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86 章节

第 86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办多少。    白霆就没那么舒服了,玉家人还没到就搞出了那么大动静,今儿大家来参观新宅子,这处处的摆设景致,就恨不得把“我家很有钱”做个条幅贴脸上。    又听说白霆因为是次子,只分了家产,没分生意,便都猜到白霆不善打理生意,因此各个都吆喝着白霆和他们一起发财。世家子弟都是让门下人去打理生意的,也就出了郡主这个奇葩,白霆哪懂怎么做生意,被一群老油条说的云里雾里的,更加暴露了他不懂门道,也更加坚定了那些商人想坑白霆一把的想法。白霆又不善言辞,只能一直干笑着喝酒,推辞道以后再说。    郡主拍了拍白霆的肩膀:“不怕,有我呢。”    故人    郡主一家在乌衣巷落户下来,他们既打的是商户旗号,难免要做些商贾之事,只是白霆不善打理生意,真要他出面是不行的。因此他们玩起了京里那套行事方法,买庄子置田地,开了个米粮铺子,庄子里的产出除了府上用的,剩下的都送去了铺子里,自产自销,总不会亏本就是。    周围的商户人家见玉家这副模样,便知道这家人不是做生意的料,只能守成不能开拓。不过他们家这财大气粗的模样也很招人眼呀,家里又只有一个女孩,这打他们主意的人就多了。    江南一带盐运和海运生意都是暴利,郡主倒是想参一脚,不过她是来避祸的,若再闹出什么大动静,被某些有心人士知道了,怕真的不能全身而退,因此也只能干看着流口水。而平川先生给郡主布置的功课很是繁重,郡主也没有时间去想那些琐事。    玉家和兰家隔的并不远,郡主拜平川先生为师是悄悄进行的,因此经常都是白霆带了郡主上门,对外只说是白霆和平川先生说话,郡主跟着去玩。    平川先生于书画一道上很是精通,见郡主喜欢作画,便着重培养她这块,并且常常带着她出门采青,当然郡主是女扮男装的,再稍加修饰一番,对外只说是平川先生故旧之子。    兰玉树在金陵的白檀书院念书,七八月份书院也放假,因此也常跟着平川先生和郡主一道出门。兰玉树虽然专心科举研习八股,但也不是死读书之人,平川先生有意让他和郡主交好,时常让两人一道学习。    郡主学过四书五经,针对时事政治都能侃侃而谈,兰玉树琴棋书画都有涉猎,骑射也不错,为人又温和,很能包容郡主的小性子,两人相处很是愉快。    公主听女儿最近嘴边总是挂着“师兄如何”,心思难得活络起来,兰玉树少年解元,长的好,品性好,学识好,家世也简单,只有一个亦师亦父的平川先生,还是郡主的师父,郡主若是嫁了他,那真是什么都不用操心了。    江南这带想和兰家结亲的人家多着呢,只是兰玉树有心考中进士后再成家,平川先生也不喜应酬,便都没提这话头。如今郡主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样好的男子要是错过了,公主都替她后悔。    “你师兄确实不错,他快开学了,明儿请你先生和师兄来咱们家用饭,你常在他们家吃住,礼尚往来嘛!”    郡主不疑有他,翌日去兰家时向平川先生师徒两个发出了邀请:“我娘叫先生和师兄去我家用晚膳,我常在这边吃用,先生照顾我辛苦了,师兄也快要开学了,去我家吃顿饭!”    平川先生不喜应酬,平日里白霆和郡主来,都是郡主随着平川先生学习,白霆拿了本兵书在一边看,这两个大男人真没什么好说的。因此只叫了兰玉树去,兰玉树惦记着公主家里厨子的手艺,便和郡主欢欢喜喜去了。    玉家那边,公主和白霆说了自己的想法,白霆也觉兰玉树好的很,因此晚膳时很是热情,不住的给兰玉树夹菜,一口一个贤侄叫的亲热,直叫对方受宠若惊。    郡主隔着屏风,猜想她爹可能是喝多了,便隔着屏风喊他:“爹,您悠着点,别吓坏了师兄。”    白霆给兰玉树夹菜的手一顿,心里暗骂女大不中留。    日子过得很快,才见七月流火,转眼便是九月肃霜,郡主一家来江南也四个月了。在这期间,公主常和四邻八舍的夫人们唠嗑串门,也体验了一把民间妇人的生活。听各家夫人抱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家小妾庶子,那家极品亲戚,公主深觉自己处在福窝里。有那嘴酸眼红的,便喜欢拿公主没有儿子说事,还劝她给丈夫纳妾。这话公主听听就好,她有能干的女儿体贴的丈夫,抵得过她们几个儿子。    