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126 章节

第 126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主走了,太子和几位王爷便也告辞了,太子急着回去和皇后说这事,郡主手腕强靠山硬,宋家不可能争得过她,只希望皇后不要犯糊涂去掺和这事。    萧艺回了英王府,郡主在正院里等着他,萧艺见了她又是好一番解释:“宝宝!我今儿是被陷害了,你可千万别相信那些传言,宋家人忒不要脸了,我都骂惨了他们,他们还死巴着我!”    郡主笑道:“我都知道的,这不能怪你,你先去沐浴,一身酒肉味儿!”    萧艺见郡主不生气便释然了,净房里已经备好了水,他谁也不叫伺候,自己去洗了。    萧艺走后,郡主的脸色便阴了下来:“看来是我太仁慈了,这一个个的都想爬到我头上来!宋家不可能看得上阿艺,宋诗雅那点脑子也不能布置的这么全面,查查是谁在背后弄鬼!”    叫她知道了,非得剐层皮下来不可!    还击    镇国公府当日宾朋满座,又闹得那般难看,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京师,成为贵族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宋家确实是有前科的,萧艺对郡主的情深世人皆知,明白的人都笑宋家家教不好,明白却吃味的人家少不得暗地里说两句世上没有不偷腥的猫,萧艺不过是碍于郡主强势有贼心没贼胆罢了。    至于几个当事人,宋诗雅伤寒未愈便被家里送去了家庙,看来这辈子是没有出路了。宋家知道皇后不可能为了一个庶出的侄女和郡主撕破脸,当年宋侧妃的事皇后便气坏了,要不是宋侧妃争气生下了庶长子,现在保不齐就是另一个宋诗雅。    萧艺和郡主倒是没事人一般的过日子,御史弹劾萧艺坏人名节郡主仗势欺人不敬婆母,全被皇帝留中不发,这些儿子明争暗斗他都看腻了,是死是活各凭本事。    宋诗雅这档子事,是毓王妃收买了宋诗雅的奶娘,叫她日日给宋诗雅洗脑,告诉她只要进了英王府,将郡主拉下马,她就能独占萧艺。宋诗雅虽然爱慕萧艺,但碍于郡主的强势也不敢太过,被身边人这么日日念叨着,便生出贼胆开想拼一把,这结果嘛……就像葡萄说的,她既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就该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那一帮子夫人是毓王妃引来的,太夫人院里的丫鬟也是毓王妃收买的,宋诗雅原计划是扑到萧艺怀里勾引他,若是能上钩便好了,不能上钩也没人知道不是,谁知被人发现了,她脑子一热便跳了水,想着把事情闹**萧艺认下,谁知萧艺把她贬的一文不值,郡主又嚣张霸道,家里长辈出面都没有办法,她名声扫地,成了家族的弃子。    郡主知道是毓王府的杰作后,新仇旧恨一起算,阴谋阳谋一起用,毓王妃出府赴宴时遇刺,肩膀上被扎了一刀,扎进肩胛骨里,不会要命,却钻心的疼,血也出了不少。一边又开始打压毓王府名下的产业,先是绑架了毓王府世子,让毓王用十万两银子来赎,毓王卖了名下的大饭庄,郡主让人狠命压价,花三万两买了下来,毓王再各处借了点才凑齐了银子,毓王世子平安归来,毫发无伤。    毓王原本也怀疑过是郡主干的,但知道她向来得皇帝青眼,他儿子可是皇帝的亲孙子,这可不比儿媳妇,郡主若是动他,皇帝不会放过她的,可在他知道他的饭庄被郡主买下后他就炸了!她竟然真的敢!    因着毓王府大出血,资金周转便有些困难,郡主又让人假扮沿海商人,高价卖了些假的玉料皮毛给毓王府的衣裳首饰铺子,又亏了一笔,而之前给毓王借钱的人知道他欠了一大笔钱,有些便跑上门来要债,郡主趁机让底下人收购毓王府的铺子,不过一个月便收购了一个饭庄和一个粮店并一个衣裳首饰铺子,毓王府名下的产业缩水了一半。    不过这也是暂时的,只要他夺嫡有望,还愁没人给他送钱嘛!可郡主已经和他撕破脸了,她绝不会让他摸到那个位置!郡主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皇帝也看到了,毓王被郡主打压的这么惨,足以证明他没资格做继承人,除非他谋反或者皇帝死的只剩他一个儿子了才有可能轮到他。    郡主的禁足满两月后便带了孩子进宫,有些事情还是得向皇帝说清楚的,皇帝自己查到是一回事,她主动说出来又是一回事,虽然毓王世子没伤到一根汗毛,到底绑架一个孩子也不太好,那可是皇帝亲孙子呢。    