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50 章节

第 50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难道少了吗?你从小事事高出其他子女一等,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感受,若是所有人都像你这种心思,你还能活到现在?”    “他们怎么能跟我比!”晋国公主嘶吼道:“我是嫡长公主,他们都是庶出,他们天生就低我一等,我本来就该比他们过的好!父皇,你以前最疼我,可你为什么不能永远最疼我,为什么要偏疼永宁!你听听你的称呼,叫她小七,叫我晋国,亲疏立现。她只是贱婢生的,凭什么和我平起平坐,凭什么比我得宠,那丫头凭什么压着我的丽姐儿!”    皇帝看着声嘶力竭情状癫狂的晋国公主,无力的摆摆手:“你回去!”    晋国公主凄冷一笑:“父皇打算怎么处置我?”    皇帝没回答她,叫万福贵领她下去。    晋国公主走后,皇帝枯坐了许久。他真的不是一个称职父亲,儿子为皇位自相残杀也就算了,女儿也为了些口角动刀动枪,这样多子女,没一个真心对他的,就是宁国,瞧着孝顺,难道当初芳嫔枉死她就放下了吗,不过迫于压力讨好他罢了。    晋国公主更是让皇帝伤心,从小疼到大的女儿,这样善妒狠辣,云王和宁国公主被皇帝忽视了这么多年,也没生出这种心思来,说到底还是品性问题。皇后教出了这样的女儿,若是荣宪太子还在,又是哪副光景。皇后手脚不干净他早就知道,要不然也不会疏远她,若不是荣宪太子死了,她不能再生,皇帝又不许她抱养皇子,现在这仅剩的五个儿子还不知道能活下来几个。    皇帝伤心晋国公主的所作所为,到底虎毒不食子,女儿变成这样也是父母没教好,皇帝再气也不能弄死她。又难过该如何面对宁国公主母女,手心手背都是肉,晋国要害她们,皇帝却不能给她们报仇,只怕她们心里会有芥蒂。    皇帝想了许久,终于拿定主意,发了一道圣旨去晋国公主府:    晋国公主御前失仪行为乖僻,有负嫡长公主身份,今降级成郡公主,赐封号永慈,禁足公主府三年静思己过,望其痛改前非行惠为仁,不负朕所望。    圣旨一出,所有人都联想到了宁国公主母女遇刺之事。皇帝圣旨上说御前失仪,失仪是规矩问题,哪里会用个永慈的封号。永慈,永远仁慈,她这是做了什么不慈之事才落到这个下场。    晋国公主和宁国公主母女向来不对头,前阵子在长宁侯府的对峙,康悦郡主当众掌掴丹阳县主,事后皇帝又偏向郡主这边,晋国公主怕是恼羞成怒才做了此糊涂之事,被皇帝查出来,还不得脱层皮。    皇后听到消息立刻去乾元殿求见皇帝,皇帝并未接见她,着人将她送回宫,以皇后身体不适之名将宫务交给了赵贵妃陈贵妃和静妃一同管理,至于皇后,便在坤宁宫静养。    威远候也受了永慈公主牵累,原本领的禁卫军统领一职被皇帝寻个由头撤了,让副统领陈燿担任,威远候则回家陪公主一道禁足。    皇帝说的禁足可不是普通人家小打小闹的禁足,皇帝亲自下旨禁足便同守孝差不多,全家老小都不能出门,家里也不准办宴席,不准在家里喝酒玩乐,每日银钗素裙不许打扮光丽,皇帝还会派人监督,每日要抄书静心。只可惜了两府内适龄的姑娘少爷,禁了三年足出来,年纪都要拖大了,丹阳县主今年十三,正值豆蔻,就要被她娘给耽搁了。    这禁足是前朝遗留下来的规矩,大梁开国以来第一次用,便用在了永慈公主身上,可见皇帝对她的厌恶。一时之间永慈公主府和威远候府门可罗雀,往日亲朋都避之不及,就怕皇帝厌屋及乌。    永慈公主面如死灰接旨,看着皇帝派来的人将晋国公主府的牌匾换成永慈公主府,嘴角牵动一丝笑容。多讽刺,她风光了这么多年,现在落了这么个下场,大家肯定都在笑她!    储君    郡主第二天一早醒来便听说了晋国公主之事。    竟然是她!自己和她也没多大仇恨,她个人认为只是些小打小闹,竟然就要杀人。她得宠多年在京里树敌不少,若每个人都这种想法,她得死多少次!    这也让郡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她所有的荣光都是依靠皇帝,如果皇帝不帮她,她的日子可怎么过。皇帝对晋国公主的惩罚算重了,她不会怪皇帝,毕竟都是自己的骨血,她和母亲也没有受到多重的伤害,不可能让晋国公主赔命的。    但不代表她就会这么放过那女人,看在皇帝的面上,她可以先忍着,以后皇帝去了,她再来算账。