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炮灰奋斗史[清] > 第173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73)

第173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7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贾大人进了府,就将人领到堂屋。随后暗地里吩咐人能去怡亲王王府借几样古董过来。    说实话弘时自己不怎么欣赏古董,他霸占了阿二哥府邸,也只是把这里当成一个临时的住处。    出来的东西都是常用的,大多数还是留在宫里和园子里。    像古董之类的,在府里根本找不着几个。    贾大人在堂屋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个黄金打造的球,不由眼睛一亮。    “小兄弟,你也喜欢踢球?”    弘时气的笑了笑,先请他坐下,然后开口问:“莫非这位大人也喜欢?”    贾大人这句话问到了心痒处,这几年球赛已经风靡了大清,贾大人顺应潮流看了几场,也被圈了粉。    可惜回到府上也没有个能跟他说的上话的人,关于球赛的事情只能憋在心里。    这回偶然碰到捧场的人,当即那张嘴就跟决了堤似的滔滔不绝起来,“我最喜欢的是出自琉璃厂的狂狮队……”贾大人对于狂狮队的各场比赛情况可以说是信手即来。    狂狮队正巧是弘时捧起来的球队,对于狂狮队的球赛他自然也非常清楚,当即对某几场球赛发表了一些意见,立即被贾大人引为知己。    两人就球队的事情说的热火朝天,关系也拉近了许多,贾大人看待弘时的眼神也带着亲近。    就在这时候那暗地里跑出去借古董的人也回来了。    弘时得到消息之后,便笑着给贾大人说,“账房那边可能需要再等一会儿,正巧我家里也有几样古董,我有些摸不准,不如请大人帮忙看看。    同是狂狮队的球迷,贾大人现下看弘时是越看越喜欢,快把他当成自家子侄看待,当即一挥手大方道:“那我就帮小兄弟你参谋参谋。”    弘时叫来了管家吩咐了几句,没多久管家便领着人将几样古董给拿了进来。    贾大人看到仆人手里捧着的古董,当地瞪大了眼睛,凭借他的眼界可以看出这几样无一不是真的。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玉马,比他手中的要好上几倍,看那线条,那技法,一看就知道是大家雕刻。    贾大人看了欢喜,激动的抖着手隔着丝绸帕子将玉马给拿了起来。    贾大人看着玉马感觉到心折,之前摔碎的那个玉马跟这个相比,那是拍马也不及。    旁边的弘时这时开口了,“若是大人你喜欢,正好拿这玉马抵了之前那摔碎的玉马。”    贾大人依依不舍的将玉马放回了桌子上,眼睛直盯着玉马,嘴上推却,“这怎么能行?你这玉马价值比我那玉马高的多。”    弘时一点也不在意的拿起了玉马,他那粗放的模样使得一旁的贾大人都有些提心吊胆。    “小心点,小心点,别磕着……”    弘时笑了笑,直接将玉马塞到他手里,“这东西放在我这里也没人欣赏,难得遇到一个欣赏它的伯乐,交到大人手上也合适。”    贾大人看起来喜极了这枚玉马,听到这番话有一些不好意思,不过按耐不住心中的欢喜,握紧了玉马开口说,“这马你出个价,多出来的我补给你。”    弘时知道他不可能白收下,便说,“这东西是我捡漏捡回来的,你也不用在乎它的价格,就当我抵消了摔碎你的那个玉马。”    贾大人手握着玉马不放,满脸不好意思的说,“怎么行?这样一来你也太吃亏了。”    弘时笑了笑,随即又像是想到什么,转了话音说,“小子生平最喜欢古董,看大人您的样子也是个爱惜古董的人,不知道能否容我一观您的收藏?”    贾大人心里一松,当即欢喜的看着手中握着的玉马说,“当然可以。”    弘时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贾大人将摔碎的玉马以及玉佩还给了弘时,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    弘时就站在屋里看着贾大人离去的背影,脸上带着玩味的笑容。    