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皇家媳妇日常 > 第124章

第12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和亲娘亲近, 是这一世, 朱瞻元最享受的事情。    亲情, 在朱瞻元的心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一部份。    于是,朱瞻元伸手,拉拔着二弟朱瞻亨一起坐到了亲娘的身边。他望着亲娘怀中的三弟瞻利,莫名的, 朱瞻元有一种岁月静好。    他当一个童儿,重温一遍童年,貌似也是那么的温馨啊。    “嬷嬷,送了瞻元、瞻亨、瞻利他们三兄弟喜欢的点心。再来四盏羊奶, 让厨房用杏仁去了膻味儿。”    福娘交待了话道。    白嬷嬷应了。    对于福娘而言,她的儿子就得多喝奶。这喝奶嘛,小孩儿的身高容易窜个头。至于羊奶啊, 用杏仁去了膻味是必需要的。若不然,羊奶的味道不够甘美的。    “娘,我们在园子里遇上了二婶婶、三婶婶……”    朱瞻亨对亲娘说了小话儿, 他还道:“我给三婶婶抱了抱,让三婶婶早些生了小弟弟。”    福娘听着次子的话,哈哈的笑了。    “小调皮蛋儿。”    福娘捏一捏次子的小脸蛋儿, 说道:“你三婶婶抱一抱你, 必然高兴的。”    “你二婶婶、三婶婶定然是盼着多一个似你一般的男孩儿。”福娘这个大嫂啊,自然是旁观者清。她瞧得出来,妯娌小张氏和齐氏两人, 都是在求子啊。    倒叫福娘说,这二人安心的□□好心情,必然能顺利怀孕的。毕竟,这两位妯娌一直跟夫君在一起,男欢女受的,又不避讳什么的,肯定会有孩子啊。    顺其自然就好了。    有些时候,这求孩子的事情,是越急着,越难顺了心意。    “瞻元,功课吃紧吗?”    哄了次子,福娘关心了长子。    “师傅教导的用心,我学得蛮高兴。功课一功都挺好,娘放心,我会落下课业的。”朱瞻元对功课嘛,就是不咸不淡。    儒学师傅的讲课,他是听一枣儿,记一枣儿的事情。    讲真心话,他是不信那些儒家君君臣臣。就是读通透了,让祖父、亲爹安心罢了。儒家的学问,有些不错,但是有些嘛,有点糟心。    更何况,朱瞻元真心觉得,治世之学,儒家的那一套,不行。    法家都比儒家在治国之道上,更有用多了。说白了,这皇家啊,或者青史上真有本事的,多是儒皮法骨的伪儒士。    倒是道衍师傅的课程,朱瞻元学得更用心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为为鉴,可以正衣冠。    那史实,那些历史上的悲欢离合,那些著名的战争典籍,朱瞻元看得更来劲头。    朱瞻元觉得,历史上的真实存在,那些名人也罢,那些奸佞也罢,各领风骚,必然有过人之处。采纳百家之长,没什么不好的。    再则,历史啊,哪怕最简单之处,也有它的闪光点。    有时候,不需要文人的点墨与吹捧,那些真实存在的伟岸与身影,在青史之上,读来之时,总会让人迷之向往的。    因为,历史本身的厚重,就是如此的迷人。    “娘,咱们什么时候回蓟城?”    朱瞻元转移了话题。    京城这地方,再是繁华,再是美好,都不是朱瞻元心目的家之所在。燕地,才是朱瞻元未来能奋斗的地方。    那一座蓟城啊,朱瞻元在等待着,它更名为燕京。    燕京,是未来的皇城,是未来的京都。    燕京,才是朱瞻元认定的天下中心所在。    南边的这一座京城,在朱瞻元的心目中,注定会随着宣惠帝时代的落幕,一起而落幕的。既然如此,他不想把目光,落在了这一座城池之上。    有些美好的东西,不属于他的。    他何必留恋呢?    “应该快了。”    福娘回了长子的话。    “瞻元想回蓟城?”福娘笑问了话道。    “想回去。”朱瞻元很肯定的回道。    “瞻亨呢?”福娘又问了次子。    朱瞻元抬头,望了一眼大哥,说道:“我也想回去。”    “回去了,能跟大哥骑狗狗。”    朱瞻亨嘴里的狗狗,就是朱瞻元送给弟弟的礼物。因为年纪小,朱瞻亨最是爱骑了竹马。只是,那必竟是死物,在朱瞻元瞧来,是无甚乐趣的。    于是,朱瞻元是自己训了狗,自己留了一只作为乐趣。又是赠了两只给两个弟弟。    还别说,大狗狗壮实,能让小娃娃骑着玩儿的。    不光是朱瞻亨喜欢骑了大狗狗,连朱瞻利也是喜欢极了的。    