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皇家媳妇日常 > 第6章

第6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龙凤十年,四月十五日。    胡寡妇的儿媳妇生了一个孙女,让胡寡妇这亲奶奶给取名为胡妮儿。    张李氏和白大娘在胡家一人得了一个鸡蛋,算得谢礼。至于红封嘛,就是用红纸包好的,白大娘是多少?    张李氏不知道。    张李氏是让胡家给封了二十四文钱,这白大娘是知道的。    不肖一个时辰,凤凰村里的村民们人人都知道了,张启的亲娘,张家嫂子给胡寡妇的小孙女批命了。说那是一个贵人呀。    “胡家这将来不是要发达啊。”    “铁定的。”    “唉呀,这是胡家真是有福气……”    “呵呵,那也得胡家小孙女长大呀……”    “……”    总之,各种的流言嘛,是传着传着的热闹了好些天。    张家小院内。    张春旭去了屋内,陪亲娘柳秀秀说话儿。    正屋中,张启非常正式的给亲娘张李氏行了礼,然后,坐正姿式,他说道:“娘,儿子有事情想与您商量。”    张李氏听罢话,笑了,道:“雏鹰长大,总要离巢。”    “你的心思,为娘明白。”    “启儿,放心去做你认为应该干的事情,娘支持你。”    得到亲娘的态度,张启傻眼了。    他准备了好久的话,各色的理由都是整理了又整理。现实就是做了无用功,他的一切准备全白搭。    他娘是意外的通情达理啊。    “娘……”    张启非常的感动。    他想了小时候,他随亲娘去锦城县时,头一回见到了读书人。那等纶巾羽扇间的飘然风度,就是萌升起念头,他不愿当一个农夫,又或者一个神棍。    他向往受人尊重的读书人。    读书花费几何?    家中是否负担的起?    年幼时的张启哪懂思索这些。那时候,不过五岁的他求了亲娘话,闹嚷嚷要读书,要考功名。忆往事,张启是多翻感叹。    亲娘对他太好了。    以至于张启想着他堂堂男儿要年老的母亲支撑家业,就越发羞愧。    “这些年来苦了您,娘,是儿子无用。”    张启的声音有些干涩,他继续说道:“岳父问了儿子的举业。儿子羞愧,这一回中得童生就是饶幸。再读下去,秀才那等功名,儿子有自知之明,怕是无望的。”    “儿子准备立业,自食其力,养家糊口。”    “于是,就求上了岳父大人。岳父大人为儿子指了明路,道是拱卫司要扩大,需要招纳人手。儿子是读书人,若走通门路,可进拱卫司里行文书之类的差事。”    “娘,你以为如何?”张启说话时,是边说边理了思绪。    这一通话下来,他说得算顺畅。    张李氏在旁边静静听着,直到话尾儿子寻问时,张李氏依然是和蔼的态度。她笑道:“既然是亲家那边给的意见,必然是挺好的。”    “启儿,这走通门路的费用约需要多少?”    张李氏问了关键的问题。    张启迟疑了一下后,脸都羞红了,才说道:“至少三十两银子。”    “儿子补的力士,就是拱卫司里的小卒子,没品没阶的。这打点的钱,主要是花在了职务上,实差时,儿子想领了文职位置。”    张启是读书人,这谈利益时,特别是向亲娘伸手要钱时,挺觉得自己丢脸啊。    “那你准备何时去锦城县,给亲家送了谋差事的银子?”张李氏问道。    “自然是越快越好。”张启回道。    差事嘛,特别是公家饭碗,那是赶早不赶晚。    “明个早,你就进城。”张李氏也是利落的性子,话落后,进屋中拿了藏好的家当。不肖片刻后,再出来时,她递给了儿子一个小匣子,里面是装着四十两的银子。    “这些银钱,你收好。”    张启见着了五两一锭的小元宝,共是八个。    那银灿灿的光芒,真喜人啊。    只是,这数目不对啊。    “娘,这多了十两。”张启说道。    “多带点,容易支应。”张李氏的答案挺有些考虑的。    次日,张启是匆匆归家,又是匆匆离开。    五月初八,是张福娘和哥哥张春福的满月。    张家小院里,满月宴也是热闹了一回。    张福娘已经从亲娘和祖母的嘴里,知晓了她爹张启补了差事。如今算是公家人,端着衙门里的饭碗。    当然,就是无品无阶有点说出去,颇是拿不出手。    这一年,是龙凤十年。    次年,龙凤十一年。    天下间发生了一件大事情,作为朝廷君王的小周王是病逝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那么,谁当继承大位呢?    小周王是没有子嗣的,小周王的亲戚嘛,远亲是有,近亲却无。