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红楼]娇女迎春 > 第271章

第27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三年, 不, 应该说两年零九个月时间, 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别的不说, 就说贾家, 贾珍贾赦贾母, 接连三桩丧事,也许贾芸这种跟宗族嫡支比较远的不受妨碍,但是,贾琏贾蓉贾蔷三个都回家丁忧去了,而且他们都是三年, 至于贾菖贾菱这些人呢, 都还没有爬上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如此一来,看起来贾家在官场上就没有人了。    三年丁忧一满,就贾蓉一个,借了恪静郡主的光, 补了缺,可贾琏跟贾蔷两个, 还都在等缺呢。贾琏也许不够聪明,可皇帝都亲自把他叫到跟前跟他强调了他手里的东西的重要性,而邢夫人在服丧守孝期间也跟他说过几次贾赦的遗愿,加上他身上有爵位, 儿子们的前程不用愁,就是考不中进士, 考中了举人乃至是秀才都行,他也就老老实实地在家料理庶务了。    而贾琮,出了孝,考中了举人,他也不往上考了,直接去了家学做了先生,教导家学里的蒙童。还有贾蔷,也在家学里面做了先生,除了教授算学之外,还会给那些好苗子讲些实务,总之,都是用得上的。    从这方面来说,皇后贾琰这边的势力似乎是消减得非常厉害。可有心人却注意到,张家出山了。    这张钊只是第一个,但是跟在他身后出山的是张焕之,他直接出任了明州知府,曾经被倭寇占领的海上明珠双屿港很快就被大晋收回,并且成为大晋、东瀛和琉球之间的中转站。    这里张钊才在琼州做了一点成绩出来,太上皇和皇帝刚刚盘算着招安徐少钦,那边张焕之就把徐少钦给抓住送到京师来了。    跟着这个徐少钦一起送到京师的,还有张焕之扫平徐少钦的老窝,抄来的大笔金银珠宝——大约是徐少钦老窝里的财产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一半分给了将士们,就是战死的士兵们也得到了大笔的抚恤金,一半则拥在了明州的建设,尤其是海港建设上。    当时贾琰刚刚收到尤氏的信,请示惜春的婚事。当年贾敬没的时候,惜春守了三年父孝,结果未婚夫没得不是时候,又为未婚夫守了三年,然后哥哥没了。因为上面已经没了正经的长辈,尤氏不可能在自己身上有丧的时候给惜春操持这个,庆荣侯府里跟着没了国丈,这才使得惜春耽搁到了今天。    今年惜春已经二十五岁了,她自己也说,她自己怕是没有嫁人的福分,因此早就穿上了百衲衣,收起了所有的锦衣华服、金玉首饰,明明正在女人颜色正好混杂了青涩和娇艳的年岁,却一如出家人。    惜春从来是个主意大的,尤氏又是没有生养过的继室嫂子,哪里敢做这个小姑子的主儿。既然惜春自己不愿意将就,尤氏自然是不敢开口的。    尤氏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大不了,家里养这个小姑子一辈子。别说宁国府本来就应该给惜春一份嫁妆,就是没有宁国府的这份嫁妆,惜春也有母亲当年的陪嫁和父亲贾敬留给她的私房,她一个人的吃喝花用却是够的。    可是如今是太上皇后的娘家为他们家嫡出的哥儿求娶惜春,甚至连太上皇后身边的夏公公都登门过一次,尤氏可不是只有来请示贾琰的份儿了?    不是尤氏说,太上皇后就是有些糊涂,可人家到底是万岁的嫡母,贾琰的正经婆婆,又是诚心诚意地请了枢密院平章事上门为娘家后辈说亲,那哥儿听说刚刚中了二甲进士,才二十七岁!其母更是是一等承恩公府三房的嫡小姐。这样的才学,这样的家世,也不是轻易能够拒绝得了的。    贾琰拿着这份书信直皱眉头。    皇帝一进门,就看着眉头深锁的贾琰,当下便笑道:“皇后这是怎么了?”    贾琰这才道:“万岁还说呢。能够让我这么发愁的,除了我娘家和旧日姐妹,还能有谁?七斤他们可都懂事又聪明,可不需要我费这个心。”    “哦?那能让朕知道吗?”    皇帝兴致勃勃地在贾琰对面坐下。    “这还用您说?我每次自己解决不了的,还不是只能求您了。”贾琰把信件递给皇帝道,“您快看看,这事儿让我头疼着呢。您说,母后娘娘也真是的,竟然让竺平章事做这个冰人。有这么一位在,这是不许我四妹妹拒绝呢还是另有意思在里头?”