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武侠修真 > 江春入旧年 > 第46章 泄露

第46章 泄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说胡沁雪与徐纯二人自此逐渐解开了梁子,这都是无忧无虑的少男少女们才有的心事。    而衣食无保的江春,她的忧愁自是另一番滋味的。眼看着自二十三来入学报道,至今二十七已是五日了,穿越来这半年时光,江春还从未离“家”这般久过。    是的,现今的她,已将江家当作自己的家了,对家中各色人物俱是挂念。    故待下午的礼乐课散学后,她先往珍馐堂去打了满满一碗肉饭吃过,收拾了书兜,因《大学》与《论语》已是背诵熟了的,故只将那《孟子》带上,家了去可以抽空背上几段。    眼见着日头还早,倒是不怕天黑赶路的,她先往杂货铺子去称了两斤桂花糖并糕点,又给江老伯打了两斤米酒,想着王氏那抠门劲儿,家里怕也是几日未沾油荤的了,又往猪肉摊上去割了两斤五花肉。将这堆物什能塞的都塞进书兜里,她才感谢当日自己的明智,选了个大号的!    到家天色还未黑,院门半开着,几只大花公鸡在“咕咕咕”寻着虫虫草草,院里却是一个人也无。    只后头旧屋门槛上,坐了个小儿在玩泥巴。    “军哥儿,怎只你在家?”    那小儿闻得声音,见是自己最喜欢的大姐姐,高兴得站起来,两手一拍,将那手上糊着的半干不湿的泥巴抹在开裆裤两侧,嘴里叫着“大几鸡”“大几鸡”地扑过来。    江春愣了一下,这“大几鸡”为何物……哦,原来是“姐姐”,发音不准。她忙躲过了,领着他去将小手洗净了,抓过几粒桂花糖给他,方问起来:“奶奶哪去了?怎只你一个在家嘞?”    “赖赖割草草切,咯咯几鸡读书书”,难得这么小的娃娃将家里人去向给说“清楚”了,思路清楚就好,至于发音……猜着也能听懂罢!    小家伙将桂花糖放嘴里咯吱咯吱几下就嚼碎了,没好久几颗糖就下了肚。他站起来拍拍手,又将方拿过糖的小手习惯性地在开裆裤两侧抹了一把,沾上些泥灰也不自知,拉住“大几鸡”手往屋后去,江春正奇怪他要把自己往哪带呢。    屋后菜园里又新种了几片菘菜,辣椒茄子都有,只刚发芽。难得江春现在的眼力,嫩绿的小芽在将黑的光线里也能看清。    “汪汪汪”屋后草丛里传来声音。    小军哥儿拉着她的手,用另一手指了那处土黄色的蠕动:“小抖抖!可耐的小抖抖!”    江春嘴角抽搐:原来是特意领自己来看小狗的。    江春表示,小包子的世界,她不懂!眼见着天色将黑了,文哥儿两个读书娃还未归家,江春去灶房看了一遭,众人中午已将饭食吃光了。只见她从米缸里拿出三碗米来,淘了添柴煮上。那边小包子一会儿“小抖抖七饭饭”,一会儿“小抖抖碎觉觉”的来回唠叨,刚会说话的军哥儿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成为话唠的路上进发!    正腹诽着呢,王氏背了满满一篓猪草家来了,见着江春自是高兴一番的,念叨着“我大孙囡长高了(并没有)”,又问了她些学堂里的事。待见着她买回来的糖肉酒的,虽有两分肉痛,但也忍了,毕竟大孙囡好几日未归家了,家里大人娃娃也是好几日没见过肉星子的,吃就吃。    说起娃娃,才发现还没见着文哥儿两个呢,少不得又是一顿咒,道两个小崽子回了定要剥他们皮。    说曹操曹操到,两个小身影缩着头要猫进来,正好被军哥儿见着了:“咯咯几鸡放学学咯!”    王氏过去揪着文哥儿耳朵咒道:“两个喂老鸹的,怎天不黑不家来?外头可好耍?好玩就玩饱了再家来罢,好给老娘省顿白米饭嘞!一个个读书不出息,浪费粮食最厉害的……”    两个小的不敢出声。江春暗笑,自己小时候也是这般的,放学了学堂里与同学玩个半小时,家来路上与小伙伴玩个半小时,与小伙伴分别后自个儿也能玩个半小时,待家来天就黑了。