这时候管家悄悄的走了进来,弘时扫了一眼桌上剩余的古董,吩咐管家,“将这些东西全都送还给怡亲王府,告诉十三婶,就说那玉马我看着喜欢就留下了,回头再寻一个好物件送给十三叔。”    管家忙低声说,“四爷,那玉马是御赐之物,怡亲王平日里最常把玩的,就这样送了人不太好?”管家看得出来,那位贾大人跟眼前这位爷没什么关系,只是他不知道这位小爷为何要交那个贵重的物品送给那人。    弘时侧过头看了管家一眼,不悦的开口说,“我阿玛赐给十三叔的宝物没有千件也有百件,行了,要是真的十三叔喜欢的,十三婶也不会允许拿过来。”既然将玉马送了过来,就说明这样东西只是十三叔看得上眼的,并不是非要不可。    况且十三叔每年在京城的时间呆的不多,哪有时间欣赏这些玩物,早就不知道将这些东西给忘哪去了。    说完之后弘时不忘提醒管家,“记住刚才那人了没?他要是派人送了请帖过来,别忘了提醒我。”    官家忙小心的记下了。    后来几日,弘时又跑到原来那个茶馆跟贾大人偶遇过几次,两人关系越来越好,一起看球赛,一起欣赏古玩,慢慢的就成了忘年交。    弘时原本并不喜欢贾大人的,跟他接触时间长了才知道这人并不是传闻中的那么不靠谱,更像是一个老纨绔,喜欢吃喝玩乐,在这方面非常精通。    因为心思都放在玩上面,对于家里的事情也不了解,弘时派人查过他,才知贾大人所做的那些恶事,都是有人背着他暗地里做。    弘时悄悄的提点过他一句,贾大人当即起疑心,回府之后好像查探了一番,发现老二媳妇竟然借着他的名义在外面包揽诉讼,还以荣国府的名义发放高利贷。    这两样这事捅出来他可就完了,贾大人气得差点背过气来,直接闹到族里喊着要分家。    贾老夫人和二房费了好大力气才平息了大房的火气,最主要的是这事大房的儿媳妇也有参与,外加二房现如今还有一个做皇妃的女儿。看着娘娘的面子上,贾老夫人也得保下王夫人,她跟着发了一通火,逼迫二房媳妇禁足将管家全给交了出来,才算是给了大房一个交代。    贾府热闹的同时,另一边公主府也非常热闹。    皇帝的第一个孩子成亲,自然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    还有不少人在观望,观望公主成婚,皇帝会不会到场。    四爷他自然到场了,不过没呆多久便回去了,可这样对于齐妃跟二格格来说,已经是极大的荣耀,说出去脸上都贴金。    毕竟,太上皇那一会儿可没有出席过哪个公主府。    公主成婚,这边自然是按照皇家的礼仪,婚嫁从皇宫出发,随后沿着整个皇城绕了一圈,才被送到了额驸家中。    过了两天便是展现嫁妆的时候,得知安贵妃添的妆是几家红火厂子的股份之后,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羡慕嫉妒的表情。    要知道这几家工厂里随意一家都是下金蛋的母鸡,这一下子就就给了好几家,往后就算不自己开铺子,光凭这几家股份,就足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二格格三日后归宁,带着额驸前去园子里谢恩。    先是拜见了四爷,四爷随意叮嘱了几句,又考较额驸,得到额驸的答复之后,他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挥了挥手说,“行了,去拜见你们皇额娘。”    二格格没多呆,又跟额驸一块去拜见皇后,皇后到是跟二格格拉了几句家常,“我记得你之前不是在管几家学院吗?”    二格格点了点头,又不明所以的问,“还请皇额娘指点。”    皇后很满意她识趣,开口说,“我也积攒了不少钱财,既然你要开学院,那么我也不能不支持,这些钱就交给你,务必要用在学院上。”    二格格有些慌了,“可是这学院是安额娘的,并不是儿臣的。”    皇后一脸不在意道:“没事,回头我跟贵妃说一声,贵妃做好事,我总不能不闻不问。”    二格格新婚的喜悦散去,脸上挂着忧愁,可还是不能够不听,最后只能够听从皇后的话,“那儿臣就为那些孩子感谢皇额娘的慷慨解囊。”    二格格离开皇后住持手中抱着一个匣子,星辉算是见识到后宫中的刀枪剑影,这时候也有些担心,“收了皇后娘娘的银子,贵妃娘娘会不会生气?”他可是知道公主跟贵妃娘娘的关系很亲近。    