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130 章节

第 130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事才能作数。”    皇帝听到这话目光之中已有了些阴沉:“思齐,你不要得寸进尺,你已经占了优势,还不能分点汤给良王喝吗?”    郡主冷笑道:“我占了什么优势?从英王妃晋升到未来太后?你以为我稀罕这些?立壮壮为储是你提出来的,废太子也是你的决定,你想怎么补偿良王是你的事,不要让我们家为良王的下半辈子买单。”    “放肆!”    皇帝胸口起伏脸色涨红,很是喘了几口:“你还不是太后呢,就敢违逆朕的旨意了?这两个条件你选一个,若是两个都不答应,那朕就将壮壮出继良王一脉,这样他便是真正的嫡长子嫡长孙,朕立刻就能让他做太孙,以后良王做太上皇,良王妃做太后,你们夫妻俩什么都捞不着!”    郡主笑得意味不明:“壮壮还是三岁小孩吗?将他过继给良王夫妇,他就真把他们当爹娘了?别说只是继父子,便是亲父子,皇家父子相残的事还少吗?我可以发下毒誓,除非是良王主动生事,否则我们不会动他一根汗毛,保他一生荣宠。”但他若是不老实,郡主自然不会放过。    皇帝疲惫地闭上眼睛,他何尝不明白,只是想给他个护身符安自己的心罢了,壮壮不是个凶残的孩子,只要良王老实,他容得下的,可是良王会安分吗?    皇帝沉默了许久,终是再退了一步:“既然你不舍得你的孩子,便从东宫接个孩子过来,你不是向来喜欢静仪吗?以后她跟着你们住。”皇帝想了一会儿又放弃了:“算了,有什么意思,以后你对良王多包容一些,无论如何,留他条命!”    至于给良王的补偿,只能多给些金银之物了。    良王回到东宫时,太子妃已经在组织下人将那些违规之物收起来上交内务府,几位郡主站在一边,看着东宫这树倒猢狲散的模样,芳仪和静仪呈现出惊慌迷茫的状态,华仪则满脸满眼的愤恨,其他妾室庶出也躲在一边不敢说话,见良王回来,大大小小的主子们都扑上去哭喊:    “殿下!这是怎么了?怎么天都变了,这可怎么办呀!”    良王颓然地推开她们,看着临危不乱处理宫务井井有条的太子妃,突然就升起一股愧疚,董氏刚跟着他时,也是如花美眷,如今似水流年过去,她已经不再年轻,但良王就是觉的亲切,在他大势已去的日子里,太子妃的沉着冷静无疑能给他一些慰籍。    皇后在后宫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去了东宫,指责不成器的长子:“你怎么能做出这种蠢事!是不是你父皇逼你的,他再怎么逼你你也不能答应啊!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你知不知道!不行!我得去找皇上说话,这事我都不知道,他怎么就能决定了!”    良王颓然道:“父皇属意天赐做太孙,他也是您的孙子,您直接从皇后越级到太皇太后,不好吗?”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天赐怎么能跟你比!荣儿!你才是娘的儿子,娘把所有都寄托在你身上,你怎么能放弃呢?”    良王也很不甘,可是再不甘又能如何呢,连父皇都放弃他了,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短处,如果不是生为嫡长子,太子怎么能轮得到他做。如今他没有了太子身份加持,再想翻盘谈何容易,向来那些不安分的亲王能有什么好下场,瞧瞧他上一辈的安国公和宁王便知,似逸王乐王一般不问世事倒能安稳度日,可是壮壮会和他爷爷一样仁慈吗?能容得下他安居一隅吗?    良王心里很乱,他做了这么多年储君,处了这么多年的风口浪尖,如今退下来,倒觉轻松多了,可是许多人都对他抱有厚望,都说他应该去争,而他也怕以后被侄子迫害,护不住家小,到底该如何呢?    皇帝得知皇后去找太子说话后,便敲打了她一顿,无外乎大势已定叫她不要再生事之类的话。而后皇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往东宫发了道旨意,大意便是将洛阳划给良王做封地,待皇帝驾崩后他便去就藩,但良王逝世后他的儿孙要迁回京城来,不能留在洛阳做土皇帝。    这算是皇帝给良王的最后一重保障了,去了封地总比在新帝眼皮子底下更安心,壮壮已经答应了皇帝会对这位伯父多加关照,只希望良王不要生事,皇帝费心调解儿孙间的矛盾才不致化作了流水。    太子被废,壮壮的夺嫡之路算是走了一半,郡主一家子也该出门了。