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农家夫妇生活 > 第142章 晋江首发

第142章 晋江首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孙保财从御书房出来, 轻轻吐出一口气,君王的气场就是强大, 在皇上面前总觉的有丝威压在…    抬头看武谨胜还在外面站着, 心想不是让他先走了吗。    这人没走不会是在等他,看武谨胜只是斜视了他一眼, 才迈步往宫外走。    孙保财看了知道人家确实在等他, 明白不能在御书房外谈论事情,只得跟着武谨胜后面走。    皇上既然下了口谕, 让他帮着武谨胜改进火铳军诸多问题,那他俩就得商量出个章程, 好好把这事办好了。    不管两人有什么矛盾都得先放下, 不然在被有心人告个抗旨不尊啥的, 岂不是很冤枉,两人都是成年人这个还是能想明白的。    孙保财一路在想这事怎么弄,等两人出了宫门走到放置马匹的地方。    孙保财看着武谨胜笑道:“武大人先回军营忙, 我这两天先写个章程出来,两日后去西山大营找您可好。”    他这两天要先去工部的兵仗局看看, 找出问题所在才好制定章程。    要不然硬件不给力,他们就算出在多的力,效果也会打折扣。    武谨胜听了点头同意, 跟孙保财别过上马回西山大营。    要是以前他只会觉的文官只会纸上谈兵,什么都要先弄个章程照着做,弄出来的根本就不实用。    但是刚刚经过孙保财说的那番话,对他的印象改观了, 这人能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出这么多问题,可见是个有真本事的人。    孙保财被皇上召见说了什么,自然不可能被人窥视到。    不过看到他和西山大营指挥使武谨胜一起出来,都纷纷猜测皇上是给两人调节恩怨了。    这么想也对毕竟都知道武谨胜是皇上的人,而孙保财现在还能说是太子的人吗,更确切地说应该也是皇上的人。    虽然孙保财和邵明修交好,但是给孙保财高官厚禄的人可是皇上。    孙保财对于官场上这些人的想法自然不知,回去后没有马上去工部,想着皇上让人传话也需要时间,决定下午再去工部。    中午下衙回家吃饭时,路过坚果铺子,买了些坚果回家。    钱七刚来人生地不熟的,很多东西都在慢慢适应,家里自从宝琴当上管家后,都是宝琴出来采买东西。    他也会不时看缺什么捎回去,这也是他的乐趣之一,看到老婆孩子吃着他买的东西,心里会有一丝满足感。    孙保财回去时钱七已经做好饭,她来后后院几人的饭菜,只要她有时间都是她来做。    一是她喜欢给家人亲手做吃的,二嘛其实她觉的在没有什么娱乐的古代,把时间分配给厨房一些,每天过的能充实不少,当然这种状况是对她来说的。    孙保财和老婆孩子吃过饭后,小歇了一会和钱七说了会话,看快到上衙时间才穿戴好官服,骑着马到都察院上班。    处理完手边的事,找了个由头去了工部,找到兵部侍郎跟他说明来意。    兵部侍郎林政因已经收到上面的指示,所以亲自带着孙保财去了兵仗局,对于这人的来意很是疑惑,不明白为何尚书大人会让这人进入兵仗局。    他们工部只有兵仗局不得随意进出,那里是制作兵器的地方,朝廷的兵工要地,涉及到兵器的制作工艺等,这东西要是泄漏了,他们可是要被问责的。    孙保财跟着兵部侍郎林政到了一处院落外面,看门上的匾额写着兵仗局三个大字,知道就是这里了。    门口有四个士兵看守,单单就外面看就能感受到这里戒备的很严,刚刚路过其它部门时,门口最多站了两个士兵,有的门口都没人守卫,从这点就能看出这里跟别的地方确实不一样。    看林政出示了一个小牌子才被放行,心里其实挺惊讶的,管理的这么严格,连工部的二把手都要拿牌子才能进去。    进去绕过影壁看这里中间是很大的空地,北面和东西方向是连着的二层楼。    每隔一处楼上都写了牌子,离他最近的是写了弓矢二字,这个他理解就是这里面是制作弓矢类的地方。    因皇上交代的事跟火铳有关,所以孙保财直接跟林政说要去看制作火铳的地方。    