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皇家媳妇日常 > 第175章

第17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次日。    朱瞻元从他的耳目那里, 得到了一个消息。    当然, 也算不得太准备的消息, 就是有人想拿点好处,透过来的一点小信息。他二叔朱高晸在拉拢了燕藩军队里的一些小军官。    当然,都是挑了那等资质不错,底子又薄。若是投靠了二叔朱高晸,能扶起, 也能压下去的小军官。    从那名单上,朱瞻元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纪义吗?    这个人朱瞻元岂能不认识。    前一世,这可是他二叔的好走狗。为了废掉这一条狗,他可是花了不少的功夫。当然, 真的说起来,也是这纪义娶妻不贤,若不然, 他想简单的废掉他,还真不容易啊。    前一世关于纪义的那些事儿,在朱瞻元的脑海中回想起来。    纪义, 宣惠三年投军。    加入了燕藩对宣惠帝的一场清君侧的战争。说起来,也是老资格了。要升迁是有资历的。特别是后来,由得二叔出力, 把他塞进了拱卫司。    这纪义有本事, 不知道怎么的勾搭上了他那大姑母的婆家小姑子。    婚后,因为大姑父李壤的照顾,还算得官运亨通。真说起来, 还是祖父对这人的赏识,让他更是如虎添翼。    这一人,在前一世时,朱瞻元没少被他算计。    若不是后来,他那不贤惠的妻子纪李氏露出了破绽,还真是不容易收拾啊。    如今嘛,呵呵。    朱瞻元巴不得这人投到二叔的手下去。    没有二叔对军权的染指,如何挑拔了二叔的野心?    二叔的野心不暴露,祖父如何会讨厌了他一直欣赏的嫡次子啊?朱瞻元是恨不能,早早让二叔滚去了藩镇就藩。    只要离开了权利中心,一个藩镇的藩王,注定是起不了浪花的。    因为,他祖父就是藩镇起家的。在祖父之后,藩王的权利会被大大的削减了。想一想,前一世祖父对待藩王像是养猪一样的策略,朱瞻元就是心头闷笑。    若是二叔朱高晸去了藩镇就藩,终身不得出了京藩的城池。    唉呀,那跟一个大一点的牢笼有区别吗?    特别是祖父当上天子后,又会慢慢的削了藩王的军权。亲卫是没有了,就一支观赏用的亲卫队?    那能顶事吗?    守护一个藩王府安全还成。想造反,完全没可能了。    十月初五。    百官与燕王的三辞三让戏码后。在百官们的纳头跪拜中,燕王终于决定了,他要担起了天子的责任来。    朱瞻元是当场见识了,一个新时代开启的人之一。    场中央,燕王立那儿,如一擎天柱,巍峨如山。四周全是拜服在地的官员们。朱瞻元莫名的,觉得他的祖父的身影显得非常的伟岸。    朱瞻元突然觉得,也许这就是他想追求的。    就像是祖父一样,为天下人创造出来一个太平盛世。    让自己的明君之名,流传于青史。    登基的事情,在燕王答应了,要登大宝后,自然是纳上了日程。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便是燕王让登基仪式简略一些。    “祖父,可是让燕藩的祖母,以及父亲母亲、二婶婶、三叔三婶,也来京城为祖父贺登基之喜?”    朱瞻元在私下时,对祖父寻问了此话。    在心中,朱瞻元明白的。祖父不会同意的。    因为,南边的京城,不是祖父心中的理想京城。祖父心中的京城,在北边,在蓟城。    “是啊,父王,像瞻元侄儿所讲,应该让母妃南下才对。”朱高晸的嘴里,只提了他的母妃。对于兄长和弟弟来南边,他心头是不乐意的。当然,嘴上没讲。    原由够简单的。    若是父皇登基了,太子呢?    朝臣会不会要求立了太子?    一旦立太子,肯定是嫡长子的朱高熙上位。朱高晸可不想大哥当太子。毕竟,大哥成了太子的话,朱高晸想上位的希望会变得更加的渺茫。    “不必了。”    燕王简单的回道:“待本王登基后,这京城将迁往蓟城。”    “至于如今的京城,成为陪都即可。”    燕王对于南边的这一座京城,没什么太好的印象。这里不是他的根基所在,他怎么可能在这里常住?    北边,那蓟城才是燕王苦心经营的老巢。    鱼儿离不开水,人嘛,还是自己的巢住着安心。    天子又如何?    没人护卫,没有心腹经营,这京城掌握了,还要花功夫打理的。与其如此,在南边与这些官员斗来斗去,燕王就是直接掀桌子。    