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始皇带我去战斗 > 第79章 079 咸阳道,抛

第79章 079 咸阳道,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秦王正式亲政, 诸侯皆惊,秦军士气大振,势若破竹攻下许多城池。    在蒙骜老将军的率领下, 大军所向披靡拿下赵国龙城、孤城及庆都还有魏国汲地。    赵王闻秦胆寒,庞暖怒火万丈,恨不得将蒙骜挫骨扬灰,将秦国大军屠戮殆尽。    又是一场恶战, 秦赵两军皆损失不小,两军皆鸣鼓收兵进行休整。    秦军大营帅帐中, 蒙骜将众亲信将士召集一堂共商战事。    “我军出征近两年, 深入赵国腹地,早已人困马乏, 到了该班师回朝之时。”    众人到齐之后, 蒙骜老将军头一句话就是讲秦军即将回朝。    “大将军,我军正是士气如虹之时,为何不趁胜追击,直接打下赵国半壁江山?”    说话的是熊鹭, 胡须蓬蓬眼神如电, 赤着一双臂膀露出虬结的肌肉,嗓门儿大如惊雷, 一开口连地面都跟着抖一抖。    他嗓门儿是天生的大,但对蒙骜老将军是非常敬重的, 说话前不忘拱手行礼。    熊鹭话落地,蒙骜老将军还没开口, 苏谆哼了一声,抚着下巴上几根零星的长髯道:“你这莽夫,我军士气再盛,病困马乏之难却避无可避。正如蒙骜老将军所说,领兵还朝乃是上上选。”    苏谆乃是军中谋士,铁齿铜牙说的熊鹭只能干瞪眼,他哎呀了一句,转头看向蒙骜老将军:“大将军,兄弟们都想再打几仗啊!”    “熊鹭,你可知如今赵军有多少兵马?”    蒙骜一句话问住了熊鹭,他愣在原地,迟疑了片刻后,瞪着铜铃一样的大眼睛问到:“二十万?或者三十万?”    熊鹭平时只管打仗,收到将令就往前冲,舍生忘死,平时还真没留意赵军究竟有多少人马。    在他看来,管它多少,往前冲便是了。    蒙骜摇摇头,转脸看向姚木兰:“木兰,你怎么看?”    “回大将军,赵军举国上下近百万大军,庞暖之前领兵约十万数,后接收乐乘兵马近八万,共十八万数。连月来,赵军不断增兵河梁地区,略数驰援兵马约十万数。”    姚木兰报完数后,帐中先是一静,接着熊鹭瞪着眼睛问到:“赵国这是疯了,把人都调到河梁来?”    蒙骜摇头,扫视众人之后,语气沉静神情肃然道:“赵国没有疯,若本将不曾料错的话,赵王此刻正躲在东阳城中。”    “赵王贪生怕死,为确保自己安危,定然会派重兵拱卫四周。如此看来,退兵乃上上策。”    蒙兴开口,引来众将附和,自从猎鹰军与大军汇合之后,他们不但多了很多精良武器,还学到了许多新的攻城战术,故而对几位猎鹰军出身的将军十分看重。    “善,贸然退兵,恐怕会引赵军猜忌。庞暖此人心胸狭隘,此番在我秦军手下损兵折将无数,定怀有报复之心。”    “大将军,依木兰看,不如先往后撤,布下疑兵之阵再与赵军交手。一鼓作气大破赵军,让赵王胆寒,不敢派兵追击,如此便可顺利回朝。”    姚木兰将心中所想一一说出,眸中闪烁着果敢坚毅之光。    蒙骜老将军一脸赞赏的朝姚木兰点点头,接着环顾四周道:“木兰说的很对,所以,接下来的一仗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将赵军战意完全击溃!”    “报!军情来报!”    帐外一声急促的喊声,令众人神情皆是一凛。    “进。”    蒙骜一声令下,斥候掀门入帐,单膝跪地神情凝重的看向被众人簇拥的统帅:“大将军,长安君成蟜领数千兵马在屯留叛秦降赵。”    “确认成蟜真的投降赵国了?”    此事非同小可,蒙骜又确认了一遍。    斥候神色恭敬的看向大将军,再次报到:“长安君成蟜叛秦投赵,且在赵军支持下散布大王非先王血脉,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秦王谣言!”    “岂有此理,我大秦焉有如此厚颜无耻贪生怕死的王族!”    率先开口的是赢凤梧,他是秦国宗室嫡系,算起来还是秦王的叔叔辈。    