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炮灰奋斗史[清] > 第175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75)

第175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75)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弘暻话说完之后, 吴少莱呆了一下,似乎没有想到三皇子会这样好说话。    说实话,吴少莱并不想让到那跟三皇子多接触,明明是没有希望的事情, 还任由大妹妄想, 这事闹出什么岔子来, 最后只会带累家里。    吴少莱说出这番话后, 原本就抱着三皇子会生气的念头, 毕竟他有什么能力可以让三皇子等他?    原本以为三皇子会动怒,他都准备认了,只要能够拦住大妹跟三皇子见面, 就算三皇子生气, 他认为自己老老实实的给三皇子做事, 时日一久, 也能将这次的怒气给抵消了。    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三皇子一点也不介意, 竟然愿意见大妹跟小妹。    吴少莱想要打消三皇子的念头。    弘暻却挥了挥手,一脸不在意道:“行了, 关于铁矿的事情下次说也行, 既然你那两个妹妹过来了, 我就当给你一个面子见一见。”反正现在男女大方不像以前那么严,在大庭广众之下见个面, 但不会引起什么说法。    别, 您可千万别给我面子。    吴少莱欲哭无泪。    弘暻还一副感官良好的模样, 觉得自己真是一个体贴下属的上司,他跟吴少莱说,“行了,大冷天的别让你妹妹在外面冻着。”    任由吴少莱有再多想说的话,此时都被堵在了嘴上,他大脑一片空白,反射性的往外走,等出了门才反应过来,脸上露出苦笑。    而另一边,弘暻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他之前就觉得吴家之女有些古怪,原本时日一久,弘暻已经渐渐将这件事给淡忘了,然后没想到的是,这人竟然又突然冒了出来。    “我倒要看一看,这人到底在打什么念头。”弘暻摸了摸下巴,露出玩味的笑容。    另一边吴少莱已经下了楼,下楼之后正好看见两位妹妹带着侍卫走进了茶楼。    吴少莱揉了揉脸,面上露出微笑,高声招呼了一声,“大妹小妹,我在这。”    吴柳眉未说话反倒是她身旁的吴柳慧一脸高兴的挥手,“六哥。”    吴少莱从楼梯上下来,走了过去询问,“路上没发生什么事?”    吴柳眉眼神不住的往楼梯口望,以至于只有吴柳慧回答吴少莱的话。    “还好啦,就是路上有点滑,马车已经让人派人给送回去了。”    吴少莱点了点头,开口说,“这一次六哥出来,主要是见一个朋友,等会介绍给你俩认识,你们俩可要安静一点。”    吴柳眉眼睛一亮,心想,莫非是三皇子?    吴柳慧皱了皱鼻头道,“六哥,小妹是那种不靠谱的人吗?”    吴少莱摸了摸鼻子,“好了,你们跟我上来。”他在前面带路领着两人上了楼。    上楼时,吴柳慧左看看右看看,随后抱住了吴柳眉的手臂,惊讶道,“大姐,这里不是咱们经常来的茶楼吗?”    前面的吴少莱听到这话,眉头微微皱了皱,甩掉了心中突然冒出的念头继续上楼梯。    弘暻已经清洗了茶碗,等人上来。    门没有关,吴少莱很快带着人进来了。    弘暻抬起头,吴少莱则对弘暻说,“三爷,这是我的两个妹妹。”又扭头对着两个妹妹说,“这位是三爷,你们跟着我叫就行。”    看到一身贵气的少年,吴柳慧隐约察觉出这位少年身份不同,随即收起疯疯癫癫的模样,向少年微微福了个身,“见过三爷。”    同样福身的还有吴柳眉,如同之前一样显得清冷,只是眼神流连在弘暻身上。    吴少莱再次皱了皱眉,看到三爷并没有将眼神放在大妹身上,决定先放过这事。    弘暻开口指着桌旁的几张椅子说,“都坐下。”    吴柳眉柔柔的坐在弘暻对面,吴柳慧倒是规规矩矩坐在哥哥身边。    吴少莱觉得有些头疼,早知道拼着三爷不喜,他也直接婉拒了这件事。    