他要在蓟城另立天下中心。    用燕王的心底话讲,就是朕的地盘,朕作主。    宣惠三年,宏武二十五年,这一年,十月十五日。    燕王在这一天,于南边的京城登基称帝。    燕王没有接受了宣惠帝的宣惠年号,而是续了宏武帝的年号。这一年,宣惠三年,在大周朝的史志上,正式的称呼是宏武二十五年。    燕王以宏武帝的嫡四子身份,登基称帝。    没错。    燕王同样续了宏武帝的后宫马皇后的儿子们玉碟。他把他大哥、二哥、三哥,以及他自己全部记载成为了皇家玉碟上的马皇后生育的嫡子。    以嫡子身份,承继父皇的大统。    同时,燕王还宣布,来年改年号为永和。    十月十五日。    京城是热闹的。    新天子登基,肯定要祭祀。    那天坛地坛,百姓是见不到的。不过,皇家的队伍路过时,百姓能瞧一瞧帝王的威风。    倒是朱高晸这个儿子,朱瞻元这个孙子,肯定是在周围护持,能亲眼见证了一代帝王登基时的盛况。    朱瞻元这一天,表情都是严肃的。    但是,这不影响了,朱瞻元瞧得出来,二叔朱高晸的心情非常好。    对此,朱瞻元也能理解,王爷的儿子,跟皇帝的儿子不一样。二叔得意,也是必然的。毕竟,这些日子里,京城时给二叔吹了东风的人,不在少数啊。    朱瞻元冷眼旁观。    看他起高楼,等待着,看他楼榻了。    祭祀,祭天坛,祭地坛。祭祖庙。    燕王在祭天坛,向上天祷告之前,那是穿着王爷的服饰。在向上苍祷告后,才会换了天子的冕服。    那肩挑日月,缀有星辰,十二章,十二流珠的天子冕服,让朱瞻元瞧着是万里山河的重担。当然,更是一个男人一辈子最骄傲的权柄操于手。    在朱高晸看来,就是无尽的野心,无限的权力。    朱瞻元瞧得出来,他的皇祖父那一身的帝王冕服,让二叔心中的野心之从,更甚了?    挺好的。    二叔不作死,如何能摁死他呢?    只有他跳哒的越欢快,才会让皇祖父心生了警惕。    朱瞻元默默的垂了眼帘。他只是一个好孙儿,一个好孙儿足矣。    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    有些事情,能说不能重。    这中间的分寸,朱瞻元自己拿捏,拿捏好了就是关键。    宏武二十五年。    十月下旬。    南边的京城在忙碌。因为,帝王发话,要领大军回蓟城。    寿康宫。    常太后还住了这里。    当然,宣惠帝的两个庶出弟弟,已经被帝王册封给了两郡王的封号,打发到了不太富裕,也不太贫寒的益州去了。那地方除了偏避些,倒也没其它什么不好处。    这时节,凉意有些重了。    望着重重宫墙,常太后的目光是郁郁寡欢的。    她一个老妇人,落得如今的境地,还能如何?只是苟活。富贵吗?    寿康宫的一切,自然是富贵可见的。只是,全是寂寞罢了。只是,常太后还是得好好的过着属于她的日子。    很快,有响鞭声来。    常太后知道,这是帝王驾临时的提前预告。    果不然,不多时,帝王到来了。    “皇嫂,打扰了。”    常太后看着这位小叔子,淡淡的。    帝王不在意,帝王笑道:“朕准备搬师回蓟城。皇嫂,不如随大军一起去蓟城坐一回客人。想来,朕的皇后,还是想念皇嫂这位妯娌的。”    帝王在登基后,也算得大度。    给他的嫡出大哥追封了一个皇帝尊号。当然,常太后,也变成了常皇后。不过,是一位空有皇后尊号,却是没半分实权,过得软禁生活的过去式皇后罢了。    “圣上的吩咐,岂有人敢反驳了?”    常皇后淡淡的回话。    “也好。既然皇嫂也没有异议,便是如此。”帝王说完话后,对身边的嫡次子朱高晸说道:“你是晚辈,要记得多来给皇伯母请安。便是你皇伯母的搬迁事宜,你这个晚辈也不妨多进一进孝心。”    “儿臣明白。”    朱高晸应得一个顺溜。他也是听出来了,父皇这是不想让这位皇伯母跟宫外有什么来往。总之,这位常皇后当一个摆设,就足矣。    到了逢年过节的皇家家宴时,拉出来当一个牌匾挂一挂。    “明白就好。”    “朕还有政事,就不在这里多留了。一切由得高晸这个晚辈给皇嫂跑跑腿。”帝王说了这话后,离开了。    留下来的朱高晸自然是拳拳心意,准备办妥了皇父的吩咐。    常皇后是冷眼旁观,不多语了什么。常皇后是有自知之明的,她知道,她往后的半辈子,大概也就是这般样了。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