熊鹭同样恨得跺脚,愤愤道:“我呸,这背祖弃宗的小兔崽子,不但投了敌国,竟然还敢污蔑大王!”    其余人同样愤怒,但不像熊鹭这样情绪激动。姚木兰原本就厌恶成蟜,看不上他的人品,如今他未战先降,她也不是那么惊讶。    尽管如此,姚木兰还是有些心疼嬴政,他刚亲政不久,就碰上这样的糟心事,实在令人难受。    若她历史好一些,也能多给嬴政一些提醒,不至于今日这般只能在事发之后商议对策。    蒙骜微微点头,亲自扶起风尘仆仆的斥候:“辛苦了,你下去休息,此事本将自有计较。”    被大将军亲自扶起,斥候感动的眼圈泛红,拱手之后退去。    待斥候离开后,众人就长安君成蟜降赵之事展开讨论。    经过一番商讨后,蒙骜老将军拍板定下,主动在军中上下告知成蟜降赵之事,同时将他受赵王蛊惑,造谣大王血脉之事告知众将士。    自从秦王登基以来,秦国虽偶有灾厄,但在对外战争中胜多败少,疆域不断扩大。    当初秦王祭渭水时,天降祥瑞黑龙献宝,秦国上下对秦王万分崇敬,军心非三两句谣言可动。    蒙骜将成蟜叛逃赵国的消息通告全军之后,众将士同仇敌忾,对成蟜和叛军,以及搬弄是非的赵国异常愤恨。    在秦军上下一心的情况下,秦赵两国再次开战。    庞暖原以为,他派人散播秦长安君成蟜投降赵国,赵王有意支持成蟜登基的消息传出后,能让秦**心涣散,谁知秦军丝毫不为所动反而更加勇猛。    赤血染红沙场,旌旗飘扬刀光剑影,秦赵两军杀红了一眼,满地都是散落的武器还有尸体和残肢。    浓重的血腥味令人作呕,姚木兰甲衣上沾了许多敌人的鲜血,整个人像从血水中泡过一样。    为了打散赵军的战意,包括姚木兰在内的众将,一个个化为杀神,切瓜砍菜一样在敌阵中冲杀。    姚木兰舍弃长剑,用上了更加适合马背作战的长刀,她臂力惊人,长刀所到之处,犹如狂风扫落叶。    砍杀声,惨叫声,疾呼声,刀剑相撞声,无数声音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场鲜血染就的噩梦。    姚木兰在噩梦中拼杀者,死亡已经无法让她皱眉,战场上每个人都是机械,退后一步便意味着死亡。    秦军众将身先士卒,普通士卒热血激荡不畏生死,跟在各自头领之后,与赵国兵卒舍命相搏。    昏天暗地的战斗中,姚木兰目之所及之处流血漂橹。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马儿的悲恸的嘶鸣,无法让战争止息,战争如同脱缰的凶兽,一但出笼,没有任何人能控制它。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同袍一个接一个倒下,尸体被纷乱的马蹄肆意践踏,姚木兰却不敢有片刻分神。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伤亡,她只能奋勇杀敌,尽可能的屠戮更多的赵人。    “蒙将军小心!”    拼杀中,一声疾呼,引得姚木兰抬头,前方不远处蒙骜老将军被赵国三个将领模样的人围困。    其他人陷入战斗之中无法分神,蒙老将军远离亲卫,此时情况非常危急。    姚木兰猛踢马腹,朝蒙老将军方向冲去,眸光中燃烧着熊熊火焰。    蒙骜以一敌三不落下风,谁知他在交战过程中,身上旧疾忽然发作,手上动作滞了一下,赵国敌将看准时机,一杆长矛刺入蒙骜肋下。    姚木兰心神猛然一惊,只见蒙骜老将军,抬手将长矛拔出,将对方挑下马去。    其他两名赵国将领,看到蒙骜受伤,顿时精神大振,有心取下秦军主帅首级,立下奇功,逼秦军败退。    以蒙骜年纪,能有这样的臂力,实在令人惊叹,姚木兰眼眶一热,冲入了包围圈。    蒙骜肋下鲜血喷涌不止,再加上旧疾发作,只觉眼前一片昏花。    他自觉大限已到,见姚木兰忽然冲了上来,大喝道:“木兰退下,哈哈,本将自来领略赵将风范!”    姚木兰用行动代替回答,一刀将其中一个赵国将领砍下马,对方凄惨落地血流满地。    