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盛唐宠后 > 第114章

第11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场秋雨一场寒, 待到田地里的庄稼都被收获之后,不过半月的时间过去, 随着几场淅淅沥沥的秋雨, 枫林浸染,霜意渐浓。    华清宫中,前来避暑游玩的玄宗也终于带着杨贵妃和一众宫人, 连同陪同到此的许多其他人一起,重新回到了长安城中。    因为在骊山上打猎偶遇的缘故,有意无意间,河东柳世所出的柳潭这段时间里倒是和李俶、李倓和李文宁三人走得近了些。    柳潭看李文宁的眼神中始终都带着些羞赧的倾慕,虽然自己竭力掩盖了, 不过,日常相处间, 他总是在忍不住的看向李文宁, 这般表现,看在李俶和李倓的眼中,根本就是无从掩饰。    李俶和李倓交换了一个眼神,切实印证了自己的猜测之后, 便也在心里记了一笔,只打算等回去之后, 便再问问李文宁的心中究竟是如何看法。    至于此前堪称突兀的出现在华清宫中的张氏女子, 这么一段时间过去,关于她的身份背景,李俶等人的心中, 也早就有了了解。    等到太子李亨一行回了东宫之后,在玄宗的授意下,那位言辞风趣幽默,性格似乎也颇为温柔小意的张氏女子,也被送进了东宫之中,并且,封号直接就是太子女眷中,仅次于太子妃一位的太子良娣!    李倓的院子里,透过书房的窗户,抬眼便是园中秋风瑟瑟,落叶萧萧。好在秋日的霜叶未曾落尽,这会儿倒是还不至于变得太过单调。    李文宁随意的摆弄着桌上一枚印鉴,转头看向正捧着书的李倓和稳坐在旁的兄长李俶。    李俶轻轻舒了口气,随口道:“正如之前猜测所言,张良娣的父亲乃是张去逸,祖母则是窦太后的亲妹妹窦老夫人。”    最初的猜测被证实,玄宗此举的深意,自然也就如他们之前设想的那般。李倓拿着书的手上有一瞬间的微微停顿,而后,他才又动作平静不带任何意味的翻了一页书。    张去逸的身份还可以暂且不管,可是,窦老夫人在玄宗面前,却是如今难得能说得上话的一位长辈……    所以,早先同他青梅竹马的武惠妃在世时,他对武惠妃极尽宠爱,这份偏爱之纵容,甚至在武惠妃设计害死了先太子李瑛并其他两位皇子后,仍旧不减分毫,也颇得在废太子李瑛后得封太子的李亨这些年始终处境艰难,举步维艰。    随着张良娣被纳入太子东宫,至少,对于朝中的其他官员来说,会传达出东宫暂且无忧的信号。    忍不住便又想起了前太子妃韦氏的李文宁轻轻皱了皱眉,免不了的有些心烦意乱起来。    之前在华清宫中多有方便,如今回了长安城,她突然想去城外的那间庵堂中看看韦氏最近可还安好。    奈何这会儿张良娣刚刚进门,她若是选在这个时候去见韦氏,落在有心人的眼中,还不知道会被曲解成什么样子,为了稳妥起见,李文宁也只能是竭力按捺住这一个想法,登时越发的觉得心绪浮躁起来。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对东宫总是好事一桩。”李倓握着手里的书卷,也不继续翻页了,只是淡淡的评价道。    李俶点了点头,他的看法和李倓完全一致。    尤其,以张氏的出身,玄宗目前却也只是给了她太子良娣的身份,参见着玄宗自己自从王皇后之后,便是对武惠妃如何宠爱,都不曾再次册封皇后的举动,不出意外的话,想来,东宫之中,很可能也不会再出现一位太子妃了……    如此一来,对于身为太子长子的李俶,也能放松许多。    对于这一点,李倓、李俶和李文宁三人都心知肚明,却也默契的谁都不曾主动提起。    暂且不谈张良娣的事情之后,李俶的话锋一转,目光直接便落在了李文宁的身上,温声笑道:“不说这些了,文宁,还是说说你的事情!”    李文宁微微一愣,“我?我有什么好说的事情?”    话题到了这里,李倓脸上的神色似乎也随之变得稍稍放松起来,看似是漫不经心的模样,言语间却带着些许调侃的笑意,一边翻了一页书却不怎么看,一边冷不防的便开口道:“河东柳潭。”    “……!!!”李文宁下意识的微微睁大眼睛看向李倓,同时还有些语塞。    李俶也笑着给李倓帮腔道:“三弟说的极是,那柳潭鞍前马后的跟着咱们一起打了几天猎,文宁你好歹也得睁开眼睛仔细看看人家才是。”    百年来,大唐和吐蕃之间,便时有和亲公主远嫁通婚,当然了,就算如此,也没妨碍双方之间为了利益继续打下去。    