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红楼]娇女迎春 > 第134章

第13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其实关于红薯纳入赋税体系一事,在内阁早就有过这样的讨论了。如果今年又是风调雨顺的一年,说不定还有人反对,毕竟谷贱伤农。可朝廷已经连着两年闹蝗灾了,今年若是再闹水灾,国家肯定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来赈济灾民的,因此顾之章才会想着把红薯纳入赋税体系,为的就是刺激一下全国的百姓,让全国的百姓都种植红薯。    反正红薯也不挑地儿,山坡上随便种一点,就能够满足一家数口的嚼用。红薯不挑地儿,产量还高,只要是山坡地基本上都能够种。只要百姓人家家家户户都种了红薯,基本上就不用担心饥荒,国家自然国祚稳定。    顾之章是这么想的,因此才会提出把红薯纳入赋税体系一事。至于其余的什么高产量,什么易于保存,什么低损耗,那都是附带的,用来说服同僚的。    其实,顾之章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在内阁提出了这个议案,不过有人说谷贱伤农,因此被搁置了。如果不是今年的桃花汛眼看着要比往年更加厉害,说不定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洪灾,这个提案也不会这么快在金銮殿上被通过。    当然,这跟事先做了充分的沟通也是分不开的。而金銮殿上,也不过是百官表决,虽然只是过场,可从程序的角度上来说,这个过场也是极为重要的。    既然红薯纳入赋税之事进行了表决,自然,今天的金銮殿之事就算完了。就是那个愣头青想继续拿立储说事儿,也当不得皇帝和内阁以及京兆府急着要推行这道法令,因此这一次的立储之事,不过是虎头蛇尾,就这样过去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皇帝都不用上金銮殿,而福宁殿,说句不好听的,身份不够的人还进不了福宁殿,跟那个愣头青一样,没有宣召,他连福宁殿的大门都摸不到,又如何能跟皇帝提什么立储之事?    皇帝也不是蠢货。    他当然知道,这是有人着急了。不过,他的想法跟皇后、竺贵人两个有些不同。    在皇后和竺贵人看来,贾琰针对竺贵人在皇帝面前设了一个局,当然,虽然激进了一点,但是她的目的还是为了巩固皇权。在这一点上,皇帝还真不好责怪她。    如果贾琰是那种一般的后宫妃嫔,皇帝当然能够骂她,直接甩脸子,说后宫不得干政。可是红薯是贾琰的护身符,只要天下百姓记得红薯的好,皇帝就不能责怪贾琰。相反,他还要好好地待贾琰,给予荣华富贵并且视情况恩泽贾琰的家人。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皇帝容不下贾琰,他也只能暗中给贾琰下药让贾琰一日日虚弱下去最后虚弱致死却不能下明旨把贾琰废为庶人。    无论是皇后还是竺贵人都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无论她们心里有多忌讳这个贾淑妃,她们也不可能在皇帝面前说贾琰的坏话,惹来皇帝的怒火。    更何况,现在贾琰一来没有犯到皇帝的底线上,二来,贾琰也的确是站在皇帝的立场为皇帝考虑。所以皇帝才会赞同竺贵人的提议赏赐贾琰一斛珍珠。    皇帝的目的有二,皇后和竺贵人都看得出来:    一则,皇帝是安抚贾琰,表示贾琰为他考虑,即便言行有不当之处,本意还是好的,他不会计较。    二则,接受竺贵人的意见,拿一斛珍珠赏赐贾琰,则是在无形中抬高竺贵人的身份,肯定竺贵人在后宫中的权势和在君王心中的地位,也暗含敲打后宫的意思,表示竺贵人乃是三贵之首,不是六妃可以比拟之意。    皇帝的用意,无论是皇后还是竺贵人,她们都清清楚楚。    不同的是,皇后和竺贵人两个都知道,竺贵人没有上当,而是顺水推舟将计就计,踩着皇帝的警戒线又给满宫里的妃嫔以及后妃的娘家们设下了陷阱,等着那些人跳下来。    而皇帝则没有想那么多,毕竟为着今年很有可能会闹起来的洪灾,他有很多事情要做,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后宫里的女人们的心思?皇帝只要知道,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吴妃和周妃两个已经为了储君之位动起来了就行。    皇帝不在意,但是有些事儿不是他不在意就能够过去的。到了三月初一,金銮殿再度有人提起立储之事,而且这一次,附和的人就更加多了。    一个个官员对着皇帝下拜,请求皇帝立储:    “请万岁早日立储,以安天下之心!”    “请万岁早日立储,以安天下之心!”    这些臣子们一面如此恳求皇帝,一面重重地磕着头,有的人甚至磕破了头,把面前的金砖染成了一片血红。    皇帝愤怒无比,更让他愤怒的是,这些人里头竟然有皇后的父兄!    就在这个时候,六百里加急的信使冲进了金銮殿:“报~!桃花汛!桃花汛冲破了河堤!豫州已经成为一片泽国!”    皇帝一下子站了起来。    偏生还有那么两个蠢货,竟然还在喊着:“请万岁早日立储,以平上苍之怒!”    皇帝当时就把面前的御案给踹翻了:    “够了!现在你们要朕立储以平上苍之怒,下一次,你们是不是要朕退位以谢蝗神?!来人,把这几个统统给朕拿下!”    金銮殿上的龙禁尉立刻就冲了过来,把这些官员都押了下去,有几个还挣扎着想再喊点什么,却不想那些个龙禁尉中不乏机敏之辈,早就扯下了汗巾子把这些人的嘴巴给堵上了。    皇帝拂袖而去。    金銮殿上,依旧趴在地上的以左丞相祁谦右丞相梁尔明为首的文武百官都知道,这几个愣头青怕是被人利用了。如果真的有心要立储,怎么会如此草率?怎么也会先上本表示一下二皇子的本事才能才对。    可这些人呢?    不是祁谦说,这几个愣头青根本就不是在请求皇帝立储,而是故意在威逼皇帝、激怒皇帝!    皇帝只是把他们押进大牢,已经是好脾气了!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