另一个赵国将领看到同袍惨状脸色苍白,满腔斗志化为尘土,竟然调转马头逃走了。    姚木兰从挂在马旁的箭筒中,抽出一支箭矢,朝奔逃的赵国将领掷去,正中他的后心。    奔逃的将领惨叫一声,身子往前一歪,被秦国一名小将追上,直接取了他的首级。    姚木兰横扫万钧之势震慑了赵军,在她和蒙骜周围,竟然形成了一小片真空地带。    她一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面问蒙骜老将军:“大将军,您的伤势怎样了?”    蒙骜的伤口还在流血,他咳了一声朗声道:“木兰,带着秦国的儿郎们战斗!我还能拿得动兵器,不用保护我,一点小伤何足挂齿!”    他豪迈的回答,让姚木兰胸膛中涌上一股异样的情绪。    相比起临阵脱逃的赵国将领,蒙骜视死如归的精神让姚木兰十分钦佩。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的诗句用在蒙骜老将军恰如其分。    片刻之后,赵军再次聚了上来,姚木兰与蒙骜老将军并肩作战,时刻保护着他的安危。    蒙骜将军绝不能牺牲!    即使抛开姚木兰个人情感,蒙骜老将军作为秦军统帅,他的存在本身就能起到镇定军心的作用。    若蒙骜老将军倒下,秦军士气定会衰落,还有部分士卒可能产生畏怯之心。    他们要打一场能让赵军心有余悸不敢再战的胜战,蒙老将军必须在!    随着时间的流逝,蒙老将军体力渐渐不支,姚木兰察觉到这一点后,决定先带老将军撤退。    正在这时,蒙兴赶了过来,加入战圈替姚木兰缓解压力。    “将军,胜负已分,我们先撤。”    蒙骜手捂着肋下,唇色有些泛白,唯独一双眼睛依旧炯炯有神。    “老夫还能战!”    蒙骜一脸豪迈,若不是在战场上,姚木兰已经露出了苦笑。    “将军,战争即将结束,将士们还等您坐镇帅营,进行下一步号令!“    蒙兴深谙父亲性子,委婉劝他撤退。    蒙骜经他提醒,意识到不可恋战,遂道:“看来老天还不愿收了老夫这条命,回,我大秦儿郎全是好样的!”    姚木兰同蒙兴还有几位亲卫一起,护着蒙骜且战且退。    说时迟那时快,姚木兰突然听到羽箭呼啸之声,蒙兴一句小心还没出口,她从马上一跃而已,跳到蒙骜老将军马上,反手持刀挡住了两支箭。    然而第三支箭,正中姚木兰肩胛,她狠心将箭头拔出,看到流出的鲜血是红色的后,这才放下心来。    “木兰!”    蒙兴喊了一声,姚木兰朝他摇摇头,接着对蒙骜说:“将军,木兰斗胆与你同乘一骑了。”    蒙骜此刻已经知道姚木兰为救他受伤,长叹一声之后,加快了撤退速度,再无恋战之举。    回到营帐之后,在蒙兴的强烈要求下,姚木兰先回自己帐中让军医帮她清理伤口,防止感染化脓。    蒙骜老将军肋下中了一枪,回到营中后,径直入了帅帐,一边让军医为自己疗伤清理创口,一边半裸着身子与众将领谈下一步该如何撤退。    姚木兰伤口处理好之后,没有多休息,直接前往帅帐。    她自出征以来,虽未受过大伤,但零星小伤几乎未断过,这次的箭如果再往下一些,就会射到她胸口处。    思及此处,姚木兰觉得她还是很幸运的。    此战秦军大获全胜,赵军被打的丢盔卸甲,战略效果比蒙骜预想中还要好。    赵王不但不敢还击,还主动派遣使者前来谈和,愿与秦国停战,之前被秦国占领的城池不再追回。    对于秦军来说这自然是个极好的消息,赵王主动求和,庞暖力谏跪求赵王收回命令,没得到半点回应。    蒙骜趁着赵王胆寒之际,代秦王与赵国签署了非常有利于秦国的盟书,接着带领大军撤退。    至于成蟜反叛之事,下次秦赵烽烟再起,就是他丧命之事。    接到班师回朝的通知后,秦军上下一片欢腾,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他们终于可以平安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了。    在外征战这么久,侥幸生还下来的将士,又有几人不思念故土。    