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110 章节

第 110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歪的两人,也顶不住周围人那带有颜色的目光,才出言提醒他们:“你们要不要去屋里坐?外头冷死了。”    萧艺这才放开郡主,细细看她没有冻着的迹象,才拉了她去他的院子。    青云院被装饰的红彤彤的,萧艺怕郡主见了生气,忙把门窗上贴着的喜字全撕了,红布什么的也给扯下来,又见自己身上穿的喜服,忙道:“你先在这里坐着,我去换身衣裳。”    郡主忙拉住他:“不要紧的,你先坐下,咱们说说话。”    她和皇帝利用了萧艺的亲事抓捕赵家人,又把他关了这小半年,让他失魂落魄这么久,人都瘦了几圈,明明他才是受害者,萧艺却生怕郡主生气,时时顾着她的感受。    萧艺顺势抱起郡主放在腿上,手双环住她的腰身,道:“还好我没和赵四拜堂,父皇这旨意下的真及时,这桩亲事肯定不作数了,拜堂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找你,我想着若是你出现了,我就带你走,咱们私奔去,可是你一直没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这么干站着,然后禁卫军就来了。呵呵!咱们果然是有缘分,月老都舍不得把咱们分开。”    郡主听着萧艺语气中的庆幸,心中很是不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他。    “这并不是巧合,赵家拥兵自重,在北疆做土皇帝,赵挚更是好几年没进京述职,皇舅早就想动他了。这次给你和赵四赐婚,一方面是引赵家进京,一方面也是想让我看清自己的心,我伤神了一个月后进宫找皇舅时,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后来赵四的马车出事也是我干的,目的就是让赵老夫人给赵挚施压,让他进京为赵四讨公道。我们都知道你不会和赵四成亲,却还是把你关了半年,对不起。”    萧艺呆了一阵,却只抓住了一句:“那你看清了自己的心吗?”    郡主望着他深情的眼眸,点点头。    萧艺想笑又不敢笑,强忍着兴奋问她:“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愿意嫁给我吗?”    “如果不愿意,刚才在园子里,我怎么会……许多人都看见了。”    郡主脸上有着罕见的羞赧,萧艺却爱极了她这般模样,在她殷红的唇上琢了一口,随后一把将她抱起来在屋内转圈,“宝宝要嫁给我咯,我好高兴!好高兴!嗬~”    郡主被他甩的飞起来,却也没制止他,两人的笑声回荡在整个青云院里。    关于赵家里通外敌之事,皇帝早就拿到了确凿的证据,之前只是碍于赵挚在北疆手握重兵,皇帝不好动他,这次好不容易诓了他进京来,为了做这场戏甚至关了萧艺半年,皇帝要的就是一击致命。    而镇边将军府是他们的巢穴,皇帝若是公然围剿赵家必会激起他们的反抗,难免会有漏网之鱼,除了萧艺的这场婚礼,赵家没有倾巢而出的时候。本来皇帝计划在萧艺和赵晴礼成之后,赵家坐席吃酒,他们在酒菜里下点药,直接拿下了就好。    可郡主死活不同意萧艺和赵晴拜堂,于是便在喜堂上熏的香里做了手脚,除了事先服了解药的暗卫,其他人都中了招。但他们只是觉的堂上人多,空气杂异,便是有些昏头胀脑也是常事,但一做剧烈运动,那股晕胀之感就会更加强烈,皇帝有心算计无心,赵家根本没处可逃。    赵家在朝堂也有不少党羽,个个都说赵家怎么怎么忠烈,多少人战死沙场,可那都是当年的事。赵家的镇边大将军的职位是世袭的,这两代的赵家子弟愈发平庸,之前平定瓦剌是陈燿和萧艺等人的功劳,他们怕皇帝斥责他们打败仗收回他们的兵权,干脆和瓦剌做起生意来。每年冬天都让他们过来打个劫,他们再去追击一下,死几个老弱病残就是他们的战绩了,赵家甚至用军粮去买通瓦剌边境的游牧民族,让他们每年都来光顾,就怕北疆没仗打。    瓦剌当年被陈燿和萧艺等人大败,签订了臣服条约,这几年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根本不敢到大梁来走动。和赵家做生意的是瓦剌边境的一些零散部落,打着瓦剌的旗号干些烧杀掳掠的事,每回都留下几个残兵就为了保持赵家的声望。    陈燿在北疆好几年,渐渐的也掌了些权,皇帝也有人在军中,这种事一回两回不在意,次数多了就惹人怀疑,皇帝正愁没理由治他们呢,这送上门的把柄,他怎么能放过。    