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炮灰奋斗史[清] > 第180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80)

第180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80)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小厨房里的掌厨太监已经拉好了面,近一米长的面条被拉成了一根线。    敏宁还在门外沉思着, 一个宫女脚步匆匆的来到她面前, 福了一个身说, “娘娘,万岁爷过来了。”    敏宁回过神来, 当即开口说,“让万岁爷稍等, 我这就过来。”    小厨房里的小太监, 麻利地添了一根柴进炉灶,很快旺起来的火舔着锅底, 原本就被烧热的水顿时又沸腾起来。    敏宁走了过来洗了一下手, 抓住面往锅里扔。    面在水里起伏了两下, 就被掌厨房太监迅速的给捞了起来。    面盘在碗里,两颗烫好的青菜摆放在面上,掌厨太监迅速的从一旁有了淡如清水的鸡汤放入碗里。    很快,这碗面又放入了食盒里。    敏宁就提着食盒去见四爷。    杏花春馆里,四爷正被太监伺候着换衣服, 敏宁走进了门,将食盒放在了桌上。    “问出什么结果了?”四爷拿眼神瞅她。    太监扣上了最后一个扣子,四爷挥退了人,在桌边坐下。    敏宁从食盒里捧出了面,送到了他手边。    等四爷拿着筷子端起了面, 她才坐到他对面, “已经问出来了, 是日本人。”    四爷拿着筷子的手顿住,“倭国?”    敏宁脸上露出了得意笑容,将自己怎么发现那女子的不对劲,怎么诈人,全都说了出来,停了一下她才继续说,“大概是怀疑到我身上,觉得正是因为我才导致日本战乱不断,宁愿暴露好不容易埋进来的暗线。”    四爷脸色凝重了下来,若是洋人派遣间谍他还不放在心上,毕竟洋人的容貌跟大清之人相差太大,怕就怕这些周边的国家,因为容貌相近,潜伏进来很难分辨清楚。    敏宁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便直接说,“交给我来查,我会将这些隐藏起来的间谍全都拔除干净。”若是四爷出手那只能走官方,不如敏宁方便,毕竟她在东海那边可是盘踞着一大股地下势力,把持着各地黑市。    日本人的动作很难瞒过东海那边的人。    四爷点了点头,随即动筷子吃下了面,面虽然长达一米,可却拉得非常细,几口就吃完了。    接过敏宁递过来的纸巾,四爷擦了擦嘴,说,“既然倭国那边朝你动手,那就再添一把火。”    敏宁询问道,“给德川家族施压?”    “没错,总不能放着德川家族跟那些反叛之人眉来眼去,还有再扩大学院规模,凡是满六岁的孩童,全都要进入学院读书。”成年人清除干净,年幼的又洗了脑,就想有那么几个漏网之鱼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再过二十年,等这一批孩子长大,倭国就真的脱离不了大清了。    因为这一代孩子长大之后,全都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再加上儒学教育,全部都亲近中原。    现如今的壮年已经被商人拉到工厂当廉价的劳动力,等二十年后,想必已经融入到中原,两代之后倭国就能够废国立省了。    敏宁适时在旁边提了一个建议,“可以适当的在日本那边开放一部分科举名额,来大清参加科举,到时候凡是日本的官员,都必须经过科举选拔。”若是连日本的官员都由大清来决定,就不怕日本脱离大清之手。    四爷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行,等一批上完大学的学子毕业,又给日本那边开放一部分科举名额。”    两人三言两语定下了日本的未来,眼下大清比日本强,日本就没有自主权,大清可以越过日本官方强硬的为对方下决定。    怪只能怪在这个世界,国与国之间讲究的是弱肉强食法则,大概等到相互吞并的差不多了,才会扯上一层皮,选择一种更优雅的姿态来进攻。    而在这个时代,侵略打仗已经是家常便饭,既然日本那边心心念念的想要中原的土地,那就不如自发的融入进来,也免得天天在那个灾难频发的地带担惊受怕。    敏宁想到了俄罗斯的事情就问四爷,“我听说罗刹的使者来了京?”    