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97 章节

第 97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都觉的萧艺的存在是他们的耻辱,这种不健全的孩子,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于皇室。    当年皇后嫁给皇帝不久便有了太子,之后再无动静,眼看着庶出子女一个接一个蹦出来,要说她不急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那时皇帝忙着和几个兄弟斗法,云王府在几个王府里本就弱势,皇后是公府嫡女,自然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一心辅助丈夫,把内院管理的铁桶一般,对妾室庶子也一视同仁,才导致了皇帝现在膝下繁盛。    皇帝知道妻子贤德,看看先帝的子女,夭折了不少,排行和序齿完全对不上号,而他的子女却是一二三四五六排的满满的,这都是皇后的功劳。所以无论是王府时还是登基后,皇帝都对皇后非常爱重,众多姬妾没一个敢挑衅皇后的权威。    太子比萧艺大五岁,皇后在太子四岁时才怀上萧艺,尤其太医在她怀胎六月时便诊定是个儿子,当初那份喜悦,她现在还记得。只是后来生萧艺时难产,孩子在肚子里憋太久了,生出来后稳婆拍了好几把才哭出来,太医当时就隐晦的说这个孩子可能会有缺陷,具体什么缺陷却是要观察一阵。    皇帝当年对郡主说“他若不是嫡子,一出生朕就会丢了他”,这话不是说说而已。男人的心总是比女人硬的,皇后只两个儿子,他的儿子可不少,皇帝当时确实动过把萧艺扔掉的念头。是皇后哭着求他,说再观察一阵,等太医下了定论再处置。皇帝顾念妻子这些年的不易,便把萧艺留了下来。    萧艺只是心智跟不上一般孩子,精力却不差,但小孩子嘛,饿了尿了都是哭,哪里看得出什么心智呢。萧艺又比一般孩子好看,小时候乖的不行,见人就笑,乌溜溜的眼睛到处转悠,经常挥舞着藕节般的手臂抓人,白白胖胖糯米团子般,哪里有什么缺陷。    那段日子,皇后真是把他疼到心坎里,怕他出什么事,每天不错眼的盯着,晚上睡觉也放在身边,连丈夫都推到了姬妾房里。皇帝见他如此可爱,也想着可能是太医诊断错了,萧艺瞧着比一般孩子都健康,哪里有什么缺陷呢!    萧艺一天天的长大,帝后都渐渐放下心来,他身子骨健壮,平日里爬来爬去非常欢快,只是让他学走路,他却好像听不懂似的,扔个球到远处他也是爬着去捡。    皇后刚放下一点的心又悬了起来,每日都花许多时间训练他走路说话,想着务必让他在抓周之前学会走路叫娘。    可皇后终究是失望了,萧艺似乎真的听不懂她的话,皇后和他说什么,他都只是傻笑,以前这笑容能把皇后的心融化了,现在这笑容就化成了利剑,一剑一剑的凌迟皇后的心。    七皇子恪王只比萧艺小两个月,到萧艺抓周的时候,七皇子已经能扶着床的站起来了,萧艺还是只会爬。之前关于萧艺有缺陷的消息被皇后压了下来,可是事实摆在眼前,萧艺就是不如别的孩子聪明,联想到当初皇后难产,府里关于萧艺痴呆的流言便涌了出来。    皇后打杀了几个碎嘴的奴才,更加努力教萧艺,萧艺一岁半时终于能走路了。只是古代按虚岁算法,在别人说来,萧艺便是两岁才会走路,真把人传成了痴呆。    皇后气的不行,但还是相信自己的孩子只是当初在肚子里憋坏了,养几年就能跟上,绝对不是痴呆儿。    萧艺会走之后更是活跃,整天去园子里疯跑,只是说话还是艰难,一个简单的“娘”字,教了他成千上万遍他都说不出来。要不是太医说他嗓子没问题,皇后都要以为他是个哑巴了。    萧艺越来越大,却始终不会说话,皇后的耐心也终于在日复一日的失望中耗尽了。长子的埋怨,姬妾的暗讽,丈夫的劝说,她终于不得不相信,她瞧着健康漂亮的儿子,就是个痴呆儿。    皇后大病了一场,病好之后就把萧艺送到了一个小院子里,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去照顾,而她重拾往日衣冠,教养长子,服侍丈夫,管理姬妾,依旧是荣光无限的云王妃。    萧艺在他两岁时便送离了皇后身边,皇后依旧经常关注他的状况,却再也不去看他,直到他三岁时,终于开了口,叫的是他身边一个嬷嬷。    听到这个消息,皇后忍不住嚎啕大哭,她教了那么多遍,他怎么就是学不会呢,迟了一年多,叫的也不是她了。    听说萧艺会叫人了,皇后还是忍不住去看了他,母子俩一年没见,萧艺已经不记得她了,身边嬷嬷一直教他叫娘,萧艺就是不开口,只是茫然的看着皇后。    