赵挚和他两个兄弟被判斩首,其他入了军营的子弟都要去岭南服五年劳役,其他男丁和女眷则贬为庶民,收回御赐将军府,抄没家财以充军费。    这还是看在赵家先祖马革裹尸的情分上,要不然犯了这种罪,抄家没族都是应该的。    添妆    “你怎么敢参与这种事情?难怪那天在英王府你突然拉了我去一处暖阁里坐着,原来你早知要生事。这样大的事你怎么能不跟家里说?你……你以后不能这样,不行我要去找皇兄说说,这样的事哪里是你一个女孩子该做的,以后你少去宫里。”    郡主垂眸晗首听母亲教训,听到最后一句话时,她才开口道:“我都要嫁进宫里了,这辈子跟皇家是绕不开了。”    公主一凛:“你真的决定了?”    “决定了。”    公主气得不行:“那你不早点说?非要这么拖着,拖到皇兄使出这么个法子来,白白的让我们都担惊受怕一场,你和阿艺也难受,你瞧瞧阿艺那脸都小了一圈了,你怎么就忍心!”    郡主也挺愧疚,她和萧艺之间的那个坎,不放个大招她是跨不过去的,皇帝也知道,直接就给萧艺赐婚了,待郡主伤心难过万念俱灰后,他才慢悠悠的问:“如果朕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要不要他?”    要,肯定要!别说是表哥了,亲哥她都要!就像萧艺说的,不利子嗣就不要子嗣嘛,孩子的事还远着呢,孩子他爹可就在眼前了。她前世就是畏首畏尾,拖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结婚了她就归极乐了,这辈子要再不珍惜,上天都看不过去。    所以郡主只能跟着皇帝整赵家了,这不仅是国家大事,还关乎她的终身幸福,只不过看着萧艺被关了小半年那形容憔悴的模样,还有身边人为她担惊受怕,她确实很后悔,她要是早点跟萧艺成亲,哪还有这些破事呀。不过好在她还有机会弥补,一切还不晚。    赵家的事并没有那么容易了,赵家世代在北疆驻扎,根深蒂固,这次赵家出事,北疆军营就生了变乱,还好陈燿和萧蒙早有准备,以雷霆手段毙杀了几个忠于赵家的将领,又将赵家做的事在军营里宣扬开来。。    那些底层士兵都是听上头的小将领指挥的,普通士兵和赵家并没有什么联系,顶多就是有点盲目的崇拜,但在身家性命面前,这点崇拜算什么,管他谁当将军呢,能打胜仗能管饱饭就成。有些脑子活络的甚至想赵家走了那么多人,军中空出了这么多职位,该找个什么路子往上爬才好。    这次赵家出事,拔萝卜带泥牵出许多人来,其中宁王这几年和赵家来往甚密。    当年安郡公之事让宁王脱了身,这次皇帝可不会手软,你就是和赵家写信说明天天气如何,他都能给你扯上妖言惑众动摇民心的罪名,更何况宁王本来就不干净。    里通外敌之事和宁王无关,但宁王给赵挚送了不少钱财,还插了人到北疆军营,一个贿赂将领染指军权的罪名就跑不了,发酵一下就成了觊觎皇位意图不轨,然后皇帝就能名正言顺的将他贬为庶人终身圈禁,然后宁王不愿苟且偷生服毒自尽,宫里的贤太妃听闻亲子噩耗痛不欲生,也跟着去了。    郡主一片唏嘘,这次大清洗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宁王一直都不甘心,迟早要生事,如今被皇帝先发制人,郡主虽有些难过,却也不会和他们家牵扯什么。相比之下她的小舅舅逸王钟情妻子疼爱子女,为了家人的安危放弃那些不该有的想法,不问世事只每日和妻子琴瑟和鸣,一双儿女嫁娶的也是无实权的人家,这才是让皇帝放心的人。所以皇帝这几年对逸王府诸多优待。    郡主因着她参与了赵家之事,连着几日做了噩梦,梦中那些冤魂伸着手来掐她的脖子要她偿命,还是公主陪着她睡了几晚才好些。皇帝道她还是不够心狠,又不是她亲手杀的人,她做的什么噩梦。    郡主笑笑,不置可否。    北疆军营里的空缺,白霆非常心动,现在贝贝也大些了,郡主的终身也定了下来,北疆近几年无大战事,他带着妻儿去也安全些。    公主知道他多年来的心愿,想到当初郡主让萧艺去战场上走了一遭,没伤亡不说还立了大功,白霆难道还比不上萧艺吗,让他去那边呆两年,过过从军的瘾好了。    白霆打算过了年就去北疆,在那边安定下来后再接公主母子过去,郡主和萧艺的婚期定在明年三月份,这样白霆便不能送她出嫁了。    郡主对这些礼节看得并不那么重,笑着说无妨,反而公主絮絮叨叨的,说婚期这么紧郡主的嫁妆都不好办了。    其实郡主的嫁妆从她出生后公主就开始给她攒,又有先帝给的体己,郡主自己赚的私房,还有礼部出的按郡主之制的嫁妆,还有帝后等人的添妆,这样算来,郡主的嫁妆岂止是十里,百里都有。    公主如今要给她置办的无非是喜服喜被喜饼,家具重新上漆之类的。本来喜服内务府会办好,不过郡主那么别出心裁的一个人,尤其她的天衣阁何等繁花似锦,内务府置办的喜服她怎么看得上。