郡主大半时间都乔装打扮跟在平川先生身边,便极少在外头露面,只有哪家有大型宴会她才会出现,对外只说郡主潜心学习,这么大的家业都要她继承呢,不似一般女孩儿玩乐也说得过去。    至于白霆,倒是有些无所事事,他不会做生意,也不出去拈花惹草,秦淮河再热闹,他也从不踏足。除了三不五时送女儿去兰家,其余时间都呆在家里看兵书练武,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回京之后便去边关,一定要博些军功回来。也时常带着公主母女出门游玩,江南名景美食他们都玩遍吃遍了。    过年是两家在一起过的,加起来也才五个人,团圆饭便一起吃了,正月里也只邻里之间走亲戚。    出了正月,平川先生有个福建的友人邀请他去做客,平川先生便带着兰玉树和郡主一道去。    郡主前世今生都喜欢旅游,和父母报备一番,便收拾些简单行礼跟着去了,公主和白霆没什么事,又不放心女儿,便也跟着一道去了。    福建靠海,去福建怎么能不看海呢,郡主一家住在客栈,平川先生和兰玉树住在友人的家里,修整两日之后便去了海边。海边有渔民晒盐打渔采珠的,郡主在渔民手里买了些珍珠,比市面上的便宜多了,但郡主体谅他们生存不易,便以以高于收货商低于市面上的价格买了下来。郡主又在海边捡了些贝壳串了项链风铃做留念,以后说不定就没机会来了,难得来一次,玩的开心些。    泉州这边开放了通商口岸,城里常能看到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有外国人开得西餐馆,郡主趁机学了外语和外国料理,有前世的经验,郡主学得特别快,让平川先生和兰玉树都惊艳了一把。    不过福建这边也常有倭寇水匪来犯,有一回郡主在街上逛着,街道突然就混乱起来,白霜护着郡主进了附近的酒楼,巡逻的士兵把街道都戒严了。郡主听周围人说话,知道是水寇来袭,不过在这边是常事,大家伙都习以为常了,有陈家军在呢。    陈家军便是京城太师府陈家带领的军队,陈家嫡长孙陈燿去了北疆,如今陈家军的领头人是陈家二房的长孙陈烨,还有其他几方势力,福建水师在外头表现得还是威风,里头明争暗斗水深着呢。    郡主一行人在福建呆了两月,郡主还结识了几个朋友,便是她幼时被拐那次身边的小伙伴,领头那个叫陈华的。当年他被拐时已经十岁了,与郡主分开后被卖到了一大户人家,在那家做了三年的活,因一次意外害主家少爷受伤,那家人说要打死他,他害怕之下跑了,又不敢回京城,怕人家找去给家里招祸,便一路坑蒙拐骗到了福建。饥寒交迫之下到了码头做搬运工,因他踏实肯干嘴巴又甜,和福建最大的陈家船行的水手打好了关系,便入了船行当跑船的小工,一直到现在。陈大当家见他是个人才,又在一次海上风波中救了大当家的命,便认了他做义弟,正好他也姓陈,名字都不用改了,直接让他加入了自己家的户籍。    陈华如今已有二十了,十年时光过去,郡主从圆润矮胖的小娃娃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陈华相貌变化倒是不大,只块头放大了一倍,五官模子还在那儿。那次在街上碰到了水寇来袭,郡主被困在酒楼里,陈华也在那儿,郡主一眼便认出了他,试探着叫了他的名字,没想到真的是。    那日陈华是和船行几个朋友去喝酒的,碰到郡主之后便带着她一道在包厢里说话,连带着也认识了陈华那几个朋友,都是江湖儿女,脾性顶豪爽,郡主也不扭捏,和他们相谈甚欢。    陈华说了他后来的经历,郡主自然也报备了,只说她祖籍西北,当年是随父母去京城外祖家做客,中秋出去看灯会,便被拐了。和陈华等人分开后,被卖到云州一大户人家,偶然间碰到了外出行商的叔叔,便把她捎回了京城,还说了自己后来让叔叔找陈华他们,但没找着,以及自己现在的姓名,叫做玉思齐,当年那个是化名。    陈华看她的眼神便有些晦暗:“你当年才多大?三四岁,就知道化名了?”    郡主干笑着打哈哈:“我娘从小就教育我,不要相信陌生人。”    陈华和郡主相认之后,后来又见了几次,陈华还备了厚礼去拜见了公主和白霆,郡主一行人离开时,陈华还去送了他们。    陈华看着郡主的马车渐渐远去,想起手下人打探得来的消息,当年中秋节被拐卖的孩子很多,包括宁国长公主的女儿朝瑰郡主,三四岁年纪,白胖圆润,穿大红色衣裳,几月之后被当时的云王现在的皇帝,也就是那位郡主的舅舅带了回来。而那位郡主去年在京里犯了些事,据说躲到了江南避祸,玉思齐一家正是去年才到的金陵落户,虽然她们一家的户籍没有问题,但,巧合也太多了。    