晚饭后电灯下边做作业边看电视,当然作业一做完就得被赶去睡觉……后来姐弟俩就学会了假装作业没写完可以多看会儿电视……    待王氏歇了骂声,两个才敢往江春这边来,摸着头不好意思地道:“姐,你回啦?学堂可好顽?”    江春:……姐姐我是正经去读书的!    “文哥儿夏儿你们两个,待会儿晚食后我可是要检查你们背书嘞,这几日进学学了些啥?”    两个争先恐后将《三字经》断断续续背出来几段,又将学里有几个学生,各自家住何村,何人如何调皮,夫子如何教训他们这些闲话给说了。    到晚间众人家来了,见着江春自是一番欢喜。高氏差点掉下泪来,拉了姑娘的手,不住手地头上摸|摸,肩上弹弹的,只满嘴道“春儿长高了”“学堂里可吃得饱”“几时起床”“夫子可威严”等话题,俱是一片赤诚的慈母之心。    江春道:“阿嬷不消忧心,我在学堂里是最能吃的一个(确实),男学生都没我吃得多哩(实话),饭菜是不限量随意吃的(不可能,都是趁人不注意偷着多吃的)。还与你上次见过的胡沁雪住一个学寝呢,她人很好,还与我带了鸡汤喝……夫子授课也很高明……”    高氏听得连连点头,放下心来。    待造好晚食,众人上桌,江春道自家在学堂里吃过了才家来的,二婶几人感慨:这县学就是好哩,改日也让她们尝尝县学的伙食!    倒是王氏与江老伯,硬要她坐上来吃两口,道一路往家赶,肚腹定是空了的。高氏亦拿过一只闲碗,盛了小半碗的五花肉给她,江春眼眶微热,接过碗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就是家的味道!    倒是有个小插曲,小军哥儿自得了那只小土狗,也不爱缠着爹娘了,只日日跟那狗玩到一处,好得亲兄弟似的,见着自己碗里有两块五花肉,居然舍不得全吃,还想着要丢一块下去给那“小抖抖”。王氏眼睛盯着呢,才见他举了筷子就骂道:“个小崽子!自家都还没吃的呢,哪有肉给你那亲兄弟吃?再敢丢给它,下顿就不给你吃了,与你亲兄弟一道吃……去罢!”还好是饭桌上,王氏把那字给省了。    小江春:……王氏这张嘴,真的是……一言难尽!    用过晚食,不消王氏开口使唤,江夏已主动将碗筷给收拾了,江春感慨:看来这学没白上。    众人坐新堂屋里,一起聊过学里的闲话,方说到正事儿上来。因着天气要暖了,山上银杏果早捡光了,蛇水弯的蛤|蟆籽也捋完了,螃蟹还没长大,菜园里菜苗才将发起来,江家这几日又断了进项,可谓是“风吹树叶不进门”的了。    虽存了近百两的银钱了,但穷怕了的江老伯两老口是决计不会坐吃山空的,这几日就一直寻思着找个什么营生做做。    “阿爹阿嬷,不若我与二弟去城里找找看,可有什么工做?反正地里麦子也种下了,田里油菜浇水的活儿她们几个也忙得过来。”江老大想去城里碰碰看,虽然往年他们也去过,但不是每一年都能找着工的,高原边陲经济自是不比中原地区的,劳动力本身就不值钱,更何况农闲时都是大批过剩的。    王氏点点头,三儿有眼疾,自是去不了的。    “阿嬷,要不我出去问问,可有哪家要做席面的,我去打个帮手,一日也有十几文……”高氏小声提议道。    “不行,做席面整日站得跟棵木桩子似的,你吃不消,还是在家好生忙着阿嬷做活罢!”这是江老大的否决。    “对头,阿嬷你就在家帮着我奶,文哥儿每日家来了你要管好他的课业,不能让他贪玩误了学业。”这是江春的附和。    在她看来,高氏出去既辛苦又得不了几个钱的,更重要的是,文哥儿是个自制力不太强的男娃,若是爹娘都出去做活了,让他成了“留守儿童”,那别说“温故知新”了,就是当日功课都不一定会做……这可不是她让弟弟上学的初衷。    王氏一听,可不就是这道理,连忙跟着道:“文哥儿课业要紧,可不能误了他,老大媳妇你就在家罢!”    “老伯,奶奶,不如我们家也去买头牛来,闲时架个牛车拉拉货,农忙了不止能自家用,还可租出去赚两文钱哩!”江春将半年前就在考虑的事情提了出来。    无论任何时代,交通工具的改进都是提高生产力的途径,后世的“要想富,先修路”说得就是这道理。    只不过,“买买撒,这牛可不便宜,整个王家箐也只村长家有一头哩,这买下来得十几两银钱呢。”王氏说出了众人的心声。这年头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封建社会都是立法保护的,除非病死摔伤,不然可是不能随意宰杀的,这买卖的自然也就不多了。    众人皆在感慨牛价贵了,江老伯却在沉思。其实并非江春“金手指”粗大,啥都能第一个想到。买牛这件事江老伯是早就想过了的,但因着银钱攒起来不容易,而这活物牲口最是不好养的,养不好血本无归是常事,他也犹豫着不敢下手。现今大孙女一说,倒是又触发了他那根“买牛”的神经了。    况且江春说得也有道理,这牛买来了只消日日草料喂着,闲了拉人拉货都能挣几文,忙了也是个好帮手,不会白养活的。    于是,江老伯狠狠心,“买!”    “明日赶集我们父子几个先去瞧瞧,买不买看了再说,你两个(指江全与江兴)先不忙去做工。”江老伯一锤定音,儿几个自是应了。    “咚咚咚”“啪啪啪”这般重的敲门声在夜里响起来,将众人吓得一跳,兄弟三个与江老伯对视一眼,皆警惕起来,实在是江大玉的事儿闹得江家人神经敏感了。屋后那新得的小土狗也“汪汪汪”叫起来,众人愈发有些心惊。    事实证明,江家人这次神经敏感是对了的。    江老大走去开门,二叔三叔两个尾随其后,还没从新屋走到院门呢,木门又被拍响,还夹杂着几声不甚友好的“开门开门”叫唤声,貌似还不止一两人,众人神经更加绷紧了。    随着“咯吱”一声门开,外头火光隐隐,只见十几个村人打着火把站门口,为首的是村长与一壮汉,看样子是外村的。    江老大还来不及开口呢,村长一手捻着胡须,一手指着江家新屋道:“喏,这就是你们要找的江大年家。”    原来是村长领来的这群外村人。    江老伯被村长点到了名,急忙出来一瞧,见这多人,堵在门口,先自不爽了两分:“几位来我江家门口是作甚?”    “好你个江大年,还有脸问我们作甚?我几个是前头海子村的。”那壮汉开口就呛人,来者不善。    江老伯亦是奇怪,他海子村的与自己家隔着前头那座山嘞,自家人都几年未到他们村去过了,这大晚上的一窝子人找上门来是为何事。    那村人见江老伯还兀自“装蒜”,气哼哼道:“怎地江大年,你断了我海子村的财路反倒不认账了?这光天化日之下想要赖掉可是没门儿的!”    “万三你莫说断我海子村财路了,他这哪是断财路,明明是端财窝!我海子村世世代代的财窝都被他江家端走了!瞧瞧他家这独一份的青砖大瓦房,再想想我们那一下雨就得塌的茅草屋,他们住得安心吗?”后头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眼珠骨碌碌转着,挑出这番话来。    果然,后头村人被这话一激,全都叫嚣着“缺了大德的江家”“端了我们财窝”“坑死人啦”的话,一时村里鸡鸣狗吠起来。已有几户人家披着毯子被窝的出来看热闹了。    江家众人却仍是一脸懵,不晓得他们究竟所为何事闹上门来。    只除了江二叔,眼神闪烁,待见着人群里那熟悉的身影,双眼大睁,不可置信的样子。王氏见他这副鬼样子,不耐烦地推了他一把,含沙射影道:“你这是作甚?大正月间的见了鬼不成?”    对头就有人接嘴道:“可不是见了鬼嘛!亏心事做多了自然就怕鬼了!江老二你且看清楚,这是哪个!”说着就见一中年汉子被推出人群来。    江家一瞧,还是熟人呢,正是十三那日帮忙来拉蛤|蟆籽的车夫老刘。十二那日正好是江二叔去请了他赶牛车来拉的蛤|蟆籽……蛤|蟆籽……海子村……众人一下反应过来。    