皇后又忍不住泪盈于睫,带着人踉踉跄跄走了。    从那之后,萧艺也会被乳母带着每日来给皇后请安,第一次来请安时,萧艺便随着众人一起叫她母妃,终究不是皇后想听的那个字。    萧艺会说话了,皇后便也不再拘着他,会让下人带着他去园子里玩,王府里的少爷姑娘,都被自家亲娘教育过了,要远离这个傻子。太子是嫡亲兄长,但他向来好面子,觉的有个傻子弟弟很没脸,也从来不跟他一起玩。所以皇后便经常看到萧艺一个人在园子里看鱼摘花抠泥巴,身后跟着几个下人看着。    直到郡主来了云州,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美丽温暖的小哥哥,还死缠着皇帝带他进京,然后他顺利的沾了郡主的光得了先帝青眼,成了诸多皇孙中唯一一个留在京里的,还拜入了太师府门下习武。那时候,她的心情很复杂,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这个傻儿子也能给她带来荣光。    萧艺住在京里,和皇后分隔两地,母子间本就淡薄的亲情更加虚渺。萧艺在宁国长公主身上嗅到了母爱的味道,毅然投入到公主的怀抱,而皇后则把满腔爱意都倾注到长子身上。如今世人说起,都说她偏爱能给她带来荣光的长子,忽视痴傻的次子,却不知道,这个小儿子,曾经也得过她百般疼爱。    皇后想起往事,眼中不觉有了泪意,怕被人看见,忙偏头去擦,却发现萧艺一直都低着头没看她。    母子间形同陌路,这确实是一种悲哀,可是又能怪谁呢。这么多年都是这样,皇后也没想着去弥补,本想着让萧艺吃饱穿暖,让他快活的玩乐便够了,谁知那些奴才如此大胆!    皇后在心中酝酿一阵,才道:“你府上的事情,我会给你料理好,我身边的秦嬷嬷你带走,在你娶妃之前,你府上的事都交给她打理。”    说到萧艺的亲事,皇后忽然想到了昨日太子过来用膳,和她说起萧艺的亲事,他希望萧艺和郡主凑成一对。    太子虽然一出生就被立为世子,也一直被皇帝带在身边教导,但有句话叫母强子弱,这话真没错,太子受帝后疼宠,天塌下来有爹妈顶着,他要操心的便是学习。这也导致了太子宽厚有余魄力不足,凡事想着依靠父母,他怎么成才。    眼看着底下弟弟个个蹦哒,前几年还有皇帝帮他压着,他日子过得很是顺心。这两年皇帝不知是何想法,虽然对太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却没再帮他压制其他皇子,太子便觉的吃力起来,他急需一个好帮手。    郡主从江南回来,依旧深得帝宠,皇子们个个想拉拢她,郡主只是跟萧艺好,对其他人都淡淡的。    太子知道萧艺喜欢郡主,也知道皇帝想撮合他们,但是皇后更中意娘家侄女,以前太子有皇帝帮扶,并不需要拉帮结派,自然也就不干涉弟弟的亲事。如今可不一样了,他迫切需要萧艺和郡主成亲,把郡主拉上东宫的船。    皇后一直觉的郡主太强势,不喜欢这样的儿媳妇,但事关儿子大业,那些都是小毛病,皇后可不是短视之人,遂对萧艺道:“你府上没个女主人也不行,前两年我说要给你说亲,你说要等思齐,如今她回来了,你们便把事定下,你不成亲,老七都得单着。”    萧艺眼睛一亮:“母后!你同意我娶宝宝?那赶情好!咱们去找父皇说,让他下旨赐婚!”    三元    萧艺咋咋呼呼的,当即就去拉皇后,要往御书房去。    皇后不防他突然拉她,久未和儿子接触,不由身躯一阵,到底没推开他,反而握着他的手道:“现在你父皇忙政事呢,晚上他来这儿,我跟他说。这事可不是咱们一家人说了算,你姑母怎么说,思齐怎么说?”    萧艺有些蔫了:“宝宝好像不同意,每次我说这个,她要么拒绝我,要么岔开话题,姑姑倒是没说什么,她肯定听宝宝的,宝宝答应她就答应了。”    皇后暗暗抿嘴,郡主竟然还瞧不上她儿子,就她那副德行,要不是得圣宠,谁会娶她!    皇后拍拍萧艺的手背,给他传授了些许心得:“你们向来亲昵,她不嫁你能嫁谁?你也要长点心,不要一直捧着她,也让她稀罕稀罕你。”    皇后凑在萧艺耳边嘀咕一阵,萧艺听着有些悬乎:“这行吗?宝宝会生气的,我不想她生气。”    皇后恨铁不成钢,也懒怠跟他说了:“你想怎样便怎样,不过务必要盯好了,不能让别的男人挖走了!”    萧艺剑眉一挑:“那肯定,我看的严着呢,就是那个兰玉树忒讨厌,总在宝宝身边晃悠,母后,你说让父皇给他赐婚好不好?”    皇后瞪他一眼:“你以为什么小猫小狗都能让你父皇赐婚?他还没这么大脸。放心,春闱过后,多的是人榜下捉婿,那个兰玉树行情应该不错的。”    