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王爷种了一盆花 > 第121章

第12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秦太傅看了周遭一眼,眼见皇上快要发怒, 先一步开了口, 转向张太师道:“不知,太师有何高见?”    张太师抚摸了一下剑柄:“太傅有所不知, 先祖好兵器, 尤好宝剑。开国之初, 圣祖曾召集诸多工匠, 仿制数十柄古代名剑,汉昭帝那柄, 早已经流落民间, 不知所踪。而这柄所谓的茂陵剑,只是当时那些工匠根据史书仿造之一。铸完后,先祖见之心仪,爱不释手,便收用在国库里。”    赵铭嘴角微抿,整张脸都显得有些阴沉:“太师的意思是,圣祖心仪的是些仿制的剑?”    张太师无声地笑了笑。    “简直荒谬!”赵铭捏着拳头,高声呵斥道。圣祖乃大魏开过先祖,声名赫赫,岂容他张家人随意污蔑。若是今儿张太师的话传了出去,外头的人会怎么看圣祖,怎么看皇室赵家!    张太师丝毫不惧, 反问道:“皇上觉得微臣在说谎?”    他环视了一眼四周,眼神在近处的几个官员上停顿了一会儿, 眼神渐暗。    少顷,兵部尚书起身,笑道:“皇上赎罪,虽知不当,不过微臣有句话还是要讲。微臣觉得,张太师所言并非全无道理,关于圣祖召集工匠仿制前朝古剑一事,史书中确有记载。”    秦太傅闻言略惊讶道:“李尚书似乎对我朝史书很是熟悉?”    “太傅大人,我虽是武将出家,可是平日里看看史书,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秦太傅点头道:“确实如此。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尚书之胸怀之见地,实非我等可以企及。”    李尚书矜持地低了低头:“太傅大人谬赞。”    秦太傅也不再说话,似乎默认了这一说法。至于内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想必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赵铭不满地看了秦太傅一眼,再望向底下的众臣,不禁讽刺地笑了一声:“陈尚书,你觉得呢?”    吏部尚书苦笑着起身,看了看张太师,而后道:“微臣觉得张太师所言在理。”    “周爱卿,你呢?”    周将军起身,眼神有些闪烁,既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赵铭讥笑了一声,又点了几人。毫无意外,都是向着张太师。    眼见着泰半人都表了态度,赵铭已经说不出心里到底是生气还是失望了。这结局,着实太过出人意料。这都是他的重臣,也是他赵家的朝堂,究竟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是他懵懂无知的时候,还是他一心打击皇叔的时候?    不得而知。    赵煊挥了挥袖子,愤然道:“来人,将圣祖时的起居注取出来。”赵铭看向张太师,眼里是从未有过的神色,“既然张太师言辞凿凿,朕也应当好好查清楚,若是错怪了张太师可就不好了。毕竟,此次征战潼关,张太师可是最大的功臣!”    张太师下巴往上抬了些许,脸上一片坦然。    赵铭旁边的太监正要去寻起居注,秦太傅忽然阻止道:“皇上,今儿这晚宴为的是接风洗尘,何必为了这等琐碎的小事大费周章呢。那起居注,什么时候查不是查,且先放着。”    赵铭狐疑地看向秦太傅。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话是秦太傅会说出来的。他到底站在哪边?    秦太傅坚定地看向赵铭。    少顷,赵铭松开了拳头,长吁道:“既然,张太师看不上这宝剑,朕也不强求。福禄,将宝剑收回去。”    赵铭身边的太监走下台阶,从张太师手中取回宝剑。正要往回走,赵煊忽然拦住了他,朝上首的人道:“皇上,臣觉得这宝剑甚好,不如赐予臣如何?”    赵铭神情一松,于是道:“皇叔喜欢便拿去。”    赵煊当即收下宝剑。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么。这茂陵剑,必定是真的无疑了。    赵煊将宝剑横放在桌前。张太师见此,面上划过一丝轻蔑。往日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摄政王,不也落得如此这可怜的地步了么,竟上赶着捡别人不要的东西。    原来还把他当成对手,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罢了。    这一出,表面上就这样过去了,没有掀起一点儿波澜。不过无论怎么看,张太师都是更胜一筹。之后的宴席上,再没有人提起赏赐一事,连赵铭也铁着脸,只字不提。    张太师望着赵铭离开,直至瞧不见身影。尝到了权力的好处,便再也放不下了。他知道皇上这是长大了,想要亲政了。    可是张家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地位,大权在握,威风赫赫,他又如何舍得在将手上的权再交回去呢。赵铭和张家,也注定是回不到从前了。不过,只要赵铭不先动手,他也不至于容不下他。