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盛唐宠后 > 第131章

第13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等到来自长安城的下一封家书被送过来的时候, 萧燕绥在意的事情,也已经有了答案。    --安禄山回到长安城之后, 又是认杨贵妃为义母, 又是忙着收拾自己的府宅,再加上玄宗似乎也对他颇为宠信,根本就是一副要在长安城常住的模样!    当然了, 这种事情,萧嵩随口和萧华、萧衡兄弟两个问一句朝中局势很正常,但是,换做是萧燕绥向她父亲追问朝局的话,对方可能就未必会一五一十的告诉她了。    好在, 萧悟之前总是给萧燕绥夹带书信,来来回回的次数多了, 裴氏和萧华只当是他们两个小孩子心性, 再加上,兄妹手足情深也是好事,自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    以至于,除了曾经瞥见一眼萧悟书信的萧嵩之外, 便是同为手足的萧恒,都不曾想到过, 自家的弟弟妹妹两人的书信里, 八卦的内容除了“东宫的李倓问过你什么时候回来和及笄礼的事情”、“我看见三郎和杜二郎、赵君卓一起去喝酒了,啧”、“李文宁和和河东柳潭大婚那日我也去了”这等零零碎碎的闲聊之外,其实还包含了不少萧悟从同窗处听来的或真或假、并且, 明显饱含传话者编撰成分的朝中大事。    上一次,萧燕绥直接向萧悟问了安禄山的事情,正好,安禄山进来在长安城风头正盛,萧悟直接给她写了好几页纸从不同人那里得到的的近况……    骤然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萧燕绥一时还有些忍不住的惊愕。    一个曾经在历史上掀起“安史之乱”,想来早就怀有不臣之心的乱臣贼子,而且,再加上安禄山的出身,也就注定了他的某乱本身基本上就是他自己在折腾,靠着的可全都是安禄山作为三镇节度使手下养的那些并将,在安禄山的背后,不存在什么其他的皇室势力,最初的时候,想来也没有什么门阀世家的支撑……    这样一个“孤家寡人”,他都有不臣之心了,不好好回自己镇守的藩镇上操练自己麾下的兵将,而是留在长安城中处处讨玄宗的欢心,至少,在萧燕绥看来,总觉得安禄山这个做法有些令人瞠目结舌。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安禄山敢携妻带子的留在长安城中,竟是毫不担心三个藩镇上的事情,萧燕绥也不知道,是该说安禄山艺高人胆大,还是说,安禄山麾下的副将就当真这么“忠心耿耿”,十分靠得住了……    春去秋来,转眼又是一年秋收季节,萧燕绥鼓捣了整整一个春夏的水车升级版,也已经在河道边安装完成,并且试行成功了。    至于水车副产品的简略版“自来水”,在没有成熟的水管道的情况下,唐朝版本的这个其实就是用竹管引流,省了日常去打水的时间而已,技术难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萧燕绥直接就挑了几个平时不怎么住人的院子,把萧家老宅里给安装妥了,至于萧家村和山海镇上的其他人会不会有样学样,她也根本就没再操心。    那个水车也是同样,萧燕绥从不操心这种技术推广的问题--如果它真的好用,发现其中妙处的普通乡里乡亲自然会学着仿造,反正,图纸之类的东西,萧燕绥也不藏私,当初给她干活的木匠那里,各个都有备份,爱怎么传怎么传。    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丰富多彩的,这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更何况,劳动人民的力量也从来不容小觑,为了改善生活,这些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人,自然会想做出改变,也许比起主动推行,这种被动的等待过程,肯定会缓慢许多,可是,却也会减少更多的阻力。    萧嵩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次数多了,也把自家宝贝孙女叫过来私下里问过。    毕竟,比起萧燕绥在自家大刀阔斧的各种实验和改装,像是地暖、玻璃暖房、蔬菜大棚之类的东西更是拆了房子就直接上了,萧燕绥在外面的事情上,不管是声势浩大的水车升级、还是农具改良,竟是一直都表现得颇为被动,似乎顾虑很多。    “六娘是顾忌着家里吗?”念及此处,趁着自家孙女陪自己吃饭的时候,萧嵩直接就开诚布公的问道。    祖孙两人在老家里每天都生活得舒舒服服的,当然了,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老人,萧嵩表现得颇为豁达,萧燕绥本身也是个省心的,两人相处起来自然也就轻松随意许多。    