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穿越之清河地主gl > ☆、玉手

☆、玉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回清河村的路上风景如画,青山绿水穿插其中,而一亩亩水田中遍长秧稻,还有的田也聚集着一道道身影在田间忙碌。    《齐民要术》中说:播种水稻,三月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这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种的都是早稻品种,在三月播种是最合适的时节,经过大半个月等苗长到五六寸时便移栽到别的田里。这些稻基本会在六月成熟,收割完后便要交纳夏税了。    张鹤所种的稻跟这些品种不一样,而且有系统的育苗功能,她省下了催芽、在稻苗生长期间除草的时间和功夫,届时只需插秧以及后续的打理便可。若非不想引起别人的怀疑,她倒是也可以种上一批早稻。    她的打算是先买来一些本土的谷种来催芽、育苗,等到四月份,她再用系统里育好的苗栽种到田里。当然,她也会按照原始的方法种十几亩本土的水稻,方便让她观察这两种水稻的异同之处。    在她感觉骨头快要散架之际,终于回到了清河村,而且日薄西山,一行大雁整齐有序地往北飞去,只留下它们的叫声。如此美景、怡然的气氛,张鹤都顾不得肚子饿而只想一头扎进床褥里睡死过去了。    “二哥、二哥!”张显早已从村塾回来,小跑进张鹤的房间拽她的衣角。    “嗯?”张鹤正趴在床上懒得动弹,闻言扭头看着立在床边的孩子。    “夏姐姐送晚食来了。”张显圆溜溜的眼睛闪着天真的亮光。    张鹤忽然觉得没那么疲惫了,连忙从床上爬起来,往外走去。只见夏纪娘坐在堂上看见她出来了,微微一笑:“姨母说你奔波劳累回来后也没空弄晚食,就多准备了一些给你们送来。”    “总是劳烦李大娘和纪娘,我真是过意不去。”张鹤道。    “这些日子你对我们也是颇多关照,邻里之间互相帮忙,谈何麻烦?”夏纪娘说,又问,“我方才进门,看见那竹筐都空了,可是都卖完了?”    “有清贵兄帮忙,卖完了,而且还定下了每三日送一些过去。”    夏纪娘柳眉微蹙,道:“那岂非每三日你都要出一趟门?”    “离县城再远的人家也是这样的,我又怎能言苦?为今之计也只有先站稳脚跟,才能徐徐图之了。”    夏纪娘心下佩服,倒不是她认为别人不苦,而是张鹤出身品官之家却能尝这一份劳苦,她的心志足以令人钦佩。    张鹤忽然想起了什么,她从买回来的东西中挑出了一盒胭脂送给了夏纪娘。夏纪娘望着它不肯接:“这是什么?”    张鹤粲然一笑:“你要我帮你带回来的——快乐。”    夏纪娘愕然,随后莞尔:“这如何算‘快乐’?”    张鹤将她的手抓过来,将胭脂盒放在她的手中。    夏纪娘的手纤细而柔软,不过张鹤知道在手心的那一面是见证着她的辛勤的岁月,即便如此,她在抓到夏纪娘的手时,脑海中依旧闪过了“纤纤玉手”等诸多赞美之词。她下意识地捏了捏。    夏纪娘在被她抓住手时并无别的反应,可又猛然地想起张鹤此时是男子身份,若是被人瞧了去那就说不清白了。正要挣脱便感觉到张鹤竟然还捏了捏她的手,让她的心弦似被撩动,一时之间得不到平静。    “你若开心,我自觉得快乐。”张鹤道。    夏纪娘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心道张鹤若是男子,说的这话便成了情话了,必然能哄到不少女子。    怕夏纪娘仍旧不肯收,张鹤才正经道:“我是觉得素日里受你的恩惠颇多,也不知该作何回报,思来想去,也只能想到这些钱财买来的俗物了。”    “即是俗物,那你送我是认为我俗?”    “呃,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我是俗人,只能想俗法子。”    夏纪娘笑了,便要收下这盒胭脂,她似嗔非嗔地动了动手:“还不松开?”    张鹤心中一惊,竟没察觉自己占别人的便宜这么久了。她忙松开手,讪讪地笑。    张显在不远处看着她们“眉来眼去、打情骂俏”许久,皱着小脸道:“二哥、夏姐姐,好饿。”    “不打搅你们了。”夏纪娘起身离去,张鹤将其送到门外才回来。    刚一落座,张显道:“二哥这是要给夏姐姐定情信物,日后将其迎娶回来嘛?”    张鹤一呆,瞪着他:“你这想的都是什么呀,在村塾学得了‘胡言乱语’回来吗?”    张显惧怕她的威严,不再乱说话。    张鹤每日都会到田里巡视一番,又适时地采摘茄子进系统仓库放着,如此一来别人再看她家的瓜田时便发现产量也并不算多。    村里有的人家偶尔来跟她买一些回去腌制,除了趁新鲜的时候可以吃,也还能腌茄子以储存久一些。而且家中没有多少余粮后就能就着稀粥吃下,算是一日两餐的饮食了。    两日后,她再次早早地出门,除了她村中还有几人与她同路的。因农忙时分,村中的人基本上十天半个月才会进县城一趟,如今有的人家人多田少已经忙完的就腾出时间来了,见张鹤有牛车便想让她帮忙载一程。    