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我在东宫当伴读 > 第89章 浮出水面

第89章 浮出水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眼见破案期限越来越近, 黄聿心里不能不着急。明明是一个简单的凶杀案, 但却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突破口, 连番审问别说是嫌疑犯受不了, 就连黄聿自己也受不了了。    他让两个寺丞先审问着,自己去大理寺监牢外面透口气。眼光远眺, 东方已经隐隐可见曙光, 已然是第三天的清晨了,可这案子还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黄聿烦躁地挠挠自己的头, 薅下几根头发。看着自己掉下来的头发,黄聿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一夜的审问让他非常疲惫, 黄聿揉揉自己的脸,勉强打起精神进去继续审问了。    连番审问了一夜, 黄聿进去之后让左右寺丞先去吃早饭,他自己审问宋立。    此凶杀案虽然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但并无有价值的目击证据, 所有的证据链全是断裂的。    黄聿心里也知道现下的审问只是垂死挣扎, 看着眼前因为连番审问面露疲惫却毫不狼狈的宋立,心下已经了然。    从入朝开始黄聿就一直在大理寺办案, 原以为这样可以远离朝堂纷争,却没想到还是无法独善其身。    这不过是一起江都寻常的凶杀案,但却牵动着整个江都的民心舆论,其背后肯定有推手。    这帮人步步为营, 先用舆论将这件案子发酵膨胀, 然后将太子殿下推到陛下面前, 让他来主理此案,然后进一步发酵舆论让天子发怒,定下破案期限,意欲何为,其心昭昭。    他们的目标是太子殿下,而他大理寺卿黄聿不过是这朝堂阴谋的牺牲品罢了。    黄聿给自己点上烟提神,烟雾缭绕中他看着对面拷在椅子上的年轻的宋立。自己当年入仕的时候也不过同他一般大,他们家累世门阀,从小祖父就教育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入仕之时,黄聿不过弱冠,当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满心要为天下万民做些事情,实现自己兼济天下的抱负,从未想过自己未到不惑之年竟会铩羽朝堂。    黄聿抽完一品烟,完全失去了审问的心思,沉声对狱卒说:“将嫌犯收监。”    狱卒见他心情不好,默不作声将宋立收监了。    黄聿靠着椅背,默然地看着空无一人的审讯室。然后,他整理整理自己的衣服,走出了监牢。    黄聿将所有人叫到大理寺正堂,大理寺官吏均坐在黄聿的左右两边等待着黄大人的训话,牛宿州案仿佛悬在众人头上的利剑,眼见距离圣上定下来的破案日期越来越近,众人心内难免惶然。    黄聿道:“所有人将自己手上的案件线索全部交到我手里,然后……”他内心挫败,平复了一下情绪才道,“然后,诸位就回家。连续审问了这些天,诸位都辛苦了。”    众人听他这样说,哪能不懂他的意思,齐声道:“大人!”    黄聿做了个暂停的手势,道:“诸位都是破案老手,这个案子大家也清楚,现下所有的线索都断了,若是找不到新的线索,那就只能是这样……明日我会亲自到陛下面前说明情况,虽然黄某其时已被摘掉了乌纱,但陛下圣明重情,我在陛下面前力保各位大人,陛下念在我为朝廷奉献多年的份上,必不会多为难各位大人。各位随我断案多年,黄聿再次多谢各位同僚昔日帮扶之情!”说着,他站起来对着座中各位大人揖了一揖。    座中各位大人与黄聿皆是数十年的老搭档,无不动容,道:“大人!我等甘愿与大人共进退!”    黄聿心头一热,刚要说话,就听得外面一人朗声道:“期限未到,诸位何做楚囚对泣耶!”    话音刚落,太子殿下便风尘仆仆来了,他身上披着斗篷,看上去是出了趟远门,黄聿带领大理寺众人跪下行礼道:“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将黄聿扶起来,道:“诸位大人请起。”    黄聿听到太子殿下方才之言,小心问道:“殿下可是有了新的突破口。”    太子殿下道:“上次仵作验尸之时,说是看不出死者是中何毒而亡。孤思忖,没准这毒药便是打开案件的突破口,因此最近一直多方寻找用毒高手,没想到真让孤找到了一个精通毒药的江湖侠士,昨夜孤千里命驾,将他给请来了,此人现在就在殿外。