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重生之太子党 > 第五章 少年言论

第五章 少年言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学馆内设有灶釜,到午休时间,许多学生便前去自营炊事。    崔府同其他大多数官宦之家一样,是由家中送午饭来。于是崔家三兄弟便聚在学馆的临水阁一边闲聊一边等待。    “四弟,你真是深藏不露啊!大哥都被你唬住了。”崔世卓的神色已经恢复自若,打趣般说道。    崔世亮好奇地一问,崔世卓便把上午在崇文馆发生的事绘声绘色说了一遍,崔世亮听了,脸色当下便有些僵硬。    崔家几个儿子里,老大崔世卓是嫡长子,老二早早夭折了,老幺崔世光颇得父亲喜爱,于是崔世亮也就只能在崔容身上找找自尊。    现在连他平时瞧不上眼的崔容,第一天来学馆就出了这样的风头,叫崔世亮情何以堪!    “不过是我平日听宝珍妹妹背书,记下了一些,所幸没给大哥丢人!”崔容露出一个坦率纯良的笑容。    这种毫无诚意的谎话,不说崔世卓,恐怕就连崔世亮都不信。    不过崔世卓脸上却看不出什么,还是连声夸奖崔容聪慧好学,崔世亮的脸色很快就黑得像锅底一样。    正在此时,崔府送饭的家仆来了。    宝儿拎了个大食盒跟在其他两位身后,脸上挂着傻乎乎的笑容,远远看见崔容就大声叫:“少爷!少爷!”    崔容为免惹其他人侧目,赶紧招手叫宝儿过来:“什么事高兴成这样?”    “少爷你看!”宝儿说着,献宝一般揭开食盒。    食盒里面足有三层,细米白饭,各色小点,荤素菜肴足有七八样,样样精细可口,最后还有一道火腿鲜笋汤。    宝儿长这么大都没一次见过这么多好吃的,难怪笑得下巴都快掉了:“少爷,都是府里头准备的呢!”    崔容在心里无奈地摇摇头。    看着宝儿,就好像看到从前的自己,以为这便是苦尽甘来的兆头,高兴得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其实这些好饭好菜,大约是陈氏怕人说她苛待庶子,做的官样文章罢了。    不过,有美食享用总比亲自动手逮麻雀强,崔容很不客气地叫宝儿盛了一大碗米饭,又万分感激地对崔世卓说:“母亲对我可真好!”    崔容这幅没见过世面的模样令崔世亮心里多少平衡一些,暗道:“他不会以为进了官学,就从此一步登天了?哼,连正式弟子也不是呢。如果是这样的蠢货,倒也不值得多花心思。”    饭桌上的暗潮,崔世卓仿佛并未察觉,只不时给两位弟弟夹菜,一副好大哥的模样。    “世亮,明日我得随父亲去拜访李阁老,便让四弟跟着你。”崔世卓忽然想起此事,便同二人说。    李阁老是二皇子身边颇有地位的近臣,崔怀德拜访他,多半是为了皇子伴读的事。    这样抛头露面的机会,兄弟几个里从来都是崔世卓出面。    崔世亮暗地里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又不敢表示出不满,只胡乱点头应了下来。    ——    学馆第一日总算平静无波地过去。    放学时,崔世卓推说有事,崔世亮也不打算回府,因此三兄弟各自散去。    见崔容独自一人,张仪挥退小厮,说要和他同行,反正张府所在宣易坊距新昌坊并不远。    两人边走边随便天南海北地闲聊,没多久张仪便受不了地说:“崔小弟,你我之间可否不要这般多礼?互称表字!”    “好,泰安兄,”崔容从善如流,“不过我还未取字,请泰安兄直呼姓名便好。”    如此一来,两人又觉亲近几分。    行至半途,前方喧闹不已,似乎有事发生。崔容本不欲理会,却被张仪拉着去看热闹。    