皇帝两个月没见龙凤胎,亲热的不得了,对孩子他娘就没那么客气了,郡主也不恼,就这么坐在一边看他们爷孙亲香。    皇帝见郡主老神在在的坐着有些不悦:“你就没什么想跟朕说的?”    郡主忙站起来:“有呀!我想向您告状!我被禁足的日子,有人设计您儿子,想把我拉下马,给你孙子做后娘呢!”    皇帝气乐了,她倒是恶人先告状起来,瞧她那小人得志的样儿!    “你还用向朕告状?你向来不是有仇自己报吗?要朕做什么?”    郡主抿嘴,眼珠子转了一圈:“那谁让您不舍得下重手呢,我只能自己报仇了,要不然总有些跳梁小丑到我跟前蹦哒!我算仁慈的了,宋诗雅勾引阿艺,我也只是让葡萄骂了她一顿而已,至于毓王一家子,毓王妃虽然伤筋动骨,可没要命不是?毓王世子只是被吓唬了一阵,一根汗毛没伤到,毓王只是破了些财,凭他的地位,还会缺钱嘛!皇舅您说我是不是特仁慈?他们可劲儿的欺负我,我都没弄死他们!”    皇帝怕吓着孩子轻拍了下桌子:“你想弄死谁呢!那可是朕的儿子孙子!”    郡主也不怵:“我管他是谁!他们小打小闹我也就吓唬吓唬,他们若是敢下狠手,我只会比他们更狠!”    舅甥两个对视,空气中似乎有火药味儿,周围人大气不敢出一声,还是两孩子叫了声“爷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事才息了下来。    皇帝心里头有些堵,又怪郡主说话不留情面,又怪儿子没出息,萧艺于皇位无缘,郡主也不是个有野心的,他们吃饱了撑的就是要去找她的麻烦,也就是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儿子郡主不敢动,他要是郡主也憋屈,可再不成器也是自己儿子不是,郡主可以回击,但不能要了他们的命!    郡主也是和皇帝一个心思,她毕竟过了几十年文明社会的生活,讲究人人平等生命可贵,动不动杀人不行,毓王他们也是有顾忌的,只敢使些小阴招,若是像当年慎慈长公主那般直接粗暴,郡主和他们早就是你死我活了!    郡主之前还笑话太子他们没出息,兄弟几个夺嫡都是小打小闹,斗了这么多年几位皇子位上还是满满的,一个没死,看来不仅是他们的能力问题,皇帝制衡的也好,最起码比先帝时期好。郡主现在等于是代表萧艺站在了六皇子的位子上,她觉的她挺聪明的,有钱有权,不还是陪着他们小打小闹,谁也弄不死谁,果然皇权至上,他们都是被皇帝拽着线的麻雀,想怎么飞怎么闹都行,谁想死问过皇帝了吗?    郡主在皇帝这儿坐了一阵觉着没意思,便说要去皇后那儿请安,皇帝淡淡应了声,郡主等了一会儿,见他没有把孩子交给她的意思,便自己去了,待会儿出宫前再来接孩子。    皇后见了郡主也没什么好脸,英王府和镇国公府那档子破事皇后脸上也没光,娘家侄女一个个上赶着给自己儿子做妾,这让一直以正室嫡系为荣的皇后脸面往哪儿搁!她都不敢看那些妃嫔的脸色!尤其郡主还让个丫鬟在镇国公府大放厥词,虽然都是事实,不过那话是她一个儿媳妇该说的嘛!    不过皇后气归气,也不能给娘家侄女讨什么公道,只得把气都撒在秦贵妃身上,那事之后就寻了个理由将她禁了足,绿头牌也撤了,现在还关着呢!    没了孩子调节气氛,皇后和郡主坐着干瞪眼也没什么话说,郡主坐了一会儿便说去东宫转转,辞别了皇后。    从皇后宫里出来还早,她也不想这么早去和皇帝干瞪眼,便从御花园一路逛着去了东宫,有些日子没见静仪了,静仪见郡主没带孩子过来便急了:“弟弟妹妹呢?婶婶怎么没带他们来?”    郡主拉着静仪坐下,笑道:“在你皇祖父那里呢!静仪今儿和婶婶回家好不好?和弟弟妹妹一道玩?”    静仪有些意动,小心的觑了眼太子妃,太子妃虽然不喜欢这个女儿,却也不想让她常在别人家住着,便婉拒道:“你们家两个孩子正热闹呢,静仪去了怕是要添乱,她正上学呢!”    郡主道:“那等她放假了来我们家,我带她去避暑,就这么说定了!”    芳仪也站在一边,郡主却提都没提她,心里说不难受是假的,六婶以前最喜欢她的,就是静仪抢走了她的宠爱!    太子妃看着自信飞扬的郡主,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成亲后和成亲前没什么变化,或者说成亲后比成亲前更漂亮了,这才是真正幸福的婚姻!    真是同人不同命,同样碰到了婆母娘家的侄女,她被迫接受,从此开始噩梦生活,郡主却能肆无忌惮的还击,皇后瞧着挺横,郡主比她更横,皇后还不是一句话没有!    不过镇国公府出了那事后,太子妃回去之后就将宋侧妃禁了足,理由是她为东宫蒙羞。宋家要不是有了她这个前车之鉴,能再干出这样的事来?