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其他类型 > 公子病 > 第九十六章 终章

第九十六章 终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自“涟沧江试炮”过后,傅司空声名鹊起,在京中炙手可热。    谁都知他如今是陛下跟前的红人,又有传闻说他是左相大人失而复得的爱子,如今满京城对他都可谓是礼让三分,连带得整个铸冶署的人走路都有风。    孔明钰扬眉吐气地给自家父亲送回家书一封,总算报了从前被说“野路子没规矩不成大器”的仇。    因桐山宅子和田地也需留人打理,宿大娘便未进京,只挑了承恩带领顺子、阿娆等一干从前多在北院做事的姑娘小子过来。    四月十九那日,顺子一行人到达傅凛与叶凤歌在京西的新宅,同行的还有抽空前来凑热闹讨喜酒喝的裴沥文。    叶凤歌与傅凛商量后,便将左相府调拨过来的管事还给赵玠,改由承恩担起京西新宅的管事之责。    同日下午,妙逢时入京,顺便替叶凤歌带来了她早前委托师兄邝达替她绣制的嫁衣。    当年叶凤歌的父母让她拜入妙逢时门下,是以收取了妙逢时大量财物为前提,说穿就是将她卖了换钱的。    许是本着“银货两讫”的意思,这些年他们从来没有打听过她身在何处、处境如何,只当她是泼出去的水了。    叶凤歌对此并不如何伤感,也不觉自己的人生大事需要他们的见证与祝福,便只请了妙逢时作为自己的娘家长辈,指点自己筹备婚礼正仪。    因赵玠向延和帝讨了恩赏,傅凛与叶凤歌婚礼正仪所需一应物事,皆可委托少府名下各匠作织造署部制作。虽是要付钱的,可要知道,少府名下的匠作、织造署部所出物品历来只专供皇室、宗亲,便是哪位世家的家主成亲也没这大面子。    可这些东西琐碎,该如何挑选材质式样,置办多少分量,一应讲究忌讳倒是颇需要费点时间与功夫。    其实傅凛手上公务诸事理顺,再没有前些日子那么忙,便拖着裴沥文一起筹备这些事。可毕竟是两个小伙子,对于新娘那边需要做准备的许多东西就拿不太准了。    于是叶凤歌便打起了自家师父的主意。    妙逢时本就性子疏懒恣意,对这些繁文缛节并不比叶凤歌精通,听她说完后,立刻半真半假推辞道:“我老人家就不能只甩手等着喝喜酒吗?还得先干活才能上酒席?啾啾你真是越大越不客气了。”    “哼,师父‘您老人家’还真得先干了活才能上酒席,”叶凤歌冲她皱了皱鼻子,凑近她耳畔,小声道,“您这些年替陛下诊脉开方,时不时出入内城,不可能没见过左相大人?”    妙逢时立刻心虚地闪烁着目光干笑:“哈、哈、哈。”    “我想明白了,您绝对是最早知道傅凛与左相关系的人,却捂了这么多年也不肯吱一声,害人家父子千里相隔,险些不能相认……”    “行行行,我干活,我干活,”妙逢时被徒弟说得抬不起头,“瞧你这护短的性子,啧。”    叶凤歌笑嘻嘻拍拍她的肩膀:“师徒之间也是要讲义气的嘛。”    其实叶凤歌哪里不明白她的苦衷呢?    妙逢时自行医以来经手过不知多少位高权重或身份敏感的病人,若她做不到“看破不说破”的守口如瓶,早不知被人灭口多少回了。    妙逢时望着她明朗活泼的笑靥,心中渐渐生出“闺女要嫁人了诶”的欣慰与欢喜来。    “这些年,我对你总有些愧疚,”妙逢时感慨笑道,“当年将你从家中带出来,却没有如何细心照拂……”    她是个散淡之人,泰半的热情与专注都倾倒在钻研岐黄之道上,年届四旬也未成亲,膝下并无子女,对弟子们自也甚少有什么无微不至的关怀。    “师父可别这么说,”叶凤歌感激一笑,平和又坦诚,“若当年您没有带走我,或许家里会为了少一张吃饭的嘴,直接就把我丢到山上去自生自灭。”    若无妙逢时给她一条生路,她无论如何不会成为今日的叶凤歌。    对妙逢时,她只有感激与敬爱,从不觉得自己被亏欠被薄待。    如今叶凤歌每日还得老老实实去卫聆音大学士那里读书,并没有太多空闲,虽说的是让妙逢时“指点”她筹备,实际大多事都是妙逢时包揽下来的。    妙逢时也够口不对心的,嘴上说着懒怠这些繁文缛节之事,却奔波得比傅凛那个正主之一还起劲,连喜糖都要亲自去少府名下的糖坊去盯着人家做,形状、色泽、甜度,要求得那叫一个严格细致,烦得制糖师匠只想把她也炼进糖缸里。    ****    五月初,临川傅家递上请罪奏折,声言定北将军傅雁回任性欺君,藐视天子威严,罪无可恕,自请奉还定北将军印,从此不再享相应荣封。    傅家对其约束不力,当负连带之责,自请消减府兵、私兵四十余万,并向延和帝交还临州六城官员任用“举荐权”。    延和帝朱笔御批:准。    自此,显赫数百年的临州傅家一夜之间大厦倾颓。    随后,左相赵玠开始整合各州府官学、增设开蒙小塾,并将各地官学事宜统一归属国子监管辖,州府不得干涉。    这项政令中还明确提出,自延和十五年秋起,学子进学不再受出身门第限制,凡孩童年满五周岁者,必须进入州府官学所设的开蒙小塾受教三年。开蒙小塾不纳学资,三年内一应花费由少府划拨至国子监。    这个举措实质上从根源上切断了世家对地方教育的把持,也彻底阻绝了他们对人才的掌控。若在以往,各地世家早就一蹦三尺高了。    