这回他哪还能看不出,大妹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三爷的身份,这才不依不饶的缠着他带她一同出来。    只是三皇子的婚事,根本不会考虑到自家身上,三妹这样也是白白托付的心思。    随即像是想到什么,吴少莱心里一凛,不对,他之前接到三爷的信,确定自己没有泄露出去,为何大妹能这么准确的得知消息?    吴少莱脸色有些不好,莫非自己身边有人被收买了?    弘暻看着这一家三兄妹觉得有趣,吴少莱虽然说不聪明,但是也没傻到哪去,身为阁老的儿子,即使不是接任家族的继承人,是身居这样的家庭,眼界原本就比旁人要高。    弘暻选中他,也是选中了他的身份,打算借用吴少莱的身份来聚拢一些人。    没有想到的是,他两个妹妹也挺有趣。    大妹的心思都摆在脸上,想要勾引他却又故作清高,莫非真觉得凭借这张脸就能够引起他的注意?    别忘了他从小就面对着他额娘那张脸,对于美人已经有了抵抗力。    他虽然同样爱美人,可喜欢的却是聪明的美人。他觉得至少跟他额娘一样,有一张美貌的脸却又精明能干,才能够引起他的注意。    可惜的是,吴少莱这大妹美则美矣,美的太流于表面,跟她额娘相比,又过于青涩,让这美貌是打了折扣,甚至连宫里那位以美貌著称的年妃都有些不如。    弘暻眼眸垂了下去,把玩着茶盏。    吴少莱开口打破了屋子里的寂静,介绍了京城几处冬日里也可游玩的景点。    弘暻注意到吴少莱那颜色稍差一筹的小妹倒是不时的点头附和,他原本没将心思放在吴少莱小妹身上,不过听着她拐着弯的帮吴少莱圆话,看来至少还有一股聪明劲。    弘暻觉得没什么意思,也坐不下去了,便起身对吴少莱说,“爷还有事,你们可以在这里继续坐一会儿。”    吴少莱连忙起身,有些巴不得他离开,对于他来说这位简直就是祸水,便急忙说,“三爷,你要是有事尽管去,不用顾及我们。”说完他松了一口气,觉得得赶紧回复告知娘,让娘打消了大妹的心思。    弘暻听了也不客气,当即转身往外走。    吴柳眉有些怔愣,等等,怎么突然就走了呢?莫非她太过矜持,才没有引起这位爷的注意。    吴柳眉慌忙站了起来,吴少莱一惊,开口问,“大妹,你要做什么?”    吴柳眉被这一声喊回了神,她神色镇定的回吴少莱的话,“没什么,就是坐的久了,腿有些酸。”说完这番话后,她又重新坐回原位,只是神色显得漫不经心,仿佛所有心神都随着三皇子离开而离去。    一旁捧着茶碗的吴柳慧古灵惊怪的转了转眼珠,眼神里露出的恍然。    吴少莱松了一口气,随后又觉回去就将这件事告知娘,让娘看着点。    敏宁洗了洗手上的墨迹,拿起一旁的毛巾擦干了手。    这毛巾是最近这些年研究出来的,相比较往常的帕子,毛巾一出世就受到了欢迎。    毕竟不管材质再好的帕子,也没有毛巾洗在脸上那么柔软。    擦干手之后,她展开了刚写好的单子。    单子上是她列下的寿单,四爷第一次大办万寿节,自认这些礼物就不能够少。    后宫早早得到消息,也早早的行动起来。    敏宁眯眯眼睛,她可是听说了,不管是年妃还是贤德妃,都传了信回娘家,让娘家在这件事上使劲。    因为有她在,蝴蝶了年妃的孕事,导致历史上生多少死多少的年妃,现如今还未生育过。    至于贤德妃,敏宁很确定是也没有幸过,可也不知道四爷是怎么弄的,让贤德妃以为自己受过了宠,只是运气不好没有怀上。    这一回四爷大办寿宴,这两位觉得自己还有希望得子的妃子,自然就行动了起来。    至于以前在王府的老人,大概是死心了,不奢望四爷的宠幸,这一回倒是安安静静的,只给四爷准备了袜子和鞋当做寿礼。    至于皇后……    敏宁嘴角抽了抽,皇后大概是跟四爷学的,现如今正闭门亲手抄录佛经,显而易见这佛经应该就是送给四爷的寿礼。    敏宁在心里幸灾乐祸,该!四爷之前这样敷衍她,这回总算有人用同样的手笔帮她还了回去。    弘暻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盒子,跟敏宁行了礼之后,才开口说,“额娘,这是我为汗阿玛准备的寿礼,您看合适不合适?”    敏宁将寿单放下,示意弘暻将盒子放到桌上。    