还害的太子和皇后被人指点,禁足都是便宜她了!    太子也难得没有置喙,今儿郡主的婢女那番话说的,将他和皇后都给骂进去了,罪魁祸首可不就是宋侧妃!要不是她生了庶长子,太子哪能让她做侧妃。    暑热    郡主在东宫坐了一会儿,便去了御书房接孩子,皇帝许久未见两个孩子,有些不舍他们回去,不过刚和郡主生了口角,他也不好留他们母子几个住下,光留孩子下来郡主肯定不会答应,只得怏怏不乐地让郡主把孩子带走了。    很快又是伏暑时节,萧艺往禁卫军请了假,和郡主一家四口带着静仪去了秋水山庄避暑,皇帝也有些想去,不过思及他上回避暑发生的变故,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京里还是得他坐镇着才行。    皇帝不免有些郁闷,为了争这个位置苦心孤诣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成功了,却是比以前更加劳累。瞅瞅那琴瑟和鸣含饴弄孙的逸王,再看看那醉生梦死美婢缠身的乐王,自己倒不如他们!    皇帝心头愤懑,又正值大暑的天,每日还得早起晚睡劳累着,很快便病倒了,皇后组织后妃和宗室子女侍疾,萧艺和郡主身为嫡亲子媳,自然也得参加,因此不过在秋水山庄待了几日,便匆匆回来了。    今年夏天异常闷热,北方好些地方都有了旱灾的迹象,便是常年下雨的南方入夏以来也罕少雨迹,皇帝忧心会有大旱灾,躺在病榻上也难以安心,拉着郡主商量救治旱灾的预备事宜。    由于天气闷热,大户人家用冰量骤增,许多人家都有老人孩子病倒,郡主将卧房移到了潇湘馆,是一大片竹林间置的几间竹屋,平日里是郡主弹琴下棋的地方,如今实在热极了,便改成了主卧,一家四口挤在一块儿。    没办法,大人可以多用冰,小孩子可不成,竹屋竹榻清凉,住在这里头连冰都不用了,只要不运动一天都不出汗,不过两孩子好动,尤其壮壮生的胖,走动一会儿就一身汗,郡主只得让人时刻给他打扇。    此外,林国公府的老太太也病了,郡主身为她的嫡亲孙女,也和萧艺上门去看望过,但她还得给皇帝侍疾呢,林家侍疾便没排她。    七月里头,陕西河南山东等地便传来旱灾的消息,当地知府请求朝廷赈灾,只是这旱灾最缺的是水,银粮等物都是其次,让朝廷从其他地方调水过去也不太现实,郡主想起后世的南水北调,这时候没这技术呀!    北方干旱,难民都往南方跑,南方城市自顾不暇禁闭城门,便滋生出许多矛盾来,常有难民夺食杀人的事情发生。这事儿朝廷也没法子,只是发了银子下去叫底下人施粥,旱灾时节水比油贵,这粥也比饭精贵。    皇帝因着这事心中郁结,一个夏天都是在床榻上度过的,到白露之后下了第一场雨,天气才凉爽起来,灾情也有所缓解,只要不是大旱之后大涝,这场灾便算过去了。    皇帝的身体渐渐好起来,林家老太君却是不行了,她本也不年轻了,重孙都快成亲生子了,林老太君是京中有名的老寿星,一向也挺硬朗,如今当真是病来如山倒,郡主得空也会去看她,脸色蜡黄形容枯槁,纵然大家都拣着好话说,却也都做好了准备。    十一月中旬林老太君便撒手人寰了,郡主对她没什么感情,在帕子上抹了姜汁儿才挤出眼泪来,龙凤胎只是老太君的重外孙,年纪又小,给他们系个白帕子就行了,人都不用去。    倒是外放的林琛领着一家子回来了,祖母去世,他要服一年的孝,他的本事还不值得皇帝让他夺情,本来若是郡主说说,他们一家子不回来也行,只是郡主也想他们了,旧年的小伙伴们个个不在身边,她闲的慌。    倒是在外闯荡的林瑞,怕是没听到这个消息,祖母大丧他未回来,视为大不孝,若不是林家二房有出息,只怕要将他逐出宗族。    这一年的春节宫里没办宫宴,只皇帝一家子在一处搞了个家宴,今年不太平,皇帝心里也不舒爽,只盼明年会好些!    除夕夜郡主一家子陪着帝后守岁,后半夜去了青云殿歇息,初一早上一家子都穿着大红色去向皇帝拜年,其实萧艺早已过了穿喜庆颜色的年纪,不过妻儿都这般妆扮,他想让别人一瞅就知道他们是一家人,遂也跟着她们打扮。    皇帝也懒得说他了,给一对孙儿两个大红绣福字荷包,两孩子当即就打开来看,给壮壮的是一袋子东珠,给嘟嘟的是一袋子红宝石,孩子们快满两岁了,说话虽有些含糊,平日用语却也都学得差不多,“谢谢爷爷!”    皇帝笑着应好,年纪大了就喜欢看小辈们喜庆欢快的模样,又对郡主道:“快把东西收起来,别被别人看到了!”    这样值钱的荷包可不是人人都有,其他人的大概就是些金稞子,郡主从小便受这种优待,现在她的孩子也能如此,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