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盛唐宠后 > 第103章

第10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杜有邻、柳勣这翁婿两人, 均已在大理寺的重杖之下丧命,其余家小, 也已经被判流徙至边关苦寒之地。    至于杜良娣, 虽免于流放,可是,她的太子良娣之位也已经被废, 自此迁出东宫,自生自灭。    韦太子妃和杜良娣两人家中接连出事,即使东宫侥幸未被牵连,太子李亨也已经身心俱疲、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尤其他对杜良娣本就极为疼惜, 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杜良娣的父亲蒙冤身死,为求自保, 他也只能将杜良娣贬为庶人……    东宫里, 太子李亨的心腹宦官李辅国,遣了仆从将杜良娣悄悄送走之后,体怀着太子李亨的歉疚心意,私下里自然是对已经被贬为庶人杜良娣有所照顾。    杜良娣一夕之间家破人亡, 又再无东宫可以依靠,许是打击得太深了, 哭到眼泪都流不出来之后, 整个人也已经变得麻木起来。    恍恍惚惚的意识到了李辅国对自己的悉心安排,早已经换下了华美的宫装,转而一身素色荆钗布裙的杜良娣怔忪了许久, 方才拜谢一礼,声音沙哑,难掩涩意的低声道:“多谢李中官今日相送,太子挂怀惦念,杜氏铭记在心,此生无以为报,只愿吃斋念佛,为太子祈福。”    即使杜良娣已经被贬为庶人,此时,仗着周围没有旁人,李辅国依然还是恭敬的道了一声:“杜良娣,”然后才叹息道:“自此山高路远,还望杜良娣珍重,也免得太子殿下牵念。”    杜良娣扯了扯嘴角,她想笑着道一声“好”,说一句“各自珍重”,可是,一夕之间的落入这般境地,这个笑,却是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了。    她倒是不怪太子李亨,也怪不起。这次惨案的把柄,追根究底,还是柳勣诬告自己的父亲杜有邻而起,东宫更是险些被牵连进去……    柳勣诬告岳父,杜良娣的阿姊承受不起这般祸事,早已经自尽身亡,她即便再恨得欲生啖其骨,那罪魁祸首柳勣也已然在重杖之下身死,杜家的其他人平白无辜遭遇这种惨事,也只能说是命运弄人。    而后,送走杜良娣的李辅国终于回到东宫之中。    此时的东宫之中,即使已经再一次幸运的从宰相李林甫的攻讦下脱身,可是,此时东宫的气氛,却尤为沉闷压抑,宫殿中时有宫女、内侍快步走过,却俱是小心翼翼,周围只剩一片寂然无声。    李辅国也登时深吸了一口气,屏气凝神,快步走到太子李亨的所在之处,拜见过后,屏退众人,方才低声向太子李亨诉说了自己对杜良娣的些许安排,以及,杜良娣心中仍旧挂念太子,自此余生愿为他诵经祈福之情。    太子李亨的面上,顿时满是动容,想到自己此后和杜良娣便是生死两不相见,心中愈发怜惜和不舍起来,感慨中,竟似声有哽咽。    李辅国见状,自然是适时的告退。    盛夏的午后,院中满是聒噪的蝉鸣声声。    李文宁并未午睡,却是坐在桌案前,单手支颐,手肘露出一截皓白的素腕,神色间却隐约流露出几分恹恹之色。    本来,杜良娣被贬为庶人之事,与她并无什么干系,可是,或许是因为前太子妃韦氏被废之故,对于境遇多少有些相仿、甚至可以说是更为凄惨的杜良娣,一时之间,李文宁也忍不住的平生了几分感同身受的伤感之情。    思来想去,心情愈发沉郁的李文宁索性站起身来,打算纵马去长安城外散散心。    李文宁深知,即便此时东宫已经从杜有邻被诬告一案中脱身,看似无恙,可是,两次未能成功的李林甫只会更加疯狂,东宫此时的情势依旧十分敏感,她骑马出去,在城外走走散散心可以,若是在这个时候再去城外的庵堂之中看望前太子妃韦氏,却必然会落入其他有心人的眼中……    即便因着前太子妃被废一事,对自己的父亲太子李亨难免的心生芥蒂,可是,李文宁依然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她闭了闭眼睛,长舒了一口气,反正在家中穿的衣裳足够轻便,李文宁也懒得再去换一身男装,心烦意乱之下,甚至没有再叫上弟弟李倓,直接便牵着马出了门,径自向着长安城外跑去。    长安城的天气本就炎热,夏季午后,这会儿的日头更是灼烈,路边的树叶都被太阳烤得打起了卷。    因为酷暑,路上行人都比别的时候稀少,那些躲在棚子树荫下面的小贩汗流浃背,也都被惹得露出几分昏昏欲睡之感。    到了长安城外,放眼望去,郊外河畔也没有几个人影,满眼的草木竟似都被太阳给照射的蔫着头。    