机锋    与此同时,公主也在教导自家女儿:“那个陈华,既然分开了,以后就不要再和他来往了,瞧着心思太深,做的又是刀口舔血的买卖,你切莫牵扯进去。”    郡主点头应是,她也在后悔当初头脑发热叫住他呢,本以为是他乡遇故知,谁知道这个故知已经变色了,回想起陈华那副城府颇深的模样,怕是已经知道她的身份了。唉,时移事易,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他早已不是当初百般照顾郡主的小哥哥了。    郡主回程后便暂时把这事抛在了脑后,反正他们以后离的远着呢,一个在京城一个在福建,说不定以后都见不到了。    郡主一行人回金陵后便又开始了她们平平淡淡的生活,郡主依旧每日跟着平川先生学习琴棋书画修身养性,在金陵呆了一年多,过着平常人的生活,郡主的心性也平和了些。    从福建回来不久便是端午节,金陵这边江南水乡,每年端午少不了赛龙舟,去年端午郡主一家刚到不久,许多事情都还忙乱,便只郡主去凑了热闹,今年倒是举家出游。平川先生不好这些喧闹氛围,倒是兰玉树少年心性,便让他随着郡主一家同去。    兰玉树是江南各家千金都思慕的如意郎君,各家老爷夫人都看好的乘龙快婿,只是他一心苦读,从不附庸风月,什么才子佳人对他都是浮云,倒让江南众多女儿碎了一地芳心。平川先生向来不喜应酬,有意思的人家想来提亲也进不了门,大家秉承着我得不到你也得不到的心理,倒都相安无事。    只是去年乌衣巷来了个玉家,家主和平川先生是好友,连带着玉家姑娘也时常出入兰家,前阵子更是两家一同出游。今儿兰玉树又随着玉家一起出门,有心的人家便瞧出了端倪,这兰玉两家莫不是要结成姻亲?    这可戳了许多人的心窝子,玉家一介商户,还是个只知道吃老本的主,玉家姑娘又是独女,无兄弟扶持,这样的人家还敢肖想兰玉树?    端午赛龙舟是官民同庆的事,因此今儿许多官家女眷也来了,郡主一家只是商户,便不往官家地盘上凑,而是在周围的酒楼里包了雅间,一样的视线开阔。    郡主一家子刚到了河边,便有几个穿红着绿的丫鬟仆妇迎了上来:“可是乌衣巷玉家的老爷夫人姑娘?我们是知府大人家的,我们夫人请玉夫人和玉姑娘过去坐。”    这群人虽然说话带笑,但脸上的趾高气扬可是掩不住,士农工商,郡主竟也要体验一把被人瞧不起的滋味。    公主笑貌温柔道:“有劳几位了,前头带路。”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她们是来避风头的,也只能委屈些了。    那几个仆妇见公主不咸不淡,既没生气也没巴结,也没给她们荷包钗环,掩不住面上郁色,心里啐骂商户人家小家子气。    公主母女跟着知府夫人的仆妇走了,那边兰玉树也有同窗来请,对着白霆连番抱歉,白霆不以为意,叫兰玉树过去,自己则上了雅间注意公主母女的动向。    江苏现在的知府叫陈应昭,是先帝时期的进士,本人出身寒门,娶了京中贵女为妻,一路青云直上,年届四十便做到了江苏知府,任满进京之后怕是要入内阁的。    现在的知府夫人却是继室,原来那个没福气,生下一双儿女后缠绵病榻,没几年就去了。陈大人守了一年妻孝,岳家怜惜一对外孙没人教养,便想安排本家旁枝的女儿嫁进去做继室。陈大人却怕续娶高门之女以后苛待原配子女,便婉拒了岳家好意,自己找了个寒门女子,并且要求继妻进门五年不得有孕,待原配子女长大成人后她才能孕育自己的血脉。陈应昭这一举动赢得了外界交口称赞,便是原配岳家也甚是欣慰,即使没有了女儿做桥梁,待陈应昭还是一如既往的提携帮扶。    如今的陈夫人进门已七年,膝下只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女儿,前些年一直精心照顾原配嫡出子女,金陵各家没有不说她贤德的。    公主母女去见她,她也很是亲和,丝毫没有官家女眷的架子,一点不像那些眼高于顶的仆妇的主子。    陈夫人二十出头的模样,很是青春靓丽,性格也开朗大方,见了公主母女止不住的称赞:“呀!早便听说乌衣巷搬来了一户人家,一家子金玉之质的人儿,我原还当她们夸大,却没想真有这般风流袅娜的人儿,你们是母女?我只当你们是姐妹呢?”    好话人人都爱听,公主母女被她这一通夸,不管对方心思如何,她们自己心情先舒畅起来。    公主也是应酬场上的老手,笑盈盈道:“夫人谬赞了,夫人才是仙姿玉貌,哪里是我们这等俗人能比的呢!”    双方逢迎一番,公主母女才坐下来喝了口茶,夫人们应酬完了,接下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