壮壮看着府内下人忙忙碌碌收收拣拣,心里就说不出的难受。    爹娘和妹妹要远游,他要住进青云殿,生活了这么多年的英王府,以后就是一座空宅了。可是他不能哭哭啼啼的挽留父母,不能撒娇耍赖,爷爷说他是要做大事的人,不能儿女情长。    临行前郡主交代了壮壮许多事情,给了他招雨唤云两个大丫鬟,大丫鬟又各自带了个小丫鬟,郡主身边的齐嬷嬷给他做管事嬷嬷,加上他五岁之后就随身带着的福禄富贵两个小太监,凑齐了整副班底给他带去青云殿。    青云殿的一草一木也是郡主亲自验看过的,那是壮壮未来几年要生活的地方,又是在深宫大院,好在有小厨房,稍微要安全些。    青云殿目前伺候的人,除了皇上给的就是郡主送的,但不排除他们有看走眼的时候,说不定就有什么人混进去了,郡主说是不管壮壮,让他自己成长,却还是把能做的都做好了,甚至悄悄往宫里宫外放了暗卫,壮壮走在哪里都会有人跟着,皇帝也安排了人,若是这样壮壮还是出事了,那就是他的命。    别意    郡主一家三口定在四月初五启程,临行前几日,皇帝给壮壮放了假,郡主一家子逛遍了京城内外,虽然都是些老地方,但郡主尽力满足儿子的所有要求,带他去天桥看皮影戏听说书,照着他们一家四口的模样捏泥人,给他买各种小玩意儿,虽然他以后可能没时间玩,留着也是个念想不是。    家人的温情让壮壮更加不舍得分离,他差点想说不做皇帝了,跟着爹娘去游遍天下才好,可这终究只是想想,他理智着呢。    四月初四是郡主一家子临行前最后一天,郡主说这日哪里都不去,呆在家里给孩子们做好吃的,郡主的厨艺很不错,偶尔也会和家人野炊烧烤,味道好极了。    头天夜里壮壮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又是难受又是欣喜,晚上只睡了几个时辰,一大早起来便要往主院去,唤云服侍他梳洗时,脸上神色有些怪异,壮壮刚起有些迷糊,用清水洗了脸后才渐渐清醒,随口问道:“怎么这么安静?嘟嘟还未起身?”    唤云给壮壮梳头的手一顿,而后看了眼屋内其他下人,齐齐跪了下来。    壮壮只觉一盆冰水淋进了心里,从里到外的冷,不顾自己衣衫不整头冠散乱,推开下人冲出了房门,先去了嘟嘟的屋里。    嘟嘟屋里已经人去楼空了,她向来宝贝的几个装小玩意儿的箱子已经不见了,两个大丫鬟也不在,只有几个小丫鬟在收整屋子。    见壮壮进来,几个小丫鬟都惊了一把,战战兢兢地请安,不敢抬头看他。    壮壮摇着头不敢置信,死咬着下唇忍住不哭,又奔去了主院。    主院也是冷冷清清的模样,留下来守屋的高嬷嬷向壮壮请了安,给他理了理头发,牵着他进了屋里。    “早上寒气重,世子怎么也不披个披风?下人是怎么伺候的?若是有人敢怠慢世子,世子尽管打罚,切莫叫人欺负了。”    壮壮哽声道:“爹娘呢?嘟嘟呢?”    高嬷嬷将一边案几上用茶盅压着的一封信抽出来拿给壮壮:“这是王妃给您的信,您瞧瞧?”    上好的黄皮信封,中间红框里头几个端正大气的柳体字:吾儿天赐亲启。    壮壮颤抖着手打开信封,扑面而来一股兰墨香味儿,这是林二夫人自制的墨,给郡主送了好几块,郡主不爱兰花也不爱兰香,却极爱这兰香墨。    “壮壮,当你看到这封信时,爹娘和嘟嘟已经出了京城,原谅娘多年来第一回对你失信,我们不敢让你来送,届时泪眼涟涟,我们如何舍得。待我们回来后,娘再给你补上一顿饭可好?嘟嘟是我们半夜抱走的,她若醒着,定是哭闹不休,本来说最后一晚让你们兄妹俩一块睡的,这一条怕是没法实现了,待我们回来,嘟嘟都是大姑娘了。娘交代了厨房给你做早膳,用完膳后便去宫里,日后无事不要回王府,以免触景生情。你既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好好走,走出条康庄大道,才不愧做娘的儿子,娘期待再见时你的卓然风采。”    言简意赅,他娘的一贯风格,郡主不是个煽情的人,壮壮也不是,可看到这封信,他就忍不住掉金豆子。    高嬷嬷拿了帕子给他擦拭,一边道:“早膳已是备好了,就在主院用,还是去呈祥馆?”龙凤胎住得院子叫呈祥馆,取龙凤呈祥之意,就在主院后头,可如今哪里都是空荡荡的,到哪里用膳又有什么分别呢!    京城去往福建的官道上,一辆豪华双驾翠盖流苏顶马车后头跟着几辆青布小车缓缓驶着,打头的双驾马车里传出娇厉的稚儿哭声。    嘟嘟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嘴里还呜咽不清说着什么,她一大早醒来发现自己在出京的马车上,哥哥被留在了京城。