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136 章节

第 136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了些民愤,即使郡主搬出了济慈堂的名号,民间还是有些微词,认为郡主是打着做慈善的名声中饱私囊。    郡主并没有就这些事情做出解释,济慈堂的成果就是最有力的证据。两年时间,郡主承包了五岳名山的开发旅游,同时在中原地区建了四个济慈堂。中原少战乱,济慈堂是专门收纳烈士遗孤的,只有在边防地区才会开设,而郡主在陕西河北四川安徽都建了济慈堂,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此举赢得了大量民心,相比之下,郡主垄断山水旅游之事便不算什么了,在老百姓看来,游山玩水是有钱人的生活,他们能吃饱饭才是最实际的。    中原地区不比沿海富庶,但胜在安稳,只要不碰上大型天灾,难民乞丐便不多,郡主在这边建济慈堂,只要有钱有人便好。    最难的是北疆大片地区,那边常年战乱,种族混居,经济也落后,以郡主目前的财力人力来说,她管着名下六个济慈堂已经很吃力了,北疆那边怕是要缓缓。    而京里也是风云将起,皇帝身体不太好,怕是熬不了多久,壮壮至今未得储位,如果皇帝突然撒手人寰,壮壮怎么争得过他那些叔伯。    郡主和壮壮每月都会通信,壮壮向来是报喜不报忧的,但郡主从暗卫的密函里知道壮壮这三年的惊心动魄,没了郡主为他保驾护航,许多牛鬼蛇神都跳了出来找他麻烦。对于皇帝来说,一方是儿子一方是孙子,他选择坐山观虎斗,只要不涉及人命他都不会管,壮壮如果连这些小风小浪都扛不过去,那也不配为储。    栽赃陷害上眼药那是常事,壮壮每次单独出门,下毒暗杀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好在壮壮身边守卫森严,他自己也戒心重,倒每次都避了过去。最重的那次是皇帝带着他去围场打猎,有人朝皇帝放暗箭,大家伙都冲上去保护皇帝,便忽略了暗箭背后的另一支冷箭,好在壮壮身边有郡主给的暗卫,那是专门保护壮壮的,别说皇帝有危险,便是天塌了他们也只会盯着壮壮而已。    但那时场面混乱,暗卫救下了壮壮,箭便射中了壮壮的贴身小太监福禄,那箭尾是抹了毒药的,福禄中箭后立即唇色乌青口吐黑血断气了。    皇帝最终只是有惊无险,但他却动了真气,回去大肆搜查,查到了恪王府的暗卫身上,虽然恪王极力辩解,说他无意伤害皇帝,那箭是冲着壮壮去的,可涉及到弑君夺嫡之事,恪王不可饶恕。    恪王本便母族衰微,圣宠也不丰渥,出了这样的事,他那些兄弟都恨不得踩死他,连他的岳家都放弃他了,还有谁会帮他。但皇帝还是顾念着骨肉之情,只将他贬为庶人终身圈禁在皇陵。    这是夺嫡中第一个被废掉的皇子,以后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这也标志着夺嫡进入了白热化,越是到最后关头越是容易狗急跳墙,郡主在洛阳知道这个消息时,都差点飞奔回去给儿子撑腰,但她到底是理智尚存,这是壮壮历练的最佳时期,如果郡主这时候回去,那他们分开这两年没有任何意义。    让郡主下定决心回京的,除了皇帝身体衰弱大限将至的原因,还有壮壮设计康王和毓王侧妃的丑事在宫宴上曝出来,毓王酒后血性上涌,失手刺伤了康王,导致康王无法再有子嗣。    这是皇后千秋节的宫宴,满朝文武内眷命妇都目睹了此事,皇家的丑闻最是老百姓感兴趣的,很快便在大街小巷传遍了,宗室封口都封不住。两个皇子为了小妾大打出手刀剑相向,甚至伤及要害,无论是谁有理,这两人都断了储位之路,未来皇帝怎么能是这种私德不修的人。    事后皇帝将康王和毓王都降成了郡王,一应家眷也都降了位分,亲王妃成了郡王妃,县主成了乡主,但是在这件事上,大家还是看出了皇帝的态度,毓王明显比康王罪重,两人竟然是一样的惩罚,皇帝心在哪边不言而喻。    壮壮这事做的不算隐蔽,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是他干的,但是找不到证据又能如何,皇帝对这个终于会用阴谋诡计的孙子说不出是欣慰还是心痛,为君者不能事事都摆在明面上,权谋心术他必须懂,但是设计的对象是他儿子,皇帝心里就有些发堵了,好在壮壮有些分寸,没搞出人命来,也算给皇帝一点安慰了。    郡主在洛阳听到这个消息时,沉默了许久后让人收拾行装准备回京,她记忆中宽厚懂礼的儿子,终于长成运筹帷幄心狠手辣的帝王之才了。郡主透过窗外,看向园子里牡丹丛中戴着花冠扑蝶的女儿,一样天真烂漫的年纪,一母同胞的兄妹俩,他们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了。    郡主启程那日才让人送了信去京里,皇帝至今叫她回京,她也摸不准皇帝心里是个什么想法,干脆先斩后奏,待皇帝收到信时,他们已经走了近半的路程了。    