林政把孙保财带到火器房里,给他介绍了这里的掌事太监王公公,然后才跟孙保财说了几句告辞。    谁知道孙保财要在这里看多久,他还有其它事要忙,不能在这里陪同。    王公公知道孙保财的大名,这位的事迹估计京城官场没有不知道的,现在这人来这了,心里也明白绝非好事。    兵仗局可不是谁都能来的,但人现在来了只能笑脸迎接,希望这位要是真看出什么来能手下留情。    于是对着孙保财笑道:“孙大人要了解什么只管跟咱家说。”现在心里的想法是这位别逗留太久,最好一会就走。    孙保财闻言客气一笑:“王公公不用客气,本官来这随意看看,时间可能会久一点,你要是忙的话可以先去忙,我要是有事一定去找你。”    王公公听了呵呵干笑,随意看看为什么时间会很久!    但孙保财都这么说了,他要是非得留下,岂不是说他没事干吗,这人要是别的衙门倒也不用顾忌,但是偏偏是都察院的人,还真有些担心他会拿这个说事。    但是要是就这么走了岂不是很被动,他人在跟前还能解释一二,再不济也能知道怎么回事,好提前有个准备。    想罢一脸正色道:“孙大人见谅兵仗局历来规矩多,大人在这肯定有不懂的地方,咱家虽然事多但还是给您解说下为好。”    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兵仗局跟其他地方不一样,这里涉及到军工隐秘,必须有本局的人陪着才行…    孙保财听了这话觉的有意思,于是点头表示听王公公的,他来这里就是看看制造上有什么问题,到时提出些改进的方案给皇上。    但看王公公的样子,就知道这人是误会他来找茬的了。    孙保财开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看,制作火铳的每个部件都会拿起几个观看下,也会问工匠师傅们几个问题。    王公公始终跟在孙保财后面,每当他停下时都会留意他的表情,看孙保财只是看火铳的制作部件,脸上始终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一时有些不明白这人是来干什么的。    孙保财看了一圈下来后,看着王公公笑着问道:“朝廷有规定兵仗局每年制作火铳的数量吗。”    大景朝给军队里配备的火铳也叫火绳枪,刚刚看下来发现制作上的问题还真不小。    第一这东西不是标准化产品,都是手工打造,刚刚拿起来看时,明显每支火铳做工不太一样,一个部件薄厚不同光看着都觉的粗糙,这说明什么不言而喻。    每个工匠虽然看着都很认真,但是从做出来的东西上看,很明显这帮人是看王公公和他来了在做样子呢。    刚刚问了工匠师傅,你们要是做坏了怎么处理,那个工匠竟然回答他,把做坏了的扔到废品箱子里在做下一个。    他刚刚还开玩笑说难道不扣钱吗,那人理所当然的说,这都是小事扣什么钱。    简单的对话说明这里并没有追责制度。    这般想着其实这里的事情很严重,如果打造过程随意不认真负责,那么质量上怎么会有保障呢。    现在看来训练场上的火铳士兵,训练时枪膛炸了跟这质量有很大关系。    王公公因为担心这孙保财看出什么,所以一直一路紧跟着。    听他这会问的话笑着回道:“火铳每年的制作数量为一千支。”    孙保财闻言点头笑笑表示知道了,也没说什么看着王公公笑道:“我先回去了,明天再来。”    王公公听明天还要来只能干笑,一路把孙保财送出去,脸上的笑容才收了起来。    皱着眉头眼里阴沉,不确定孙保财到底是何意,想着还是跟王爷禀报下为好。    孙保财从工部出来眼里若有所思,上马后直接回了都察院。    回到办公室后,坐在椅子上想这事怎么办,现在事情明摆着兵仗局在制作火铳上偷工减料了。    这东西就是以点窥面的事,能在火铳上偷工减料,其它兵器制作上能没这情况,人的贪婪可是没有止境的。    这事要是往深了查,说不上牵扯出谁来呢。    当做不知道的话也不现实,火铳质量不改进三个月后怎么办。    而且皇上明显听出他话里的深意,还特意下旨让他去兵仗局观看,要是装糊涂岂不是欺君。    