果然,那头见江家人终于反应过来了,重重一哼:“哼!你们老江家好大的能耐,那蛇水弯本就是我们村的土地,上头长的一草一木、就算飞过只苍蝇都是我们村的东西!那上头的蛤|蟆籽居然被你们给摘了,卖得钱还盖了好大一栋大瓦房!真是好本事!”    海子村的人又附和:“哼!好本事!”    江二叔一下呆住了,回想起可能是自己那晚两口黄酒上头,说了不该说的话了……此时的他,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也恨不得地上能有个缝,能让他钻进去躲躲。故他只顾着往后缩,最好能缩得消失不见,亲娘的眼刀子已经要把他剜出几个洞来了。    王氏张嘴反击道:“蛇水弯是你们村的不错,可我们也没采你们地里的粮园里的菜啊,就那些蛤|蟆菜喂猪猪都不爱吃呢!”    “再说卖钱,那可没卖几文钱,我这栋新屋可是朝亲家借的银子,怎还成了卖蛤|蟆籽的钱了?”    海子村众人自是不信:“老婆子你可莫要不认账,你那好儿子都说了,能卖不少钱嘞!”    王氏一听这话,心里将二儿恨得个半死。只见她一拍大|腿,“哗啦”一屁|股跌坐地上哭嚎起来:“我儿子甚德性我还不晓得?最是个夸嘴吹牛皮的!几口猫尿灌下去,自己是人是狗都分不清的货……明明就是我那大姑姐害的啊!亲姊亲妹的,她忍得下心来讹了我江家十两银子,这我没瞎说,你们问村长就晓得了!当日全村人都看着她耍赖呢!要不是被她讹得揭不开锅了,谁又会去采那猪都不吃的蛤|蟆菜……我们老江家要冤死啦……怎会有这般大姑姐?生生要将我们逼上绝路?现今麻烦找上门来了,我们一家十多口人可都是冤死了!”    王氏的哭音又尖又细,震得那几个汉子险些听不下去。    小江春一推文哥儿江夏两个,他们也哭着出去,喊道:“各位叔伯,你们可饶了我们罢!我们都是被姑奶奶家逼的,大年三十了还上门来要债,我爹娘爷奶哭了一整日,三十晚上只得吃了两个鸡蛋,可怜可怜我们罢!”    几人虽来者不善,但俱是当爹的年纪,谁家没几个娃娃的,又一听几个三十晚上都只得吃了两个鸡蛋,就是自家最穷的时候也能割两斤肉来过年的……自是有两个动容了的。    王氏见几个小的上道,只抓了江大玉讹人一事来说,成功转移了海子村众人的注意力,又指天咒地的发毒誓:“我老江家的新房绝不是用卖蛤|蟆籽的钱盖的!我王惠芬敢在菩萨面前发毒誓!若有半句假话让我天打雷劈!”    这倒不是假话,新房子确实不是用这钱盖的。    二婶亦站出来道:“众位大兄弟,我家的新房是十月间就开始盖的了,这我王家箐全村可以作证,而采你们蛇水弯的蛤|蟆籽却是年后的事儿……况且也只采了一回,一共卖了百来文钱,你们不信可以问车夫老刘,他与我家那口子一道去卖的,那日光牛车费就出了二十几文,可怜奔波了一日连县里的茶水都舍不得喝一碗。”    其实二婶也拿不准到底卖了多少钱,只觉着该是不少,但这时候自是“装可怜博同情降低仇恨值”最要紧,只拼命往少了说。    海子村众人将信将疑,望向赶牛车的老刘,只见他吞吞吐吐道:“具体卖了多钱我不晓得,但那日确实是街市上的水都没喝上一碗哩……”    王氏眼见着众人开始动摇了,哭得更惨了,只坐在地上,又拍腿又抓灰的,将个江大玉给咒得猪狗不如,那几个汉子也有两分难为情,早晓得他家也没得了几个钱,就不这般闹上门来了,现今可不好下台哩……    不想,后头人群里那三十来岁的汉子却又站出来道:“大家伙儿可莫被这老婆子哄了去,大晚上的空心饿肚来,可不是听她哭穷的!”    众人一听有道理,虽有两分不忍,但这年头谁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摸着黑翻山头过来的,自是要讨回本钱来。    杨氏眼见着几人这架势,哪有不明白的,只得好言好语道:“几位大兄弟赶路吃了一肚子冷风,可别凉到了,快屋里来坐,有甚要商量的咱们先进来暖暖再说。