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红楼]娇女迎春 > 第232章

第23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薛宝钗会去拜访贾母, 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王夫人。有道是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当年王夫人算计他们薛家、算计薛宝钗, 差一点害死薛蟠又忽悠薛姨妈,想让薛宝钗给贾宝玉做妾, 薛宝钗现在想起来, 心里都恨呢。    是, 她这次进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进宫把商丘的事情告诉贾琰。不过,这进宫的申请不是没有批下来吗?她一点都不介意去看看王夫人的笑话。    为了这一天,薛宝钗特地穿了新衣裳,带了朝阳五凤挂珠钗, 她本来就是端庄大气型的美女, 最是适合正装打扮,如今这么一收拾,比当年恍若神仙妃子的王熙凤少了几分张扬多了几分雍容,更不要说, 她如今乃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官夫人,底气足足的, 完全不是当年打肿脸面充胖子的模样。@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样的薛宝钗,自然是极美的,而且远胜当年。贾宝玉一见了她,就移不开眼。    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 得不到的,才是最稀罕的, 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贾宝玉也一样。    当年从嫁到贾家的第一天起,薛宝钗就下定了决心,绝对不让贾宝玉近身。甚至在不久之后就果断地自请下堂。薛宝钗做过贾宝玉的妻子,在贾宝玉的意识里面,薛宝钗本来就应该是他的女人,结果,最终,薛宝钗就好似脱了锁链的雄鹰,毫不眷恋地离去,反而成了他心口的那枚朱砂痣。    这些年,贾宝玉身边来来去去的男男女女,可是薛宝钗却刻入了他的骨髓之中。    所以,今天听说薛宝钗来拜访贾母,他破天荒地出现了,然后,在看到薛宝钗的第一眼,他就呆了。    万千思绪翻涌,却吐不出一个字。    王夫人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儿子的变化。她对贾宝玉失望透顶,可贾宝玉终究是她的儿子,做娘的,哪里会厌恶自己的亲生儿子?    所以,王夫人的怒火全部冲着薛宝钗去了。    在薛宝钗进屋给贾母行礼的时候,王夫人就忍不住道:“宝丫头如今越来越像凤丫头当年了。”    薛姨妈立刻变了脸色。    王熙凤是什么结果,她们会不知道?把她女儿比作王熙凤,这不是咒薛宝钗吗?    反而是薛宝钗,听王夫人这样说,也不恼,只是笑眯眯地道:“姨娘怎么忘记了?我跟凤姐姐原本就是嫡嫡亲的姑舅表姐妹,自然是像的。只是我比凤姐姐幸运多了,年少之时有父亲专门请了先生教导,父亲故去之后又有母亲护着。进京之后,虽然遇到了几件糟心事儿,却有幸进了娘娘的青眼。也亏得娘娘性子好!换了别人,看见我当初年少不懂事还喜欢显摆的模样,只怕早就厌弃了我了。可娘娘温厚纯善,虽然恼我不懂事儿,却还是耐着性子细细地教我。我能有今天,全是托赖了娘娘恩典呢。饮水思源,我能够进娘娘的眼还是姨娘帮忙牵的线。我很该谢谢姨娘才是。”    说着,就站起来,再度给王夫人行礼。    王夫人几乎气歪了眼。    薛宝钗说自己当年年少不懂事儿,还说贾琰性子好,反过来,不是说王夫人不但连当初还是个孩子的她都不如,而且还蠢得把他们贾家的皇后娘娘往死里得罪,这才落到今天的地步吗?    王夫人当即就冷了眼。    这个宝丫头,说话行事更加滴水不漏了。    可恼自己是长辈,不能跟着丫头辩驳。    反而是贾宝玉,等薛宝钗落座之后,忍不住上来给薛宝钗作揖:“宝姐姐。”    薛宝钗大大方方地道:“宝兄弟,好久不见。”    “是,好久不见。这些年,宝姐姐可好?他,待你可好?”    薛宝钗笑吟吟地道:“宝兄弟也该叫一声姐夫才对。宝兄弟请放心,我家相公待我自然是极好的。”    薛宝钗知道自己的择偶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让她穿上凤冠霞帔。    是人都有虚荣心,而薛宝钗比当初大观园里的其他女孩子还多了几分不甘心:她不甘心自己将来嫁个普普通通的人,更不甘心自己以后还要向远不如自己的探春史湘云之流低头。    