黄大人,叫上仵作,我们再去验一验牛宿州的尸体,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虽然黄聿对太子殿下的做法将信将疑,但还是叫上了仵作一起去了大理寺的停尸房验牛宿州的尸体。    出去的时候,他们就看到一个头发似枯草其貌不扬的小老头站在阶前等着他们,太子殿下向大理寺介绍此人乃是毒医杜衡,大理寺众人虽然说着久仰久仰,但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杜衡是何许人也。    杜衡当然看出了大理寺的这帮大人们是假客气,也不点破。    待到了停尸房,仵作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们了,虽然已经是早春,天色乍暖还寒,但牛宿州的尸体停放久了,仍然有一股令人作呕的尸味。    大理寺的众位大人一脸僵硬,想皱眉不敢皱,这些大人们虽然经常办案,但接触尸体这类活是仵作干的,他们只负责审问和勘验现场,平时基本上不接触尸体,闻到这股子尸味,几欲作呕,但他们生生忍住了,生怕在太子面前失了仪态。    哪成想太子殿下非常善解人意,看到他们一个个面如菜色,便让他们在外面等候。    大理寺的大人们面面相觑,赶忙表示自己万万不敢。    太子殿下道:“你们在外面候着,停尸房内光线本就不好,人多进去堵着光了,反而不利于验尸。”    众人这才应下了。    虽说让众人在外面等着,但太子殿下自己却亲力亲为进去了。    尸体的味道令人作呕,可太子殿下却面不改色,恍若未闻,光是这一点就令黄聿钦佩。    那叫杜衡的老头进去之后眯着眼睛看了看尸体的特征,然后听让仵作讲述上次验尸的时候尸体的模样。    仵作讲述了,尸体从外部看除了眼底青黑之外并无其他中毒特征,只是通过进一步剖尸验证,才发现尸体的内脏竟然有严重的腐烂的征兆,这才判断出此人是中毒而亡。    杜衡听了仵作的话,不说话,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裹,打开众人一看,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的刀具。    杜衡用找出一个镊子形状的东西,看上去虽然像是镊子,但其实此物两个镊子头上都是锋利的刀片。    杜衡小心地用刀片顺着仵作剖尸的位置撑开死者的肚子,有血水冒出来。    杜衡不说话,让仵作将血水都排出来,血水排进之后,死者的肚子里竟然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短短三天,死者的内脏竟然全部都化成了血水!!!!    饶是见多识广的仵作和大理寺卿黄聿,也惊道:“世间竟有此厉害的毒药!”    杜衡果核般皱巴巴的脸上露出一个轻蔑的笑,解释道:“此毒名为乌苁草,虽然毒性刚烈,但却是一种慢性毒药,服用一点对身体没有危害,需要经年累月服用才有效果,无色无味,平日里根本发现不了,若是积少成多,一朝毒发,即便是大罗金仙也难救。”    “此草可有什么特征?”太子殿下问道。    杜衡道:“此草生长条件极为苛刻只生长在隶州南部的铜驼山上,铜驼山乃是中原第一高山,山顶上几乎寸草不生,此草十分耐寒耐旱,根系发达,便是那山顶唯一的活物了。要进铜驼山,首先要经过鳌山门户。铜驼山与鳌山之间绵延数千里均是人迹罕至的森林,除非有当地人做向导否则就算是武艺高强的江湖人也没奈何。”    太子殿下道:“隶州?牛宿州是不是就是隶州人?”    黄聿想了想,道:“是的!此人是隶州铜川人。”    杜衡摸了摸自己的胡子,道:“这铜驼山便在铜川境内。”    黄聿喊道:“来人!!!”    门外众人听到黄聿的声音赶忙进来,黄聿道:“速速多带些人手去太学!”    太子殿下道:“劳烦右寺丞去刑部一趟,让刑部也派人速去太学!”    黄聿难掩激动的神情,众人一看知晓此案出现重大突破口,精神一震,心里丝毫不敢松懈,赶忙去了太学。    太子殿下冲杜衡拱拱手,道:“大师辛苦!”    杜衡还礼道:“在下不过乡野怪物,承蒙太子殿下看得起,千里命驾!”    太子殿下道:“今日方知毒医名不虚传,想来以毒攻毒虽为正道不解,却也未尝不是一种济世救人的方法,世人浅薄。”    太子殿下一番话到了杜衡的心坎上,他真心实意拱手道:“太子殿下不拘俗见,实乃格局广大的人中龙凤。”    太子殿下道:“大师谬赞了。