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当太后的这些年! > 第一百一十章

第一百一十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事实证明, 杨太后通过历史所进行的推论还是很正确的, 泰昌十年五月,荷兰主动示好退出台湾、撤往日本北九州,至此台湾算是彻底的收复。而当戚承志以及郑芝龙率领的海军入驻台湾, 正式接管防御工作后,撤往日~本北九州的荷兰人也如杨太后所推测的那样,与将日本视为禁脔的葡萄牙人发生开始频频发生矛盾。    如今号称帝国的葡萄牙还处于西班牙人的统治,再加之一直与法国又不怎么对付,国力其实并没有吹捧的那么强盛,不然本来被他们占领的澳门也就是濠镜澳,也不会被大明朝廷强势的收回,转而以一年八千万两白银的高价租借给了法国。    濠镜澳一失, 如今葡萄牙手中拿得出手的殖民地除了巴西外, 就只有日本了,荷兰人撤往北九州, 驻军长崎,不是拿刀往心口上挖肉吗,再加之有大明厂卫密探在里面奉命挑事, 于是争斗不可避免的频频发生。    都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葡萄牙与荷兰怼上后, 对日本这块肥肉眼馋不已的英国也从中插了那么一脚,于是葡萄牙在应对荷兰也稍显吃力的时候,又面对了英国这么一个后起之秀。于是在两国打压下、不甘心就这么撤出日本的葡萄牙一咬牙,干脆也找了同盟, 以事后一同瓜分日本为由拖西班牙下水。    西班牙是最早到处划分殖民地的国家之一,虽说公元1588年时,西班牙号称无敌舰队的海军被英国人击败后,从而西班牙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开始面临衰落。但其实海军实力还是挺不错的,起码比葡萄牙好了不少。    然而,这对比是跟葡萄牙对比的,一旦跟荷兰、英国对比嘛,呵呵哒,就算再怎么联合,也没有干过荷兰、英国两国的可能性。    公元1637年也就是泰昌十年、清崇德二年七月,日本锁国、葡萄牙人也被彻底的驱除出了日本,英国、荷兰两国按照暗中的协议,一起瓜分了日本,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英国东印度公司一起垄断了日本贸易,并开始广建烟草、棉花以及甘蔗的种植园,以长崎为贸易基点,开始了与大明、印度、锡兰和香料群岛的海上贸易。而与此同时,法国也在加勒比海占据了数个具有战略意义并盛产蔗糖的岛屿,开始大兴工业、对外大量倾销蔗糖。    这一时间,英国也在北美殖民地进行了烟草和棉花的商业种植、需要大量人力,而法国在加勒比海岛屿的甘蔗种植园也需要大量人力,因此两国对奴隶的需要也日益扩大,于是奴隶贸易再次火热。    奴隶大多是从非洲抓捕来的、或者通过南北美洲那些部落酋长之手用一些低廉的工业制品购买来的,因为低成本、高暴利,很快荷兰以及丹麦作为活跃的贸易中转国也加入了其中,从中分得不少的利益,而见此更多的欧洲国家也纷纷加入了奴隶贸易这一罪恶的活动当中,    要知道大明的当今天子泰昌帝朱慈燐同志是个钱串子,得知那些欧洲殖民国家靠贩卖人口赚了不少银子,眼红的朱慈燐也想从中插一手,准备将俘虏的南疆百姓以及清鞑子们贩卖到急需奴隶的殖民地种植园去。    很可惜,朱慈燐这想法刚一说出来,就被杨太后无情的拍灭了。杨太后想着大明各地新建的矿井、以及种植园也缺人手呢,怎么能为了蝇头小利、就将廉价的劳动力给推出去了呢。    要知道因为全国大面积的免税,如今百姓家家有余粮不说,还有闲钱做些小买卖。更有聪明者、更是广种桑园、广养桑蚕,开办纺织轻工厂,为对外出口丝绸增添了不少助力。    都说商人逐利,其实不管是达官贵人也好、平头百姓也罢,逐利乃是人的本性。