敏宁打开了盒子看着里面的一个小巧精致的鼻烟壶,皱起了眉头看着他问,“你怎么送这么个玩意儿?”    弘暻两眼无辜的问,“儿子听说汗阿玛最近喜欢玩上了鼻烟壶,特意寻了一个过来。怎么,难道这礼物有何不对?”    不对,当然是大大的不对!    四爷爱上了鼻烟壶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不过敏宁却讨厌那股烟味。    在她那个时代,她就讨厌闻到烟味,原以为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就不用忍受了,没想到烟草都被洋人从新大陆那边带到了大清,导致上下风行,如今连四爷都染上了。    敏宁一脸厌恶的掩住鼻子说,“赶快拿走,这种东西不准送给你汗阿玛!”    她之前因为生气,已经将四爷那些鼻烟壶全都收起来了,管着他尽量少闻烟。    没想到弘暻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竟然又重新找来了一个。    虽然这个鼻烟壶小巧玲珑,采用一块完整的羊脂玉雕刻而成,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但是敏宁却没办法欣赏,甚至有些厌恶。    弘暻收起了脸上高兴的表情,一脸郁闷说,“儿子费了好大功夫才跟人换来这个鼻烟壶,原本想当做寿礼献给皇阿玛。若是这个不能当做寿礼,儿子不知道意思从哪里再找新的寿礼。”    敏宁一挥袖,“反正我说不行,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送鼻烟壶给你汗阿玛。”    弘暻听到这个斩钉截铁的回答,无奈的退了出去。    退出去之后,便转道去了四宜书屋。    四宜书屋内,四爷一边批着折子,一边心不在焉的瞅着大门。    弘暻走了进去,四爷眼神里带着期待,“如何?你额娘怎么说?”    弘暻摇了摇头,“额娘刚才发了火,不准我拿鼻烟壶给您。”    四爷满脸失望,这个答案他早猜到了。    弘暻忍不住问,“汗阿玛,儿子早就说了用这个方法没用,您不信还非得让我去。”弄得额娘也开始不待见她。    四爷瞪了弘暻一眼,转而又道:“朕这不是没办法吗?这群废物连烟草都带不进来,你额娘看的紧,朕想嗅鼻烟想的厉害,连批阅奏折都觉得没精神了。”    弘暻忍不住开口劝道:“汗阿玛,既然额娘不允许你嗅,那说明鼻烟有对您身体不好,还是少接触。”    四爷就觉得这个儿子跑出去一趟,开始跟自己不是一条心。    以为他想吸鼻烟吗?还不是批阅奏折觉得犯困,嗅鼻烟可以提神。    没想到安佳氏大惊小怪,发现他身上的鼻炎之后发了一通火,搜罗了整个园子将所有的鼻烟壶和烟草全都弄了去。    又派着人守住了园子的门,凡是发现私带烟草的,一棒子打出园子。    弄得四爷想找个贿赂的人都没有,最后只能借张廷玉的鼻烟壶嗅一下。    四爷觉得自己可真是可怜,做皇帝做到他这个程度也算是没谁了。    “你不懂。”四爷丢下了三个字,随后让人将他轰出了门。    弘暻被轰出门之后,觉得自己真是两头不讨好,以后要是再掺合汗阿玛跟额娘的事,他就是小狗。    直亲王风尘仆仆的回到了京城,第一时间就进入了圆明园向四爷复命。    见直亲王跪在地上,四爷一脸感动的从龙椅上下来,亲自扶起了他。    “来人给大哥看坐!”四爷高喊了一声。    苏培盛立即从小太监手里接过了一把椅子,放在直亲王身后。    直亲王小心的坐下,毕竟上面坐着的是他兄弟,而不是他老子。    直亲王看着比谁都清楚,老四就是个小心眼,眼下用谁对谁好,但是要看谁不顺眼,那心眼小的比针眼还小。要不然小十四还是老四的亲兄弟,因为当年投靠老八跟老四对着干,老四这些年就一直溜着十四,不给他任何实权。    这还是直亲王回到大清,打探后得来的消息。    眼下面对老四时,自然是俯首帖耳。    四爷很受用,他觉得几个兄弟当中,还是老大真能够看清事实。    眼下是他当家,他这些兄弟已经不是皇子了,而是宗室,若是乖一点还能,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给几分颜面。    