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红楼]娇女迎春 > 第251章

第25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远在商丘的薛宝钗都能够得到消息, 更不要说近在京师的众多商家了。如今京里谁不知道, 跟着皇后娘娘混的商家, 不止有钱,还有前程!薛家是明证, 更不要说已经做了正四品的莱州知府的严家家主严宽了。    以前在京里就是捧着金子都没有几个人愿意理会的严家, 如今家里都出了娘娘了!    想到这两个明晃晃的例子, 整个京师商圈都轰动了。    有关系有门路的自然不说,就是那没关系没门路的,都急着找关系找门路。别说是皇后娘娘的娘家庆荣侯府,就是几位尚宫、总管的私宅每天都是门庭若市。    夏金桂自然也不例外。    那年夏金桂拒绝了竺明诚的婚事之后,就真的找了一个上门女婿, 一个穷秀才的第三子。    以夏家的财势还有宫里的关系, 夏金桂不是不可以找更好的,可是竺明诚到底是竺贵人的亲哥哥,就是竺贵人如今不得宠了,可也是六皇子的生母不是    因此, 夏金桂才找了这个读书、科举需要大把大把的银钱家里还有一堆小子的白秀才。    白秀才的第三子,白世攘, 虽然从小羡慕哥哥可以跟着父亲读书,可是真正摸到书本,却是跟夏金桂结了婚以后。    也正是因为如此,结婚以后的白世攘就努力往科举上走。    感谢大晋朝的太|祖皇帝, 大晋朝倒是没有赘婿不能参加科举的规定。只不过,科举的难度在哪里摆着。哪怕白世攘十分刻苦, 夏家又不吝银钱为他延请老师,他也只考了个童生而已,距离秀才还差了些许火候。    也许是因为白世攘不是薛蟠那样的呆子,也许是对这个上进的丈夫十分满意 ,也许是因为生了儿子,夏金桂的脾气好了很多。    不过,夏家的财产和管家大权,她一直牢牢地捏在手里。    白世攘上进,是白世攘的好处。可是这里终究是夏家。    在男人和钱财上,夏金桂一直都是很清楚的。要拿捏男人,就需要顾惜着男人的面子。为此,这天晚上,她特地换上了葱绿小袄儿、散着领口,露出大红色的肚兜和一小片白花花的胸脯,因为生过孩子,胸口鼓鼓囊囊的,腰里还系着一条豆绿的罗裙。    夏金桂自诩压倒嫦娥,又在丈夫耳朵边儿上说了不少好话,甚至抬出了竺明诚和竺贵人,这才换得白世攘点头。    磨得丈夫同意,夏金桂自然就放手施为。    夏金桂借着太上皇后的心腹夏太监的光,想成为羊毛纺织业的一份子,很快就传到了贾琰的耳朵里——夏太监私底下跟安文透了个意思。    要安文说,如今皇后娘娘地位越来越稳固,就是他们这些人,也越来越体面,反而是夏太监,日薄西山。    换了别的事儿,安文也许就自己回绝了。可跟了贾琰这么多年,他也看出来了,皇后娘娘是心有成算。越是有主见的主子,越发不喜欢擅作主张的奴才,所以安文没有第一时间应下来,而是先跟夏太监打了个哈哈,然后过来征求贾琰的意见。    贾琰听到这个的时候也愣了一下:“你是说,母后娘娘身边的夏总管?”    “回娘娘的话,是的。夏氏一族中多少人,夏总管偏偏对这个族侄孙女儿青眼有加,也是缘分。”    贾琰道:“我记得,旧年拒绝了平章事的那位夏姑娘,便是她?她可成家了?”    “成了成了。招了个上门女婿。”    上门女婿,自然是孩子都归夏家了。    贾琰笑道:“既然她有这个心,我也没有不允的理。毕竟,这三家也是定,五家也是定。都一样。不过,记得告诉夏家,就说,要参一份子容易,但是要守的规矩却多。至于挣多挣少,那是她们的本事。我是一概不管的。”    贾琰还指望着羊毛贸易能够蓬勃发展呢。    羊毛贸易,最重要的就是羊毛的来源。因为羊喜欢连草皮草根一起吃,所以贾琰并不鼓励中原百姓养羊,她直接让下面去草原上收购羊毛。当然,也不可能一刀切。比方说,西海沿子的将士们就养了许多羊。以前这些羊差不多都是进了将士们的嘴巴,而现在,这些羊则先要撸一层羊毛,然后才会上烤架。    其实,贾琰跟薛宝钗说话的时候,还是语带保留的。她跟薛宝钗说,新式的纺纱机一次能够纺十二支纱,可实际上,第一批投入使用的纺纱机,直接就是三十个纱锭。    而梳羊毛这种工作,甚至不需要男人,只需要女人和孩子就够了。    按照不与民夺利的国策,这些羊毛织物优先供给边关的将士们,然后才是出口到草原之上,这也使得物以稀为贵,羊毛织物一下子就在市场上物以稀为贵!    也因为羊毛织物的走俏,各地都有人开始养羊。如果是养在羊圈里面的,那还好些。如果是直接放养,那乐子就大了。    