娘是大骗子,说好了今天给他们做好吃的,说好了今晚上让她和哥哥一起睡,明天哥哥送他们出京,怎么就偷偷走了!哥哥肯定伤心坏了!    萧艺将女儿抱在怀里不住地哄,他嘴巴笨,说来说去都是不哭,以后会再见的之类的话,一点用处都没有,嘟嘟还是哭的不能自已。    郡主只是看着车窗外风景发呆,待嘟嘟哭累了才道:“咱们已经出来了,你哥哥也不能赶上来,调整好心情迎接接下来的生活才是正理。”    嘟嘟气愤地别过头去,她现在一点都不想跟母亲说话。    郡主一家的行程是直奔福建去的,福建有许多老熟人,宁国长公主一家,林琛一家,陈枫也在,陈华也在,林瑞也和陈家船行挂了钩,时常会去那边晃悠,郡主已经能想象到那里之后的繁花模样了。    郡主一家走的水路,因着郡主思亲情切,便不顾嘟嘟要游江南的想法加快了行程,一月不到就抵达了福建泉州。    长公主老早便收到了消息,进了五月份便日日谴人去码头看着,一日间总督府的下人远远的见着了一艘打着萧氏旗帜的大船驶来,便飞奔回府报喜,公主便领着贝贝坐了马车去码头接人。    贝贝如今已是个十岁的小少年了,因着自幼习武,身子比一般人壮实,身量也比一般人长,瞧着有十二三岁的模样。他生的像父亲,长的朗明阳刚,倒对得起他名字里的铮字。    贝贝两岁时便随着父母离京,对于这个大他一轮的姐姐的印象仅限于父母和仆妇的交口称赞,以及平日书信往来中的只言片语,不过郡主每年给他的玩意儿礼物都是用了心的,贝贝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见她,更想看看他的龙凤胎大外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男女长的一样?可惜这回只有外甥女来了。    公主坐在马车内一直絮絮叨叨的,贝贝本来是骑了马出来,无奈母亲兴奋太过,一直隔着帘子和他说话,贝贝无奈只得进了马车。    “我都八年没见宝宝了,也不知道她长成什么样了,待会儿见了姐姐得叫人知不知道?给嘟嘟的见面礼准备好了吗?你和你姐姐差的太多,日后怕是处不来,你和你外甥们处的好也是一样的,这回壮壮没来,嘟嘟不定怎么伤心呢,你得多带着嘟嘟玩知道吗?你姐夫也来了,待会儿见了他你可别惊掉了下巴,什么江南四公子都是瞎说,不及他万分之一的,我一对外孙都生的像他,以后不定怎么风华绝代呢!”    贝贝在一旁虚应着:“是……没错……知道……”    马车哒哒行驶着,很快到了码头,那大船瞧着近,实则有些距离,贝贝搀着母亲下车等候,公主又开始絮叨:“这船怎么这般慢?何时才能到?下人也不知道看准点,快谴人驶条小船过去接应才好。”    贝贝按捺住兴奋过度的母亲:“这便不必了,咱们叫人举个牌子,写着咱们家的旗号,姐姐见了就知道咱们在等她。”    “如此甚好,快去安排。”    公主说话间,便有下人应声去了,贝贝瞅瞅这将近午时的大太阳,挥着袖子道:“这日头有些毒,咱们去边上的茶楼里坐着,叫人在这边守着,船到了咱们便出来可好?”    公主再往江面看了一眼,确实隔着挺远,无奈道:“也好,咱们先进去!”又交代下人:“都看紧了,瞅着船近了便来叫人,知道吗?”    随行的下人齐声应是。    江面的大船上,郡主也一直站在船头甲板上张望,远远的瞅见对面码头上熙熙攘攘,其间一张醒目的白纸红字条幅刺到了郡主的眼,上头写着大剌剌三个字:萧家宝。    郡主眼眶立刻便涩疼了起来,娘定在那头等着了,一如幼时她被拐云州,娘也是日日在城墙上侯着,等她回来。    郡主缓了缓心情,才朝里头喊道:“阿艺!快出来!娘在等我们。”    萧艺原在里头给嘟嘟说故事听,嘟嘟晕船,上了船后便呕吐不止,太医也诊治过了,偏方也试过了,一点用处都没,只能靠她吐习惯了后便渐渐适应了,只人都瘦了一圈,躺在床上病歪歪的,萧艺夫妻两个轮流陪着她,给她讲故事唱歌,心里头估计会舒服些。    萧艺听到郡主喊他便放下了故事书,亲了亲嘟嘟的额头才出去,“看什么呢?姑姑在哪里?”    萧艺和郡主成亲后不久公主便出了京,因此郡主早便改口管皇上叫父皇了,萧艺还是管公主叫姑姑。    郡主也不深究这些,指着远处港口叫萧艺看:“你瞧!那招牌!定是娘在等我们,除了她,还有谁会直呼我的名字呢!”    萧艺也挺高兴,福建有许多老朋友,他们马上要聚首了,怎么不高兴。    虽然双方都早早的知道了对方在等,但船也长不出翅膀,及至午后郡主等人都用过膳了,船才慢慢靠岸。    贝贝被母亲催着船还没停稳便跳上了甲板,高声喊到:“福建水师总督府白以铮前来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