大清对于俄罗斯私下的称呼就是罗刹国,最开始的时候中原与俄罗斯接触时发现对方是金发蓝眼,以为是妖怪,就将对方称为罗刹鬼。    等时间一长,这称呼便传开了,也不叫对方的本名,直接以罗刹国相称。    大清是延续前人的称呼。    不等四爷开口,她又继续问,“罗刹人进京是有何事?”    桌上的碗和食盒都被宫女给拿了下去,宫女又送了一碗茶,给四爷漱口。    四爷漱了口,将茶水又吐回碗里,开口说,“罗刹国那边想要开放两国贸易,让大清不限定罗刹人数量进入沿海港口,允许免税购置货物。”    说到这里将漱口的茶碗,放在了宫女手中,他又继续道:“罗刹人还想在京城设立大使馆,设立教堂和商业法院,法院专门处理大清商人跟罗刹人之间的商业纠纷。”    敏宁听了,只觉得设立大使馆这一条可以允许,俄罗斯在大清设立大使馆,大清也可以在俄罗斯设立大使馆。    至于设立教堂,敏宁觉得四爷不可能容易松口,当年洋人在京城干涉信众祭祖,导致朝廷已经控制外来宗教。    再加上现如今洋人的教堂多是天主教跟新教,而俄罗斯信奉的是东正教。    原本各教就因为争夺信众打的难舍难分,东正教再插一脚,还不得打出狗脑子!    或许洋人那边会安分守己,但俄罗斯就不一定了,俄罗斯可是被称为战斗民族。    在京城那群俄罗斯人就因为喝酒打架死了不少,朝廷为了安置这群人更是伤透了脑筋,后来还是释放了一群女犯人嫁给这些俄罗斯人,才令对方安分下来。    如今若是又刚进来一批,可以想见顺天府又得忙碌起来。    至于商业法院,肯定是不会允许开的,在大清设立商业法院,用脚趾头猜也知道采用的必定是俄罗斯的法律。在大清的土地上,用俄罗斯的法律来制裁大清之人,朝廷上下就算脑壳子进的水也不会同意这种事情。    四爷完全没有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刚开始提条件自然是狮子大开口,就等着对方还价。    可惜眼下四爷连还口的意思都没有,意思意思的接见了使者之后,就将人丢给了理藩院。    至于罗刹人所提的那几项要求,四爷就当做自己没听过。    理藩院原本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衙门,这些年随着大清的洋人增加,以及对日本采用的政策,理藩院的重要性也逐日增加。就像日本那边,设立学院印刷书籍这一部分就由理藩院接手。    敏宁听到四爷将罗刹人丢给了理藩院,不由有些同情对方。罗刹人打起架来可是要命的。    敏宁问四爷的意思。    “罗刹人一日不归还偷占大清的土地,这些事情就免谈。”四爷见她想知道,便说出了自己的底线。    敏宁沉吟了片刻开口,“爷,西伯利亚那块土地可以收回来吗?”    四爷问她,“怎么又提起这茬?那是一块不毛之地,千里无人,当年汗阿玛觉得那块地食之如鸡肋,就让给了罗刹人。”    敏宁心一疼,谁说西伯利亚是一块不毛之地?那里分明是一块富庶的土地。只是所有财富都沉睡在地下。    敏宁的脸上露出了肉疼之色,“爷,西伯利亚虽然表面上是不毛之地,可地下却埋藏着亿万年的财富,那里是无人地带,里面埋藏着数不尽的矿类和火油。爷,时代总是进步的,现如今咱们虽然不能开采,可祖孙后代总有一日能够用上,将这块地送给罗刹人,爷,我觉得后世子孙,要是知道这件事,非得骂咱们眼光短浅不可!”    四爷听她这么一说,顿时也觉得心疼。    “西伯利亚真的有那么多矿?”    敏宁搬着手指头数给他听,“铜矿、铁矿、煤矿、金矿、银矿、钻石矿、玉矿等等,应有尽有!”最后她有气无力的说,“您想一想,连贫瘠的外蒙都有那么多矿,更不要说从未被人挖过的西伯利亚。”    四爷沉默了许久不开口,毕竟那一块土地是太上皇让出去的。    尼布楚条约不用说对于大清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让出一块没用的土地就能换来边疆安宁,当年朝廷上下都赞同。    可如今再回头看,当年签订的条约愚蠢的要命,换取一时的安定,并没有安抚罗刹人的野心,再加上那么一大块宝贝的土地无条件割让,四爷恨不得回到那个时代,阻止那件事发生。    可惜就算他回到那个时代也没用,因为当年他才十一岁,根本无法左右朝廷的政策。    而且当时朝廷正跟罗刹人和准噶尔两面作战,为了东北边缘地带的安宁,才同意签订尼布楚条约。    敏宁则试探性的问,“爷,我看罗刹人现如今并未停止窥视黑龙江地区,甚至还无视条约越过了分界线,想要夺回雅克萨城。