可若是学老八跟他对着干,现如今太上皇还在,他不能动他们,可年事已高,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可别怪他让所有罪名都集中在一起清算。    见老大识趣,四爷自然也给他这个脸面。    待两人坐好,四爷开始问话。    “新大陆那边局势如何?”先前因为大清不断有探险的人过去,时间一久就占了一块土地。    为这块土地跟当地土著还有洋人打了好几场,直到现在还有摩擦。当时大清过去的人太少自然不敌,后来东海的商船全都联合起来向朝廷请命,四爷才勉勉强强派了一队海军过去。    这队海军就是老大训练的海军,拉过去也是为了让海军能够见血。    这件事原本就是民间船队跟朝廷演的双簧,这才让大清海军名正言顺的出海。    海军到达新大陆之后,就迅速地圈住了南美洲靠海的一片土地,跟土著打、跟洋人打,立下了赫赫战功,才在新大陆站稳。    后来那边的海军还学洋人,上岸是海军,下了海就是海盗,劫持了洋人好几船金子。    眼下东海那边的海军看着跟新大陆那边没什么联系,可实际上每年的新兵都要暗暗渡海前往南美洲,这样即使是平静的东海,出现的海军也是经历过战场的。    后来就将东海一带的海贼一网打尽,就连倭寇也给清除干净了。    不过,四爷之前在理亲王那边听到了一些讯息,欧巴罗那些洋人国家准备联合起来,一同将大清的海军赶出新大陆。    得知了这个消息,四爷自然关注新大陆那边的局势。    甚至有些暗暗后悔,不应该那么急着将十六派过去把大哥给换了回来。    也不知道临时换将,会不会使得新大陆那边的局势一下处于劣势。    四爷心里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直亲王想了想回答说,“那边的局势还是洋人占据了北面的土地,咱们大清跟土著分割南边的土地。”到这里直亲王叹息一声,“咱们发现的太晚,已经晚了洋人近两百年,依然比不上洋人经营的稳固。”    四爷点了点头,随即又开口说,“晚总比没有好,咱们大清虽然参与到这场盛宴中晚了,但不要忘了我大清属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算晚了又如何,大不了让洋人将嘴里的肥肉给吐出来!”    直亲王却摇了摇头,说,“没那么简单,新大陆那边的洋人,可是跟在大清的洋人大不相同,那边的洋人更像是野兽,根本不讲究什么道德情义。”    四爷若有所思,他想起了之前敏宁跟他说过的话,占领一块土地的时候,就不能讲究情义,得学着洋人一点。    直亲王又说了美洲那边的几大势力,四爷认真的听完,又根据先前理亲王所说的,欧巴罗势力对照。    最后确定,确实是欧巴罗那几个强国瓜分了新大陆。    好在,大清抢不到北美洲,能够从南美洲咬下一块回肉。    有了这个地盘,就可以慢慢扩张。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人口,要是有足够的人口,北美那边也不会是几个国家争夺不断,为何?还不是因为人口少的原因?    四爷暂时将这件事放在一般,凭借着火器之力,就算没有直亲王坐镇,洋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大清的海军赶出新大陆。    而眼下这段时间,最紧要的还是培训能够打仗的武官,不管是培育英才也好,还是将来的作战做打算,剩下这件事是急需解决的。    中午,四爷留下直亲王一同用膳。    吃完之后原本打算留直亲王午休,就没想到太上皇那边来人让直亲王过去。    四爷没办法留人了,就派人将直亲王给送去。    演了一出兄友弟恭,四爷才满意的回到后园去看敏宁。    敏宁继续誊写寿礼的单子,四爷进了门就询问,“弘暻的婚事,你看中哪家了?    四爷想在年前将这件事给解决了,他没料到的是将名单递给她,人也见了,结果却没下文了。    敏宁放下笔,抬头对四爷说,“小像都已经给弘暻了,他至今没有给我答复。”    四爷沉吟了片刻,开口说,“正好,这次万寿节朕打算让兆佳氏带着她侄女过来,跟弘昀见个面。要不你也将那几户人家的女孩一同叫过来,那弘暻见一见,看小像又能看出什么来?”    