相比起许多受了重伤,只能留在秦国新占领城市休养的战士,姚木兰和蒙骜是幸运的,至少他们的伤还可以上路。    虽是如此,军医也向蒙兴和姚木兰透过口风,蒙骜老将军南征北战几十年,身上新伤旧伤不断,以他的年纪实在不适合再上战场了。    从军医的欲言又止中,姚木兰和蒙兴隐约也感觉到了他的言外之意。    蒙老将军不仅不能再上战场,以他目前的身体,即使好生颐养天年,恐怕也只能再撑上两三年。    这个消息让两人心情十分沉重,但他们没有主动和蒙老将军提。    他们和军医的想法一样,纵然蒙老将军日后不能再上战场,也要让他壮志满怀的领兵还朝。    来时路充满忐忑,归时路令人多愁。    家乡的亲人是否安好,当初一起踏上征程的兄弟们,他们在军中过的是否还好。    秦国的一草一木,都让他们眷恋。    大军入秦时刚好九月,兰桂飘香,道旁菊花匆匆。    离咸阳越来越近了,姚木兰的思念一刻多过一刻,比天上银河还要广阔,比地上河流还要悠长。    离开咸阳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嬴政背着她,走在幽暗绵长宫道中,雨水滴在罗伞上,她伏在他的背上,听着他稳健的心跳,天地之间除了风雨仿佛就剩下他们二人。    近乡情怯,她离开时春末夏初,如今秋意正浓。    一年半过去了,嬴政加冠亲政,她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单论功勋来说,她如今已经能升到第十四级爵位左更了。    这种晋升速度万中无一,蒙兴与姚木兰一起出征,之前爵位等级比她还高一些,如今也才到十二级左更。    十级以下的爵位,可以由大将军进行定论,只要奏请秦王正式封赏就可以了。    十级之上的爵位,需要将将士功绩上报朝廷之后,由秦王派人核实之后再行封赏。    姚木兰相信她和嬴政之间的感情,但仍然免不了担忧,他能接受现在的她么?    嬴政又是否如她离开时一样,怀着赤子之心,想一统天下,让所有百姓安居乐业。    大军入秦境不久,城中已经有人来报,大军抵达咸阳时,秦王会亲自率朝臣在城门外迎接。    他们很快就要见面了,一切疑虑都将在见面时揭晓。    大军一路跋涉,将士在咸阳城外五十里处安营扎寨,主帅蒙骜率领高级将领和亲卫前往咸阳城赴命。    百姓出城十里亲迎,几百将士换上崭新的铠甲,腰间佩着长剑,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一路向前。    夹道欢迎将士的百姓中,不乏热情的少年少女,他们手挽着手唱起了动听的情歌,向马上的将士们投掷鲜花和水果。    少年少女青春洋溢的笑容,让姚木兰想起了她刚到这个时代的场景,她也曾被一群活泼的楚国少年围着跳舞。    无论在哪里,年轻的心总是相同的。如果天下一统没有战争,各地少男少女一起唱歌农作,一定是非常美丽的情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洄从之,道阻且长……”    欢快的年轻人们带动着百姓,从《蒹葭》唱到《终南》,接着又唱起了慷慨昂扬气势雄浑的《无衣》。    骑在马背上的将士们,听到《无衣》的旋律,一个个眼眶发热豪情激荡,跟着百姓唱了起来。    见将士们跟着唱歌,百姓十分高兴,一遍遍重复着《无衣》。    姚木兰也在跟着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相比起其他大将来,姚木兰身形纤秀容貌最为俊美,她在马上顾盼时,唇角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让无数少女心动不已。    向她扔来的鲜花瓜果最多,除了这些,姚木兰这一路上还收到了许多手帕,以及色泽盈润的玉佩。    姚木兰是女子,面对众多少女的喜爱尚能稳住,蒙云旗在鲜花还有少女灿烂动人笑意的包围下,如坐针毡脸色红成一片。    年轻的女孩子最喜欢逗弄少年郎,蒙云旗越是害羞,她们就越喜欢逗弄她。    