@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皇帝迅速地把信件看完,这才道:“皇后,你这个妹妹是看不上朕这个表侄儿吗?”    贾琰道:“看万岁说的,其实我这个四妹妹也可怜。您看,她本来就是她父亲的老来女,自幼丧母,长到十五岁的时候,还没办及笄礼呢,父亲也没了。好容易父孝满了,就等着出嫁了,结果这未婚夫婿竟然考试考死了。等为未婚夫守完三年,她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又没了。这么一算,她都二十五岁了。我们七斤都要相看人家了,她还没个着落!我想着,她心里也不自在,怕是心里觉得自己生来不祥,因此不敢想这样的事情。”    皇帝一听,便道:“这个朕倒是知道些。我记得她比恪静的夫婿年纪还小些?恪静是她嫡嫡亲的侄媳妇?那可真是了不得了。她小小年纪就遇到这些,也难怪心里有些想头。”@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琰道:“我这个族嫂给我写这封信,怕是也担心她下半辈子没个着落。毕竟她还年轻,哪里就能够过得跟个姑子似的?却又不敢跟她开这个口,因此才来求助。只是万岁,您这个表侄儿,臣妾却是之前一点儿都没有听说过呢。”    皇帝道:“难怪皇后不知道。这个姜尚仁乃是朕三舅舅的亲外甥,他的外祖母便是我三舅舅的原配嫡妻。当年母后在家的时候就跟这个嫂子最亲,也就是因为这位舅母,母后才避过好几次危机。因此母后最是信任三舅母,三舅母没的时候,母后几乎没有哭晕过去。等三舅舅续娶的时候,母后甚至让夏公公去把三舅舅一通骂,还扬言说,如果三舅舅不好好地对待先头三舅母的孩子,她就一辈子不原谅三舅舅。”    得,贾琰算是知道了。他们这位太上皇后娘娘怕是打小这脑子就有坑。不过想到太上皇后娘娘当年是进宫给端懿皇后做垫背的,大约是担心太上皇后太聪明了,跟端懿皇后争斗起来,这才故意养歪了的。    有那么一刻,贾琰真的是这么想的。    想要哥哥对嫂子留下来的孩子好一点,哪里能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手段!这不是让他们父子离心式什么?!    贾琰便道:“那后来呢?”    皇帝道:“先头的三舅母早早的没了,她的几个孩子也不是长寿的,如今,先头三舅母留下的表哥表姐都没了。这个姜尚仁是第三代里头年纪最大的。外头有人说,表姐的这桩婚事是外头光鲜里头苦,可表姐终究是养了两个好儿子,姜尚仁已经考中了进士,才学自然是不用说的。我正打算让他出任沧州知县。他弟弟姜尚信去年也中了秀才。他们兄弟俩也是父母缘薄了一些,别的,都是好的。”    贾琰便道:“那么,这姜尚仁就没有意中人吗?或者是,跟自己的老师有过什么约定没有。”    不是贾琰多心,她总觉得,以太上皇后的不靠谱,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很大。    皇帝一愣,道:“这个,朕倒是不知。”    贾琰道:“万岁,这门亲事,我虽然很想替四妹妹答应下来,可是我这心里总有些不安生,生怕这个姜尚仁与人有约。不如,万岁,我们遣人去问问可好?”    如果人家真的与人有约,因为是宫里做媒,无法拒绝,最后苦的,还不是贾琰这个小妹妹?所以,这种事情,贾琰绝对会先调查清楚。    这不调查还尤可,一调查,果然,这个姜尚仁真的已经跟他的老师胡冶有了约定。就跟传言那样,姜尚仁的母亲真的是外面光鲜里面苦。她丈夫本来就身体不好,在两个儿子还小的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三个。姜尚仁十来岁的时候,母亲就积劳成疾没了,然后,姜家就不想培养姜尚仁姜尚信兄弟俩了。觉得以后这兄弟俩分点家产出去过也就是了。姜尚仁之所以能够考中进士,完全是他的老师胡冶的悉心栽培。这桩亲事便是他考中秀才的时候定下的,早就交换了信物,而且人家姑娘也二十二岁了,从十七岁一直等他等到二十二岁。这期间,姜尚仁一直跟着胡冶读书,冲击进士。    可以说,如果不是宫里派出了使者,只怕要闹出悲剧来。    听了使者的回报之后,贾琰也叹了一口气。    也许,惜春真的在这上面少了几分运道。    贾琰把尤氏叫进了宫,将事情细细地跟尤氏说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的明州就是舟山。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