敏宁听了之后心神一动,问出了一个长久以来的疑惑,“爷,为何不给弘暻挑选一个汉臣的女儿做福晋?”    四爷利眼立即扫了过来,敏宁却不退让。    他蹙紧眉头问她,“你打算给弘暻挑选一个汉家女子?”    敏宁爽快的承认了自己的打算,“大清律例又没有说不能够满汉通婚,只是如今满汉不得通婚已经成了祖制,实在是有违我大清满汉为一体的政策。既然已经是一体了,为何要有这么一条隐形的祖制?这岂不是自打嘴巴?”    四爷徐徐叹了口气,认真的跟她解释,“当年多尔滚推行过满汉通婚这条律例,不过后来多尔衮死后被清算,他推行的政策,绝大多数都成了他的罪名,满汉通婚更是不了了之。当年汗阿玛初初登基,所有正式都由四大辅臣把控,各项政策倾向保守,甚至刮起了一股恢复祖宗制度的风气,满汉不得通婚就是在那时定下的。”    实际上四爷也觉得这条规矩,成了他身上的制约,不管太上皇还是他,在朝堂上都实行满汉一家的政策。    经过敏宁提醒,他才注意到满汉不得通婚这条原本不放在心上的祖制,竟然制约着满汉一家这项政策,使的满汉一家说出来就是个笑话。    敏宁却皱了皱眉说,“若是满汉不得通婚,那当年的孝康章皇后……”要知道孝康章皇后的父亲佟养性就是个汉人。    按照血脉随父亲这一边,孝康章皇后也是汉人,那么这样算下来,太上皇也拥有一半汉人的血脉。    四爷自然明白她的意思,“这是不同的,佟家虽然是汉人,却是汉军旗,属于八旗旗民,自然是可以通婚的。”    敏宁觉得荒谬,在哪扯了一层汉军旗的皮,就不是汉人了吗?    想了想,敏宁认真的对四爷说,“爷,我觉得是时候满汉联姻了,只有将汉人血脉融入我爱新觉罗家族,咱能够让百姓认可咱们,不会一直视咱们为异族。”    四爷食指跟拇指摩擦在一起,背过身去思考了一番。    敏宁攀住了他的肩开口说,“咱们满人毕竟人数少,想要统领汉人这么一个庞大的民族,就应该主动融入进去,难道是独立在外,才是一件危险的事。不然总有一天会给后世子孙留下危机。”    四爷转过身抓住了她的手,紧紧盯着她的眼问,“什么危机?”    敏宁抽出了手,转身坐到椅子上,倒了杯茶开口,“要是有一天大清亡了,您说改朝换代之后,是异族皇室危险,还是融入了汉人血脉的皇室危险?”    哪一样都危险,凭借着太上皇对于朱氏子孙的赶尽杀绝,四爷不得不承认,当朝掌权者对异族确实怀着警惕之心。    四爷却不愿意承认,他暴怒道:“闭嘴,朕的大清怎么会亡?”    敏宁坐在椅子上,看着他发火。    四爷散了一波火气之后,却不得不狼狈的承认,大清确实会有亡国的一天。    这比之前让他在东北准备子孙的后路,还要让他难以接受。    实际上这个世上永远没有永世流传的朝代,如同一统天下的秦朝,秦始皇还想让秦朝流传万世,所以才称自己为秦始皇,然而他到死可能都不会想到……    秦,二世即亡!    四爷也不敢保证后世之孙是不是个个成才,总有不肖子孙丢掉江山的时候。    可是让他现在承认,四爷却难以忍受。    敏宁亲手倒了一杯茶给他,“爷,所以咱们现在就要做打算了。”    四爷握着茶杯,喘着粗气看着她,随后一口气闷了茶,“谁说现在就要做打算?”    敏宁“啧”了一声,看他仍然不死心,便弹了弹手指说,“爷,现在可跟以往不一样了,消息闭塞,皇族跟百姓隔着天崭。皇家的婚事,自然跟百姓无关。”说到这里,她停了停,抬起眼看着他,“可是您不要忘了!现如今多了一样报纸,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往后您觉得,百姓会对皇室的事情不感兴趣?”    四爷握紧的空茶杯,眼睛直直地盯着她,“那又如何?谁敢报道皇家的事情?”    敏宁纳闷地问他,“莫非你打算叫皇室跟百姓隔离了?”随即提醒他,“爷,咱们最好打造亲民的形象,这样才能够让百姓相信,往后发行一些政策,百姓也能够更容易接受。你觉得高高在上,猛的发行一道命令,需要几年那个推行下去好,还是让百姓自主的拥护皇室,主动接受这些政策好?”    四爷听了他这话还有些心动,不得不说,若是百姓拥护他,主动接受他的命令,光是想一想就令他暗爽。    他之前已经按照她所说的,出现在百姓面前,京城这边的政策确实容易施行。    