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一路繁花 > 第 138 章节

第 138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虽然他和郡主之间是利益成分居多,但毕竟相处了许多年,便是小猫小狗都处出感情来了,更何况是人呢。    “你说救治壮壮的神医是你的故人?你何时认识这般人物?”    郡主委委屈屈道:“那神医我是不识的,但他和我七哥认识,我七哥早年离家行走江湖,结交了些江湖之士,这神医怕是听说了壮壮的身份,知道壮壮是我七哥的外甥,才上门医治的,不然江湖人士如何会和皇室打交道。”    其实这神医和林瑞也不太熟,他和齐铭是自幼相识的好友,连带着才认识了林瑞,自然也了解了一番林瑞的家族,恰巧他游行到了济南,撞见了这般大事,想着他救了未来皇帝,说不定能求个恩典,让齐铭和林瑞成婚呢,也省的这两人偷偷摸摸扭扭捏捏的,他一个外人看着都着急!再说皇家有许多珍稀药材,他趁机讹一把,也省了他到处采药。    立储    壮壮在济南养了一个月的伤,神医便离去了,留下了一个小药童跟着壮壮进京,一路上守着壮壮的伤情。    壮壮原本在济南养的挺好,只是一路上颠簸,到京时竟要让人扶着,郡主看得心疼,萧艺更是直接上前将儿子抱起来,不过十岁的孩子,哪里就是小大人了。    壮壮回京后,立储的圣旨便到了英王府,郡主一家子摆了香案接旨,立储大典定在来年正月十五,恰好是元宵节,又是郡主的生辰,宫中原本就要办宴的,正好都凑一块儿,也省了办几次宴席劳民伤财。    这道立储圣旨发的可不容易,朝中反对的人极多。如今朝中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壮壮的,拿壮壮的血统说事,他是皇帝嫡长孙,除了良王和萧艺之外,他便是帝位第一继承人,如今良王和萧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继位,自然该轮到他,而且他幼而颖慧,于国事军事上都有真知灼见,是非常合适的储位人选。    另一派便是支持皇子继位的,皇位向来是父子相传,哪有越过儿子直接传位给孙子的呢。其实诸位皇子也是各有派系,但是在壮壮面前,这些皇子都统一了阵线,攘外必先安内,自家兄弟关起门来怎么打都行,让一个毛头小子爬到他们头上来怎么行。先把壮壮拉下来,兄弟几个再来斗。    皇帝虽然明着偏心壮壮,却不能在朝堂上堂而皇之的站在壮壮这边,面对儿子和孙子的争执,皇帝是扮演公正的大家长角色。    但郡主却能毫不顾忌的支持儿子,她让壮壮的系臣将几位皇子的缺点尽数数了出来,良王已废,康王身体有损,毓王为美妾刺伤兄长,愉王好色,府中姬妾争风残害子嗣,诚王暴戾,上月还弄死了个妾室,那可是良家子,恪王已是庶人,兴王寄情书画不通民政,平王不好学习顽劣异常。这样算起来,只有壮壮完美无缺,除了年纪小又有个强势的母亲惹人诟病。    但朝臣诟病的可不止这个,他们还摆出了一点,英王痴傻,壮壮身为英王嫡长子,现在瞧着挺聪明,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郡主可就他一个儿子,要是以后壮壮出了问题,他又没有子嗣,那江山何继?难道再传位给皇叔?    这点可是踩了郡主的尾巴,她向来最恨人说萧艺痴傻,这些人竟然敢摆在朝堂上来说,尤其这次朝会是为了定储位的,壮壮不在,萧艺身为父亲肯定要代表儿子站出来,这些人竟敢当着萧艺的面说这话,郡主在屏风后头看不清萧艺的脸色,但她知道一定是难看至极的。    皇帝也是面色铁青,这些人是要翻天了,竟敢当着他的面说他儿子痴傻,要照他们的说法,萧艺不正常,壮壮也会不正常,那他是萧艺的亲爹,难道他也不正常?    底下人也是一时嘴快,说完之后就后悔了,就算是事实也不能说出来不是?    郡主从屏风后头进了后殿,绕了一圈之后从正门进来,为她的丈夫儿子说话。    萧艺一见郡主进来,脸上狼狈之色更甚,他不怕别人嘲讽他,却怕别人在郡主面前嘲讽他,宝宝是多么优秀的人,优秀到他只能仰视,他怎么能让宝宝看见他这样难堪的时候。    郡主显然也是知道萧艺的心思的,给了他一个安抚性的微笑,而后朗朗开口:    “我方才在后殿听到有人大放厥词?是谁说的?”    郡主的目光在几位王爷的系臣面上一一扫过,她自然知道是谁,却要对方主动站出来承认。    