毕竟,对于小娃娃而言,骑了大狗狗溜达和兜风,也是一件威武的事情。    “我想狗狗……”    朱瞻利这时候从亲娘怀中探了头,跟着二哥的话,接了一句腔儿。    这小孩儿那巴巴相信的样子,真是让福娘看得心疼儿。倒底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啊。瞧着朱瞻亨和朱瞻利想念骑大狗狗的小模样,福娘是哭笑不得。    “等回蓟城,你们就能见到大狗狗了。”    福娘这般哄了两个儿子。    朱瞻元在旁边看着两个弟弟的举动,也是忍不住的乐了。    再是装了小娃娃,朱瞻元前一世,也是过了而立之年的帝王。不过,这一世,许是装了小娃娃装久了,朱瞻元也是寻得了前一世,他未曾享受过的童年乐趣。    当大哥什么的,朱瞻元是当得非常快乐。    十月下旬。    京城。    外西城,甜水巷子口的张家。    前院,正堂屋。    一家子人围了起坐着。    张启对长子、次子问道:“你们回了凤凰村,可是跟族人交待清楚了咱们的意思?”    “爹,都说了。”    张春旭是长子,自然是开口回话道。    “那可有愿意随咱们一起去蓟城的?”张启又问道。    张春旭是尴尬脸。    张春福是直接回话道:“爹,若是让族人来京城,是大把乐意的。至于去苦寒的燕地,那不必妄想了。族人全自认为聪明的,没人乐意去吃了大苦头。”    张启听了次子春福的话,他跟大儿子一样,都是弄得叫一个尴尬脸。    “好了,启儿,咱们跟族里应该交待的,也是交待了。”张李氏这时候打断了尴尬的气氛,说道:“再则,咱们给族里又是置办了十亩的祭田。由得族里维持了祭祀一事。”    “罢了,这般也是做足了本份。其它的,莫强求了。”    张李氏摆摆手,示意儿子张启莫在多谈什么了。    张启有亲娘的话,这会儿,也不多嘴儿。    张李氏是把脸转向了媳妇柳秀秀,她说道:“秀秀,你爹娘的意思呢?”    “我娘听爹的。我爹讲,一家人在锦城县已经落地生根,就挪地方了。”柳秀秀讲了他爹柳青河的意思。    柳家在锦城县是坐地户。    柳表河本人是衙门里的小吏,他儿子柳大山接了亲爹的差事,也是进了衙门里当差。可以说,在锦城县,柳家算得稳稳当当的。    这自然就没必要随着女儿的婆家,那是搬迁其它地方去了。    更何况,柳大山娶了锦城县当地的大户人家闺女。这儿子女儿都有了,哪乐意扔了前程,随姐夫一家折腾啊?    “你爹的话在理。”张李氏对媳妇娘家的做法,不多做了评语。她笑道:“亲家做了决定,就是好事儿。你啊,能见一见爹娘,也是好事儿。”    这一回,张李氏拍得板子,让她儿媳妇柳秀秀,大孙子张春旭、二孙儿张春福,这是娘仨一起回了锦城县和凤凰村。这算是了结些人情往来。    如今在张李氏看来,也算得有了结果。    “春旭媳妇,你跟你娘家可是透过话了?”    张李氏又是问了大孙儿媳妇闵氏话。    闵氏忙答道:“祖母,都讲过了。”    “我爹娘讲,我出嫁的闺女,自然随了婆家。夫君去哪儿,我跟去哪儿。”闵氏忙表了态度。闵氏看得开,她是有夫有子的人,自然是夫君儿子去了蓟城,她随了去就是。    “启儿,秀秀,还有春旭、春福,咱们这个家呢,人口也不多。事情如今是明朗了。既然咱们要去了蓟城,这便是收拾收拾,把出行的行礼,都准备上。”    张李氏对儿子孙子,这是交待了话道:“到时候,燕王府准备离京时,咱们还能搭了燕王府的出行队伍,一起往北而去。”    “一路上,图一个安全省力。”    张李氏这般讲了。    张启等人自然也就是应了。    然后,自然就是柳秀秀去了燕王府,去见了女儿福娘。    十月末。    京城燕王府。    燕王妃对于大儿媳妇的娘家来访,自然是欢迎的态度。    燕王妃没留柳秀秀多谈话,直接让嬷嬷送柳秀秀去了福娘夫妻住的院子。    福娘见着亲娘,那是欢喜极了。    对于引路来的嬷嬷,也是给了赏。待嬷嬷谢了话,离开后,福娘笑道:“娘,咱们屋里坐,慢慢说说话儿。”    柳秀秀瞧着女儿气色好,也是高兴的同行进屋中。    到屋里后,母女落了座。    福娘便是打发了丫鬟,去把次子瞻亨、三子瞻利唤到了跟前。    “瞻亨、瞻利,这是外祖母,快给外祖母请安。”福娘对两个在身边的儿子交待了话道。    “瞻亨给外祖母请安。”    “外祖母……”朱瞻利是随着哥哥,也是唤了人。倒是唤完后,害羞着往亲娘怀里钻了。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