所以还得管,就是得想想怎么管,他出面没啥大用,自己危险不说最后就算查出来了,估计也牵扯不出重要人物,顶多是把几个替死鬼办了。    这样的话他和家人就危险了,愁。    想了会最后决定还是把问题丢给皇上,怎么查想查出多少他老人家说了算。    他只需要把他看到的,给皇上进行回禀即可。    做好决定后心情放松了些,开始研墨写奏折,字里行间只是如实禀报在兵仗局看到的,和建议改进的地方。    至于猜测那些自然不能写在奏折里,反正如果皇上愿意追究,自然能看到里面的深意,要是不想追究啥的,以后也跟他没关系。    写好后等墨迹干了才合上,放入怀中亲自骑马送到大内乾清门,交内奏事处。    这样能直达御前,大景朝三品及以上的官员上朝时直接呈上奏折。    像他这样递交奏折都是京官三品以下的,如果不用这样的方式,只能等到大朝会时递了。    奏折上交后感觉一身轻松,看快到下衙时间了,直接回了家。    皇上和太子在御书房刚说完孙保财,没想到德公公送来了孙保财上的奏折。    景齐皇帝也没想到孙保财今天会上奏折,上午刚吩咐完他事情,不到晚上就上了奏折,遇到办事这么效率的臣子有些不适应,心里起了好奇看看他能写些什么。    太子在一旁想着刚刚和父皇的谈话,他没想到孙保财能说出那番参悟人生的话语。    这话更像是一位年迈智者说出来的,但想着孙保财行事的与众不同,有这感悟也是有可能的。    抬头看父皇面色严肃,不由纳闷孙保财在奏折里写了什么。    景齐皇上把奏折往前推了推,示意太子看看。    太子拿过奏折看完后,面色也变的严肃,没想到孙保财去了一趟兵仗局,竟然发现了这么严重问题。    奏折上写了工匠师傅制作出来的火铳部件,薄厚不均有轻有重制作粗糙。    询问得知兵仗局没有追责制度,没有质检人员,做出来的火铳不管好赖,直接发到火铳军队的士兵手中。    所以火铳炸膛的事才会时有发生,火铳的射程、威力、比不上弓箭,也跟制作的火铳质量有很大关系。    说了一些事件的严重性后,最后说要想改变现有火铳军队的问题,第一步要先把火铳的质量提升上来才行。    这些是表面的东西,这奏折里的深意是什么,他和父皇自然能看出来。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工匠们偷工减料?还是每年拨给兵仗局制造火铳的银子被贪墨了。    今天孙保财看的是火铳,那么其他兵器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情况。    想到大景朝的士兵,拿的都是被偷工减料过的武器,要是在战场上士兵拿着这样的武器跟敌人厮杀,能发挥几分实力。    那时会不会节节败退伤亡惨重,想到这样的可能父子俩眼里都透出一丝怒意。    孙保财是怎么都不会想到,现任君主和未来储君比他想的更长远,他想到的是眼前的事,那两位已经想到亡国了。    所谓天子一怒血流成河,这话一点不假,第二天的朝会上,皇上直接下旨命令太子领人彻查工部兵仗局,兵仗局所有人员先全部关押,什么时候查清楚什么时候放人。    朝堂上的官员似乎能闻到一丝血腥味。    下朝太子直接带人去了兵仗局,没给里面的人任何时间想对策。    其实昨天这些人父皇就已经派人监视了,不巧的是正好让皇上的人,撞见兵仗局的掌事太监王公公,跟贤王的人有联系。    太子眼底泛起冷芒,这次是你自己送上门的,谁也救不了你了。    皇上的一番作为让跟兵仗局事件有关的官员惶恐不安。    跟这事没关系的官员都在静待结果。    但无疑这事又把孙保财推到风口浪尖上,大家心里明白肯定跟他有关,不然怎么孙保财去了一趟兵仗局,皇上就开始彻查兵仗局了呢。    大家都很纳闷这人究竟是个什么属性,怎么跟个瘟神似的,倒霉的人都是成片的!    那些恨不得弄死孙保财的,碍于现在是非常时期也不敢轻举妄动,心里都发狠这事过了,第一个先派人把孙保财给暗杀了。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