二格格脸上还带着愁绪,摇摇头说,“贵妃娘娘不会在意这件事情,只是……”二格格要住的下嘴唇,将余下的话吞下去。    有些话不能跟驸马说。    二格格深吸了一口气,看着额驸开口,“走,现在去安额娘请安,正好将这件事不说了。”    星辉只知道皇后娘娘给银子是让公主为难,却不知道公主为何为难。    关于后宫的事情很少传入民间,虽然知道皇后娘娘肯定跟安贵妃的关系不好,不过这些猜测也是基于历代后宫,但没有想到皇后会在公主新婚的时候就下手。    二格格一脸忧愁的来到了杏花春馆。    过来的时候,敏宁正在用早膳,听到两人进来,忙将人给请了过来。    “一早赶来园子肯定没吃早饭,过来一起用点。”    星辉发现公主见到贵妃娘娘之后,显得神情放松了下来,之前在皇后住处的拘谨完全不同。    星辉想起了民间的一些传闻,将这位贵妃娘娘给形容成嚣张跋扈的宠妃,凭借着生下四个孩子,将无子的皇后牢牢压在身下。    可看着公主跟贵妃娘娘相处的状况来看,显然民间的传闻一点也不靠谱。    这位贵妃娘娘不仅不嚣张跋扈,看着还非常和善,只是一身气势非凡显出她的身份来。    二格格松了口气领着额头向敏宁请安,才开口说,“额娘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就不麻烦安额了。”    敏宁擦了擦嘴,一挥手让人将桌子上的膳食给撤下去,然后起身领着二格格跟额驸来到了隔壁厅房。    三人坐下,宫女奉上了茶。    敏宁没有动茶杯,而是跟二格格絮叨了几句。    二格格被逗得脸红,随即急忙的岔开了话题,将皇后之前的事情给托盘而出。    皇后想要做什么,瞒不过敏宁的眼睛,给学院出钱不外乎是想刷名声,敏宁也不在乎皇后占这个便宜,便开口说,“既然皇后娘娘给了你银子,那你收下就是。用这些钱买些鸡蛋,每日里发一个鸡蛋,也算是全了皇后娘娘的一片善心。”    二格格见安额娘没有动怒,总算是放下心来,她欠了欠身说,“儿臣就听额娘的。”    敏宁笑了笑,也没有多留人,就放二人离开。    齐妃那边听到这件事后,没好气的说,“这钱你就不应该收,皇后要将钱交到你手上,你怎么不拒绝?”    二格格跟额驸在齐妃这边用了早膳,没多久四爷那边派人将额驸给叫了过去,二格格便跟齐妃说起了皇后事。    二格格一脸委屈道,“皇额娘要做的事情根本不容女儿拒绝,女儿又有什么法子?”    齐妃也是被气的昏了头,皇后这几年里小动作不断,虽然不伤人,但也能够恶心到人。    以往不牵扯到她身上,她还能够看好戏,这回皇后竟然将主意打在自己女儿身上。    这如何不令齐妃动怒?    指责女儿不懂拒绝,何曾不是将气发到女儿身上。    实际上她自己心里明白,皇后要做的事情,女儿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想了想,齐妃又询问二格格,贵妃是什么想法。    得知贵妃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之后,她才道:“贵妃这是没把事情牵扯到你身上,往后避着点皇后,尽量还是不要回原这里。”他可不希望皇后跟贵妃斗,将女儿也拉入那个漩涡当中。    二格格点了点头,她心里还有点委屈,她已经避着皇后了,只是这回事归宁,进了宫总不能不去拜见嫡母。    齐妃又想到皇后想要做的事情,沉吟了一会儿开口说,“这件事你尽量不要插手,我看皇后给的这些银子就交给弘时去处理,对了,弘时这几日又没进宫,你知道他在哪里吗?”    二格格摇了摇头说,“出阁之后就没有看见弘时了。”    齐妃气怒道,“这孩子又不知道跑哪去了!”    阿、阿嚏!    弘时揉了揉鼻子,确定自己没有感冒,又摸了摸发热的耳垂,不由心里纳闷,到底是谁在背后念叨他?    “这位爷请这边走。”前方的小厮带路。    弘时大摇大摆的走在假山中,看着周边的情景不由啧啧出声,看来他认得那位老兄弟在府里的地位并不高。    作为继承爵位的人,竟然住的不是府里的正院,而是七拐八拐到了府里一个荒僻的边缘地带。    弘时被领进了院子里,那小厮请他在屋子里坐下,去请主人出来。    弘时坐下没多久之后,一声爽朗的笑容从门外响起。    