可恰巧此时才出了临川傅家这只杀给猴看的“鸡”,各大世家纷纷噤若寒蝉,此项举措也得以顺利推行。    ****    延和十四年五月十三,傅凛与叶凤歌行婚礼正仪。    两人在京中亲近熟稔之人并不多,又都不大耐烦空泛的应酬,除了家中一堆大大小小自己人外,请帖便只送给了傅凛在铸冶署的下属同僚,以及叶凤歌目前的授业恩师,文渊阁大学士卫聆音。    一大清早,没收到请帖的左相大人强颜欢笑地出现在一双新人面前:“为什么本相没有收到请帖?”    傅凛冷眼瞪他:“没听说过儿子成亲要给爹下请帖的。”    左相大人愣了片刻,欣喜若狂地猛点头:“对对对,哪有给爹下请帖的道理。”    随后,少府考工令赵通也冲了进来:“为什么我这个做叔叔的没有收到请帖!”    叶凤歌默默将脸扭向一旁,虽极力忍笑,小金冠上垂下的半面流苏也还是晃动得厉害。    傅凛怒瞪他:“因为你走到哪儿都吵着燃香粉,我家虽不缺钱,却也没想拿那么多香粉给你燃!”    满堂哄笑。    这日黄昏,铸冶署抬出十门陆地火炮,将整个京城上空炸得五彩斑斓——    为了不造成京中百姓茫然恐慌,这次没敢往火炮里添太多黑火,大都是彩染沙,看上去就真只是气势磅礴的大型焰火而已。    当然,拢共二十二枚“铜芯铁焰火”,用作婚礼焰火,实在招摇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想当然耳,言官御史们随即上折弹劾铸冶署司空傅凛公器私用,怀疑二十二枚“铜芯铁焰火”的铸造成本出自铸冶署公款,强烈要求稽核铸冶署账目明细,    数日后,傅司空在当庭应答质询时,大方甩出铸冶署账目明细,公款毫厘不差。    此时才有许多人恍然大悟,傅司空在成为傅司空之前,可是临州地界上有名的“日进斗金傅五爷”,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当夜,傅凛带着凯旋而归的神气在叶凤歌身边跟前跟后,孩子似地炫耀着自己今日在朝堂上的“胜利”。    直到阿娆端来一碗药汁交到叶凤歌手中,傅凛才如临大敌地皱紧眉头。    “不是去年冬就换成一旬一颗的丸药了么?!”    他年少时被迫喝太多苦药,真是看着药汁就想跳井。    叶凤歌笑得甜甜如蜜:“师父有急事去原州了,来不及炼制丸药,就给了方子。我最近忙,也没功夫再也特意炼制成丸药,你就给个面子,凑合一下。”    “不……”见娇妻的笑脸即将转凶,傅凛急忙收住,改口道,“那就给你个面子。”    看着他壮士断腕般将那碗黑乎乎的药汁一饮而尽后,叶凤歌眨着弯弯笑眼冲他招招手。    他苦着脸倾身靠近她。    她仰面吻住他的唇,舌尖轻轻挑开他紧闭的薄唇。    温软馨香与苦涩药味渐渐交融,莫名就炼出了甜腻蜜味。    直到双双气息不稳,叶凤歌才伸出双手抵住他的双肩,臻首轻垂在他颈侧,带着凌乱轻喘笑道:“夫妻间的义气,有难同当了。”    傅凛紧紧拥着她,闷声笑得开怀。    恍惚间想起多年前的初见,她便也是这样端着一碗药走到自己面前。    那碗药可比如今这碗更苦。    可她脸上的笑意却馥郁清甜,周身好像带着光。    从那以后,他便顺着这光,一天天,与她一道成为了如今这样好的自己。    谢谢那年你来。    谢谢你来后,便没再离开。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无番外,云氏缙这个系列到此就结束,下个文《童养婿》将开辟新的地图,立个flag:8月9日晚20:00。    以下是好久不见的月总内心戏多OS小剧场:    去年,有个重要的朋友曾以专业角度向我发问:网文的阅读是需要有爽点的,你的文为什么只有甜,没有爽点?    或许人就是这样,在心上占比越重的事,越难以向别人解释清楚。当时我支支吾吾,仿佛语言障碍。    之后,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云氏缙系列这四个文,总共一百多万字,谨以此作为我的答卷。    我的文不是没有爽点,而是我的爽点好像有点清奇,或者老土。    我的爽点就是一群年轻鲜活的人,始终怀抱澄澈的赤子之心,相信光明和正义,相信公平与希望,并为之努力。是    是年轻人意气飞扬地站在千疮百孔的广袤山河之上,以蓬勃鲜活又无畏的生命力去推倒陈腐,打烂重建。在风云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去做点亮公平光明正义与希望的星星之火。    是时光流逝与年岁增长都不会磨灭少年之心,是我们永远热血,永远少年。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目中爽到炸裂的爽文典范——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里的一段话: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我会继续努力,谢谢你们一直都在。    下个文见(づ ̄ 3 ̄)づ【 ://】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