她现在所有的势力都是明面上的,天衣阁郡主卫白霜姐妹,都是她的标志,必须得有些背地里的势力才行,她知道京城各世家都有自己的底牌,她的底牌是什么呢。    郡主先放下了想头,去公主的卧室看她。公主左脚脚踝错位,得在床上躺些日子,腊梅无辜枉死,公主吩咐了人厚葬她,给她家里送了许多钱粮,死伤的郡主卫也给了抚恤金,白霆得了皇帝的赏赐,现在在家里休养,公主府这回可说是元气大伤。    郡主看着母亲上着夹板的腿,想到平日里郡主卫那些人的音容笑貌,以及大街上枉死的百姓,还有那正当盛放就凋零的新娘子。这全是晋国公主做的孽,就为她一时不忿,害死了这么多人,这样的人就该下地狱!永慈,她哪里配得上这个封号,别玷污了这个字。    萧艺昨夜在玲珑阁住下了,一早就来慰问郡主,郡主感念他关心自己,也没多提昨日之事,只和他闲聊。萧艺单纯的冒傻气,一会儿便被带离了话题,和郡主谈论起他在太师府的事来。    公主看着热聊的两个孩子,心里庆幸自己还活着,还能看到女儿的笑脸,这一切,多亏了白霆,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皇帝午膳时来了玲珑阁,公主母女都没多说昨日之事,也不提永慈公主,只安慰皇帝不用担心。皇帝更加愧疚,到底和她们说清了:“朕知道你们委屈,她毕竟是朕的女儿,朕不能打杀了她为你们出气,你们若是想自己报仇,朕不会拦着,等朕死了你们再动手,这几年她禁足着做不了什么动作,你们......好歹让朕最后过几年太平日子!”    皇帝话语间透着一股沧桑无力,这些子女必定是要你死我活的,他也只能趁自己在世保几年和睦,他一死,还不知道有几个后脚就跟着来了呢。    郡主也心疼皇帝难为,可她作不了保证,杀身之仇怎能不报,永慈公主不像是会悔改的,她不杀人,人会杀她,下一次,她一定要主动出击。    郡主低着头不说话,萧艺懵懵懂懂不知道皇帝在说什么,公主只得客套几句:“父皇会长命百岁的,您还要看着宝宝嫁人生子呢。”却也只字没提永慈公主之事。    皇帝有些意料之中的失落,他努力平衡前朝后宫,平衡妻妾子女的关系,到底还是走上了历代帝王的老路。他不能再说什么,好歹现在还有一两个真心对他的人,他不想真的做孤家寡人。    祖孙几人都默契的没有提这事,用过饭以后皇帝回了御书房处理政务,萧艺陪着公主母女聊天玩耍,待到夜幕降临时才回了云王府。    翌日早朝时大理寺卿上书阐述了此次公主母女遇刺之事,说是前朝余孽作乱,抓了几个替死鬼,给了无辜枉死者家里一些赔偿,事情就算了了。另外抚慰司指挥使陈家收容了郡主免受敌寇追击,皇帝也嘉奖了一番。    郡主在宫里听说了前朝的处置,嘲讽的笑了笑,就算全世界都知道是永慈公主干的,皇帝也要粉饰一番。郡主不怪皇帝,理解他的无可奈何,她自己的仇自己报。    郡主在家里休息了两天,又去了太师府上学,皇帝特地派了一队御林军保护她,让公主府的亲卫休养几天。    太傅也知道郡主遇刺之事,见她面目坦然似无事发生,满意的点点头:“你的身份,地位和才学,注定了你不似一般大家闺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女子在世本就不易,你想快活无忧过一辈子,现在的积攒沉淀很重要。”    郡主点头应是:“思齐受教了。”    她没什么雄心壮志,不会想什么名垂青史做巾帼英雄,她就想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幸福无忧,现在看来,这个理想碍了许多人的眼。    除夕晚上的宫宴皇后也没有出席,没了她这个女主人,宫宴似乎更加欢畅。今年皇帝没有和公主母女一道守岁,而是带着几个儿子去了乾元殿。    郡主敏锐的嗅到了紧张的味道,看其他人的神情,也有些讳莫如深。    果然,第二日一早给皇帝拜年时,皇帝当着皇室宗亲和满朝文武的面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立云王为储君。    大家都有准备,倒没多大惊讶,也没有反对之声,毕竟云王的能力摆在那儿,皇帝也开了口,大势已定,还有谁敢有异议。只是有喜有忧,云王一系的想着有了从龙之功以后好处少不了,其他派系的则担心押错了宝以后会不会被云王清算。    至于几位王爷,云王心想事成,面上虽极力压制,眼角的喜色却是藏不住;景王面色铁青双拳紧握,似是无法接受云王立储;吴王面上不显,目光却是晦暗,他是聪明人,昨夜父皇挨个找他们谈话便知道要到水落石出的时候,云王立储不算意料之外,只是败了到底不甘心,又担心云王以后翻旧账。