短短十里路,蒙骜一行人走的比之前三十里还要慢。    在甜蜜的负担下,咸阳城大门终于出现在眼前,秦王还有众朝臣,也出现在姚木兰面前。    两人之间还有几十丈距离,当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时,姚木兰眼眶突然就热了。    离秦王一行人还有十丈时,蒙骜将军率先下马,其余将士紧随其后,一起牵着马朝城门处走去。    “老将蒙骜拜见秦王。”    离嬴政还有两三丈的距离,蒙骜单膝下跪,恭敬向其行礼。    他亲自扶着蒙老将军的臂膀,朗声道:“将军请起,您率大军浴血奋战为我大秦开疆拓土,吾当不得这一拜。”    之前还在担心,没有吕不韦坐镇,年轻的秦王或许无法威慑老将的人,将心放到了肚子里。    姚木兰随着众人一起单膝跪地行礼,心跳如鼓,忍不住抬头向嬴政看去。    他今天穿着黑底镶红边的朝服头戴冠冕,腰间系着玉带,看起来庄重严肃,比实际年龄要大上两岁的样子。    秦王亲迎还用了“吾”字自称,蒙骜神情激动到:“为大王效力乃老臣份内之事,蒙家幸得秦国托身,战场胜负全靠众将士出生入死,蒙骜不敢居功。”    嬴政笑着将蒙骜扶起之后,眸光落到依旧跪在地上的种将领身上,声音低沉道:“众爱将不必多礼,你们在赵国领兵拼杀辛苦了,寡人在宫中设有宴席,为大家接风洗尘。”    他说话时,目光情不自禁的落到了姚木兰身上。    两人许久未见,目光相对,心中皆是一震。    她瘦了,也黑了一些,英气的眉宇多了几分沧桑,耳侧一道浅浅的疤痕,让嬴政心颤了一下。    她受伤过,为什么从来不在战报中提。    嬴政有无数话想要问姚木兰,但真正与她面对面时,只能例行公事的说一句:“猎鹰军首次出征,顺利襄助大军完成攻赵使命,扬我大秦国威,姚将军年少有为令人敬佩。”    “多谢大王褒奖,末将愧不敢当。”    姚木兰拱手谢恩,目光落在嬴政白底黑面的皂靴上,心头萦绕千回的话,同样难以出口。    寒暄之后,回宫的时候到了,秦王登上车舆,卫士拱卫左右,大臣则各自登车,静等将士先行。    秦王亲临,众将士心潮澎湃感动不已,紧随秦王车驾朝王宫方向策马。    无论何时何地,宴会总是相似的,宴会上的人却一直在轮换着面孔。    姚木兰之前一直待在雍城,落座之后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几年的时间,朝中已经换了许多新面孔,许多老臣已经退隐了。    嬴政出城亲迎大军的时候,吕不韦在宫中负责宴会事宜,宴会开场后,他的席位也往后退了几位。    姚木兰努力回想着她以前看的电视剧,在她印象中,似乎是嫪毐叛变之事牵连了吕不韦,他的相邦之位由此被罢免。    虽然现在吕不韦还是相邦,但按照这个趋势,再过一到两年,他恐怕就要交出相邦之位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政治和战争都是残酷的。    秦国觥筹交错丝竹纷飞,朝中上下一片欢腾,其他国家就没那么美好了。    赵国元气大伤,庞暖及众有识之士心中不忿,赵王懦弱只知享乐,百姓人人自危。    长安君成蟜叛逃赵国之后,眼看秦国大军连连得胜,赵国散播出去的谣言无人相信。    他日夜惊骇,担忧赵王为了讨好秦王将他送回秦国。    夏太后已经离世,成蟜担忧他若是被送回去,嬴政必然不会饶他性命。    死亡的阴影不仅笼罩着成蟜,也笼罩着随他一起叛逃赵国的人。他们本以为,即使成蟜日后不能回国继位,他们也能在赵国尽享荣华富贵。    谁知赵王只是赐了成蟜一些财帛珠宝,没半点实际好处。    韩恒惠王驾崩,其子安继位,是为新任韩王,对于原本就忌惮秦赵等强国的韩国百姓而言,这并不是好消息。    王位更替难免引起朝中震荡,新旧势力相争,会让虎狼之过趁机从韩国夺走更多利益。    喵,谢谢大家的支持哇,(*^__^*) 嘻嘻……,期待小正和木兰大婚么,喵!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