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114 章节

第 114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武馆镖局的师父,很是懂些江湖门道,出了京城,他就算没有路引,一样能进出别的府城。    林家让文氏来问郡主,怕是有怀疑她和林瑞里应外合的意思,毕竟郡主向来就不老实,和林瑞也是臭味相投,公主出京郡主肯定是精密检查过的,林瑞怎么混进去的!    不过文氏和郡主也没亲近到这份上,这话她不好明说,郡主却是听出来了,心下虽有些不爽利,却也能体谅林二老爷夫妇爱之心切。    “四嫂留在这儿用膳,我下午和你一道去林家看看二伯母。”    文氏哪里能留下来,家里一堆事儿等着她呢!    “我这便要回去了,你若是得空,现在就可以和我同去。”    郡主穿的是家常衣裳,既要出门,便要回房换身行头:“我回房换身衣裳,四嫂可要去园子里逛逛?那便一块牡丹开的挺好的。”    “我就在这儿坐着,你快去。”    郡主交代了桂圆和齐嬷嬷在这儿陪着,她回了琴瑟馆换衣裳。    琴瑟馆是王府的主院,也就是当初的青云院,萧艺和郡主成亲之后,就想着要改名,他最先想的是鸳鸯馆,最符合他和郡主新婚之喜了。不过郡主觉的这名字太轻浮,萧艺便又想了个鹣蝶馆,郡主还是不满,最后就叫琴瑟馆了,这个好歹文艺些。主院取这样的名字实在是不庄重,但萧艺就恨不得昭告天下他和郡主夫妻情深,郡主想着以前亏欠他良多,便由着他了。    萧艺有些委屈地抱着郡主的腰撒娇:“你要去林家呀!说好了去别庄的,阿瑞走了你有什么法子?你去有什么用呀!”    郡主掐了掐他的俊脸:“亲戚间嘛,去一遭不管能不能帮上忙,总是尽个心意,你在家里呆着,我最迟晚上便回来。”    萧艺坐直了身子:“我跟你一块儿去。”    “那你去了之后可别不耐烦,别催我走,知道吗?”    三朝回门时郡主回的是公主府,不过林家到底是她的父族,她和萧艺也去走了一遭,这才过几天呢,他们又上门了。    林家二房一片愁云惨雾,本来好不容易把林妙珏嫁出去,二房总算清净了,就等着解决了林瑞的终身大事,二老爷夫妇好享福呢,哪知林瑞这么不着调。    二夫人确实憔悴了不少,林瑞失踪了一天一夜,她说不上立刻便瘦了,但整个人都透着股虚弱无力,见了郡主便是眼泪汹涌。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呀!他怎么就能这么狠心!”    二老爷也是一副哀之恨之类的模样,但好歹比二夫人更清醒一些:“思齐,请你派些人去找找他,这一天的功夫,总跑不了多远,若是找着了,不拘用什么法子把他捉回来。二伯先在这里谢过你了。”    二老爷朝郡主掬了一躬,郡主忙侧身避过,转而扶起二老爷:“二伯放心,我会尽力的,依你看,可要往各州府张贴告示悬赏?”    林瑞并非什么重要人物,但也怕林家的仇家看到告示对林瑞起了歹心,而且这样一来他更要躲了。    二老爷也是这般想法:“还是不要贴告示了,他看到告示更要躲,若是躲到什么穷山恶水的地方,我们怎么找的着?只是张贴告示可能找的更快一些,那么多人看着呢!”    二老爷是高雅文士,不怎么懂这些世俗经济,本人也是柔情有余刚毅不足,碰到这样的事便犯难了。郡主虽然关心林瑞,却不好出什么主意,若是出了什么事,二老爷夫妇不得怨死她,便道:“待四哥下衙回来,问问他?或者问问国公爷?”    二老爷有些尴尬,他已经问过国公爷了,他也是郡主这般说法,即使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分了家之后就是两家人了,国公爷也只能给个建议,做主是不能的。至于林琛,他要是知道该怎么办就不会让文氏去找郡主了,不就希望郡主支个招嘛!    郡主和萧艺在林家等到林琛下衙回来,一家子聚在一块儿讨论了许久,决定以郡主的名义给各州府的官员发个告示,让他们留意一些,但告示不能贴出去,秘密打探,只说是重要人物。这和当初郡主被拐时有些相似,不过郡主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她秘密发榜,只会让各地官员更加注重这事。    郡主和萧艺在林家用了晚膳回府,萧艺依旧郁闷:“咱们还去庄上吗?”    林家出了这样的事,他们若还有心思游玩,可就惹人诟病了,郡主不惧流言,却在乎林家二房的想法。    “先不去了,我明儿进宫和皇舅通个气。你也别委屈了,来日方长嘛,不急这一时的。”    