赵王向来没争储之心,如今人选确定了便想着怎么讨好新储以后当个闲王;蜀王面上欣喜,瞧着挺为云王高兴的模样,笑意却是不达眼底。    郡主也挺高兴,下任金大腿出炉了,她以后又多了个奋斗的目标。好在她以前打下了些基础,老早就看好了云王,和萧艺云王妃关系都不错,以后再好好经营一番,日子应该不会太难过。    后宫有子的妃嫔自然脸色难看,筹谋了这么久,最终不是自己的儿子,争储有多残酷,不为帝便为鬼,难道以后要看着云王整死自己的儿子吗?    皇后还在坤宁宫禁足,过年都没放她出来,听到消息时笑得诡谲:“呵!她们争得头破血流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输了!云王生母已逝,本宫便是唯一的嫡母皇太后,她们跪了本宫半辈子,下半辈子还是要对本宫卑躬屈膝,还有那对贱人母女,本宫倒要看看云王登基以后她们怎么风光!”明夏看着有些癫狂的皇后不敢开口,云王登基以后不一定会宠幸宁国公主母女,难道对皇后又能有多好,宁国公主最起码是同父异母的皇妹,皇后可是丁点血缘关系都没有的。    因为储君已定,这个新年皇帝也过的轻松了些,时常带着太子去御书房议事,新年开朝以后更是对太子予以重任,把城外军畿大营的兵权分了一半给云王管,吴王景王也调了无甚实权的闲差,蜀王也没怎么宣进宫来了,太子一家已经搬进了东宫,自有他们尽孝。明眼人都看出了皇帝是在给云王腾地儿呢!    几位王爷都觉皇帝太过绝情,刚立了太子,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打压他们,这还是亲爹呢,以后太子登基了,他们还有地儿站吗!    郡主倒觉得这样挺好,既然决定立云王,就应该表明立场,对其他儿子就得狠下心来。不说皇家,很多大臣家里都是这样,长子袭爵,做家长的便会想着要补偿其他儿子一些,如此一来长子认为父母偏心,其他儿子认为父母最爱他,为什么爵位要给大哥,兄弟阋墙便是这样起的。皇帝若是想着为其他儿子安排后路,给他们一些护身符,只会加深太子对他们的猜忌,也会让其他儿子还有想头,皇帝一死太子立刻就能收拾他们,所以还是让皇帝来打压,当爹的下手总比以后让当兄弟的下手要好。    可惜皇帝的苦心他们不一定能理解,就是太子,见皇帝突然间对他这么好,第一反应就是皇帝是不是对他不放心呢,是不是还想考验他呢。更加谨言慎行,做了太子也不干什么收礼纳妾的事,有人来投靠也全部拒之门外,又交代太子妃管好东宫和她娘家人,没当上皇帝他就不能放松,就差一步可不能让人抓了把柄,倒让皇帝又满意了一分。    太子一家住进了东宫,萧艺又能常来找郡主玩,公主母女也常去东宫闲坐。公主和太子妃算聊的来,郡主和那几个表姐妹却是没话说,尤其是萧蕊,已经把自己当公主看了,见了郡主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就差让郡主给她行礼了。郡主依旧对她不屑一顾,就算她做了公主,也只是从一品的郡公主,自己也是从一品的郡主,两人平级,她得意个什么劲!    心意    待到公主脚伤好了已是草长莺飞的时节,郡主拉着母亲出门踏青,公主对前事还有阴影,便不太乐意。郡主说总不能以后都不出门了,而且皇帝派了御林军保护,安全着呢,公主这才梳妆打扮出了宫。    白霆已经带着府卫在宫门口等着了,见到公主时两人皆是一阵恍惚,凝视许久欲言又止,皆别过眼没说话。郡主在旁边暗戳戳看着,想着公主娘的第二春要来了。    郡主在白霆养伤时去平远伯府探望过他,言语间对公主的关心可不是一个下属该有的,郡主叹他长情。公主就算是铁石心肠也该捂热了,在宫里这段日子虽从没提过白霆,但郡主说起时总会竖起耳朵听。    这次踏青还约了寿王世子妃和方家大夫人,也就是隆庆大长公主的长媳张氏,随行的还有萧蓁和她家的庶女萧荨,以及方家三姑娘和四姑娘。    萧艺本也要跟着来的,只是还有方家姑娘,他就不方便了,而且太子还没站稳,正是万众瞩目的时候,哪放心让他出去闲逛。    萧蒙已经十四了,准备去军营历练,过段日子就该走了,寿王世子资质平庸,以后袭爵便是郡王,传到萧蒙手里已经是郡公了,萧蒙是个骄傲的,便想到军营立功,保住自家爵位。    琛哥儿也在准备童试,他爹和外公都是大儒,叔父是探花,亲哥哥林琰不过十七也已经中了举人,他若不考出个名头来怎么在京里混。郡主深知琛哥儿为人,并不热心功名利禄,也不喜欢风花雪月,就喜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