遂自己画好了花样子,把图纸送去金陵,杜鹃等人知道郡主要出嫁绣嫁衣,直接把天衣阁关了,一屋子裁缝绣娘在一处商讨,务必精益求精。    这个新年因着腊月里那些事情,喜气都被血腥气冲淡了,不过皇帝除了个心腹大患,走路步子都轻快了些,又解决了萧艺和郡主的亲事,他觉的紫禁城的天空少有的亮。    话说皇帝给郡主和萧艺赐婚时,朝臣还扯了一番皮,御史说罪不及出嫁女,赵晴已经被赐了婚,赵家长辈的罪过不该算到她头上,她和萧艺的亲事还能作数。    不过也有人说,婚礼没成,赵晴不算出嫁女,她是罪官之后,怎么能嫁入皇家,亲事当然应该作废。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皇帝裁决,说婚礼之上赵晴指着萧艺的鼻子骂,可见对这桩婚事很有不满,他就不强人所难了,让他们各自嫁娶。    这个命令下达后,皇帝立刻又说萧艺年纪不小,不能再拖了,他的外甥女朝瑰郡主正值妙龄,他有意聘作英王妃。    这下朝臣又有话说,同姓不婚,郡主和英王同为萧氏子女,如何能结亲,这不是**嘛!    林国公立刻跳出来说可以让郡主改回林姓,这样就皆大欢喜了。    就有人说当年林家薄待郡主,先帝才让她姓萧,如今改回林姓,岂非违逆先帝遗旨?    那就姓白,跟她继父姓。    这下皇帝不同意,郡主和白家不和,她怎么可能改姓白。不过明面上的说法还是要搬出先帝的,郡主姓萧是先帝的意思,圣旨都还在公主府呢,这怎么能改?    然后朝臣就揪着同姓不婚这个梗不放,和皇帝扯起了皮。皇帝让元宝念了他收集来的消息,民间有不少同姓成婚的,只要不是同一支宗族的,或者同宗族里关系很远血缘淡薄的,同姓成婚并无大碍,官府都不管。那郡主怎么就不能和萧艺成亲了,他们虽然同属萧氏皇族,但按血缘来说是表兄妹,表兄妹亲上加亲不是很正常?    然后又有人说,表兄妹和堂兄妹按血缘亲疏来说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表兄妹能结亲堂兄妹不能呢?就是因为堂兄妹是同一宗族,自家人。郡主只是在家庭构造上来说和萧艺是表兄妹,按血缘和族谱,他们应该是堂兄妹才对。    皇帝总觉得这话似曾相识,貌似当年郡主拿这话来堵过他,现在好了,朝臣也拿这话来堵他,郡主不是铁齿铜牙嘛,怎么不上朝来自辩?    皇帝心中痛骂郡主,嘴上却不含糊:“你们也说了,表兄妹和堂兄妹在血缘上来说是一样的,堂兄妹结亲是**,表兄妹结亲是什么?如果你们不同意英王和郡主成亲,那么朕干脆下一道圣旨,禁止表亲结亲。”    皇帝这是说不过就耍赖皮了,朝臣里头就有表亲结亲的,他们的子女里也有,如果皇帝下这么道旨,那他们的婚姻算什么?    所有人都是这样,不侵犯到自己的利益时,那都是看戏的不怕台高,怎么热闹怎么来,这一关乎到自己的利益了,全都噤声了。    萧艺要和郡主成亲就成呗,人双方父母都同意了,他们就不掺和了。    于是郡主和萧艺的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过了十五,白霆便要启程去北疆,白老夫人拉着白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不让走,郡主知道,她不仅有不舍,还有怨怼,怨白霆不拉拔白家子弟,去边关博军功竟然也不带自家人去,他本来就是驸马了,立再多功又有什么用,还不如把资源分给有需要的人呢。    白老夫人再不舍,也不能误了出发的时辰,白霆可不是一个人去的,随行的还有此次从京城调任去北疆的将领,白老夫人怎么好误了别人的时辰。    白霆最后握了握公主的手,抱了抱贝贝,拍拍郡主的肩膀,终于一骑千里了,公主忍不住泪盈于睫,郡主揽着她的肩膀扶上马车。    郡主和萧艺的婚礼在万众瞩目中来临,成亲前几日,亲朋好友来添妆的就不少,皇帝给了一盆成人高的珊瑚树,还有些零零碎碎的头面首饰字画之类的,装了十抬。    皇后也没少给,这毕竟是她嫡亲儿媳呢,给了一对羊脂玉如意打头,余下的也是首饰布匹之类的,东西比当初太子妃进门给的少,但价值要高一些。没办法,郡主两边都沾着亲呢,既是嫁外甥女又是娶儿媳妇,他们不该多给点!    林家添妆的队伍也很盛大,林四老爷恨不得把四房搬空了,珠宝首饰不要钱似的堆过来,许多还是西洋品种,其中一套金刚石头面郡主就很喜欢。林四还给郡主买了两个铺子一个田庄,虽然他知道郡主不缺这些,但一想到这个女儿从小就没在他身边长大,他就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给郡主作补偿。    林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