萧艺还是委屈,这可是新婚,以后怎么一样?    家宴    清晨的浓雾还未散尽,花瓣儿草尖儿还滴着露珠,鸟儿便迎着晨风唱起来。    英王府里,各处守夜的婆子打着哈欠回去睡觉,门房和打扫庭院的丫鬟婆子则揉着眼睛开始干活,主院里头守夜的香蕉百灵也和桂圆等人打了招呼,回房歇觉去了。    郡主和萧艺昨夜几度被翻红浪,还睡的香乎着呢,这就是自己当家做主的好处,想睡多晚睡多晚,没人管。    桂圆瞅着太阳把天都照亮了,便叫了郡主起床用早膳,郡主三餐准时,便是再困,也要吃完再睡回笼觉,更何况郡主今天还要去宫里。    郡主悠悠转醒,把睡的香甜的萧艺轻轻推开,自己悄悄下了床去屏风后头穿衣裳。萧艺并没有睡的多死,桂圆叫起时他便听见了,只是在自个儿家中没有顾忌,便想着再赖一会儿,见郡主起了,他便赖着也没意思了,也叫了莲子给他拿衣裳过来自己穿。    郡主从屏风后头出来时,萧艺已经在擦牙了,郡主没漱口不想说话,便没理他,也让桂圆服侍着用青盐擦牙。    郡主梳妆时,萧艺便出去外头练了会儿剑,如今正是春日,他只着单衣练,刚开始时有些寒意,练了一会儿便暖和了,到最后出点薄汗,再穿上外裳,便极舒适了。他在军营呆久了,倒没有了世家子弟那些讲究毛病,倒觉的男人身上有点汗味儿更好闻。    郡主和萧艺用过早膳后去宫里,先去给皇后请了安,皇后对他们还算和蔼,知道他们还要去向皇帝请安,便没多留他们,只交代过来用午膳。    皇帝正在御书房和几位宰辅商讨陇西都督病亡于任上之事,听说萧艺夫妇来请安,也只是让元宝带他们去偏殿侯着,他则继续方才的话题。    郡主和萧艺被带到了偏殿,郡主对御书房熟门熟路的,直接拿了本书看,萧艺也凑过去看,见是资治通鉴,他便没意思了,在屋里东张西望摸这动那。    萧艺夫妻两个等了小半个时辰,皇帝才叫人宣他们过去,郡主倒是表情平静,萧艺却一脸怨念。    皇帝道:“你们新婚蜜月的,怎么有时间来宫里?难得给你们放长假,还不出去玩?”    萧艺委屈极了:“我本来打算带宝宝去盈袖庄的,就是您送我的那个,可总有些破事绊住脚。”    皇帝一听,这是有事要他解决呀!    “什么破事啊!”    郡主道:“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过是我的事,和您没什么关系。这不是我七哥嘛,从小便惦记着要做大侠闯荡江湖,前两天我娘出城,他混在队伍里跟着走了,我二伯一家都急坏了,不过您也知道,他虽然是大儒,可是不入仕呀,朝堂上没什么人脉,两个儿子也没成气候,这不就求到我这儿来了嘛!我手下也就那点人,天下之大,跟大海捞针似的,我就寻思着贴个告示,又怕他暴露身份被仇家寻仇,便想着往各大州县的长官手里发一份告示,让他们看着点,找到了送上京来,只说是重要人物,没说名字。”    郡主说到这儿嘿嘿一笑:“这是用我的名义发的,只不过若是有人问您,您就说知道这事,也不需要表态,可以?”    皇帝了然于胸:“你这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啊!”    郡主媚笑道:“那您就拔根毛给我呗!”    “你说什么?”    郡主忙改口:“不是不是,这是狐假虎威,您就借我点威风嘛!”    这只是小事,皇帝自然应允,随后又道:“既然来了,便多坐一会儿,朕这里折子多着呢,方才和那几个老头子说了许久,耽搁了朕半个时辰,快来。”    郡主还没吱声呢,萧艺便坐不住了:“这些事怎么能让宝宝做呢?她是您的儿媳妇呀!”    皇帝气乐了:“儿媳妇怎么了?儿媳妇不该为朕分忧?以前她是朕外甥女的时候都干这个,现在成儿媳妇,成自家人了,还不能干了?”    萧艺振振有词:“儿媳妇是给您生孙子的,宝宝累坏了生不出孩子怎么办?”    提到孩子,郡主目光闪烁了一下,却终究没有吭声,皇帝看了她一眼,道:“朕又不是叫她做苦力,累不着她,你要么就在这儿呆着别说话陪你媳妇,要么去别处溜达,中午过来用膳。”    郡主忙道:“我们已经答应了母后去她宫里用膳。”    萧艺也跟着点头。    皇帝无所谓:“那就去,朕和你们一块儿去。”    萧艺的抗议无效,郡主还是留了下来,萧艺黏老婆,自然也跟着留下来,在一边端茶递水按摩捏肩跟个小丫鬟似的,看得皇帝一阵牙根痒:臭小子,你爹还在旁边坐着呢!    不过郡主不喜欢认真做事时有人打扰,便把萧艺赶到了一边去,让人给他找了本兵书看。    萧艺委委屈屈的捧了本书在一边看,时不时的看看郡主又看看沙漏,好不容易到了午时中,萧艺便嚷开了:“该吃饭了该吃饭了!