于是,朝中的重臣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迎了小周王的旁枝晚辈,过继其名下为嗣,以承君王之位。    另一派就简单多了,那是请朱丞相顺应天命,登基为帝。    毕竟,小周王的基业,是朱丞相打下来的。小周王本人除了一个前朝皇室后裔的身份外,呵呵,跟个傀儡没两样。    当初,是天下诸侯争霸,朱丞相立小周王是为了大义名份。如今不同了,朱丞相已经一统南方,是天下间最大的诸侯。    半壁江山在手,朱丞相当了天子,那又有何不可呢。    二月初二,春龙节。    应天府的南京城,发生了一场血腥的清洗。    那一日后,朝中重臣少了许多,剩下来的人嘛,都会看人眼色了。二月初六日至二月十五日,各地官府纷纷上了祥瑞奏章。总之,祥瑞一时间多的数也数不清。    到二月下旬时,有重臣接连上奏,请朱丞相顺应天命,登基为帝。    三辞三让,在二月二十六日,朱丞相在百官的跪求下,终于是应了登基的请求。    三月初四,应天府的官衙是带着圣旨,通传四方,召告天下。这头顶的天,换了。从今而后,朱丞相是新天子了。    这一年,是龙凤十一年。同样,也是宏武元年。    宏武元年,四月初八,张福娘和哥哥张春福满周岁。    周岁宴的前一日,张启归家了。    小小的凤凰村是喧哗了起来。归其原由嘛,就是张启当官了,从七品拱卫司的小旗。    甭管是不是七品的芝麻官,在普通的百姓眼中,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要知道知县这等百里侯,地方上的一把手也不过正七品。    从七品就低了一级嘛。    特别是知县乃地方官,拱卫司却是天子的亲军,只对天子负责。拱卫司这等权势赫赫的强力部门,显摆时简直是威风凛凛。    张家小院中,参加满月宴的亲朋邻里,那是挤得满满当当。更多的人嘛,都有心想与张启套套近乎,结点香火情。    “吉时到。”张李氏在众人的谈话间,去了屋里唤媳妇柳秀秀,道:“秀秀,得抱两个孩子去外面抓周了。”    “好,听娘的。”柳秀秀笑着回话。    这会儿,张启是跟着进屋来,说道:“两个孩子,我抱一个。”    柳秀秀得丈夫的话,自然应了。    不过,介于亲爹常常不在身边,张春福是赖在了亲娘的怀中,还是羞涩的躲猫猫。倒是他旁边的福娘,那是张开了长着八颗小米牙的嘴,乐呵呵的伸开两只小胖手,欢呼道:“抱,爹。”    “抱我。”    卖萌什么的,福娘表示,一定得趁早。    张启看着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娃娃,倒从头上发饰的不同颜色,认出来这是他闺女。    “来,福娘,爹抱你。”    对于闺女的亲近,张启是高兴的。    张李氏在旁边看着亲孙女是被儿子抱住后,还是咯咯笑着。忙提醒了一句,道:“快,抓周吉时到了。”    “你们父女要亲近,等着抓周后,有得是时间。”    “知道了,娘。”张启回了话。然后,就是搂紧了女儿,领着媳妇柳秀秀,还有媳妇怀里的小儿子是一起出了卧室。    院中的青石道上,铺着一张红色的布毯子。毯子上,摆着许多微小型号的拭儿物拾。有象征着文人的笔、墨、纸、砚、琴、棋等;有像征着武将的弓、剑、刀、盾等。    同样的,也有一样象征着普通人的算盘、锄头、耕犁等。当然,亦少不了女儿家的针、线、织机等。    还有一些深含喻意的,比如葱、糕点等等。    各色的物拾,那小小的迷你型号,每一样瞧着都很别致。    “春福,去,挑了喜爱的。”    柳秀秀放下了儿子,哄了话道。    这会儿,张启也放下了闺女福娘,乐呵呵笑道:“福娘,挑你想要的。爹看看,我家闺女到底喜欢什么?”    福娘因为两世为人,倒是在周岁时立得稳,走起来步伐也是缓缓而有力。倒是她那哥哥春福,是一个爱爬的小娃娃,不乐意一摇一晃的走路。    于是,众人就瞧着了,福娘抓起哥哥的小爪子,硬让哥哥跟她一起迈着小步伐走路。她呀,表示就是不让爱躲懒的哥哥用爬啊爬,这等挺丢份儿的姿式赶路。    抓周宴,一辈子就一回。    不能掉份儿。    一对兄妹,乃是龙凤胎。两张脸蛋儿相同的娃娃,再穿着一模一样的衣裳。又都是梳着朝天的小辫儿。    若不是男孩儿绑着蓝色缎带子,女孩儿绑着红色缎带子。这让人一眼瞧去,还真是分不清楚,哪个是男娃娃?哪个又是女娃娃?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