母子俩凑在一块嘀咕,不自觉的拉近了些距离,待萧艺反应过来,自己和皇后坐在一起,皇后还拉着他的手,便有些不自然,又有些贪恋,便只当不知道,还是和皇后挨着。母子俩难得如此亲近,中午皇后更是把太子也叫了来,母子三人在一道吃饭。    萧艺在坤宁宫用过午膳后,稍坐一会儿便去了玲珑阁,郡主在皇帝那里因为萧艺的亲事问题再次不欢而散,英王府的事便全权落在皇后身上,好在萧艺是皇后亲生的,倒不担心萧艺被坑。    不过公主母女还是不放心萧艺,萧艺回来后三人又出了宫往英王府去。    沫云把那些欺主的奴才都送去了大理寺,管家和长史协助宫里出来的人去追回英王府库房的东西,两人和几个管事的家都被抄了,家眷全部发卖,记在亲戚朋友名下的私产也都过了官府的手,入了萧艺的私库。    英王府库房的东西,虽说那簿子上记的是活当,但就有那么些财迷心窍的奴才给死当了,再也赎不回来。便是那些真的活当的,入了当铺的手,哪里是那么好收回的,都不晓得流到哪里去了。    能开当铺的都是背后有人的,皇后也不能太过强硬,拿了当铺双倍赔偿的银子便是了,倒是有些不知情间得到了英王府库房里流出来的物件的人家,都亲自上门把东西还回来,沫云是个妥帖人,按那些物件的市价再花银子买了回来。    英王府这棕官司,在京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每个大户人家都有奴才贪墨之事,水至清则无鱼,主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底下人拿点小便宜然后尽心办事,双方都得利。似英王府这般不可思议的还是头回见,这还是帝后亲子呢,这些奴才都敢如此欺瞒,当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事给京中许多大户人家都敲响了警钟,不少人家核查自家家底,发现自家奴仆比之英王府的刁奴也不遑多让,又是一番大刀阔斧的整顿。    萧艺因着家事往军营里请了好几日假,沫云和皇后派来的秦嬷嬷把英王府从头到尾都清理了一遍,英王府原本有四百奴仆,经此一役,只剩下两百不到,偌大一个王府,怎么能只这么点人。沫云和秦嬷嬷的意思是从宫里调些人过来,不过郡主事先叮嘱过萧艺,宫里出来的人背景太深,皇后也保不齐被人钻了空子,而且奴仆在精不在多,英王府就一个主子,哪里要这么多人伺候,等以后添了主子再添奴才。    萧艺把郡主的原话告诉了沫云,沫云何等精明人,知道这定然是郡主的意思,想着皇后都松了口,郡主怕是板上钉钉的英王妃了,她何必得罪人,便把这话很皇后说了。皇后也是这般想法,便没再给英王府添人。    倒是萧艺这回受了委屈,帝后觉的有愧,赏了他不少好东西,加上从几个大奴才那里抄家来的,英王府的库房被塞得满满当当,倒让他赚了一笔。    沫云理清英王府之事后便回了宫,秦嬷嬷原是皇后身边得用的人,如今留在了英王府任内院大总管,外院管家和长史都换了人,长史还是皇帝亲自挑的。    考虑到皇后挑人的眼光,公主也送了个管事去英王府,别人说她手长也好,萧艺愿意接纳,任别人怎么说去。    萧艺府中事毕之后便回了军营,郡主依旧在宫里给皇帝打下手。白霆目前赋闲在家,他不欲在京中任职,筹谋着去边关之事,公主知道他的想法,女儿和丈夫哪个都放不下,正暗自焦躁呢!兰玉树闭门苦读备战春闱,萧蓁被母亲领着参加各家宴会,林雅清依旧无人问津醉心诗词,每个人都忙着自己的事。    兰玉树在公主府住了几个月,虽然公主一家对他很好,可寄人篱下总是不方便,他等了许久,春闱总算来了。    兰玉树沉潜了三年,对自己的文采很有信心,他偶尔也会参加京中举子的文会,知道自己的水平在众多举子中属于上佳,说句狂妄的,他只怕自己生的太好被点了探花。    兰玉树家人不在京里,公主一家便是他最亲的,郡主的及笄礼一完,公主便回了家里,安排汤汤水水给他滋补。又派人去向隔壁林二夫人取经,准备了好些考场用具。    护膝护腕都是精制的,又给他用上贡的火蚕锦制了两身衣裳。春闱在二月初,还是春寒料峭的日子,考场又查的严,举子的衣裳都不能有夹层,防止夹带,这火蚕锦是吐蕃特产,一层布料穿在里头便能散发热量,也防止着凉风寒。    临考前一日郡主还特意回府来给兰玉树打气,瞧着兰玉树自信勃勃的模样,郡主说什么都多余,只说考完了带他去庆祝。    隔壁的林瑞今年也十七了,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对比兰玉树的惊才绝艳,林二老爷只能叹声家门不幸。    春闱一共九日三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