若是哪个王爷府中不受宠的女儿,恰逢其会的话,倒是真要担心会被远嫁吐蕃的事情,可是,对于李文宁而言,身为太子的女儿,只要她的父亲李亨的太子之位一日不曾易主,她就一日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前太子妃韦氏是的李文宁的养母,若是她还在东宫之中,随着李文宁年龄渐大,自然会关心着李文宁的亲事,可是,韦氏如今已经出家常伴青灯古佛,显然是没办法再去伸手顾念着李文宁的婚事了。    至于太子李亨,若不是联姻的话,且不说他对女儿的亲事本就不够心细,便是太子李亨他自己的婚事,都是再三的出乱子,若是稍微讲究一点也迷信一点,顾虑着前太子妃韦氏和杜良娣的遭遇,哪怕是为了讨个好兆头,估计也没人敢让太子李亨去操持婚事……    李文宁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略带着女儿家的羞涩,却不见丝毫的怯意。    李倓握着手里的书,特意转过头来仔细打量了一下李文宁,见阿姊的脸上并不见恼火之意,心中稍稍松了口气,便也跟着继续笑道:“柳潭此人,我倒是觉得还不错,却不知阿姊如何看?”    李文宁眨了眨眼睛,伸手按下李倓的那本书,然后才不答反问道:“为何这么说?”    李俶的心中也是相同的好奇,兄妹两个有些相似的眼眸一起盯上了李倓。    李倓松开手里的书,用指节轻轻的抵在桌面的边沿处,无声的轻轻敲了两下,然后慢条斯理的回答道:“上次见到柳潭时,我便觉得,他看向阿姊的眼神并不寻常。”    李俶却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出,当即略微睁大了眼睛,适时的笑了一句道:“你倒是机敏。”    李文宁瞅了李倓一眼,单手支颐,悠然道:“行,在这方面机灵点又没坏处。”    李文宁如今刚好是二十一岁,的确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至于李倓,比她小些,尚未及冠,亲事自然还有得等。    被兄长和阿姊调侃了两句,李倓依旧神色从容,淡道:“这次在华清宫中,柳二郎能够一同前往,想来是随兄长柳澄和秦国夫人一起。”    说白了,柳潭能够出现在华清宫中,其实还是因为杨贵妃的缘故,否则的话,以他的身份,还不足以被玄宗点到名。    而且,杨贵妃和家中姐妹感情深厚,也不是什么秘密,自她得宠,杨家一门声势显赫,秦国夫人之流显然也在其中。    李倓淡淡道:“且不谈这件事背后,贵妃视东宫究竟是何意,至少,柳潭对阿姊心生倾慕之情时,只是想方设法的在阿姊面前出现,却并不曾过多的将贵妃卷入其中……”    说白了,至少在这一点上,柳潭的做法相当夺人好感。    面对喜欢的人,就想办法凑到前面先混个脸熟再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点问题都没有。    若是柳潭并非如此,而是打着其他的歪主意,利用杨贵妃在玄宗面前的荣宠,反过来逼东宫做出决断,太子李亨如何自处尚不得知,至少,李俶、李倓和李文宁三人肯定不是如今这个反应了。    李俶听了,顿时恍然,也笑着点头道:“你这么一说,那柳二郎看起来倒的确是个忠厚的实诚人。”    李文宁抿了抿嘴唇,也露出了一点笑意,索性说起了自己上次遇见柳潭时,对方将她的马送回来的事情,那柳二郎,做事的确周到且厚道。    说到这里,李俶略微思忖片刻,转而向李文宁问道:“文宁,对于这件事,你究竟是是怎么想的?”    李文宁微怔了一瞬,旋即笑了笑,轻声说道:“若是我和柳潭在一起,一是能向贵妃示好,想来阿耶也会乐见于此,其二,柳潭其人,正如三弟所言,倒也不错……”    李倓闻言,不由得微微拧了拧眉,眼神中有一闪而过的担忧之色。    李俶更是直接道:“你只管弄清自己的心意便是,至于东宫之事,却是不必如此!”    李文宁听了,却是神态温和的摇了摇头,平静道:“大哥,三弟,我并非只是为了东宫便甘心做出这般选择,只是,若我嫁给柳潭,看在别人眼中,这反而是最顺理成章的结果。”    李俶一时语塞。    然而,一片寂静中,李倓却突然开口道:“秦国夫人几人仗着贵妃受宠,平日里行事其实颇为肆意骄纵,阿姊便是和柳潭在一起,我也并不乐见阿姊和秦国夫人等人走得太近。”    李文宁听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若我和柳潭在一起,却有意和秦国夫人疏远,想来,那些朝中官员、文人才子说起我的时候,总要赞我几句不慕权贵才是。”    这话说出来,李俶都有些哭笑不得,即便是真话,可是,太子膝下的女儿,竟然还不如贵妃的娘家人势倾朝野,当真是讽刺极了……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