不管当年什么原因导致我大清打了胜仗还要割让土地,至少在咱们这一两代内要将那块土地给拿回来,才能够不愧对列祖列宗。”    四爷叹息了一声,“哪有那么容易?尼布楚条约已经签订了三十年,两方都已经习惯了如今的和平。”想要再掀起战事没那么容易。    敏宁提高了声音质问他,“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罗刹人继续蚕食咱们的土地?”    四爷安抚她,“眼下国内的情况未定,新大陆,还有日本都得靠着海军震慑。八旗改制还未完成,眼下不适合再动兵戈。”总得先安内才能攘外。    敏宁不得不承认,四爷说的有道理。    “暂时将这件事先放着,放罗刹人偷占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咱们先整合国内的情况,到时候军制改革一旦完成,可直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将罗刹人打回老家,将原先的土地全都夺回来!”    敏宁被四爷说得热血沸腾,她积极的响应,“那就趁着这段时间将东北的铁路都给盘活,有了火车就不用担心粮草运输问题。”还有汽车既然已经造出来了,也可以造货车了。    有了货车,就可以将士兵、货物灵活转移。    四爷含笑的看着她。    敏宁畅想了一番后,又转头问四爷。    “对了,洋人提出的那几个目的,你打算同意哪几个?”    “关于罗刹人,太上皇了解的要比我更深,所以就此事我准备去询问太上皇。”    敏宁点了点头,也对,在这个时代,要说对俄罗斯了解最深的莫过于太上皇了。    当年参与签署尼布楚条约的大臣,绝大多数都已经逝世,可太上皇还活着,对于俄罗斯的情况必然了解。    这样一个对手,她就不相信太上皇会不关注。    用过午膳之后,四爷便离开了杏花春馆去了畅春园。    敏宁则收到了手下人的来报。    昨日她通过报馆之手,给手下传达了命令,但这些人查看吴阁老侄女从小到大的事。    这回看来是有了消息,敏宁翻开了手里的信纸,纸上所写的全都是吴柳眉这些年京城发生的大事。    至于未来京城之前的,还得手下人前往吴阁老的老家才能够查到。    不过,对于敏宁来说,光是京城这几年的消息就可以。    她手划过一段字,脸上露出了兴味的笑容。    这段字写的是吴柳眉在三年前曾因发烧失忆过一段时间,在那期间性情变化太大,虽然后来记忆找回来,性情又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然而却留下了后遗症,明明是一张冷若冰霜的脸,可是却时常露出不合时宜的表情。    看看这一出多么熟悉!    敏宁心里就有了猜测,原以为只有自己有这番奇遇,没想到这个世上还有另一个人。    且这个人还看中了她的儿子,敏宁不由感叹,看来是自己家儿子被教育的太出色了,这才有了吸引狂蜂浪蝶的资本。    不过这些只是她的猜测,还得继续试探。    就算这一位真的是穿越女,她也不会跟她相认,从对方所做的事就可以看出,她们两个道不同不相为谋。    对方将心思全都放在情情爱爱上,一心一意将希望放在男人身上。    可敏宁就算成了四爷的小妾,还想靠着一己之力来改变这个时代。    对方或许能够凭借自己的手段,追求到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爱情。    敏宁却没办法改变自己的一辈子,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下一代乃至后世变成一生一世一双人。    对方并没有想要通过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来为社会提供发展。    然而敏宁这一生都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所以,两个人真的是两个世界的人。    不过,敏宁却没有放弃试探,真的要是一位穿越女,她虽然不能够坦白身份,却有千百种办法让对方主动为这个时代提供帮助。    更何况,看对方一直以来的目标都是奔向弘暻,敏宁哪还能猜不到。    对方跟她应该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有可能是现如今这个世界未来之人。    