场面一时寂寂,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在刑部左侍郎秦云身上,秦大人被人看得后背发凉,终是站不住走出来请罪:“微臣妄言,王爷王妃大人有大量,请饶恕微臣。”    郡主笑意微冷:“饶不饶恕先不说,这话却要说清楚,你说英王痴傻,何以见得?”    秦大人声音微颤:“微臣也是听了京中流言,一时情急便脱口而出,实无冒犯之心,王爷王妃皆是龙章凤姿之人,微臣……”    “王妃何必掩耳盗铃?众人皆知英王夫妇鹣碟情深,王妃爱护夫君之心令人动容,但秦大人说话也不是空穴来风,王妃如此咄咄逼人,便是逼得秦大人承认了英王爷聪明绝顶,难道众人心中没有真章吗?”    郡主目光如箭射向话源处,这口出狂言之人正是京中有名的傻大胆魏国候。    这魏国候说起来和郡主还是表兄妹呢,魏国候府前身为魏国公府,世袭三世降爵成了魏国候府,现任魏国候是林国公府已逝老太君的娘家侄孙,同时也是良王府魏侧妃的嫡亲弟弟。但据郡主所知,良王向来是瞧不上魏国候府的,只是不知今日魏国候和郡主呛声是为了谁?不管他为了谁,敢拿萧艺当靶子,他做好当肉泥的准备!    “魏国候这话我倒是不懂了!本妃如何掩耳盗铃?难道英王爷有什么不好?我家王爷文能读书写字,一手瘦金体铁画银勾,连先帝和先太傅都赞过的,于金石镂刻上也是精通,刻出来的东西不说一代大家,也称得上句惟妙惟肖。武学上更是天赋极佳,五岁习武六岁拜入太师府门下,十四岁于北疆生擒瓦剌王子,天启三年一役瓦剌元气大伤,至今不敢来犯,北疆如今还流传着英王爷的英勇事迹。我家王爷何等惊才绝艳的人物,不过心直口快性情耿直了些,在你们嘴里说出来倒成了痴傻之人,你们有这个胆子大放厥词,倒是也拿两棕旷古绝今的伟大功勋出来瞧瞧!只是别人我是不知道的,但魏国候你嘛,没听说你擅文还是擅武,斗鸡走狗欺田霸市的事情倒是没少听说过,还有脸来嘲讽英王爷,你可比得上他一根头发?”    萧艺虽然痴傻,却只是不通人情世故罢了,根本不是无法学习无法生活之人,他不懂的事情怎么教他都不懂,但武学雕刻这两样上却是天赋极佳,又有这个条件学习钻研,何愁不能成才,他但凡有一技之长,便能堵了别人的嘴,郡主也绝不允许别人拿他的缺陷说话。    魏国候被郡主一番话堵的哑口无言,他是得了毓郡王的眼色才敢说这话,如今惹毛了郡主,他若还是嘴上没把门的,按郡主的一贯风格,接下来就要把他老底都揭出来了,他虽没惹过人命,但小毛病不少,谁知道郡主会不会大做文章。    魏国候拿眼睛去瞥毓郡王,毓郡王却是全然不知,眼观鼻鼻观心,郡主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幕,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已经记下了,她多的是秋后算账的机会。    郡主没再给魏国候说话的机会,她毫不避嫌地开口为壮壮争取:“英王爷并不痴傻,英王世子也不可能有不好的遗传,宋萧林几家从未出过痴儿,他何来的遗传?至于诸位大人说的主少国疑母壮子弱,历来少年登基的明君也不是没有,垂帘听政的贤后更是有前例,再说英王世子此次前往江南整理盐政,手段凌厉政绩突出足以证明他可以独当一面,根本不用母后辅政,诸位大臣若是不相信,皇上的圣旨里可以注明此条,我日后只管理济慈堂之事,绝不过问国事,若违此例,任凭尔等处置。”    这话不仅是说给朝臣听的,更是说给皇帝听的,皇帝已经不信任郡主了,他恨不得自己能活久一点,壮壮再长大一点,等壮壮能独当一面,他便能绝了郡主过问朝政,也绝了妇人乱政的隐患。如今郡主主动说起这话,可不是瞌睡送来了枕头,虽然他死以后也管不着壮壮和郡主,但有圣旨在此,郡主即便有异心也要顾忌些,他再为壮壮挑好顾命大臣,一定要杜绝了郡主插手朝政。    皇帝如今日思夜想的都是如何让壮壮摆脱母亲的束缚,如何杜绝郡主染指朝政,完全忘了他当年是如何拘着逼着郡主在御书房给他干活,果然身份变了,立场也就变了,郡主先是他孙子的母亲,其次才是他的儿媳妇,最后才是他的外甥女。    郡主既说了这话,皇帝便顺杆子爬上来,当即在朝堂上敲定了储君人选,几位王爷还想垂死挣扎一番,说壮壮情况不明,万一他伤坏了身子呢?大梁如何能要一个病秧子皇帝?    他们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郡主所有的火气都被挑了起来,当下也不管她和皇帝的密议,说出了壮壮受伤的原委,朝中有人勾结前朝余孽,意图谋害下任储君。    