一见纺织丝绸出口贸易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桑养蚕。如果不是大明朝廷下了严令,不许改良田种桑,想来种桑养蚕之风更甚。    扯远了,咱们回归正题。种桑养蚕的园子越多,必然造成佃户的需求量越多。相比花费大量钱财雇佣人手,当然是廉价购买来的奴隶更划算。所以对于朱慈燐想插手人口贩卖之事,杨太后持反对意见,并出言让挂在明达名下的魏氏商社出面、朝万恶的奴隶主手中购买了人数为几百的黑人奴隶,充入皇家种植林园。    杨太后这一手倒比直接出手从奴隶主手中购买奴隶要好得多,虽说都知道魏家商社隶属于皇家商行、魏家商社出手等同于杨太后出手。但知道是知道,如果拐了一个弯,至少明面上不会有书生在那高谈阔论、说此举有违人伦之道。杨太后当然不是怕了言官士大夫们的那张嘴,只是少些念叨、让耳根子清净一会儿也是好的。    泰昌十年八月,南征南疆的十万大军得胜而归。举行完庆功宴会,杨太后经不住慈安太后的念叨以及恨嫁的朱淑娖的哀怨眼神,下懿旨封了骠骑将军李定国为长平侯,尚长平大长公主、于三年后朱淑娖满十六,也就是虚岁十八完婚。    至于同样也很恨嫁的昭仁长公主朱淑婒也同时指给了镇国将军戚承志,与李定国那对一样,也于三年后完婚!    指完婚,便正式进入了秋季。这一年因为广免农业税,和大量利民农具的使用,到让农民佃户们干劲十足,粮食以及经济作物的产量翻了几番,至于占了总税收将近七成的商业税、则托了越来越繁荣的海外贸易,成功的突破了一个亿。    而租借给法国的濠镜澳的一年租借费用加上矿产税、茶税、盐税加起来也达到了1.5个亿左右。    如此丰盈的税收,成功让户部官员们眉开眼笑,难得主动上书提议在重新归附的南疆地区增设驻军,重开陆上丝绸之路。    杨太后之所以出兵打南疆,就是为了重开陆上丝绸之路,因此很欣然的同意了户部官员们的建议,并让吏部清点户籍,与户部沟通处理抚恤之事,以及让兵部推荐合适的人选远赴南疆驻军。    因为南疆地处荒凉、但连通中东、西欧各种,算是边塞重地,因此挑选驻守主将必须慎之又慎。杨太后本倾向于在南疆一战成名的李定国的,但鉴于下懿旨让其尚了公主,所以杨太后略微思索片刻,便同意了兵部提议、让刚丁忧完等待继职的杨嗣昌以兵部左侍郎身份赴南疆就任巡抚、经略南疆军政。    至于同在推荐名单上的兵部右侍郎袁崇焕则就任北疆巡抚,经略北疆军政,维持当地因为广增各类种植园、马场而引发的治安问题。    做完这些,杨太后本打算去西苑游湖放松一下的,但没有想到厂卫传来消息说、八月八日这些,几艘打着圣佐治贸易旗帜的船只到达虎门亚娘鞋停泊,驻扎广州虎门炮台的守军见到后,立即鸣炮示警让他们驶离虎门亚娘鞋。但当时英国船队像是故意挑起事端似的,下令扯下圣佐治贸易旗,升起英国国王的军旗,摆出一副准备战斗的架势,指挥船队炮轰虎门炮台。    因为事发突然,中国守军很快败退。英方指挥长威德尔派出一百多位水手进入炮台,扯下大明、日月旗帜,挂上了英王旗帜。除了这些,嚣张的威德尔更是下令拆下炮台上共计三十五大炮,将其作为战利品搬到了英船上。    此事一出,广州巡抚自觉脸面大失,一面派人与英方交涉,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赶往京师,询问朝廷的看法。    要知道大明士大夫们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爱面子。如此打脸下面子之事,文武百官一听说,立马挽袖子、义愤填膺的表示治英方一干攻打虎门亚娘鞋炮台之人、藐视上邦之罪。杨太后对于此事自然也是生气的,一来气英方欺人太甚,二来也气自己忙得忘了查阅历史,让亚娘鞋事件如历史一至的发生了。    尼玛,别以为哀家不知道那威德尔之所以敢这么做,完全是得到了英**方的授意。不就是想明政府再多开放几个对外贸易口岸,放宽贸易限制吗。