她不知道大清未来会走向何种方向?迫于自身的局限性,她急需一个局外人帮她补充疏漏。    这个穿越女来得太及时了,简直就是老天爷送给她的一场及时雨!    不过,前提得证实她的猜测。    京城里有一个“俄馆”,是康熙三十二年批准建立的,那年俄罗斯就已经派遣使节赴往京城觐见要求通商。    当年太上皇就批准俄罗斯在京城建立“俄馆”,每三年可以派两百人商队入京逗留八十天,这件事情可使得当时的洋人羡慕坏了,因为其他国家都没有这个殊荣。    此时理藩院的人将这群使节送到“俄馆”,随后又留下了一名小官陪同。    这名小官身兼重任,不仅要在这群使节逗留京城的这段时间全程陪同,还带着监视的任务,监视对方不要前往敏感的地方去,比如说国家的军事地点。    俄罗斯人进驻俄馆之后,发现官员并不搭理他们,只丢给他们一个全程当陪客的小官,顿时焦急起来。    方才他们在那美丽的园子里面见皇帝之时就发现,这片地大物博的皇朝主人已经换了。    换了一个更为年轻的,且这位年轻的帝王,对于他们的提议跟本不感兴趣。    使节伊兹麦伊洛夫这次过来是身肩重大任务的,不仅要观察大清的国土、资源、军备,最主要的是达成通商的目的。    一旦达成,俄罗斯的商人就能够大量的进入大清,能够更快的摸清这片土地的情况。    之前他向那位年轻帝王提出那几项提议时,看得出来帝王并不感兴趣,甚至连讨价还价都没有。    伊兹麦伊洛夫不怕还价,怕的是对方根本不搭理他,连一点希望都不给他。    可怕的是,他从那位帝神情中都看出来,那位帝王对于他的提议不感兴趣。    这代表着他这次过来的任务,还没开始就已经夭折。    伊兹麦伊洛夫心里五味繁杂,他有些茫然,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处理。    最后他又振作起来,碰一次壁不算什么,反正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一次,长久的呆在这个国家,总能够打动那位帝王的心。    想到这里伊兹麦伊洛夫就想要问理藩院的官员,何时能再次面见皇帝。    在一群争吵的声音当中,伊兹麦伊洛夫站了起来,原先吵架的使团中其他人,顿时闭上嘴看着他。    伊兹麦伊洛夫并没有看这些人,而是走到门外,叫住了外面的理藩院官员。    “还请帮我向你们的皇帝带声好,想请问一下,贵国皇帝何时能够再次接见我们。”    理藩院派遣过来陪同的官员自然是懂俄语的,官员瞥了他一眼,说,“我国皇帝日理万机,哪里有时间接见你们。接待你们的任务已经转交给了我们理藩院,你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再由我转交给上面。至于万岁爷见不见你,还得看安排。”官员心里有些鄙夷伊兹麦伊洛夫,果然是蛮夷之人,以为万岁爷跟蛮夷皇帝一样,说见就见。    随即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身为大国的自豪感。    可以说,现如今的大清的的确确是整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若是说俄罗斯可以吊打欧洲的话,那么大清就可以打得俄国怀疑人生。    现如今的八旗,可不是后世那样跟纸糊的一样,的的确确属于世界最强兵力。    伊兹麦伊洛夫又问,“那你的上司能否接见我?”他大概知道了,这个国家想要面见皇帝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退而求其次要求面见理藩院的官员。    小官当即开口,“抱歉,这两日是万寿节不办公,所有衙门都在放假,使节不如先等一等,放宽心,好好的感受一下京城的繁荣,一切等节日之后再说。”    伊兹麦伊洛夫无法。    他已经听说了,他们来京城正好碰上了皇帝过生日。    之前行走在街道时,就感受到不同于莫斯科泥烂的路面,这里的街道不知道铺的什么,又平整又坚实,街道两旁是繁荣的商店,店里摆放的货物非常多,那些在莫斯科时价格昂贵的货物,这里就跟不要钱的摆放在桌面上。    别说他眼花缭乱,随同他一块过来的其他人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伊兹麦伊洛夫只有一个感受,这是一个繁荣而又强大的国家。