李文宁下了马,放开缰绳任由爱马自己去找地方喝水吃草,至于她自己,则是一路走到一棵树下,抬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直接背靠在树干上,微微闭上了眼睛。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李文宁背靠在树上,都有些昏昏欲睡之后,不远处却突然传来了一阵轻呼声,“这位小娘子--”    李文宁闻声抬起头,一眼望过去,那位手里还牵着李文宁的马往这边走过来的年轻郎君登时把后半句话给卡住了,顿了顿之后,立即转而道:“郡主?”    李文宁也是微微一怔,“柳二郎?”    柳潭所出的河东柳氏,自然也是名门世家。    然而,李文宁会认识柳潭,却并非是由于此故,而是因为,柳潭的兄长柳澄之妻乃是杨贵妃的八姐。前不久,杨贵妃被赶出宫回了娘家,多少人都在一旁看笑话,谁料,不过几日功夫,玄宗便想念杨贵妃想念得茶饭不思,更有高力士亲自前往杨家,将贵妃接入宫中……    而后,或许是为表安抚之意,玄宗更是封了杨贵妃的几个姐姐,其中,柳澄之妻便是新晋被封的秦国夫人。玄宗对杨贵妃竟然如此荣宠,一时间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便是出自东宫、身为地位颇为特殊的李俶、李倓和李文宁兄妹三人,都不由得啧啧称奇。    宫宴中,李文宁免不了的和那位秦国夫人打过照面,碰见过两次之后,和这位柳潭柳二郎,自然也就认识了。    略微迟疑片刻之后,柳潭抬手示意了一下手中马匹的缰绳,这才开口解释道:“刚刚在那边,看到这匹马没人牵着似要走远,想着主人或许就在不远处,便带它寻了过来,没想到竟能在此地遇见郡主。”    李文宁伸手接过了缰绳,微微颔首,轻声道:“多谢柳二郎。”    那柳潭一直看着李文宁的手指握在缰绳上,方才收回目光,略微踟躇了片刻,终于还是忍不住的问了一句道:“郡主在此地,可是有何要事?不知是否有在下能帮得上的地方。”    李文宁终于抬起眼皮,定定的看了他一眼。    ·    转眼便到了月初,萧家老宅需要翻建的那个院子里,几间主屋的房子毛坯全都已经按照萧燕绥要求的图纸式样完工了。    至于地暖盘管、暖气管道的走向这种问题,萧燕绥以前毕竟没真的干过工程,唯一的经验便是装修自己的房子的时候,施工队在家里干活,她站旁边围观过那么一次。这次要自己亲嘴动手了,所以,她得先仔细琢磨琢磨、研究研究,确定好思路再下手……    至于特意留下来的窗户,则是在等最近刚刚烧制成功的石英玻璃的工期。    古代的工匠本身其实并不懂什么化学物理,他们所凭借的,就是自己一直以来上手过的真经验。等到现在有了萧燕绥的插手参与,其实就是让传统的手工和现代实验所必须的量化结合起来,实验嘛,想要准确的数值,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逐一排除错误的数据,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只不过,那些石英玻璃毕竟是新制造的,不管是在工艺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还有挺大的提升空间,夸张点说,那些已经出产的玻璃,在通透度上,说是一天一个样也不为过。    鉴于此,萧燕绥也就没急着要成品,打算等那些熟手工匠们再练练手,毕竟这个翻建的老房子,全都装修好了之后,萧燕绥是打算给祖父萧嵩的,不管是玻璃窗户还是地暖,自然都要弄得十分妥帖才行。    小猎犬亲昵的把脑袋搭在萧燕绥的腿上,任由萧燕绥用手指轻轻的撸着它油光水滑的皮毛,低头垂眸对着好几版新制成的玻璃,琢磨这些不够白亮通透的玻璃能干什么用的时候,阿秀突然走了过来,敲了敲门,提醒道:“六娘,明日便是当地郡守家小娘子的及笄礼了。”    萧燕绥顿时抬起头,一脸恍然,“哦对,你不说我都要忘记了。”    阿秀见状,只是笑笑,又道:“六娘明日亲自过去的话,可别忘了和相公说一声。”    “嗯,我等会儿找阿翁吃饭的时候再说。”萧燕绥点了点头,想了下,说道:“你再去看看之前准备的礼物,可别出什么纰漏。”    阿秀自然是点点头,“婢子明白。”    待到阿秀去看之前就准备好的贺礼之后,萧燕绥收回目光,伸出一根手指,用指节在玻璃上轻轻的敲了两下,听着这一下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仿佛和小猎犬商量,又像是自言自语般的说道:“及笄礼,唉,想起这事我就头疼……”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