孤特特命人誊抄了内宫书库里药王孙思邈的笔记一份,送给大师,还请大师笑纳。”    毒医杜衡一生痴迷毒药研究,药王笔记在他心里便是无价之宝,闻言喜上眉梢,对太子殿下拱手行礼道:“谢殿下,如此,小老儿却之不恭了!”    旁边的仵作上前道:“敢问阁下可是毒医杜衡?”    杜衡看到恭敬作揖的仵作,哼了一声算作回答。    仵作不以为怒,惊喜道:“早闻毒医是毒药百晓生,这天下的毒药没有不识的,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还请毒医大师为小老儿指点指点这种毒药的特征,让小老儿写下来,以便徒子徒孙观摩学习。”    刚才拿了太子殿下的书,杜衡也不好拒绝,哼了一声,挑了挑眉,便道:“难道要我在这臭气熏天的停尸房里说吗?”    太子殿下笑道:“倒是孤一时欣喜疏忽了,如此,大师先随孤去一趟太学,料想那凶手身边应该还有些毒药残留。王仵作也可跟随,路上两位再探讨□□,也可使此案尽快告破。”    太子殿下和黄聿到了太学之后,刑部和大理寺的众人已经都到了。    太子殿下刚到,就直接问刑部大人道:“太学众人都到了吗?”    刑部大人道:“到了。”    太子殿下面色严峻审视着众太学学子,道:“谁与牛宿州是同乡?”    太子的话刚落,太学百十来号学生中有两人站出来,道:“禀太子殿下,我二人与牛宿州是同乡。”    太子殿下道:“你二人皆是隶州铜川人?”    二人中略高一点的学生回道:“回殿下,小生是隶州青川人。”    另一人道:“小人是隶州郑川人。”    二人均不是隶州铜川人。    太子殿下道:“其余人均与牛宿州不是同乡吗?”    底下无一人应答,太学博士道:“回太子殿下的话,与牛宿州同乡之人只有这两名学子,其余人俱不是隶州人。”    好不容易有了重大线索,难道线索要就此中断了?黄聿急火攻心,厉声道:“若是有人隐瞒自己的户籍,按照本朝律令家人同乡连坐!”    太子殿下环视周围,忽而见左边廊下一老伯正在慢慢清扫庭院。    太子殿下问太学博士:“除了学子之外,太学其他人现在在场吗?”    太学博士道:“回殿下,打扫小厮也都俱在,只是厨房负责采办之人和太学打扫庭院的聋哑老伯不在。”    太子殿下凉凉地看了一眼太学博士道:“孤说的是太学的全部人,不管是身体有残疾还是采办,半刻钟之内,孤必须要见到所有人!”若是天子或者太子降临某地,为了尊敬天威,身体有残疾之人必须避让,这是大梁的礼法。    太学博士按照礼法便没有让太学身体有残缺之人面见天颜。    听闻太子之言,太学博士赶忙命人将所有人叫来,不到一刻钟之时,两学生匆匆来报,厨房烧火的伙夫魏六儿不见了。    太子殿下皱眉道:“命人关闭城门,全城缉拿魏六儿!”    刑部的画师根据太学学子的描述画出了魏六儿的画像,拿着太子殿下的谕令戒严城门,并将画像贴满了江都的大街小巷。    刑部还发了悬赏令,如若有人提供线索,赏五十两银子。若是窝藏嫌犯,则以同罪论处!    大理寺的官吏将魏六儿房间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见到草药一类的东西。    太子殿下跟着杜衡进去再次搜查,将魏六儿房间的所有东西都打包带去了大理寺,希望能找到毒物的蛛丝马迹。    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手终归有限,难以在江都城内开展大面积的搜查。    黄聿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笑道:“黄大人不必忧虑,自然有人帮我们解决问题。”    太子殿下话音未落,王都督和张大人就一前一后走进了太学的大门,王都督道:“太子殿下,大理寺门外道已经锁定了嫌犯是真的吗?”    太子殿下看着王都督道:“虽无确切证据,但此人已经畏罪潜逃,估计十有**就是此人了。王大人稍安勿躁,大理寺和刑部的大人正在全力搜捕此人。”    王都督道:“刑部大理寺的人手如果铺开在整个江都找嫌犯,无异于大海捞针。太子殿下如果不嫌弃臣手下的兵粗鲁,臣可派他们去寻找。”    太子殿下笑道:“如此便谢谢王都督了。”    王都督客气了几句,赶忙派手下的兵去寻找了,并要求他们立下军令状,务必在日落之前找到。    全江都都关注这个案子,悬赏令挂出去没多久就陆续有人来上报,说发现嫌犯线索。    军队和大理寺众官吏严密搜查,终于在日落之前抓住了魏六儿,将其带到了太子殿下面前。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