从洛阳到京城走官道,差不多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进了河北地界后,路上便不太平了,郡主一家回京的消息京里估计都传遍了,那些不想她回去的人,路上是最好出手的。    郡主走的官道,一路上摆出了英王府的仪仗,各州县官员都带着兵卫相迎,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一批一批的飞蛾往火里扑。第一回遭遇暗杀时,虽然刺客连郡主的车门都没碰到,可是外头刀光剑影喊打喊杀的阵仗,还是把嘟嘟吓坏了,伏在母亲怀里瑟瑟发抖,晚上还做起了噩梦,梦到他们一家人死在了路上,惊醒之后哇哇大哭起来,还是郡主陪着她睡了几晚才好的。    可是到了京城外头,他们遭遇最大规模的刺杀时,连萧艺都出去浴血奋战了,白霜带着流星在车门口挡着,追月在车里护着郡主母女两个,嘟嘟虽然吓得脸都白了,却还是忍着没有哭叫出来。她知道,哥哥在京里的处境更加艰难,哥哥在等着他们回去帮他,而他们马上就要到了,他们一家人就要团聚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在这场血肉的洗礼后,郡主一家在驿站修整了一晚,第二日进城,皇帝带着壮壮和文武百官在城门口迎接他们。    凭郡主这三年在外头的功绩,当得起皇帝亲自相迎。    一家子骨肉相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嘟嘟都红了眼睛,郡主和萧艺也恨不得好好抱抱儿子,但还是国礼为重。    皇帝为郡主一家在泰和殿准备了隆重的接风晏,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外臣内眷都到了。趁着去玲珑阁更衣的空隙,郡主一家子终于能叙叙相思之情。    三年不见,壮壮和嘟嘟都是十岁的大孩子了,壮壮向来就比嘟嘟壮实,但他们出京时,两孩子身高还是一样的,如今回来,壮壮已经比嘟嘟高了小半个头,如果不是他们八分相似的面容,只怕没人相信他们是龙凤胎。    郡主忍不住抱着儿子摩挲,想说些什么,喉间有些哽咽,还是忍下了。    萧艺也抱了下儿子,父子之间的感情不比母子细腻,萧艺也不是女气之人,更做不出抱着儿子痛哭流涕说相思的事,只是抱着他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长大了。    嘟嘟便没这样理性,她和哥哥还在娘胎里时就在一起,从小母亲就告诉哥哥,因为在肚子里时哥哥吃的太多了,把嘟嘟的食物都抢掉了,所以嘟嘟这么瘦弱,壮壮这么强壮,所以壮壮要对妹妹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要先想着妹妹。    而壮壮也确实做到了这点,从小就被灌输了以爱护妹妹为己任的念头,在他们启蒙之前,别人问他们最喜欢谁,他们都说最喜欢哥哥(妹妹),其次才是爹娘。    兄妹俩三年不见,嘟嘟直接扑到了哥哥怀里哭,一路上惊心动魄死里逃生,终于见到哥哥了,以后他们再也不要分开了。    壮壮也忍不住流泪,这三年他再苦再累都没红过眼睛,他是要做皇帝的人,怎么能让人瞧到他脆弱的一面。可是见到自己最亲的这几个人,他才知道,再光鲜亮丽的外表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在家人面前,要那些东西做什么。    郡主瞅着时辰不早了,便好言劝开了抱头痛哭的兄妹两个:“好了,都回来了,日后怎么腻歪都行,咱们是来换衣裳的,还得去泰和殿呢,今儿咱们一家子是主角,躲在这儿让宾客们等着可不好。”    嘟嘟泪眼涟涟向郡主投去一个怨念的眼神,娘总是这样理智,在她印象中,从来都没有见过母亲失态的模样。    良王    郡主一家回来后,在宫里赴完宴便回了英王府,虽然皇帝挽留他们住宫里,但郡主总感觉皇帝态度敷衍,说的是客套话,他们若真留下来就太没眼色了。    这次回来,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壮壮的成长,皇帝暧昧不明的态度,诸王重新洗牌的格局,良王一家若有似无的怨愤,皇后对他们爱恨交织的心情,郡主觉的她需要时间理理,还是回自己家安心。    壮壮在收到郡主回京的信后,便往家里跑了好几趟,将主院和呈祥馆都收拾出来,他和嘟嘟都不小了,按理不该再挤在一处,但壮壮私心想着,若是娘不说,他便当不知道,还是和嘟嘟这么住着。    宫宴散后郡主一家子回了英王府,一草一木都还是当年走时的模样,对于壮壮那点小心思,郡主也没有戳破,就让他们兄妹俩再粘糊几天。    第二日早膳是一家子在主院用的,昨儿事多,一家子也没好好说话,这几日皇帝给壮壮放了假,也让他们一家子聚聚。    