那位贾大人跨进了门槛,一脸高兴的说,“小兄弟,让你多等了,最近家里忙,理清了一些事情,才有空将你请过来。来来来,我那些古董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不能不让贾大人高兴,先前正是这位小兄弟的暗示,他才知道家里人背着他做了什么。    就自己儿媳妇人傻,帮着二房做事还顶着自己的名字,出了事罪名肯定是在大房头上。    这回没有抓到二房的把柄,可府里谁不知道这件事情肯定是二房指使的。    贾大人也正是揪住了这一点不放,才逼的二房放下了管家权。    眼前这位小兄弟,简直就是他的救星,若是没有他,先不说未来事发之后自己会落得什么下场,光是眼下将了二房一军,能够令贾大人多吃一碗饭。    弘时笑了笑开口说,“那我今日可算是一饱眼福了。”    贾大人得意的哈哈大笑。    随后贾大人开始搬出了自己的收藏,让弘时一一评点。    弘时一般只说好话,几句话就将贾大人哄的乐昏了头。    之后几日,弘时每日照常来贾府。    逐渐的跟贾府一些人也熟了起来,慢慢的打听到府里的一些事。    这一日,弘时在贾大人面前偶然提起了一句秋景正好。    贾大人就动了心,开口说,“我们家有个大观园那才叫美,秋日的风光也好,不如小兄弟就随我一同过去赏景。”    弘时一脸客气道:“这样会不会太打扰了?”    贾大人连忙摇头,“不不不,这别墅里住的都是自家人,怎么说得上是打扰。”说着,上下打量了弘时一眼,“你跟我那些侄子侄女年龄也差不多,到了大观园之后,你们也可以在一块玩。”    弘时脸上的笑容差点挂不住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竟然允许外男随意见自家女孩?    不过这点他喜欢,要不是因为贾府规矩不严,他还未必能够达成目的。    大观园,这地方弘时非常熟。    怎么能不熟呢?这里的建筑材料可都是从他手里流出来的,凭借的这些材料他从贾府身上咬下了好大一块肉。    不过这个名字熟,进去观赏还是第一次。    要不是他想确定大观园里的人是不是他所要找的人,也不会花那么多心思,绕那么多圈子走贾恩侯这条路。    进了别墅之后,贾恩候一路上不停的向弘时介绍,弘时不忘捧场,感叹大观园的景色。    实际上大观园里的景色确实出色,可再出色也没有越过皇家园林,畅春园跟圆明园这两座园子。    大观园里的景色还没有美到让弘时感叹的地步。    不过每路过一景,他都不忘感叹一声,满足了贾恩侯想要炫耀的心理。    这样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中轴线以东。    看着水面上一个孤立的水榭,水榭中隐隐传来说笑声,他不由心里一动,问贾恩侯,“不知道那里是何处?”    贾恩侯站在水边,一眼望过去说,“那地方叫做藕香榭。”说完之后,听到藕香榭里传来的声音,便叫来身边的小厮,“去询问一下,哪些人在上面?”    小厮转身去找人询问。    没多久就回来了,“回大老爷的话,表小姐设螃蟹宴邀请众位小姐。”    贾恩侯一听就知道这表小姐指的是史家的姑娘,家里另一位表小姐是个不喜欢热闹的,绝对不会在藕香榭设宴邀请人。    扫到一旁弘时眼中流露出好奇目光,原本要离开不准备打扰的贾恩侯当即改了主意。    相比较他这个中年人,看来小兄弟还是跟他同龄人的有话说。    何况这样的宴会,肯定少不了宝玉,有宝玉在,也不用顾及男女大防的问题。    想到这里贾恩侯发出爽朗的笑声,一挥手揽住了弘时的肩,“小兄弟,逛了这么长时间也饿了,我们也过去去凑个热闹。”说着令人去划船将他们送上藕香榭。    上了岸后,立刻就引起了藕香榭的骚动。    一众女儿家围着一个少年走了出来,出来之后便一同向贾恩侯行礼。    贾恩侯笑着说,“正好我在招待客人,看到你们在这边,便不请自来,欢不欢迎?要是不欢迎我就回去了。”    史湘云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上前欢快的话语说,“大舅舅过来怎么能不欢迎,快请上坐,我们正打算开宴呢!”    贾恩侯笑着摸了摸胡须,然后给他们介绍弘时,“这位小兄弟是我的忘年交,那你们可要好好招待他。”    一众女孩连同宝玉,都好奇的看向弘时。    