呵呵,哀家平生最不喜的就是别人威胁,你敢玩这一手,试探哀家(明朝廷)的底线,哀家就敢为讨一口气,对你宣战。    杨太后她还不信了,凭着如今大明的国力以及兵强马壮的军事力量,还会怕人口只有几百万人,死伤数以千为大的英~国不能。要知道现在的英国还处于发展阶段,正跟着荷兰的屁股后面,像豺狼一样捡些残羹剩肴,可不是十八世纪时依靠海军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领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国,大明如今已然扩充大百万人数的海军对上英国,胜算那是相当大的。所以,顺着文武百官提议出兵宣扬国威、找回面子之事,杨太后欣赏准奏,并派兵部尚书卢象前往广州,与刚从台湾回转的戚承志商谈是先礼后兵呢,还是先兵后礼。    “这些蛮夷既然敢突然袭击我虎门亚娘鞋炮台,就该承受这么做的代价。要知道不光文武百官,就连太后娘娘以及陛下都十分的震怒。所以必须得打,且要狠狠的打。”    担任兵部尚书以及内阁次辅多年,卢象升算是比较了解大明目前最尊贵的两位主儿的秉性。依二人的性格根本不会选择和谈,所以战争不可避免会爆发。    卢象升对于‘攻占’了虎门亚娘鞋炮台的威德尔一行几百人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要知道此行前,杨太后可是特批让他去已经成为大明兵工厂的神机营、领了五百蹲大炮以及数千支外型已然接近后世步~枪的火~枪,让他到了广州虎门后,直接围了亚娘鞋炮台,用猛烈的炮火、将他们全数变成尸体后,才讨论要不要讲礼仪、来什么先礼后兵。    而作为杨太后的嫡系人马,刚刚从台湾赶来广州的戚承志跟卢象升一样,根本没有将区区数百人给放在了眼里。他听卢象升这么说,立马符合道。    “卢阁老此言深得吾心。此时已过晌午,想来跟着下官来的部下已经用大炮将猖狂蛮夷给围了起来,如今过去,正好可以给英方政府一个不错的见面礼。”    于是挪用广州府衙商谈事务的卢象升以及戚承志没坐多一会儿,便坐船赶往亚娘鞋炮台附近海域,用花费巨大财力物力、成功制作出来的望远镜观察大炮一排一排放响,朝亚娘鞋炮台齐齐落下,火焰四射、黑烟漫天的景象。    许久之后,炮火终于停止,戚承志揉了揉、感觉快要震聋一样的耳朵,大声感叹道。“这可真是应了一句名言,自作孽不可活啊!”    “什么。”    卢象升掏了掏耳朵,同样大声的问道:“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清楚。”    “没什么!”过了一会儿,等海鸥受惊的鸣叫声重新响起时,戚承志才笑着对卢象升道。“卢阁老,咱们该去给英方政府送礼了。”    因为炮火密集的袭击,威德尔和手下几百名水手根本就没生还的可能性,所以卢象升、戚承志二人口中的大礼指的就是威德尔他们的尸体。为了着重打击英方的气焰,戚承志指挥手下清理战场后,将威德尔他们几百人的尸体清理出来后、直接就丢到其他来广停泊的其他国人的商船上,让他国商人转交给英王,并且通过广州总兵陈谦手底下的翻译保罗?诺雷蒂对英国这一强盗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并表明大明不接受任何威胁,要战便战!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o(* ̄︶ ̄*)o    +++++++++++正在全文存稿的文++++++++++++++    清穿文::清穿+空间清风撩人!    清穿文::打造大清第一和谐后宫!    封神洪荒:封神论休夫的节奏!    综神话:综蠢龙进化史!    欢迎收藏么么哒~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