是我老江家错了的绝不含糊半分,快进来罢!”说着就使几个小的去拉为首那两个心软了的汉子。    待将十几个汉子拉进了屋,又使着小江春去煮了一壶烫烫的野山茶水来,用吃饭碗倒了每人一大碗灌下去。肚子暖和了,这说话自然也就软了几分。    王氏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抹了眼泪,道:“几个大后生想必是饿了的罢?我江家现今也无好米了,不如这就去隔壁三嫂子家借几斤来,煮一碗硬饭给大家填填肚子?”幸好江家平日皆是低调的,上街买肉买糖皆只悄悄地背着人后,现装穷叫苦也还混得过去。    因着农村不成文的规矩,谁家地界上长的东西就算谁家的,江家去了别村地界上“捞金”,当时只见着铜板儿,却忽略了这问题,只道自家藏得严密紧实的就不会被外人晓得,哪晓得防不住二叔那张嘴……确实是江家无理在先,这事儿要想和平解决了,只能哄着他们些,摆出低姿态来。    况且,江春也看出来了,今日就算不想和平解决也是没办法的,对方有十几个身强体壮的汉子,自家连江老伯算上也才四个男人,看村长这领人上门的架势,王家箐村里是不会有人帮自家的……自家除了低头认错,别无他法。    那几个村人也不是不讲理的,闻得江家才打的谷子就没新米吃了,再看这气派的新房子,心道这盖房子确实是掏空家底儿了,自是不肯吃她“借来的米”的。    那三十来岁的奸诈汉子却是个游手好闲的,闻得这种事情以为有油水可捞,撺掇着跟着来的,听闻有吃的招待,自是巴不得的,只卷着舌头剔了剔啥也没沾的光牙,假意道:“婶子家日子可好过哩,只我们连晚食都没用就来了……”    王氏听得牙疼,也只得咬了后槽牙,做样子去隔壁三奶奶家借了五斤大白米来,几个媳妇子跟着灶上帮帮忙,切了个南瓜煮了清汤寡水的一锅。江家几个男人则是奉了村长与那带头汉子上座,几个在那儿强笑着赔小心,不住道歉当日是穷疯了,并非有意为之,只求众人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且高抬贵手一回,以后海子村地界上的东西,江家是再不碰一下的。    村长眼见着事情也只能这样了,自己又是百忙一趟,丁点儿油水没沾上,自是气得在旁不愿开口替江家说好话。    婆媳几个脚忙手乱将饭菜整治上桌了,叫着几个男人坐拢过来,就着清汤寡水的吃起来。但好在是热饭热菜的,这大半夜的呼啦啦吃下肚,倒是多了两分熨帖。    江春几个早在王氏的“指示”下演起戏来,四小个豆芽菜围着桌子众人站了,将手指放嘴巴里含|着,眼巴巴地踮着脚尖望着众人的大白米饭,恨不得上去吃两口。    自有那看不过眼的汉子指着文哥儿道:“小家伙你要吃就自去拿碗来盛饭啊!”    小文哥儿转过头去怯生生地看了看王氏脸色,又啜了一下手指头,作出一副犹豫又害怕的表情来:“我奶说不能与叔叔伯伯抢饭吃哩,是我们对不住叔叔伯伯,自是要赔罪呢……你们吃,我们不馋,我们刚晚食才吃了麦粑粑哩!”    那江夏也附和道:“嗯,我们不馋,叔叔伯伯快吃,待会儿奶说要烧两个洋芋给我们吃嘞!”    这时节还未到洋芋采挖的时候,农家能吃的都是年前秋冬挖回来的,到现在几个月过去,早就发了芽绿了皮……除非实在没吃的了,否则只拿来喂牲口,谁会稀罕那东西……众人一听,几个小娃这般可怜,委实有点儿吃不下去碗里的干饭了。    江春|心内已经给小戏精们竖起大拇指了!
【好看小说一网打尽 www.danmei.org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anmei.org(网址前面要加HTTPS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