求荣的馆陶公主。    却说这京里盯着郡主的人家可多着呢,这样身份贵重有才有貌有圣宠的姑娘,娶了她这辈子都不用奋斗了。不过今上眼看着时日不多,郡主现在瞧着风光,谁知道新帝登基以后是什么光景,所以大家都还在观望之中,也就静妃沉不住气先提了出来。    其实几位王爷里打着主意的不止蜀王一个,云王也想着呢。郡主和萧艺青梅竹马感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