郡主问壮壮这几年间的事,他实在没什么好说的,这几年间除了学习就是和叔伯兄弟们斗法,这些和父母说什么呢,便只含糊了几句说学业繁重,又问郡主他们在外头好不好,问济慈堂的事儿。    郡主还没说话,嘟嘟便小麻雀一般叽叽喳喳说起来:“哥哥你没随我们出门可是亏大了,我们去了好多地方,第一站是泉州,外祖母一家和四舅舅一家都在,外祖母可疼我了,小舅舅对我也很好,小舅舅只比咱们大三岁,但他好高呀,比同龄人高一截,功夫也好,和陈家的兄弟们打架都不差呢!我还在陈家上学呢,和陈家的姐妹们一块儿习武,我都会耍剑花了,待会儿我耍给你看。    我们还去了苏州杭州和扬州,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真不是吹的,风景确实极好,我们还去了金陵,娘以前在金陵住过,在乌衣巷有宅子的,我们在那儿住了几日。娘还带我去天衣阁看了,那里的衣裳真的是巧夺天工,怪道能赚这样多钱。    我们去扬州时还去了兰师伯家里,你知道是谁吗?是娘的师兄,扬州盐运使兰大人,他和蓁姑母都长的极好,他们家几个妹妹也长的好,我最喜欢他们家的三姑娘,我去时她才两岁,可讨喜的小娃娃,以后定是个大美人。    后来我们就去了洛阳,七舅舅在那边置了宅子,我们就住在离他家不远处,我们家在巷尾,七舅舅家在巷头,走路不过两盏茶时辰。七舅舅有个好友姓齐,我管他叫齐舅舅,他功夫好极了,比爹还好,听说他是武林世家的公子,我最喜欢听他讲江湖上的奇闻轶事,难怪七舅舅不做世家公子,偏爱行走江湖,说的我都想做侠女了,可惜我没那样好的功夫,也放不下爹娘和你,不过娘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走了这许多地方,其实已经是在行走江湖了,哥哥你以后有时间,也要随着我们出去走走才好,天下之大,只盯着京城可不够。”    嘟嘟一口气说了许多话,停下来后灌了好大一杯茶水才稍缓了些,壮壮听着艳羡不已,他如何不想出去,只是他如今学业繁忙,日后登基了更无暇外出,他爷爷登基之后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承德避暑山庄。    早膳过后,郡主带着壮壮去书房检查他的学业,壮壮自幼便被当做储君培养,他要学的东西也多,文治武功是必修课,权谋心术也必须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怡情养性,也是身为帝王必备的修养。郡主着重检查他的治国之道民生军事这些方面的学问,壮壮倒是答的有条有理,但他终究是个十岁的孩子,这些东西多是书上看来的,还是得有些实践经验才好。    提起这个,壮壮脸色便有些怪异,犹豫了一阵才道:“爷爷说,江南盐政有些不清楚,叫我随着刑部陈大人和大理寺张大人去查查。”    江南盐政向来是敏感领域,油水丰厚背景高深关系复杂,去那里当官的,要么家里有关系要么自己本事硬,否则你有胆子捞钱没命花。就连郡主这般爱财如命的,都只入了陈华的私人盐运生意,每年赚个万把两银子便是了,不敢和那些大佬夺食。    皇帝让壮壮去查江南盐运,便是给他立功攒资历的机会,他自然得拿出点成绩来,少不得要拉几个贪官下马,收几箱银子入国库。但拉什么人也是个问题,小鱼小虾不够看,大老虎不好打,官场上面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壮壮若是不留情面一杆子打死,只怕反他的人更多,届时就算皇帝和郡主联手拱他上位,他怕也坐不稳那个位置。再说皇帝和郡主也不是万能的,君不见郡主少年时被那群人逼得远走江南几年不敢回京,皇帝再护着她,也不能和朝臣硬碰。    皇帝之所以在郡主回京后把壮壮派出去,还是存了历练他的心,以前壮壮在京里学习,郡主便游走天下替他拉拢民心,如今郡主回了京城替儿子坐镇,壮壮便出门历练攒功劳,这回江南盐政之事壮壮若是做的出色,回来之后便是储位加冠了。    “你也跟着你爷爷学了这么多,该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凡事适可而止,给别人也给自己留一线退路,也别太骄傲,就算你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置,你也无法随心所欲,憋屈的事情多着呢。去了江南你可以先去扬州找你兰师伯,他管扬州的盐政,虽然扬州不比金陵苏杭是盐政要处,但流程事务都差别不大,他都懂的,为人也还算清正,你可以去他那儿探探底。其他的,跟着两位大人便是,他们是朝中重臣,深谋远虑不是你这样的小孩子能比的。另外就是注意安全,别着了算计,身边无时无刻都要跟着两个以上自己人。”    壮壮慎重点头,母子俩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