现在想一想不过是做得更彻底。    四爷已经被敏宁给忽悠晕了,觉得打造皇室亲民的形象,确实是一项一举数得的好事。    等等,这跟弘暻的婚事有什么关系?    四爷回过神来,警惕的望着她。    敏宁毫不客气的将话题给转了回来,“这一次万寿节,我不仅打算请你选的那几家女孩,还打算挑一些汉臣家的女儿过来。当然我也不是强逼着弘暻娶汉女。先将人请过来,到时候让弘暻自己挑,他挑选谁就选谁。”    四爷当即开口,“准了!”    十二月十三是万寿节,在这种冰天雪地过万寿节,绝对不是一件快活的事情。    哪像太上皇那会儿,万寿节要是在5月份不冷不热的天气,那样才能够玩得开。    如今赶到腊月,任谁也没有那个勇气跑出来玩。这大概也是前些年里万寿节一直不热闹的原因之一。    连四爷自己都嫌弃大冬天里这么操劳。    这日弘暻得到额娘的通知,怀揣着上回额娘给的小像,冒着严寒来到了园子里。    现如今,若不是重大节日,必须得回到皇宫里办,皇帝已经很少回宫,完全拿圆明园当作了政治中心。    就连朝中大臣都在圆明园附近置办了宅子跟着迁移过来。    不过六部还在京城。    弘暻听过汗阿玛透过话音,让他明年别出京了,进入六部实习。    这说明他正式迈入朝堂之中。    说实话,赶紧进入朝堂的年纪,相比较叔叔伯伯们来说要晚上许多。    就他汗阿玛,当年十五六岁就被皇玛法带到了身边开始听政了。    哪里像他,都快二十了还东奔西跑,连个班底都要自己来组。    弘暻都想冷笑一声,自家额娘跟汗阿玛肯定是想坑他,这才迟迟不让他进入朝堂。    可不得不说,这些年里东奔西跑,确实增加了不少经验。不管来年是进入户部还是吏部,他都不怵,进入户部,他有在银行工作的经验。进入吏部,他有掌管钢铁厂的经验。    而这两部属于六部当中最重要的,弘暻觉得就算暂时不进入,迟早有一天也会进去的。    进了杏花村,弘暻就将怀里的小像给交了出来。    敏宁则跟他透了话音,“后日万寿节,我会将这些女孩全都叫到园子里来,到时候你们处一处,挑选一个看得中的。”    弘暻突然听到这个消息,被震惊的没回过神。    敏宁恐吓他,“这一回你阿玛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是你不挑选一个,回头他就给你结婚!”    弘暻一脸黑线,“指婚就指婚。”他又不是弘时,为了逃避指婚连园子都不敢回。    敏宁戳了戳他的额头,有些恨铁不成钢,“你能跟你阿玛相比吗?怪只怪你生在这个年代,不能跟你阿玛一样妻妾成群。你要是不挑一个合心意的,未来只能对着一个不满意的人过一辈子。”说到最后,她都带着恐吓的语气。    不等弘暻开口,敏宁又继续说,“别想着纳妾,这政策事关大清增加人口,绝对不会允许你率先打破!”    弘暻扁了扁嘴,“儿子明白了。”    敏宁拍了拍手边的一沓小像,“放心,这回额娘可没有亏待你,不仅有这些,还挑了一些汉臣女子,各种款式随便你挑。要是挑中了,甭管你阿玛,我去求太上皇给你指婚!”    弘暻想了想问,“挑中汉女也行?”    敏宁眼神玩味的盯着弘暻,心想,果然是自己的亲儿子,跟她可真是心有灵犀。    弘暻被她看得一头雾水,试探性的问,“额娘,莫非不行?”    敏宁笑眯眯的拍了拍他的肩,“尽快去挑,额娘跟你保证,无论你挑中谁,就是你的福晋。”    弘暻心里顿时有了底,看来朝廷又有什么他所不知道的政策了。    这次大概是关于满汉同婚。    弘暻自小就被灌输了先进的思想,对于满汉之别看的不重,他同样知道,八旗制度是劣制,迟早有一天赶不上时代发展,拖累整个大清。    现如今满汉通婚最主要的阻隔并不在皇室,而是在八旗制度。    若是真的通了婚,凭借着庞大的汉人基础,很难保证八旗的特权,这才是抗拒的主要原因。    无论谁都不能够保证跟汉人通婚之后,八旗的特权还有没有。    汗阿玛已经着手改革军制,稍稍有了成效。    眼下不管是改革军制,还是满汉通婚,不过是为了将来取消八旗特权做铺垫。    弘暻这点政治眼光还是有的。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