弘时笑了笑,扫到众人后面站着的林黛玉,那笑意就更深了。    可算是找到你了,神仙妹妹!    敏宁在大观园安插的有钉子,得知弘时混进去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来人再三保证看到的就是弘时,敏宁只觉得真是大开眼界,这小子可真行,她不告诉他林黛玉的身份,结果还是被他找到了人。    “这件事让人紧密关注,不要轻举妄动。至于四阿哥想要做什么……”敏宁觉得这事有些为难,最后开口说,“那他想要做什么你们就当做看不见,在大观园里你们照顾着点就行。”    毕竟敏宁也没打算将这事告知四爷,要让四爷知道,他儿子为了追女孩追到人家外婆祖家去了,还不知道得动多大火。    弘时因为一心放在足球场上已经惹得四爷不高兴了,要是在告知他,弘时做出这种荒唐的事情,四爷还打断他的腿。    敏宁最近也有一件烦心事,也不愿意关这点小事,四爷已经圈定了几个名字,全都是满族大姓,也配得上弘暻,只是让敏宁不高兴的是这些无一例外全都是满人。    她虽然以满人自居,但骨子里还是认为自己还是汉人。    现如今满人是比汉人地位高,但选满人的话,符合时代却不符合她的目的。    未来肯定是来个民族大融合,那么弘暻的婚事就得慎重考虑,事关大清的执政方针。    原本若是弘暻有自己看中的人,敏宁还不会动这个心思。    可眼下,弘暻已经将婚姻的权利交上来,任由四爷跟敏宁做主。    敏宁就他的婚事考虑的比较长远了。    她可不想后代仍然被汉人排斥,那皇族势必要融入汉人当中,最好的法子就是下一任皇帝娶汉人女子,用几代的血脉来冲刷皇族身上关于异族的劣势。    等百年过去,再拿皇族是异族来攻击就没那么容易了。    未来通讯肯定越来越发达,按照现有的科技趋势,若是不阻拦,势必在百年内完成工业化改革,她死之前,肯定要扶持电子通讯发展。    那么凭借着大清拥有的优势,必定能在两百年内进入信息化时代。    一旦进入信息化时代,皇族不管是退位还是进入帝国时代,务必会因为几代跟汉人联姻,在百姓眼中留下好印象。    敏宁这是准备提前百年来布局,就跟她那个时代,欧洲那些国家还拥有的皇室想要获取百姓的支持,打破传统跟平民联姻一样。    而四爷跟她的想法绝对不同,四爷的想法才是符合这个时代。    至于敏宁的想法太过超前,没人能够理解。    俗话说得好,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敏宁这是领先了几百步,说出去大概只会让人觉得异想天开。    这段时间敏宁一直为这件事烦心,四爷给的名单已经到她手里好几日了。    然而敏宁一个人都没招见,圆明园仿佛没这件事一样,原来已经得到四爷暗示的人家都觉得纳闷。    只有敏宁一个人在纠结着,这一次突然听见弘时的消息,才稍稍转移了她的思绪。    交代完弘时的事之后,敏宁也放弃了纠结,随意挑了一个名字,命人过去请。    反正看人不代表就挑选了人,敏宁打算先看一看四爷挑的人,要是没有特别出色的,她就准备说服四爷,按照她的想法来挑。    三皇子的出色是有目共睹的,京城里绝大多数人都能够看出,这位三皇子虽然说没有被封为太子,可他却是明明确确的隐形太子。    被太上皇亲手教养过,又深受皇帝的看重,在众位朝臣眼中这是一位合格的继承人,所以若是变动不大,他的前途已经定下。    只是怕就怕这位隐形太子跟前任废太子一样,想当年废太子当太子的时候,表现的比眼前这一位还要出色,最后不还是被废了。    说到底还要看皇帝的想法,这皇帝不满意,再出色也没用。    所以已经吃过了上一回的亏,这一回不等到事到临头这些大臣不敢轻易站队。    何况眼下这位皇帝还属于年富力强,最起码也有十年好活。十年变动太大,有些打着奇货可居的心思,便将目光对向了年纪最小的阿哥。    像五皇子六皇子,那可是跟三皇子是同胞手足,同样是贵妃的儿子,即使是三胞胎,可容貌只是有些相像,又不是一模一样,这样说来也不是没有机会。    可选的人不少,这就导致弘暻看着面上光荣,可实际上却没有属于他的势力。    这才是弘暻亲自想要组建自己势力的原因。    弘暻看着手中的信,眼下朝廷已经暗暗流出了一些消息,说了放开伊犁铁矿允许私人开矿的消息。    