他四月份就从莫斯科出发了,花费了八个月才来到这个国家首都,其中有大半的时间都花费在通行证上,真正赶路的时间只占了一小半。    这个国家对外国人管的太严了,没有通行证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尽管他们是使节的队伍,可还是得一城又一城的办理通行证。    伊兹麦伊洛夫来到这个国家不久,就发现地上铺着一根又一根的钢铁,钢铁上奔跑着一种使用煤炭可以自己跑的火车。他很想将这种车子引入自己的国家,甚至还想亲自上去尝试一下,然而没有本国的户籍,没办法买车票,导致他站在火车站外眼睁睁的看着火车呼啸而过。    伊兹麦伊洛夫已经去信给彼得大帝,希望彼得大帝给他权利,将火车引入俄罗斯的权利。    俄罗斯的土地实在是太过庞大了,一旦有了这种火车就可以缩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清溪书屋。    屋子里很安静,四爷跟太上皇面对面的坐着下棋,太上皇下了一颗黑子,直接定下了输赢。    四爷放下了白子认输。    太上皇将棋盘上的黑子捡回了棋盒里,一边出声说,“你的心不平静。”就是因为不平静才会连连失手,被他占据了大片江山。    四爷承认这一点,他过来是想要向太上皇讨主意,没想到那还没有开出口,就被太上皇给拉到棋桌前陪他下棋。    四爷心里一直搁着事,下的自然是心不在焉。    太上皇捡完了棋子之后,又重新开了一局,他漫不经心的开口,“何事难着你了?”    四爷当即张嘴,“回汗阿玛,是罗刹国的事。”    太上皇虽然已经退了下来,可他对于京城朝廷的事情,却了如指掌,四爷虽然表面上做主,可是他做的事情全都没有脱离太上皇的照顾,甚至有太上皇支持,他施行的政令才会如此畅通。    俄罗斯入京一事,太上皇自然知晓,甚至早前太上皇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还暗示下面的人拖着点时间,才使得俄罗斯的使者过了这么长时间才来到京城。    见太上皇不说话,四爷又继续说,“这一次罗刹人过来是想要跟咱们通商。”    太上皇手执着黑子思考着该放在何处,一边开口道,“前些年不是已经跟咱们通商了吗?”    “罗刹人不满足每三年两百人的名额,想要大清不再限制人数,允许罗刹人自由进入各地港口,免税购置货物。”    太上皇将棋子放在棋盘上,吃掉了四爷的几颗子,才开口说,“我大清绝对不会放开限制。”    洋人一旦多了,就不好管制,再说经过□□的事后,朝廷更不会答应。    其实相对于欧巴罗的洋人,太上皇对于俄罗斯这个邻居还是挺大方的。    四爷一脸严肃的点头,“儿子也是这样想的。”    太上皇穿过旁边的茶碗,喝了一口茶,又继续从棋盒里摸了一颗黑子说,“罗刹人还有哪些要求?”    四爷一一说了,最后开口说了自己的意见,“这些儿子都不打算同意。汗阿玛……”四爷一脸紧张的跟太上皇说,“儿子想要收回当年尼布楚条约划给罗刹人的土地。”    太上皇听到他这句话,当即皱起了眉,咽下了教训的话,转而开口询问,“你为何有此念头?”老四都已经是当皇帝的人了,可不能跟以前一样骂他。    四爷原本以为太上皇会震怒,没想到太上皇的面色非常平静,他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提起了神经,“当年罗刹人趁我大清之危,使用诡计占领了西伯利亚,原本已经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可这才过了仅仅三十年,罗刹人就已经不安分,开始试探性的越过了当年两国合议的分界线。”    “儿子想,既然是罗刹人便不遵守条约,咱们大清自然可以推翻这部条约,将以往丢掉的土地再拿回来。”    四爷说完之后,便立即看了太上皇的脸色,他刚才那番话简直是在打太上皇的脸,毕竟离布楚条约是太上皇示意签订的,那片土地也是太上皇划给罗刹国的。    四爷此时说要拿回来,简直就是在控诉太上皇当年丢掉了那片土地。    太上皇“嗯”了一声,并没有对他这番话表示出什么态度,拿着棋子把玩了一会儿,将棋子放到棋盘上,太上皇才支了声,“不要打哈哈,说清你的真实目的。”    若没有目的,老四会想着收回给出去的土地?    四爷放下棋子,起身跪地,“汗阿玛,那块土地下面埋藏着大量的矿类,还有石油。这些沉睡的财富,可以使得我大清再繁荣几百年。”这才是他的理由。    