只要没有仇怨,张鹤对人都还算善良,虽然有别人在要注意着别让人发现了竹筐里的秘密,但是多一个说话的人也好打发时间。    张鹤到了张家园子正店,李清贵看见她便笑道:“你可算是来了。”    “怎么了?”张鹤困惑。    “好事!”李清贵神秘兮兮地说,“你的紫瓜实在是鲜嫩,那绸缎庄的徐员外吃过一回,发现跟以前吃过的不一样,就问了张大娘子。张大娘子告诉他那是紫瓜的缘故,徐员外便买了一筐回家去腌制。这样一来,咱们酒楼里的茄子就少了,张大娘子巴不得你多带些来呢!”    张鹤心中只觉得疑惑,虽然有化肥的作用在,但也只能达到增产的目的,而她将茄子放入仓库中保鲜,可口味也不至于会跟别人的茄子相差太远才是!她自己吃过两回,也没有留意口感是否有什么不同。    而且化肥的危害在说明书上也说明了,她都不敢多用化肥,那便跟化肥没多大关系才是。    尽管心里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既然张春有意跟她多买些茄子,那也是好事。她这么多亩的茄子,按照每回进城所卖的数量,至少卖上一两千次才卖得完。    她没有坐地起价,李清贵笑道:“二郎你真不是个会做买卖的。”    张鹤道:“商人重利,所以一直以来为世人所瞧不起,我虽无轻视商贾之意,但也不喜一些不好的风气。而且我无经商之才,还是老老实实种田!”    李清贵却是误以为因张鹤出身所致,她的出身决定了她这辈子都不可能走上经商的道路。骨子里也跟士族子弟一般,认为商人是低贱的,商人甚至连参加科举的机会都没有。    张鹤可不知李清贵心里想这么多,她只关心除了茄子以外,别的作物是否会跟茄子一样,在口感方面跟本土的作物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这是因为种子的原因所致还是因为化肥等因素?她迫不及待地想种植别的作物来研究,但是现实告诉她,她只能一步步地来。    时光的流逝令人寻不到半分痕迹,一眨眼便到了四月初。    张鹤的茄子越来越出名,跟她买过茄子的都称赞她的茄子鲜嫩、色泽光滑。张鹤心想那些被虫蛀和被鸟啄过的都被她留在空间自己食用了,别人跟她买的她自然不会拿这样的次品给他们。    她也并没有因为茄子出名,各大酒楼要求她加量她就应允,毕竟她的茄子的出现导致了原本的平衡被打破。如若她只为了自己而霸占了整个市场,那别的瓜农的日子必然不好过,所以她自己占三分,另外七分让别的瓜农去分。    四月立夏预示春天的过去,夏天的到来,早稻的秧插已经渐入高-潮,许多耕种了别的作物的人家也都趁着晴天开始抢收。夏季是多雨的时节,若不争分夺秒,许多作物都会遭殃。    张鹤的另外二十亩田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五六寸高的稻苗,而这些都是本土的稻苗,将要分别移栽到另外五十亩田上的。    此时她顶着烈日,头戴斗笠脚套着白袜、卷起裤脚踩在泥泞的田里将一些合适移栽的苗挑选出来,同时除除草。路过之人瞧见她的模样只想发笑,夏纪娘却知道她这是为何,心中竟隐隐有些心疼她。    “张二郎。”夏纪娘开口。    张鹤直起腰来朝她看去,斗笠替她遮挡了眼前的耀眼光芒,使得她能一眼就看出是夏纪娘来了。这二十亩田跟李大娘家的田并不相近,也不顺路,那夏纪娘必然不是路过这里的。    “夏娘子,你怎么来了?”在村里人都看着的情况下,她可不能喊夏纪娘的闺名。    “过来看看你是否有什么要帮忙的。”    “你们那边忙完了?”张鹤惊诧道。    “还有二十亩地还要忙。”夏纪娘说着脱了鞋袜,又稍微卷一下裤脚就这么下田里来了。    张鹤的目光落在夏纪娘雪白的脚上,尽管泥土将其颜色遮掩,但那一瞬也足以让她看清楚夏纪娘并未裹脚。    实际上裹脚之风俗始于五代时期的南唐,而在两宋时期在上层社会流行开来,直到元代才开始普及、明代开始兴盛。只是唐代被秦高祖灭后,历史的走向也有些捉摸不定了,至于缠足裹脚这等陋习并未在此处听说过。    而农家的女子自幼便要承当劳作农务,自然不会有人家愿意让女子缠足,甚至她们赤脚下地也并不会有什么不妥。这也是农家的女子要比城中的女子要奔放的缘故,也是许多文人士子认为“大家闺秀”跟“乡野村妇”的区分由来。    “既然如此,你怎么过来了?”张鹤道。    “那二十亩田等实表哥回来后再行秧插了。”夏纪娘道。    张鹤恍然,她都要忘了,李清实跟一户姓陈的人家结了亲,他也该回来成亲了,而成亲后他必然是要留在家中孝敬李大娘的。    “李大娘想必要高兴了。”张鹤笑道。    夏纪娘微微一笑,张鹤却觉得有些不对劲,想了想,她心中怅然,试探地问:“清实兄何时回来?”    “后日。”    “那你——”    “我明日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五百的加更在明天上午六点~    明天是清明节哦,好想回家扫墓,吃烤猪、吃籺、吃妈妈做的菜_(:з」∠)_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