这不,黄沙原上的百姓就为了养羊的事儿闹上了。    盛唐时期,这片土地绿树成荫,而现在,这里只有一片黄沙。贾琰当然不可能将这里置之不理,毕竟,这里乃是中原腹地。可是幸苦了近十年,好容易让这里见了一点绿色,就被几只羊给毁了。    当地庄园的负责人气得跳脚,警告了三次没用之后,他们就把那放养的娃娃还有那三十几只羊给抓了起来。    结果,还没等他们做什么呢,当地人就围把庄园给围了。    然后,到底的县令就上门了:“先生,下官知道阁下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人。不过,请容下官提醒一句,今儿这事儿,别说是先生,就是娘娘,惹出这么大的事儿也落不着好!”    庄园的主人叫做赵良栋,就是贾琏的奶兄弟。    他原想抬出贾琰的身份,却没有想到被对方如此顶了回来。    赵良栋怒急,道:“赖大人,您也别忘记了,治水治沙,这可是国策!皇后娘娘每年在商丘花费多少银子……”    “诶~先生言重了。皇后娘娘在商丘每年花费多少银子,下官不在乎。下官只知道,这些银钱,皇后娘娘可不是花费在黄沙原的。”    “你!”    “如何?赵先生!黄沙原的百姓,可是在外面等着呢!”    “姓赖的!你可知道!黄沙原这点绿色,还是我们娘娘,每年上万两的银子种的!”    “抱歉。下官还真不知道!您打算什么时候放人呢?”    赵良栋被这个人的无耻给惊呆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半晌,他狠狠地道:“放人。”    赖宏昌拍拍衣袖,走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一走,边上的小厮立刻道:“赵大爷,这这姓赖的可真不是个东西!明明是我们花钱种的草……”@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赵良栋一挥手,制止了小厮们接下来的话,道:“不过是一介穷酸。以为有这些刁民,就可以换取一个强项令的名头罢了。”    “那,我们可怎么办?”    “怎么办?自然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们黄沙原不欢迎咱,咱就走人。”    “那咱们的地,还有山头……”    “那姓赖到不是要吗?他既然要,就给他!回头,老子要他一一吐出来!走!还不走!等着被人赶出去吗?!”    赵良栋毫不犹豫地就带着人,还有庄子里的粮食,当天晚上就走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赖宏昌冷笑两声,根本就每当一回事。    就是当地的老百姓也十分高兴旺,因为赵良栋一走,那十里坳遍地的青草就是他们的了。    也不是没有人嘀咕是不是太过分了,但是,羊毛的利润在那里摆着,想到过个半年,手里有个闲钱,还有人在乎这个?    黄沙原的百姓照样放他们的羊。今年的雨水多,青草肥美,他们还想着多养几只羊呢。    雨水多,对青草生长是有好处,可对于黄沙原这种地方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本来,青草的生长就让土壤变松了,羊再把草连根吃了,自然,这土就更加松了,然后一场大雨,山体滑坡了,泥石流也来了。    一场大雨过后,什么都完了。    劫后余生的百姓坐在泥水里,呆呆地望着这一切,傻眼了。    他们这才想起来,当初赵良栋就跟他们说过,在黄沙原,要养羊可以,但是不能放养。因为放养的羊会吃掉草根,会让山体滑坡。    他们先是嘲笑赵良栋等人杞人忧天,然后就是生气,认为赵良栋是霸着鲜嫩的青草,不让他们养羊、发家致富。    可是现在呢?人家都说中了。    黄沙原的人后悔不迭,连忙互相搀扶着,往贾氏庄子而去。    贾氏庄子早就人去楼空了,哪里还有什么人!    黄沙原上上下下这才想起来,这座庄子因为种植青草,时不时地会雇佣附近村子里的孩子,虽然少了一点,但是各家的孩子,时不时地会带两个钱回家。    可是现在,这钱,没有了。    山也没了,草也没了,他们什么都没有了。    又是疲劳又是憔悴,疲惫道百姓终于放声嚎嚎大哭。    作者有话要说:    又点错了。原本打算放在存稿箱的……    55555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