大清那边有不少商人就跟闻到腥味的猫一样聚集的过去,而弘暻提前半年布局,在伊犁那边已经占据了一个铁矿,故当地人挖矿,直接在矿场建了一座钢铁厂。    眼下从伊犁那边用钢铁回中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弘暻瞄准的并不是中原的市场,而是伊犁当地。    一旦伊犁对朝廷收入手中,势必要将之握紧,没有比建造火车轨道,还要能够联通伊犁跟中原的通道。    一旦火车轨道建成,那么中原跟伊犁就连接在一起了,伊犁的人可以走出来,中原的人可以走进去,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将这块土地吸收。    弘暻手里的信,是吴少莱派人送过来的,从伊犁那边送到盛京可不容易。    伊犁土地虽大,然而绝大部分土地是一望无际的荒凉,这地方比辽东三省还有缺人,送一次信过来非常难。    不过等建造乘火车之后就容易了,有火车就不用费力找路,火车会沿着固定的直到将人拉到目的地。    弘暻甚至觉得火车在伊犁更有市场,因为地大人少,才更需要建火车轨道。    可以说买下铁矿,建钢铁厂,绝对是一件不亏本的买卖。    眼下建造的钢材虽然出不来,但是可以在本地用。    往后火车建成了,那些建材同样可以运出来,建这么一个厂,足可以吃下许久的红利。    弘暻看着手中的信,信里主要是询问他第一批钢材已经炼出来了,该如何销售的问题。    毕竟看到一锅又一锅的钢水炼出来却只能堆积在仓库里,换不成现钱,吴少莱也心急。    弘暻写信安抚他,告知他再等等,眼下炼出来的钢材先储存起来。    有调遣了一批钱财,命人带着几个做火车轨道的好手一同送去了伊犁。    既然钢炼成了,那么火车轨道也可以做了。    先将火车轨道做好,储存在仓库里,难道朝廷那边设立新的火车线,这些堆积起来的火车轨道肯定会被消化。    至于钱财,主要是安抚吴少莱的心,那么多一笔资金被压在钢铁厂,因为钢铁厂不能盈利,很有可能断了矿工跟工匠的薪资,吴少莱怎么可能不急,这才是他派人送信过来的主要原因。    弘暻看出来了,所以才让人送了一笔钱过去。    京城这边四爷已经跟内阁商议完伊犁的政策,便开始透露口风。    而这口风才透露出来,就发现伊犁那边发现的第一座大铁矿就被人抢先给占据了,怎么可能不引人注。    不过查出了三皇子也插了一手,就没有人敢继续查下去了。    反倒是跟三皇子一同合伙办厂的那几个家族名单,落入了不少人手中。    有些人费尽心思想从这些人手里弄些铁矿的股份,这可是难得能够跟三皇子一同共事的机会。    而同样那几个家族得知,自家不成器的孩子竟然入了三皇子眼中,顿时觉得惊讶。    随后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了那些人想要购买股份,随后一封信,去联络这些在外的孩子,语气前所未有的和蔼,让这些孩子好好跟着三皇子做事。    随后心里又激动起来,没想到自家孩子竟然能跟三皇子牵上关系。    敏宁对于弘暻的所作所为,那是一清二楚,关于铁矿的事,她早先跟四爷谈起时就没有避着他。    要是这样他还不能过把握住机会,那敏宁才觉得失望。    弘暻年纪也大了,手上也应该有势力了,已经不能跟原来一样单打独斗,而是应该学会御人的手段。    敏宁想着该不会是四爷暗暗指点的,要是没有四爷做靠山,弘暻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光明正大连瞒都不瞒。    另一边四爷听说了弘暻的动静之后,不由失笑,他是暗示弘暻可以挑选一部分人作为班底,可没想到他竟然弄走了一座铁矿。    这小子该不会是想学老八一样,撒钱来拉拢人?    一想到儿子的手段竟然向政敌靠拢,四爷整个人都不好了,想到这里他连忙高喊一声,“来人!”    外面苏培盛跑了进来。    四爷下了旨意,“快马加鞭送信给四皇子,命他前往热河行宫替朕向太上皇尽孝,等太上皇回京时命他随从。”    四爷生怕儿子走上歪路,准备将儿子丢给太上皇,让太上皇好好教育他一番。    他要他学的是御人,而不是拿钱来“御人”!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