这话一出,朝中立刻就静了下来,他们支持哪个皇子皇孙争皇位那都是大梁内务,掺杂了前朝之事可就严重了,不管你有什么理由,和前朝余孽挂了钩你全家都别想跑。    因此朝中再无反对之声,礼部受命准备立储大典,而郡主虽然打草惊蛇,但能敲定壮壮的储位,也算是一大收获了。    交替    这前朝余孽之事,早便有迹可循,早在郡主幼年时出天花那次,民间发生了暴乱,当时先帝便怀疑有一股秘密势力想推翻萧氏王朝,但找不到这股势力的窝点,只是隐隐怀疑和前朝有关。    先帝死前和今上也说起过这话,只是这么多年这些人都没露面,皇帝便也没放在心上,谁知在这儿等着呢。    大梁建国已有百来年,前朝的正统血脉便是瓦剌一族,但天启三年一役后瓦剌元气大伤,这几年都老实的很,这次行刺壮壮的那拨人,打着前朝的旗号,和本朝中人士勾结,若叫皇帝查出来了,少不得是抄家灭族。    壮壮受伤后,郡主也在查探这些,却查到了扶桑忍者身上,壮壮又是去江南时遇刺,沿海那块肯定不干净,皇帝又和她说起前朝余孽之事,双方一合计,该是有民间组织打着前朝旗号,驻扎在沿海,和倭寇勾结,再和本朝人士挂上了勾,才有了此次行动。    这事牵扯面可就广了,但郡主和皇帝都不打算放过,这颗毒瘤不除掉,难道再留给壮壮?    朝中既然有人能联系到那些人,皇帝就不愁查不出来,但郡主在朝堂上这么一嚷嚷,已经打草惊蛇了,想捉到那人可不容易。    郡主自有她的打算:“不一定是打草惊蛇,说不定是引蛇出洞呢!”    立储大典的振奋压下了新年的喜气,宫里宫外都忙着准备元宵时的大典,谁还有心思过年呢,壮壮身体还未完全康复,但回家将养了月余,除了脸色苍白些,瞧着已和常人无异了。    小药童百味是神医留下来照顾壮壮的,这是个实诚孩子,师父叫她照看壮壮,她便寸步不离的守着,将壮壮身边大丫鬟的事儿都抢了。嘟嘟也常来陪哥哥说话,总爱逗弄这个老实可爱的小药童,壮壮回回都护着她,倒让嘟嘟吃了些飞醋,不过几人都还是少年心性,常腻在一处,感情倒是极好。    今年是个团圆年,壮壮即将登储,泉州的宁国长公主一家也回来参加明年正月的典礼,壮壮去江南时也去泉州拜访过外祖母,如今公主回来,拉着病弱的外孙一把鼻涕一把泪,直说是她的疏忽,没照看好壮壮。    郡主拍着母亲的肩背安慰她:“壮壮在济南受的伤,离泉州远着呢,哪里能怪您?该懊恼的是我才对。”    一屋子人说好话哄她,公主也不好意思起来,忙止住了眼泪,又向林瑞道谢:“还是要谢谢瑞哥儿和齐公子,若不是你们去的及时,只怕……只是神医不知去向了,好孩子,你可知你师父在哪里吗?”    最后那话是向着百味说的,百味摇摇头,憨憨地道:“师父叫我明年开春随着齐叔出京,住到他洛阳的宅子里,师父会来接我。”    壮壮在济南遇刺后,神医赶去施救,同时飞鸽传书给齐铭,齐铭和林瑞彼时正在洛阳,听到这消息便快马赶了过去,又叫人传了信给郡主,郡主得了准信,便回了京中。壮壮伤情稳定后,神医便云游去了,只将他的药童留了下来随着壮壮进京,而林瑞本就打算带着齐铭回家见父母,正好这次借壮壮的光一起回去,他们现在可是顶着太孙救命恩人的名头呢。    林二老爷夫妇虽然对儿子找了个男人共渡余生难以接受,但林瑞已经这样了,他们也不敢说重话刺激他,只是一家子和齐铭吃了顿饭,对林琰夫妇俩说明了情况,但对孙辈的孩子们还是隐瞒了真相,只说是林瑞的好友。    到得正月十五那日,鞭炮锣鼓喧天响,红绸彩带迎风扬,君民齐乐举国欢腾,郡主一家头天晚上便住在宫里,第二日起了个大早给壮壮整理行头。    壮壮身体已大致愈合,只是储君的冠服繁重,穿上之后行动有些不便,要人扶着走路,瞧着倒似壮壮重伤未愈岌岌可危的模样。    立储的流程很是繁复,一大早壮壮便要在金銮殿接受皇帝的教诲和文武百官的参拜,而后随着皇帝去太庙祭祖,再去朱雀台祭天,而后一路上游行回宫,接受万民跪拜,下午还要在金銮殿大宴群臣,郡主都担心壮壮这小身板能不能坚持住。    有了壮壮受伤的前车之鉴,又有关于朝中有人勾结前朝外族的风声鹤唳,壮壮的立储大典防守严密,倒是安稳的过了,枉费郡主布下了天罗地网,甚至找了替身代替壮壮祭天,对方却没有出动,这种白忙一场的无力感让郡主非常窝火。    对方如此谨慎,有好也有坏,最起码不用担心他们狗急跳墙倾巢而出拼尽全力做最后一击,看来那些人还是很惜命的,那同样的壮壮也安全些。但他们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