萧燕绥手里还捏着筷子,听到祖父的这个疑问,她略微挑了挑眉,想了想,才颇为认真的回答道:“肯定有一些了,不过也不全是。”    萧嵩面露好奇之色,“怎么说?”    萧燕绥眨了眨眼睛,“阿翁虽然已经致仕了,不过,过去的威望犹在,当地的郡守表面上再怎么对咱们家一直都颇为礼遇,按照一山不容二虎的客观规律,想来心里,多多少少肯定还有些想法?”    萧嵩不以为然的笑笑,毕竟是曾经的天子近臣,即便现在回想养老了,一个当地郡守而已,还真的就不会被萧嵩太看在眼里……    萧燕绥见状,也跟着笑了笑,却没说,她大概能猜到祖父萧嵩的心思,毕竟是门阀世家的兰陵萧氏出身,即便随着科举制的推出,在唐朝,世家已经渐渐被打压,再不现当年魏晋时期“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可是,豪门世家骨子里的傲气却还是在的,尤其,现在还活跃在朝堂中的世家,基本上都和李唐王室亲密的这些,和当年那些已经没落的世家门阀还不尽相同……    可是,萧嵩他们可能并不在意的事情,萧燕绥的心里,却始终都在揣摩着“不争锋”的这个度--说白了,处于她现在这个地位,她总要顾忌着兰陵萧氏,而且,除了她自己不想太出风头之外,其实,也是出于她鼓捣的这些东西,在古代差不多都属于“奇技淫巧”的类别。    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基本上是和社会的发展同步、或者稍稍快了那么一小步的,在技术推广这方面,萧燕绥本身又没什么私心,既不图名也不图利的情况下,她现在还真的就是,除了提高自家生活水平外,完全是在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义务了……    顿了顿之后,萧燕绥侧过头来,又轻声道:“更何况,上赶着不是买卖,费尽心思求来的,永远比主动白送上门的东西更受重视,人心向来如此。”    “这倒是了。”萧嵩点点头。    萧燕绥微微一哂,“水车也好,农家肥也好,还有自家的庄子里弄的那一套立体种植的法子——反正说起来也都不算难,懂的人看过之后心里也就明白了,有好处的法子,谁家都不傻,其他人自然会主动打起注意来,随着他们去便是了,左右不过一年半载的时间,我又何必插手太多呢?”    更何况,萧燕绥虽然对原理清楚,不过,自己才知道自家事,直到现在,萧燕绥也不敢说,自己现在就对整个唐朝的情况足够了解了--换言之,就算再怎么确信自己在技术层面没问题,可是,萧燕绥对于这些多少有些揠苗助长的技术在唐朝是适配性上,其实还是存了些许顾虑的。    当真好用、有效的技术,是拦也拦不住的,到时候正好皆大欢喜。    自己家里是拿钱换舒服,当然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萧家外面却并非如此,她若是一厢情愿的折腾,还真就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好心办了坏事,因为技术的“水土不服”而适得其反。    ·    秋风拂过,夏季的暑热也已经散去,抬眼望去,天高云淡,倒是天气正好。    这日,萧燕绥正带着自己的猎犬和三只土狗从外面山里玩了一圈回来,抓了两只准备秋天过冬所以可肥的野兔和羽毛便密的雉鸡回来打算加餐,结果,还没溜达到厨房那边,便有婢女匆匆忙忙的过来寻她,说是萧嵩要见她。    明明今早出门的时候,还没什么事情的。不过,萧燕绥略微想了想,算了算时间,似乎上封信送回去之后,长安城那边的回信应该到了……    心里大致有了谱,萧燕绥一路走到祖父萧嵩的院子里,见到人之后,萧嵩还带着眼镜,手中果然正拿着一封信,    “阿翁,”萧燕绥走过去坐在旁边,笑眯眯道:“有话要和我说?”    然而,萧嵩的回答却是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了。    “你阿耶、阿娘都说想你了,转眼都快过去快两年了,正好现在天气也凉快了,秋高气爽,路上倒也舒适——”    待到萧嵩的话语稍稍告一段落,萧燕绥并未直接做出回答,而是反问道:“阿翁呢,阿翁也希望我回长安城吗?”    萧嵩仔细瞅了瞅自家孙女的脸,表情没什么变化,完全看不出是因为想家所以兴高采烈,还是因为舍不得离开这里所以犹疑不决,一时间,萧嵩都有些迟疑起来,不知道自己等下的话语应该怎么说。    略微沉吟了片刻,萧嵩也决定略过了萧燕绥的问题,而是避重就轻的笑着说道:“现在回去,正好也能赶得上和你父母一起过个中秋,也好去你外祖家叨扰两日。”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