别看了!”    郡主知道他闷坏了,便对皇帝道:“我也有些饿意了,父皇呢?”    皇帝无视萧艺控诉的眼神,起身道:“走!”    皇后早收到了皇帝要来用膳的消息,想着难得一家团聚,便把太子夫妇也叫了来,太子夫妇想着难得有这样的小家宴,没有那些庶出碍眼,便把自家几个孩子也带去了。    皇帝带着萧艺夫妇去坤宁宫时,便看到了挺热闹的一副场面:皇后在和太子说话,太子妃带着华仪郡主坐在一边微笑听着,芳仪和太子的庶长子伟仪坐在一处解九连环,静仪坐在角落里和宫女翻花绳。    郡主觑了眼皇帝的表情,瞧着挺平静,无悲无喜的,不过郡主知道他不高兴了,皇后这时时刻刻不忘了给太子捞好处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    皇帝一来,屋里立刻就安静下来,齐齐给皇帝行礼。行完礼后静仪就扑到了郡主腿边:“姑姑!”    郡主笑着将她抱了起来,芳仪也娇娇俏俏的过来道:“静仪叫错了,应该叫婶婶了。”    静仪才三岁,不是很懂话,望了眼芳仪,还是叫姑姑。    郡主在她脸上琢了一口:“爱怎么叫就怎么叫!”    六岁的芳仪便有些失落的低下了头。    伟仪拿了副九连环到皇帝跟前,道:“皇祖父,伟仪解不开这个,您教教我好吗?”    皇帝微微笑了下:“先用膳。”    太子妃意味不明的笑了笑。    郡主觉着没意思,午膳摆了二十八个菜,道道精致,但是和一些不太熟的人一起吃,平白的没了胃口。    午膳过后皇帝只稍坐了会儿便回了乾元殿午憩,郡主和萧艺也告辞回了王府,皇后也反应过来自己未经皇帝同意叫了太子一家来惹他不高兴了,心头郁卒的不行,也打发了太子一家回去,自个儿关起门来午睡。    太子一家回到东宫,宋侧妃便迎了出来,问了今儿午膳的情况,太子觉着可能是自己带了庶子去惹了皇帝不快,对着殷勤的宋侧妃就没什么好脸,斥了她几句,让她带着伟仪下去。    太子妃一家子回了正院,宫人上了茶过来,太子喝了一口后长叹了一下,而后又长久沉默起来。太子妃母女四个都不敢说话,屋里气氛凝滞了许久。    太子沉默良久后才说话:“芳仪,你六婶以前不是很喜欢你吗?我怎么瞧着她现在更喜欢静仪了?”    太子妃笑道:“芳仪现在大了嘛,没以前那般可爱了,静仪正是可爱的时候,小孩子总是更讨喜的。”    前年郡主带着芳仪姐妹和皇帝去秋水山庄避暑,因着芳仪陷害静仪的事儿,郡主对她的好感度大打折扣。回京之后郡主没有向太子妃提起这事,但自那之后郡主便明显的对芳仪不热络,反而更亲近静仪,太子妃不是个傻的,审问了两个女儿身边的下人之后,便知道了缘故。    太子妃狠狠训斥了芳仪,把她身边的下人都换了一遭,还带着芳仪去向郡主道歉。    芳仪当时哭的可怜兮兮的,直说自己不该因为嫉妒妹妹而陷害她,郡主当时是说原谅了她,后来芳仪也还是时常往郡主跟前凑。    但随着她年纪的增长,小心思越来越多,芳仪一直就是个瘦丫头,她的外表也是可爱锐减而美丽居多,过了五岁后便是个小少女的模样,少有孩童的天真。    郡主对她的好感也随着她外貌和心理的变化而减少,如今的芳仪,郡主实在没法把她当成天真可爱的侄女来看,而是心思玲珑的贵族少女。    倒是静仪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口齿不清的小姑娘,她本身就是个圆润的小团子,郡主对这种胖娃娃特别有好感,她心思又实诚,郡主便喜欢她更多一些,自然对芳仪就冷淡了。    但这事太子妃当初是瞒着太子的,如今自然也不能让他知道,只编个借口糊弄他罢了。    太子瞧瞧初露风姿的长女和次女,再看看一脸懵懂福相的幼女,确实不可否认静仪这种样貌更讨长辈喜欢。可惜静仪不够机灵,要她去争宠她也不懂,聪明的两个又过了装傻卖乖的年纪,他也是无奈呀!    情字    因着无法去别庄度假,萧艺一个月里一直是恹恹的,郡主觉着愧对他,便一直温柔小意的顺着他,夫妻两个足不出户,倒也度过了甜蜜的婚假。    郡主往各大州县都发了告示,已经过了一个月,还是没有收到音讯,倒是林家几天前收到了林瑞的书信,是他在太原寄过来的,只说自己一切都好,让家里人别为他担心。林家收到信后便派了人去太原打探,哪里还找得到!    萧艺放完假后,便去了五城兵马司当差,任了个千户,每日可以回家来住,一个月有两日休沐,当然萧艺如果想偷懒,也没人说他就是了。    萧艺要去当差,公主又去了北疆,郡主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