倘若赵铭不识相,那他也不介意让这江山社稷换个人来坐。    晚宴会后,赵煊正准备走,忽然被之前的小太监叫住。    小太监见人三分笑,颇为喜气:“王爷,皇上在御书房等您呢。”    赵煊拍了拍福禄的肩膀,对此亦没有半分惊讶。他早知道,皇上会忍不住的,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样快:“前头带路。”    福禄转身,颇为恭敬地领着人往前走了。    他也是前段日子才调到御前的,不过因着为人机警,说话又讨巧,难得得对了赵铭的胃口,连往日伺候的老太监也要给两份脸面。如今,赵铭不管去哪儿,身边总会有这样一个小太监跟着,他也算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了。    赵煊跟着福禄,一路行至御书房。    进了里头,就瞧见赵铭正吩咐人再查阅起居注。查了半日,终于将事情的原委查了清楚,遂摔了书,正要发怒,就瞧见赵煊进来了。    赵煊挑了挑眉:“皇上这是查到了什么?”    “一派胡言,根本就是一派胡言!”赵铭提着地上的起居注,“圣祖放在国库里的,明明是真的,那仿制的剑,早已经赏赐给臣子了。张太师今日一番言辞,分明是有意抹黑,真是放肆!”    赵煊轻笑了一声:“或许,他只是试探呢?”    “试探,他要做什么,他还想做什么?”赵铭逼近了些,手上连青筋都起了,“玩了一出指鹿为马的把戏,他这是把自己与阉人作比,想要取而代之?”    也不是不可能,赵煊心想。    张家在朝堂上,本就占足了分量,如今又一战成名。不管这里头折损了多少兵将,可张家终究是扬名了。更不用说,张太后还是赵铭的亲母,掌控这整个后宫。日后,说不准还会再出个张皇后。    外戚专权,古亦有之。    赵煊想到的,赵铭自然也想到了。    “秦太傅,秦太傅……”赵铭念着秦太傅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心中又疑惑,又有愤怒,“朕竟不知,秦太傅也会偏帮起了张太师。”    “秦太傅只是一番美意。”    “皇叔此话何解?”赵铭不解地看着赵煊。    “今日一事,不论皇上怎样处理,都还是会有损皇家颜面。这宝剑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太师当着群臣下了皇上的脸面,且那些大臣,俱站在他那边。若是当时秦太傅没有阻拦,皇上执意翻阅起居注,事情总会闹得下不来台面。此事是假也就罢了,若是真入张太师所说,皇上又要如何自处?”赵煊反问道。    “可他说得是假的!”    “当时并没有人知道。”    赵铭颓然地坐在地上,又烦躁又沮丧。张家委实是太过嚣张了,而等他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事情已经不再掌控了。    早知如此,他是万万不会让张家人上战场的。声名都是张家占的,可是谁又知道,那些枉死的士兵呢。没人会在意,因为张太师已经领着人将胡人赶出去了。    秦太傅和薛太保,已经不中用了。他们老了,胆怯了,总有一日,会屈服于张太师的。届时,他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而这朝堂,也会变成张家的天下。    他会是赵家的罪人。    赵铭握着赵煊的手,带着恳求道:“皇叔,帮我。”    赵煊弯下身,轻声许诺道:“皇上放心,臣必竭尽所能,解皇上之忧。”    赵铭盯着赵煊,良久,像是相信了他的话,缓缓地点了点头。    打御书房走过一趟之后,赵煊才坐着马车,一路赶到杏儿胡同的江府。阿黎早就在屋子里候着了,等了一晚上,差点以为赵煊不会回来,都要熄灯睡了,这会儿才听到人回来的动静。    好在王安几个也没有睡,没多久,热水便备好了。    赵煊进去洗浴,阿黎则坐在卧房中,把玩着他今儿带回来的宝剑。阿黎没有碰过这些东西,不过这剑上的宝石却好看得很。不怪阿黎只注意到这颗宝石,实在是它太显眼了。明明剑身看着朴素,却在最顶端镶嵌着一颗宝石,怎么看着都不协调。    况且,女子生来爱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手链子上,簪子上,凡有宝石点缀都会好看许多,这东西,好像有股魔力。    阿黎心里忽然痒痒的,没忍住,便伸出了手指头,轻轻地抠了几下。    正瞧着,赵煊从里头出来,见阿黎再看,便问道:“喜欢吗?”    阿黎点点头,确实喜欢,一看到上面的那颗宝石就忍不住想要将它抠出来。    赵煊没想到阿黎会对这古剑感兴趣,当下只觉得这宝剑带回来是带对了,便道:“喜欢就拿去玩。”    “这剑,是真的么?”    “假的,随你怎么玩。”赵煊随口道。    “这上面的宝石也是假的?”    赵煊打量了阿黎的脸色,少顷道:“宝石是真的。”    阿黎一阵心喜,既然是假的,那她不就能抠出来了?阿黎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忍不住,也没想好抠出来之后到底要做什么。她不缺首饰,也不缺宝石,只是单纯的手痒了。    不过,这些都是明儿的事。阿黎将宝剑放下,让赵煊给她让些地方,躺倒床上后,方才说起了今儿傍晚时遇上的事儿。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