所以,薛宝钗格外感激贾琰。因为她知道,换了别人,绝对不会帮她这种自请下堂的前弟媳妇说亲的,更不要说,这种方方面面都让她称心如意的婚事。    薛宝钗此生最庆幸的,就是当初进了京,遇到了跟她同龄的贾琰。    贾母笑吟吟地道:“宝丫头跟从前大不一样了。”    薛宝钗笑道:“老太太,老话不是这样说的吗?婚姻之于女人,就好比是第二次投胎。我啊,也完全托赖了皇后娘娘。要不然,哪里有我今天!”    贾母道:“宝丫头,这些年,你们在商丘那边怎么样,可都顺利。”@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薛宝钗揣度着,贾母之所以这么客气,完全是因为贾政。    她笑盈盈地道:“让老太太担心,却是我这个晚辈的不是了。老太太请放心。这商丘原是万岁送给皇后娘娘的采邑,我们说是万岁的臣子实际上不过是帮万岁和娘娘跑腿而已。实不相瞒,这商丘上上下下的官儿,有品级的都是万岁直接任命的。没有品级的、不入流的官儿,则是从那些流民、平民里面选拔,为的就是一个管理便宜。因此在我们那里,是极清净的。没了那些背后不知道什么人儿的、跟贵人拐着弯儿的关系的属官,我家相公行事也少了许多掣肘。因此,这各方各面都极好。”    听薛宝钗这样说,贾母不得不打消了主意。    王夫人也听懂了薛宝钗的话,道:“宝丫头果然是个有福的。”    “姨娘说得哪里的话。我再有福,这福气,还不是娘娘给的?”    王夫人道:“那你可提交了进宫申请?”    薛宝钗笑道:“这还用姨娘说?我回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宫里提交了申请。只是我的品级在这里摆着,宫里就是要批,也要些时日呢。”    贾母笑道:“确实如此,确实如此。你跟娘娘多年未见,想必有很多话要说。对了,商丘是娘娘的采邑,应该有很多与别处不同的地方。”    薛宝钗笑盈盈地道:“老太太可真是说对了。这商丘啊,最大的地方,就是人多!您想,豫州本来就是华夏的心脏,偏偏黄河年年闹灾。您在京里不知道,这黄河边儿上啊,不是水灾就是蝗灾!”    “蝗灾?!”    贾母吓了一跳。    “黄河边儿上年年闹蝗灾吗?”    王夫人也竖起了耳朵。    薛宝钗道:“只要没有闹水灾的年份,差不多就会闹蝗灾。区别,也不过是席卷了几个村落,还是席卷整个州府罢了。要不今年是东边闹明年在西边闹,都一样儿。听老农说,打娘娘让下面的人开始大量地养鸡鸭之后,固然周边年年闹蝗灾,可是百姓有鸡鸭有蛋,甚至连鸡毛鸭毛都可以换钱,因此很多人家都为娘娘立了长生牌呢。”    “竟然是这样?!”    李纨这才道:“我们在京里,万万是想不到外面竟然是这么个情景。”    薛宝钗道:“可不是这个。我还写信给娘娘,娘娘回答我,说是那蝗虫喜欢在干燥温暖的地方产卵,黄河边儿上裸露在外的沙土,就是蝗虫的温床。本来,豫州之地气候就特别适宜,又有大量裸露在外的沙土,可不年年都闹蝗灾么?我家相公一想,也是。后来,我家相公就鼓励当地的百姓养鸡养鸭。就是因为这个,商丘一带的蝗灾倒是比以前小了许多。”    话虽然是这么轻飘飘的两句,可是这里头的故事,又岂是一言两语说得尽的?    比方说,商丘,尤其是禹门口往下,那一带可是上百万亩的河滩地,几乎全部都是裸露在外的沙土。就是在这里,贾琰打算开挖好几座人工湖,用来给黄河泄洪。虽然说这么重要的工程肯定是有虞部的官员负责的,可是挖出来的沙土,要如何处理,才是上策,这却是陈元寿这个知府需要考虑和协调的工作。    放养鸡鸭是能够让减少蝗虫灾害的一个手段,可是这个手段,首先,见效不明显,然后,会被有心人认定成收买人心、故意妨碍治理工程。    因此,这一带的官员,不止要有本事,还要能沟通。    而这些事儿,哪个是贾政做得到的?不是薛宝钗看不起贾政,而是贾政如果做到这两点中的任意一点,他就不是在工部做了十几年的冷板凳的状态!    贾母笑道:“我明白了。这陈元寿能够有今天,怕是宝丫头功劳不小!”    薛宝钗笑道:“看老太太说的,哪里是我的功劳?明明是我家相公的功劳。至于我,不过是大家看在娘娘的面子上,对我特别容忍些个罢了。”    薛宝钗一点都不否认,她在商丘花费了不少心力,尤其是夫人外交这种事儿,她还真的没少做。可是这个世道便是如此,就是她做了这许多,这世俗也不不允许她居功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作者有话要说:    州判,其实就是知府的属官。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