太上皇有些动容,凝神盯着他,“你说那块土地下面有矿?”那片土地有矿不稀奇,毕竟方圆千里的土地,有矿也是自然。    可老四口中的有矿绝对不是小矿,而是富矿,富的超过了他想象的矿。    四爷咬着牙点头,“回汗阿玛,那地方是无人之地,上千年上万年,那些矿都沉睡在地下,儿子想要将这笔庞大的财富再拿回来。”    太上皇则发出了疑问,“你又如何知道西伯利亚那地方有矿?”    四爷深吸了一口气,当即开口说,“漠北绝大多数土地都是不毛之地,可我派遣过去来的勘矿之人,就已经找到了大大小小最起码也有上千个矿,包含了现如今所发现的各种矿类,还有一些未证实用途的矿种。外蒙都已经发现这么多矿,那么跟外蒙极为相近的西伯利亚所富含的矿类肯定更多。”    太上皇明白了他的意思,“起来,说说你打算怎么将这片土地给拿回来?”    四爷开口,“西伯利亚根本就属于蒙古,是罗刹国偷偷占据了这片土地。既然蒙古如今归于我大清,这片土地合该也属于我大清。儿子认为既然罗刹人不遵守尼布楚条约,我大清自然也不必遵守。一旦推翻了尼布楚条约,条约上的内容自可作废。到时候可以派兵将罗刹人赶出西伯利亚,将这部分土地给拿回来。”    太上皇沉吟一声,“这是要打仗?可是现如今八旗官兵并不善于在冰天雪地的地方作战。你只看到当年我大清战胜了罗刹人,却不知道当年用的是已经适应了当地气候的外蒙兵马,就算那样,也牺牲了不少人,才拿下雅克萨城。眼下这些兵马已经融入了八旗营,再加上时过境迁,老一辈子适应气候的士兵已经退了,现如今的士兵都是在温和的气候下长大,若是仓促之下拉去作战的话,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四爷当即开口,“回汗阿玛的话,儿子并没有现在就作战的计划,儿子想先完成军制的改革,还有现如今的八旗营也被派遣到东北训练,这里也是冰天雪地,儿子想着训练几年的话,应该能够适应与罗刹国的战争。而且我大清火器之利举世难寻,凭借着火器,就能够将罗刹人赶回老家。”    “汗阿玛也不必担心粮食补给问题,东北三省绝大多数城市都连通了火,若是准备作战的话,可以将轨道往更北边修,到时候火车全力运转,可以将粮食运到作战之地。”    太上皇跟着思考了一番,见他都考虑周全,便道:“眼下大清的变化太大,朕都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既然那片土地是从朕手中失去的,你作为朕的儿子,拿回来也是应该的。老四,这件事你就放心的去办!”    四爷感动道:“儿子多谢汗阿玛的信任。”从来没有一个皇帝愿意在有生之年退位,退位后干脆利落的放手朝政,让他自己处理。    若说四爷这些年有多少成就,绝大多数都得归功于太上皇,没有太上皇这根定海神针,一些政令绝对无法施行。    若没有太上皇,四爷还不知道得花费多少年时间才能够清理皇位更迭所带来的乱象,或许还得花上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够掌控朝廷,实现他的抱负。    因为有太上皇在,皇位更迭平安度过,一些心怀叵测的也不敢轻易妄动。    当年老八有多猖狂,可自他登位以来,老八也销声匿迹下去。什么原因?还不就是因为他背后有太上皇压制。    这才使的四爷短时间内就接手了皇位,又在短时间内颁布了多项有益于老百姓的政令。    雍正朝的繁荣,正是因为在康熙朝打好了基础,是父子两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太上皇看着老四一张老脸露出儒慕的表情,有些牙酸道,“行了,别学弘晧!”    弘晧在三胞胎当中个子最小,还没有长开,看着就跟金童一样漂亮可爱。    三胞胎前两个都是活泼的性子,自然是待不住。只弘晧大概是因为年幼期身体就不如前面的哥哥姐姐健壮,导致他习惯了安静。    在畅春园时,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伴在太上皇身边。无论太上皇做什么事,他都会露出一副崇拜的表情,让太上皇得意的同时又觉得这个孙子哪哪都好。    孙子圆乎乎的脸,做出这副表情还可以称得上可爱,可儿子这张老脸做出来,那叫一个辣眼睛!    这样一对比,就让太上皇嫌弃的不行。    四爷听了太上皇嫌弃的语气,当即露出了委屈的表情。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