近前去,崔容见一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头发凌乱,满身泥土,正掩面嘤嘤哭泣。    她身旁是个打翻的糖水摊子,粗瓷碗碎了一地,装家当的木箱似乎被马踏过,支离破碎,一片狼藉。    张仪一问之下才知道,刚才有位贵人打马而过,行至此处,不知为何马惊了,踏翻了这姑娘的糖水摊子,还差点伤了人。    那位贵人不仅没有赔偿,反倒怪姑娘的摊子不长眼,惊了他的马,嚷着要报官。    众人看不下去,百般劝阻,那贵人才扬长而去,留下姑娘,又惊又怕又心疼,因而在此哭泣。    张仪一听怒道:“天子脚下,竟有这般狂徒!可惜来得晚了些,没有截住他!”    相对于张仪的义愤填膺,崔容显得平静许多。他翻了翻衣袋,掏出一锭碎银子,上前放到姑娘手里。    姑娘连声道谢不提。    张仪目光瞧着围观百姓上前帮姑娘收拾摊子,口中对崔容感慨道:“近日这些人行事愈发不堪,简直令大理寺蒙羞。”    崔容闻言也点头:“若大理寺真能铁面无私,何至于有人当街行凶。说到底,人治不如法治啊!”    崔容说话的时候想到自己亲娘,若官府真能如此廉洁清明,存疑必究,她也不至于死的不明不白。    两人一时唏嘘不已,却都没注意到,崔容说“人治不如法治”时,他身旁不远处有位公子侧过头来,上下打量了他几眼。    ——    杨进本来只是路过,恰巧遇见皇兄的近侍和人起了冲突,于是便驻足多看了一会儿。    他正留心百姓们的议论,冷不防听见有人道“人治不如法治”,好奇之下侧目,却见说话的是方才出银子的少年郎。    那少年郎生的一副好模样,却眼生得很。站在他身边的人杨进倒认得,是工部尚书家的长公子。    这么想来,那少年多半也是世家子弟罢。    杨进不欲被人认出,便往后退了几步,隐在人群中匆匆离去。    临走时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见那少年眉目间颇有几分坚毅之色,心下感慨自古英雄出少年——但年纪毕竟还小,且待几年再看。    如此径直回皇宫,进了勤政殿,杨进跪拜:“儿臣见过父皇。”    皇帝应了一声,头也不抬地叫他起来,声音听不出喜怒。    杨进起身,静静立在一旁,待皇帝忙完手头的事,才对他说道:“怎么今日进宫,差事办完了?”    “是。”杨进递上折子,又将办差经过拣重要的回禀一番,皇帝听完不置可否,点点头表示知道。    杨进见状,略作停顿,又道:“儿臣还有事上奏。”    皇帝有些意外,看着杨进待他细说,后者便讲起先前在街上的所见所闻。皇帝听了,半晌才漫不经心地问:“哦?可有看清是谁?”    “儿臣认不真切,但看着像是三皇兄的近侍。”杨进直言不讳,连停顿一下也不曾。    皇帝的目光倏地锐利,盯着杨进,像要瞧出什么来。后者面不改色,仍是那副微垂着脑袋的恭谨模样。    良久,皇帝问:“还有呢?”    一瞬间,杨进脑中闪过那个说着“人治不如法治”的少年郎,但他只微不可查地迟疑了一下,便立刻回到:“没有了。”    皇帝沉吟片刻才收回了目光,沉声道:“你做的很好。”    也不知是说杨进差事办得好,还是夸奖他能不避讳提起三皇子的近侍。    杨进神色坦然地垂眸:“谢父皇。”    他正准备退出去,却听皇帝开口:“老三那件事,先放着,你心中有数便是。”    杨进的身体又低几分:“是。”    ——    崔容与张仪分别后,又在街上多溜达了一会儿,等心绪平静了些才回府。    他刚进院门,就有婢女来通报,说崔怀德叫他过去一起用饭。    崔容很惊奇。    长这么大,他除了在除夕夜有此殊荣,平时连崔怀德的正脸都见不着。今天这是抽的什么风?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